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6130阅读:9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气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散热器领域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燃气散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燃气散热器,多以水为媒介传递热量,但这种传递方式,温升慢,一间1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加热2小时,温度仅升2-4℃。有的在燃气燃烧器上部或周围直接加热散热片,靠散热片的辐射热使周围空气温度升高。由于传热是靠空气的自然流动,传热速度慢,升温不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性高,传递速度快,使用范围广的一种燃气散热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燃气散热器,包括箱体,箱体内上部设置有隔板,箱体的顶板下表面上设置有风扇,风扇一侧的箱体顶板上设置有进风口,厚壁金属排风管贯穿箱体的隔板和底板,并将隔板与箱体的顶板和箱体侧壁构成的腔体与箱体外部连通,排风管上设置有封口装置,隔板下方的箱体右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孔,排风管和箱体的右侧壁之间设置有加热装置。

具体的,所述封口装置包括通过转轴设置在排风管内的封板,转轴一端伸出排风管的管壁,伸出到排风管管壁外部的转轴上固定设置有齿轮,穿过齿轮的转轴上设置有轴套,滑块上端与轴套外缘固定连接,滑块下端设置有可以在滑块一侧滑动的滑杆,滑杆上设置有与齿轮啮合的齿牙,滑杆另一端与双金属片的主动片连接,主动片下方设置有与其连接的被动片,主动片与被动片构成双金属片结构,且主动片左端固定在箱体的左侧壁上。

具体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穿过箱体右侧壁至排风管一侧的燃气管,燃气管上设置有电磁阀门,燃气管左端设置有燃烧咀,燃烧咀上设置有点火器。

具体的,所述排风管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隔热套与隔板和箱体底板连接。

具体的,所述箱体后侧壁外表面设置有可以固定在墙上的挂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高,传递速度快,使用范围广,通过向加热过的排风管内送风,使得从排风管排出的风受热,提高了热传递效率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附图中的零部件名称为:

1、箱体,2、隔板,3、风扇,4、进风口,5、排风管,6、隔热套,7、燃气管,8、电磁阀门,9、燃气咀,10、点火器,11、主动片,12、滑杆,13、滑块,14、齿牙,15、封板,16、齿轮,17、轴套,18、转轴,19、从动片,20、进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燃气散热器,包括箱体1,箱体1内上部设置有隔板2,箱体1的顶板下表面上设置有风扇3,风扇3一侧的箱体1顶板上设置有进风口4,厚壁金属排风管5贯穿箱体1的隔板2和底板,并将隔板2与箱体1的顶板和箱体1侧壁构成的腔体与箱体1外部连通,排风管5上设置有封口装置,隔板2下方的箱体1右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孔20,排风管5和箱体1的右侧壁之间设置有加热装置。进气孔20可以防止箱体1内的氧气不足从而使得燃气无法燃烧。

所述封口装置包括通过转轴18设置在排风管5内的封板15,转轴18一端伸出排风管5的管壁,伸出到排风管5管壁外部的转轴18上固定设置有齿轮16,穿过齿轮16的转轴18上设置有轴套17,滑块13上端与轴套17外缘固定连接,滑块13下端设置有可以在滑块13一侧滑动的滑杆12,滑杆12上设置有与齿轮16啮合的齿牙14,滑杆12另一端与双金属片的主动片11连接,主动片11下方设置有与其连接的被动片19,主动片11与被动片19构成双金属片结构,且主动片11左端固定在箱体1的左侧壁上。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穿过箱体1右侧壁至排风管5一侧的燃气管7,燃气管7上设置有电磁阀门8,燃气管7左端设置有燃烧咀9,燃烧咀9上设置有点火器10。

所述排风管5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隔热套6与隔板2和箱体1的底板连接。

所述箱体1的后侧壁外表面设置有可以固定在墙上的挂钩。

工作时,打开风扇3,然后通过打开电磁阀门8使得天然气从燃烧咀9喷出,随后点火器10点火使得燃气燃烧并对排风管5进行加热,当隔板2与箱体1的底板之间的腔体温度升高时,双金属片的主动片11就会弯曲,同时带动滑杆12向左运动,滑杆12上的齿牙14与转轴18上的齿轮16啮合,滑杆12向左运动的过程中齿轮16旋转,直到封板15上端面与排风管5的轴向中心线平行,此时风扇3将风从排风管5中排出,当风进入到排风管5后排风管5的热量被风带走,从排风管5排出的风就变成暖风,封板15与双金属片的配合防止刚启动本实用新型时有冷风吹出,同时加热排风管5使得热交换效率提高,又能够防止燃气燃烧时被风扇3吹熄火。

关闭燃气管7上的电磁阀门8后,当隔板2与箱体1底板之间的腔体内的温度降低后双金属片的被动片19使得主动片11还原,同时使得滑杆12向右运动并旋转齿轮16直到封板15上端面与排风管5的轴向中心线垂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