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多联省柴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8296发布日期:2018-06-05 23:26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多联省柴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炊具的炊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燃烧固体燃料的装配式多联省柴灶。



背景技术:

目前,以固体燃料为主要炊事能源的灶还在广泛使用,特别是在一些经常举行大型农村宴会的场所以及在农家乐等场所。这些灶多采用柴薪、煤球、秸秆等固体燃料直接加热放置在灶体上的多个炊具。这些灶通常包括灶体、灶门、灶膛和烟囱。其中,灶膛位于灶体内部,用于燃烧固体燃料。灶体上开设有灶门,灶门与灶膛连通,用于取放固体燃料和吸入新鲜空气。烟囱与灶体固定连接。烟囱一端与灶膛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连通,用于将灶膛内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排出。制作灶体和烟囱的材料包括土坯、砖、金属和水泥。然而,这些灶的灶体和烟囱通常固定在建筑内不能移动,也不能拆装,且占用了较大的建筑面积和建筑空间,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多联省柴灶,以解决现有的灶不能移动,也不能拆装,且占用了较大的建筑面积和建筑空间,造成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多联省柴灶,以提高热效率节省能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多联省柴灶,用于燃烧固体燃料并加热多个炊具,包括:灶体,所述灶体包括可拆卸的第一框架和可拆卸的第一隔板,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一隔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框架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隔板;灶膛,由所述第一隔板围成的空腔,用于燃烧固体燃料;灶门,开设于所述第一隔板上的开口,与所述灶膛连通,用于取放固体燃料;至少一个第一灶口,开设于所述第一隔板上的开口,与所述灶膛连通,一个所述第一灶口用于支撑一个炊具;以及烟囱,所述灶体和所述烟囱可拆卸连接,所述烟囱用于将灶膛内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排出。

可选的,包括排烟件,所述排烟件的一端与所述灶体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烟囱可拆卸连接,所述排烟件包括第二框架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二框架和所述第二隔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框架用于支撑所述第二隔板;所述装配式多联省柴灶还包括一通烟道,所述通烟道由所述第二隔板围成,所述通烟道的一端与灶膛连通,另一端与烟囱连通;所述装配式多联省柴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灶口,所述第二灶口为开设于所述第一隔板上的开口,所述第二灶口与所述通烟道连通,一个所述第二灶口用于支撑一个炊具。

可选的,所述装配式多联省柴灶包括第一锅架,所述第一锅架与所述第二灶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锅架自所述第二灶口的边缘,向远离所述通烟道的方向延伸,一个所述第一锅架用于支撑一个炊具。

可选的,自与所述灶膛连通的一端至与烟囱连通的另一端,所述通烟道距离地面的高度依次递增。

可选的,所述通烟道自与所述灶膛连通的一端至与烟囱连通的另一端,通烟道的截面面积依次递减。

可选的,所述排烟件为一端大另一端小的棱柱,所述排烟件与所述灶体连接的一端为所述棱柱较大的一端,所述通烟道与所述灶膛连通的一端位于所述棱柱较大的一端,所述通烟道与烟囱连通的一端位于所述棱柱较小的另一端。

可选的,还包括转接件,所述转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烟囱可拆卸连接,所述转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排烟件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所述装配式多联省柴灶还包括至少一条通风道,所述通风道由所述第一隔板围成,所述通风道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通风道的另一端与灶膛的底部连通。

可选的,所述装配式多联省柴灶还包括至少一个炉箅,所述炉箅固定于所述灶膛的内壁与所述通风道连通处。

可选的,所述装配式多联省柴灶包括第二锅架,所述第二锅架与所述第一灶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锅架自所述第一灶口的边缘,向远离所述通烟道的方向延伸,一个所述第二锅架用于支撑一个炊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多联省柴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装配式多联省柴灶的灶体,设置成由可拆卸的第一框架和可拆卸的第一隔板组成的可拆卸的结构,并且通过由第一隔板围成的空腔,即灶膛,燃烧固体燃料,通过开设于第一隔板上与所述灶膛连通的开口,即灶门,取放固体燃料,通过开设于第一隔板上与所述灶膛连通的开口,即第一灶口,支撑炊具,以及通过与灶体可拆卸连接的烟囱,将灶膛内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排出,形成了一种可拆卸的燃烧固体燃料以加热炊具的装配式多联省柴灶,从而实现了装配式多联省柴灶的可拆卸,并且可通过拆卸和组装的方式移动装配式多联省柴灶的位置,在不需要使用装配式多联省柴灶时可将装配式多联省柴灶拆卸后存储,从而节省了存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的装配式多联省柴灶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的装配式多联省柴灶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灶体;

111-连杆;

112-支撑杆;

121-第一底板;

122-第一面板;

123-第一侧板;

124-连接板;

13-灶膛;

14-灶门;

15-第一灶口;

16-通风道;

20-烟囱;

30-排烟件;

31-第二框架;

33-通烟道;

34-第二灶口;

321-第二底板;

322-第二面板;

323-第二侧板;

40-支座;

50--第一锅架;

60-炉箅;

80-转接件;

G-炊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装配式多联省柴灶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的装配式多联省柴灶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的装配式多联省柴灶的截面示意图。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式多联省柴灶,所述装配式多联省柴灶用于燃烧固体燃料并加热多个炊具G。所述装配式多联省柴灶包括灶体10、灶膛13、灶门14、至少一个第一灶口15和烟囱20。所述灶体10包括可拆卸的第一框架和可拆卸的第一隔板。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一隔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框架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灶膛13为由所述第一隔板围成的空腔,所述灶膛13用于燃烧固体燃料。所述灶门14为开设于所述第一隔板上的开口,所述灶门14与所述灶膛13连通,所述灶门14用于取放固体燃料。所述第一灶口15为开设于所述第一隔板上的开口。所述第一灶口15与所述灶膛13连通,一个所述第一灶口15用于支撑一个炊具G。所述烟囱20与所述灶体10可拆卸连接,所述烟囱20用于将灶膛13内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排出。

通过将装配式多联省柴灶的灶体10,设置成由第一框架和第一隔板组成的可拆卸的结构,并且通过由第一隔板围成的空腔,即灶膛13,燃烧固体燃料,通过开设于第一隔板上与所述灶膛13连通的开口,即灶门14,取放固体燃料,通过开设于第一隔板上与所述灶膛13连通的开口,即第一灶口15,支撑炊具G,以及通过与灶体10可拆卸连接的烟囱20,将灶膛13内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排出,形成了一种可拆卸的燃烧固体燃料以加热炊具G的装配式多联省柴灶,从而实现了装配式多联省柴灶的可拆卸,并且可通过拆卸和组装的方式移动装配式多联省柴灶的位置,在不需要使用装配式多联省柴灶时可将装配式多联省柴灶拆卸后存储,从而节省了存储空间。

具体的,参考图1和图2,所述第一框架包括多根可拆卸的连杆111。多根可拆卸的连杆111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成一个呈长方体的框架。所述第一隔板包括第一底板121、第一面板122和第一侧板123。所述第一底板121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的底部,所述第一面板12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的顶部,所述第一侧板123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框架的侧面。所述第一底板121、第一面板122和第一侧板123围成了一空腔,即灶膛13。所述灶门14为位于所述第一侧板123上的开口。所述第一灶口15为开设于所述第一面板122上的开口。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面板122上开设有两个开口,两个第一灶口15上支撑有两口铁锅。所述铁锅为炊具G中的一种。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架可以为其它形状,例如为圆柱形、椭圆柱形等。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架的底部与顶部,与所述装配式多联省柴灶的底部与顶部对应的方位相同,即所述第一框架的底部为靠近地面的一端,所述第一框架的顶部为远离所述地面的一端。

继续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式多联省柴灶还包括排烟件30。所述排烟件30的一端与所述灶体10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烟囱20可拆卸连接。所述排烟件30包括第二框架31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二框架31和所述第二隔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框架31用于支撑所述第二隔板。所述装配式多联省柴灶还包括一通烟道33。所述通烟道33由所述第二隔板围成。所述通烟道33的一端与灶膛13连通,另一端与烟囱20连通。所述装配式多联省柴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灶口34。所述第二灶口34为开设于所述第一隔板上的开口。所述第二灶口34与所述通烟道33连通,一个所述第二灶口34用于支撑一个炊具G。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框架包括多根支撑杆112。多根支撑杆112与所述呈长方体的框架连接,使呈长方体的框架从地面抬高。所述第一隔板还包括多个连接板124,多个所述连接板124与多根所述支撑杆112可拆卸连接,或者与呈长方体的框架可拆卸连接,或者与多根所述支撑杆112以及呈长方体的框架均可拆卸连接。多个连接板124和第一底板121围成多个通烟道33。

通过在烟囱20和灶体10之间设置排烟件30,并在排烟件30内设置一端与灶膛13连通、另一端与烟囱20连通的通烟道33,从而在灶体10内部的灶膛13内燃烧固体燃料时,燃烧产生的烟气在通烟道33和烟囱20的引导下,从灶膛13通过通烟道33后经烟囱20排出,并通过在排烟件30上开设的至少一个与通烟道33连通的开口,即第二灶口34,使流经通烟道33的烟气对第二灶口34支撑的炊具G进行加热,以充分利用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的热量,从而提高装配式多联省柴灶的热效率。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框架31包括多根可拆卸的连杆。多根可拆卸的连杆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成一个呈棱柱的第二框架31。所述第二框架31与所述第一框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隔板包括第二底板321、第二面板322和第二侧板323。所述第二底板321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31的底部,所述第二面板32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31的顶部,所述第二侧板323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31的侧面。所述第二底板321、第二面板322和第二侧板323围成了一空腔,即通烟道33。所述第二框架31与所述第一框架相连接的一面上可拆卸连接有第一侧板123或者第二侧板323,且该面上的第一侧板123或者第二侧板323上开设有开口,使灶膛13与通烟道33连通。所述第二框架31与所述烟囱20相连接的一面上的第二侧板323开设有一与烟囱20连通的开口,以使所述通烟道33与所述烟囱20连通。所述第二灶口34为开设于所述第二面板322上的开口。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面板322上开设有三个开口,即第二灶口34,三个所述第二灶口34上支撑有三口大小不一的铁锅。所述铁锅为炊具G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排烟件30为一端大另一端小的棱柱,所述排烟件30与所述灶体10连接的一端为所述棱柱较大的一端,所述通烟道33与所述灶膛13连通的一端位于所述棱柱较大的一端,所述通烟道33与烟囱20连通的一端位于所述棱柱较小的另一端。相比较于一端与另一端大小一致的排烟件30,可节省制作排烟件30的材料,继而可减少排烟件30的重量,从而提高排烟件30的结构的可靠性。当然,所述排烟件30的形状还可以为圆台或者其他形状。

具体的,参考图1,所述排烟件30还包括设置在排烟件30底部,用于支撑排烟件30的支座40,所述支座40可为沿着所述排烟件30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圆柱或者棱柱。本实施例中,所述支座40与所述第二框架31或者所述第二隔板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式多联省柴灶包括第一锅架50。所述第一锅架50与所述第二灶口3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锅架50自所述第二灶口34的边缘,向远离所述通烟道33的方向延伸。一个所述第一锅架50用于支撑一个炊具G,即一个所述炊具G放置在一个所述第一锅架50上。

具体的,第一锅架50位于所述排烟件30的上方,因此能支撑炊具G。通过在第二灶口34上设置第一锅架50,并使炊具G放置在该第一锅架50上,使炊具G相对于排烟件30的高度增加,即提高了炊具G相对于通烟道33的高度,相当于在排烟件30上设置了一个与通烟道33连通的烟囱20,因此能使烟气向第二灶口34处流通,充分利用烟气的热能加热炊具G,进而改善炊具G的加热效果,进一步提高装配式多联省柴灶的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锅架50的内周面优选为圆柱形,相较于其它形状的第一锅架50可节省第一锅架50的材料。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锅架50还可以为其它形状,例如为棱柱,圆台等。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锅架50固定在第二框架31的第二面板322上。当然,所述第一锅架50还可与所述排烟件30一体设置,即第一锅架50可与第二框架31的第二面板322一体设置。

优选的,自与所述灶膛13连通的一端至与烟囱20连通的另一端,所述通烟道33距离地面的高度依次递增。因此,便于烟气从通烟道33的一端向通烟道33的另一端流通,便于烟气经通烟道33从烟囱20排出,从而减少或者避免倒烟现象产生,利于保持室内卫生。

优选的,所述通烟道33自与所述灶膛13连通的一端至与烟囱20连通的另一端,通烟道33的截面面积依次递减。由于通烟道33的截面面积依次递减,使得烟气从通烟道33流入烟囱20的流速稳定,因此使得设置在排烟件30上的炊具G加热均匀,进一步提高装配式多联省柴灶的热效率。

继续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灶体10上还开设有至少一条通风道16。所述通风道16的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通风道16的另一端与灶膛13的底部连通。灶膛13内的固体燃料燃烧时,灶膛13内的温度升高,灶膛13内部与灶体10外部形成温度差,在温度差的影响下,新鲜空气易吸入灶膛13。由于在灶体10上开设有有多条通风道16,且通风道16的另一端与灶膛13的底部连通,由此便于新鲜空气从灶膛13的底部吸入。于是,当新鲜空气从灶膛13的底部吸入灶膛13后,能直接与灶膛13底部的部分固体燃料直接接触,从而使固体燃料燃烧充分,进一步提高灶膛13的热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式多联省柴灶还包括至少一个炉箅60,所述炉箅60固定于所述灶膛13的内壁与所述通风道16连通处。所述炉箅60可避免固体燃料掉落到通风道16中,使通风道16阻塞。此外,炉箅60还可以起到漏灰的作用,即可以用于使固体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灰烬掉落到通风道16中。优选的,所述通风道16与外界连通的一端位于所述装配式多联省柴灶的底部,可便于清理固体燃料燃烧后的灰烬。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所述装配式多联省柴灶包括第二锅架(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锅架与所述第一灶口1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锅架50自所述第一灶口15的边缘,向远离所述通烟道33的方向延伸,一个所述第二锅架用于支撑一个炊具G,即一个所述炊具G放置在一个所述第二锅架上。

具体的,第二锅架位于所述灶体10的上方,因此能支撑炊具G,且使炊具G正常使用。通过在第一灶口15的边缘向远离灶膛13的方向上延伸第二锅架,并使炊具G放置在该第二锅架上,使炊具G相对于灶体10的高度增加,即提高了炊具G相对于灶体10的高度,相当于在灶体10上设置了一个与灶体10连通的烟囱20,因此能使烟气向第一灶口15处流通,充分利用烟气的热能加热炊具G,进而改善了炊具G的加热效果,进一步提高了装配式多联省柴灶的热效率。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锅架50固定在第二框架31的第二面板322上。当然,所述第一锅架50还可与所述灶体10一体设置,即第一锅架50可与第一框架的第一面板122一体设置。所述第二锅架的内周面优选为圆柱形,可节省第二锅架的材料。

本实施例中,所述灶体10可以以砖土、混凝土等为原材料。所述灶体10靠近所述灶膛13处还可以设置有保温材料,如草木灰、锯末、煤灰、矿渣棉和珍珠岩等,可进一步提高装配式多联省柴灶的热效率。当然,所述排烟件30也可以以砖土、混凝土等为原材料,所述排烟件30内也可以设置有保温材料,特别是在靠近通烟道33的部分处设置有保温材料,以提高装配式多联省柴灶的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式多联省柴灶还包括转接件80,所述转接件80的一端与所述烟囱20可拆卸连接,所述转接件80的另一端与所述排烟件30可拆卸连接。如此,可便于将转接件80从装配式多联省柴灶上拆下,从而便于对排烟件30、烟囱20和灶膛13进行清洁,同时也便于将烟囱20从排烟件或者灶体上拆卸下来。具体的,所述转接件80的一端插入所述烟囱20的内部,所述转接件80的另一端套在所述排烟件30的外表面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炊具G可为底部为弧形的锅具、开水壶等。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