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6207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太阳能热水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太阳能热水器已惠及千家万户,消费者在追求性能的同时对智能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的太阳能局限太多:第一,不能实现控温,不能根据用户习惯达到合适的温度;第二,被天气因素所局限,在无太阳光线或弱太阳光线的情况下没有温度补偿;第三,太阳能利用率低,尤其是早晚太阳光线无法直接照射的情况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太阳能热水器,该种太阳能热水器能够实现水箱内水温恒定,且具有加热补偿装置以及提高太阳能吸收效率的旋转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是:包括保护壳,所述的保护壳内安装有水箱,所述的水箱和保护壳之间由保温层分隔,所述的水箱的内部下方安装加热棒,所述的水箱的内侧壁上安装有传感器组,所述的传感器组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所述的水箱的顶部安装有进水管和气压平衡管,所述的水箱的下方安装有出水管,所述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内分别安装有进水泵和出水泵,所述的保护壳的下方安装有底架,所述的底架通过倾斜的凹槽架和竖直的后支腿与保护壳固定连接,所述的凹槽架内安装有吸热管,所述的吸热管的上方通过可控传热装置与水箱的内部连接,所述的吸热管上安装有气温传感器,所述的气温传感器与加热棒信号连接,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与可控传热装置以及加热棒信号连接,所述的水位传感器与进水泵信号连接。

为优化上述实用新型,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所述的水箱与保护壳的内侧壁之间通过若干个支撑架固定连接。

所述的出水管内安装有出水阀,所述的传感器组和加热棒的顶端在统一水平面上,所述的进水管、气压平衡管和出水管均穿过保护壳,所述的进水管、气压平衡管和出水管与保护壳的结合处均安装有密封圈。

所述的底架和凹槽架的连接处以及底架和后支腿的连接处均通过固定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的吸热管的底端安装在隔热凹槽内,所述的隔热凹槽安装在底架上。

所述的可控传热装置包括导热槽,所述的导热槽固定安装在吸热管的上顶端,所述的导热槽远离吸热管的一端安装有永磁体,所述的导热槽安装有永磁体的一端可分离的安装有电磁吸盘,所述的电磁吸盘的背面固定安装有滑柱,所述的电磁吸盘的滑柱内安装有电磁铁,所述的滑柱安装在导热管内,所述的滑柱与导热管滑动连接,所述的导热管镶嵌在水箱的箱壁上,所述的电磁铁和永磁体的位置相互对应。

所述的导热管顶端安装有若干针刺,所述的针刺固定安装在水箱的内部。

所述的底架的边缘下侧面安装有滑动台,所述底架的下方安装有承台,所述的滑动台和承台之间安装有滚子,所述的滚子固定安装在承台上。

所述的承台内镶嵌有电机,所述的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啮合的齿轮组与底架传动连接。

该种太阳能热水器的有益效果为:第一,通过温度传感器控制可控传热装置控制以及加热棒的工作状态,进而实现水箱内水温的恒温控制;第二,通过电磁铁的正向通电或反向通电控制电磁吸盘与永磁铁的排斥或吸引,进而控制传热装置的连接或断开;第三,水箱内安装有加热补偿装置,能够在天气条件不好或夜晚时通过加热棒实现温度控制;第四,热水器底部安装有可转动装置,能够根据每天的时间控制太阳能热水器的朝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可控传热装置的结构原理图。

图例说明:1、保护壳;2、水箱;3、保温层;4、支撑架;5、传感器组;6、加热棒;7、气压平衡管;8、进水管;9、出水管;10、出水阀;11、密封圈;12、底架;13、凹槽架;14、可控传热装置;15、吸热管;16、隔热凹槽;17、固定支架;18、滑动台;19、后支腿;20、承台;21、电机;22、滚子;23、导热槽;24、永磁体;25、电磁吸盘;26、电磁铁;27、导热管;28、针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是:包括保护壳1,所述的保护壳1内安装有水箱2,所述的水箱2和保护壳1之间由保温层3分隔,所述的水箱2的内部下方安装加热棒6,所述的水箱2的内侧壁上安装有传感器组5,所述的传感器组5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所述的水箱2的顶部安装有进水管8和气压平衡管7,所述的水箱2的下方安装有出水管9,所述的进水管8和出水管9内分别安装有进水泵和出水泵,所述的保护壳1的下方安装有底架12,所述的底架12通过倾斜的凹槽架13和竖直的后支腿19与保护壳1固定连接,所述的凹槽架13内安装有吸热管15,所述的吸热管15的上方通过可控传热装置14与水箱2的内部连接,所述的吸热管15上安装有气温传感器,所述的气温传感器与加热棒6信号连接,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与可控传热装置14以及加热棒6信号连接,所述的水位传感器与进水泵信号连接。

本实施例中,水箱2与保护壳1的内侧壁之间通过若干个支撑架4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出水管9内安装有出水阀10,所述的传感器组5和加热棒6的顶端在统一水平面上,所述的进水管8、气压平衡管7和出水管9均穿过保护壳1,所述的进水管8、气压平衡管7和出水管9与保护壳1的结合处均安装有密封圈11。

本实施例中,底架12和凹槽架13的连接处以及底架12和后支腿19的连接处均通过固定支架17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吸热管15的底端安装在隔热凹槽16内,所述的隔热凹槽16安装在底架12上。

本实施例中,可控传热装置14包括导热槽23,所述的导热槽23固定安装在吸热管15的上顶端,所述的导热槽23远离吸热管15的一端安装有永磁体24,所述的导热槽23安装有永磁体24的一端可分离的安装有电磁吸盘25,所述的电磁吸盘25的背面固定安装有滑柱,所述的电磁吸盘25的滑柱内安装有电磁铁26,所述的滑柱安装在导热管27内,所述的滑柱与导热管27滑动连接,所述的导热管27镶嵌在水箱2的箱壁上,所述的电磁铁26和永磁体24的位置相互对应。

本实施例中,导热管27顶端安装有若干针刺28,所述的针刺28固定安装在水箱2的内部。

本实施例中,底架12的边缘下侧面安装有滑动台18,所述底架12的下方安装有承台20,所述的滑动台18和承台20之间安装有滚子22,所述的滚子22固定安装在承台20上。

本实施例中,承台20内镶嵌有电机21,所述的电机21的输出轴通过啮合的齿轮组与底架12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在该种太阳能热水器中保护壳1和水箱2之间的保温层3为静止的空气或其他现有的隔热材料,在该种太阳能热水器的可控传热装置14的导热槽23安装在吸热管15的顶端,导热槽23的顶端内镶嵌有永磁体24,当电磁铁26正向通入电流形成磁场,电磁吸盘25与永磁铁24异极相吸,可控传热装置14接通,吸热管15吸收的太阳能产生的热量依次通过导热槽23、电磁吸盘25、导热管27和针刺28传递到水箱2中的水体中,对水体进行加热。同理当电磁铁26反向通入电流形成磁场后电磁吸盘25与永磁铁24同极相斥,可控传热装置14断开,停止加热。进一步的,导热槽23、导热管27、针刺28以及电磁吸盘25后方的滑柱均为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铜,电磁吸盘25为铁质材料。

进一步的,在该种太阳能热水器中还安装有基于单片机的控制单元,其中温度传感器通过单片机控制单元分别与加热棒6和可控传热装置14信号连接,水位传感器通过单片机控制单元与进水泵信号连接,气温传感器通过单片机控制单元与加热棒6信号连接,出水开关通过单片机控制单元与出水阀10信号连接,其中气温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共同控制加热棒6的工作状态,其中气温传感器的信号为前提,即在气温传感器低于设定温度时,水箱2内的水温在低于设定温度时,温度传感器才能控制加热棒6的工作状态。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