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介质换热用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高效蒸发换热管。
背景技术:
换热管常见与石油、化工、电力和制冷设备的管壳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和套管式换热器中,其应用广泛。选用好换热管,其换热器的传热效率高,能抑制污垢的沉积,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目前的常见高效换热管,外表面为低翅或高翅,肋化系数高,但加工工艺效率低。另因为是直条管状,耐压的强度低,所以需要选用壁厚较厚的管材,一般大于1.15毫米,且管径小,一般小于25.4毫米,常用的管径为19.05毫米和22.23毫米,现有的换热管一般为圆管状,流体一次通过的换热效果不佳,有的甚至需要二次换热,造成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强化管内外传热系数的换热管,其传热效率高、可靠性好、适用范围广,可大大减小换热设备的空间体积的高效蒸发换热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效蒸发换热管,包括引管段及连接在两引管段之间的换热段,所述引管段为外壁光滑的圆管,所述换热段为中空管,换热段包括间隔连接的螺旋换热段及翅板换热段,所述螺旋换热段的外壁设有沿螺旋换热段轴线呈螺旋状凸出的螺旋部,所述螺旋部沿螺旋换热段周向排列设置多个,所述翅板换热段包括沿翅板换热段轴线方向凸出于外壁的翅板,所述翅板翅板换热段为同一个流体腔室。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螺旋换热段及翅板换热段的外壁均为凹凸壁面,所述外壁上设有以壁面为基准朝向螺旋换热段及翅板换热段内侧凹陷的凹齿,所述凹齿间隔并排列设置多个。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螺旋换热段及翅板换热段的内壁同样为凹凸壁面,所述内壁包括平行设置并突出于内壁的长条状内壁隆起以及位于两内壁隆起之间的内壁凹陷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翅板的截面呈锥形,所述翅板内腔为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大于中部的文丘里管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螺旋换热段设置的螺旋部数量为双数。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换热管的材质为紫铜、镍白铜、不锈钢、钛、铝或铝合金。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效蒸发换热管置凹凸壁面,提高传热面积和强化流体介质的紊流。为使换热段的内侧和外侧两种流体介质保持传热平衡,螺旋部强化内部流体介质的紊流,提高传热系数和抑制污垢的沉积。换热段的两端通过旋压、冷锥或冷缩等加工方式,使其壁厚增加,管径变小。既保证了换热管内部无连接点,减少泄漏风险,又可方便用于换热设备的固定和连接,可靠性好、换热效率高;同时,换热段采用螺旋换热和翅板换热交替设置,提高换热的紊流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螺旋换热段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换热段侧壁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换热段内壁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换热段部分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翅板换热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翅板换热段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效蒸发换热管,包括两端部的引管段1、1'以及位于引管段1、1'之间的换热段2,所述引管段1和引管段1'衔接在换热段2的两端,且引管段1、1'与换热段2的内腔连通,所述引管段1和引管段1'分别连接在换热管道中,流体在换热管的内腔及外侧通过,进行换热。
引管段1、1'用于安装,为考虑连接的紧密性做光滑处理,所述螺旋换热段2为中空异形管,换热段包括间隔连接的螺旋换热段2及翅板换热段3,所述螺旋部3沿螺旋换热段2周向排列设置多个,且多个螺旋部3盘绕设置,螺旋换热段2的截面为齿倾斜设置的齿轮状,且整个螺旋换热段2内腔为连通状态,所述螺旋部3与螺旋换热段2为同一个流体腔室,流体流经螺旋换热段2内腔时,可进入螺旋部3内形成紊流,提高换热效果。
所述翅板换热段3包括沿翅板换热段3轴线方向凸出于外壁的翅板5,所述翅板5翅板换热段3为同一个流体腔室,流体通过螺旋部3后进入翅板5内,形成缓冲并降低流速,延长换热时间,并打乱紊流,再次流经下一螺旋部3时,再次形成紊流,提高流体的流动性,提高换热效果。
所述螺旋换热段2及翅板换热段3的外壁均为凹凸壁面,所述外壁上设有以壁面为基准朝向螺旋换热段2及翅板换热段3内侧凹陷的凹齿6,所述凹齿6 间隔并排列设置多个。
所述螺旋换热段2及翅板换热段3的内壁同样为凹凸壁面,所述内壁包括平行设置并突出于内壁的长条状内壁隆起7以及位于两内壁隆起7之间的内壁凹陷部8,所述内壁隆起7朝向螺旋换热段2及翅板换热段3的轴线凸出,所述内壁隆起7呈长条状且螺旋环绕在内壁上,使管体的壁厚增加,管径变小,所述内壁与外壁同样起到提高传热面积同时强化流体介质的紊流的效果。
所述翅板5的截面呈锥形,所述翅板5环绕翅板换热段3的轴线设置多个,翅板5与翅板换热段3为一个连通的腔室,所述翅板5内腔为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大于中部的文丘里管状,流体在翅板5中部与两端部形成流速反差,提高流体的流动性,并与螺旋部处形成对比,从而提高换热性能。
所述螺旋换热段2设置的螺旋部数量为双数,对称性的设置使紊流效果更佳。
所述换热管的材质为紫铜、镍白铜、不锈钢、钛、铝或铝合金。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