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套管及收尘器热交换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6809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磨套管及收尘器热交换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磨套管及收尘器热交换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水泥生产线窑头等工业的收尘系统中,从水泥窑头出来的含尘热气最高温度可达450℃甚至更高,在进入收尘器之前,需要通过热交换器将高温热气进行降温。高温含尘气体由管道进入热交换器,并穿过一排排的冷却管,再由外部的冷却风机送风,以达到降温的效果。此高温气体含有窑头水泥熟料的粉尘颗粒,温度高且磨损性非常强。当气体量比较大时,冷却管管口的气体流速可达到10多米每秒,粉尘颗粒硬度很大,具高磨损性,往往会冲刷冷却管管口,导致管口很快就被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磨套管及收尘器热交换设备,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磨套管,设于收尘器热交换设备内,耐磨套管具有管体部和外沿部;管体部呈管状,设于热交换设备的管道的一端内;外沿部设于管体部的一端,由管体部的端部向外延伸形成,外沿部设于热交换设备的管道的端部外。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磨套管,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外沿部的端面与管体部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磨套管,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外沿部的端面与管体部的内壁通过平滑的弧面相连。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收尘器热交换设备,包括若干个冷却管和上述耐磨套管;每个冷却管安装一个耐磨套管,耐磨套管设于冷却管的进气的一端;耐磨套管的管体部设于冷却管的端部内,外沿部设于冷却管的端部外。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收尘器热交换设备,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管体部的外径与冷却管的内径相匹配,管体部卡在管道内。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收尘器热交换设备,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外沿部覆盖冷却管的端面。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收尘器热交换设备,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管体部的长度为180-200mm。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收尘器热交换设备,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管体部的壁厚大于冷却管的壁厚。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收尘器热交换设备,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进气管、进气室、进气孔板、出气孔板、出气室和出气管;进气管的一端与进气室连通;进气孔板固定在进气室的一侧,进气孔板具有若干个进气孔,与进气室连通;出气管的一端与出气室连通;出气孔板固定在出气室的一侧,出气孔板具有若干个出气孔,与出气室连通;冷却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气孔和出气孔一一对应,冷却管的一端固定在进气孔内,与进气室连通,另一端固定在出气孔内,与出气室连通;耐磨套管设于冷却管的设于进气孔中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磨套管及收尘器热交换设备,其中,耐磨套管设于冷却管的一端,具有管体部和外沿部两个部分,管体部的外径与冷却管的内径相匹配,可以卡在冷却管的端部内,外沿部在该端部外,覆盖该端部的端面。耐磨套管可以保护冷却管的管口,避免高速进入的气流中的粉尘颗粒冲刷磨损冷却管管口,延长冷却管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有效保护冷却管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收尘器热交换设备的主视图。

图2是收尘器热交换设备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面图。

图4是图3中Ⅰ区域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收尘器热交换设备,包括进气管1、进气室2、进气孔板3、三个冷却管4、三个耐磨套管5、出气孔板6、出气室7、和出气管8。

进气管1将高温的含尘气体引入热交换器。进气管1的一端与进气室2连通。

进气室2中空。

进气孔板3固定在进气室2的一侧,构成进气室2的一个侧面。进气孔板3具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进气孔,与进气室2连通。

出气室7中空。

出气孔板6固定在出气室7的一侧,构成出气室7的一个侧面。出气孔板6具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出气孔,与出气室7连通。

出气管8的一端与出气室7连通。出气管8将换热冷却后的气体排出热交换器。

其中,进气管1与出气管8相匹配,进气室2与出气室7相匹配,即气体进入的流量与排出的流量相等。

冷却管4的两端分别与进气孔板3上的进气孔和出气孔板6上的出气孔一一对应。冷却管4的一端固定在进气孔板3的进气孔内,与进气室2连通,冷却管4的另一端固定在出气孔板6的出气孔内,与出气室7连通。

冷却管4的数量与耐磨套管5的数量相等。每个冷却管4安装一个耐磨套管5。耐磨套管5固定卡在冷却管4的设于进气孔中的一端。

耐磨套管5具有管体部51和外沿部52两个部分。管体部51呈管状。外沿部52设于管体部51的一端,由管体部51的端部向外延伸形成。

管体部51的外径与冷却管4的内径相匹配,管体部51卡在冷却管4的端部内。外沿部52设于冷却管4的端部外,并覆盖冷却管4的端面,以保护冷却管4的入口端部。

其中,外沿部52的端面521与管体部5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从而增加耐磨套管5与粉尘气体的接触面积,避免粉尘气体冲到冷却管4上,损伤冷却管4。

外沿部52的端面521与管体部51的内壁通过平滑的弧面522相连,弧面522可以有效引导粉尘气体均匀流入冷却管4。

其中,管体部51的长度为180-200mm。

管体部51的壁厚大于冷却管4的壁厚。

耐磨套管5的材料为陶瓷,可耐高温、耐磨损。

工作时,高温的含尘气体(如图1-3中实线箭头所示)由进气管1进入进气室2,再均匀分布进入三个冷却管4。冷却气体(如图2中虚线箭头所示)在冷却管4外流通,与冷却管4内的高温气体进行热交换。经热交换后的含尘气体全部进入出气室7,再由出气管8排出。其中,冷却管4内的耐磨套管5可以有效避免冷却管4受到气流进入时的冲刷,保护冷却管4端部的管口部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