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中深层井水热与地岩热利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深层地岩吸热换热管结构。
背景技术:
增强型地热系统,又称干热岩,是一般温度大于200℃,埋深数千米,内部不存在流体或仅有少量地下流体的高温岩体。这种岩体的成分可以变化很大,绝大部分为中生代以来的中酸性侵人岩,但也可以是中新生代的变质岩,甚至是厚度巨大的块状沉积岩。地温梯度又称 “ 地热梯度”或者 “ 地热增温率”,指地球不受大气温度影响的地层温度随深度增加的增长率,表示地球内部温度不均匀分布程度的参数。不同地温梯度值不同,一般埋深越深处的温度值越高。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对能源的消耗量也越来越大,伴随着传统能源利用不充分而带来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例如煤炭燃烧产生的煤渣和烟气等会造成环境污染,热泵通常是先从自然界的空气、水或土壤中获取低品位热能,经过电力做功,然后再向人们提供可被利用的高品位热能。现有地源热泵技术,实际上是将浅层的地热进行利用,即利用地热范围为地下200米以内;此时,只是吸收浅层地热,温度稳定性差,地热能量少,地热恢复周期长,综合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深层地岩吸热换热管结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取2500米以下的深层地热,提高取热效率。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设计方案,一种深层地岩吸热换热管结构,包含设于深层井内的换热套管组件,所述的换热套管组件与供暖系统的热交换器连接,所述的换热套管组件包含外管体、内管体及设于内管体两端部的进口和出口,所述的外管体通过肋片结构与深层井壁固定;通过内管体将外管体内腔分隔为低温进水腔和高温出水腔,高温出水腔设于内管体内腔中,热交换器的冷水出口与低温进水腔连接,热交换器的热水进口与高温出水腔连接。
上述的,所述的肋片结构包含均布在外管体外壁上的若干固定肋片,固定肋片固定于深层井壁内。
上述的,每个固定肋片上涂设有防锈保护层。
优选的,固定肋片与外管体为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外侧低温水自上而下,与地源换热,管路外侧增加肋片结构,可以增大与大地的接触面积,在相同深度的地源井,可以大大提高换热效率;为了使固定肋片在地源下长期使用,固定肋片表面涂有防锈漆保护层,性能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肋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标号,标号1代表外管体,标号2代表内管体,标号3代表肋片结构,标号4代表防锈保护层,标号101代表低温进水腔,标号102代表高温出水腔。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所示,提供一种深层地岩吸热换热管结构,包含设于深层井内的换热套管组件,所述的换热套管组件与供暖系统的热交换器连接,所述的换热套管组件包含外管体、内管体及设于内管体两端部的进口和出口,所述的外管体通过肋片结构与深层井壁固定;通过内管体将外管体内腔分隔为低温进水腔和高温出水腔,高温出水腔设于内管体内腔中,热交换器的冷水出口与低温进水腔连接,热交换器的热水进口与高温出水腔连接。通过本实施例,可以取2500米以下的深层地热,通过完善管路结构,较大地提高取热效率,属于地源热泵工程领域,提高深层管路与地源换热效率,单个深层地热可以获取更多的能量,节能减排,性能稳定、可靠。
上述的,所述的肋片结构包含均布在外管体外壁上的若干固定肋片,固定肋片固定于深层井壁内,大大增加换热套管组件与地岩热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上述的,为使得各个肋片能够在地源下长期使用,参见图2所示,每个固定肋片上涂设有防锈保护层,保护各个肋片,防止生锈等,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优选的,固定肋片与外管体为一体结构,制作容易,施工简单,提高施工效率。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