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空调机组的板式换热器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9297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空调机组的板式换热器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空调机组的板式换热器清洁装置,属于空调设备维护领域。



背景技术:

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它具有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应用广泛、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目前板式换热器已成为高效、紧凑的热交换设备,广泛应用于冶金、石油、电力、医药、食品、船舶、供热等部门,可用于加热、冷却、蒸发、冷凝、余热回收的各种情况,是各领域空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长期实用过程中,板式换热器的板片表面会附着凝结物等污垢,影响板式换热器的工作效率。近几年针对板式换热器的清洁方式也有相关的技术涌现。如专利CN201310560618.9提出了使用风扇自清洁,缺点在于大颗粒物无法完全清洁,清洁效率低;专利CN200920318064.0提出了使用滤网+喷吹管自清洁,缺点在于滤网清洁容易造成堵塞,需要不定期更换滤网;专利CN201010118662.0提出了使用刮刀清洁换热器,缺点在于刮刀清洁结构复杂,需要独立的动力驱动。

本实用新型提出用于空调机组的一种板式换热器清洁装置及其清洁方法,在板式换热器顶部加内含喷淋管的换热器顶盖,底部加溶液收集底座,并且溶液收集底座开有清洗液出口和排污口。通过控制箱自动控制各个设备,清洗液通过喷淋管对板式换热器进行清洗,在板式换热器处于工作状态时,清洗液一直循环使用,快速清洁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停机状态时,清洗液可与板片上的污垢彻底反应。该装置应用于空调机组的板式换热器中,兼具清洁效率高和清洁彻底的优点,换热器工作状态下清洗液利用率高;停机清洗时清洗效果好;且使用控制器控制水和溶液流量,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紧凑,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机组的板式换热器清洁装置,有效解决板式换热器清洁效率低,清洁过程复杂的问题,实现清洗液的循环利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空调机组的板式换热器清洁装置,包括换热器顶盖(1)、喷淋管(2)、控制箱(3)、流量计(4)、三通阀(5)、泵(6)、自来水进口(7)、第一球形减震阀(8)、泵(9)、第二球形减震阀(10)、第一电动阀(11)、清洗液(12)、溶液收集器(13)、第五电动阀(14)、第二电动阀(15)、第一自动记录压力表(16)、过滤器(17)、第二自动记录压力表(18)、第三电动阀(19)、第四电动阀(20)、清洗液出口(21)、排污口(22)、板式换热器(23)、溶液收集底座(24)、进风口(25)、溶液收集底座(26)、换热器顶盖(27)、挡水板(28)、过滤器(29)组成。

其中三通阀(5)有两个入口和一个出口,第一入口与第一球形减震阀(8)的出口相连,第二入口与泵(6)的出口相连。溶液收集器(13)的侧面出口与第一电动阀(11)的入口相连,第一电动阀(11)的出口与第二球形减震阀(10)的入口相连,第二球形减震阀(10)的出口与泵(9)的入口相连,泵(9)的出口与第一球形减震阀(8)的入口相连,第一球形减震阀(8)的出口与三通阀(5)的第一入口相连,自来水进口(7)的出口与泵(6)的入口相连,泵(6)的出口与三通阀(5)的第二入口相连,三通阀(5)的出口与流量计(4)的入口相连,流量计(4)的出口与喷淋管(2)相连。板式换热器(23)的清洗液出口(21)与第三电动阀(19)的入口相连,第三电动阀(19)的出口与第二压力表(18)的入口相连,第二压力表(18)的出口与过滤器(17)的入口相连,过滤器(17)的出口与第一压力表(16)的入口相连,第一压力表(16)的出口与第二电动阀(15)的入口相连,第二电动阀(15)的出口与溶液收集器(13)的入口相连。板式换热器(23)的排污口(22)与第四电动阀(20)的入口相连。换热器顶盖(27)与板式换热器(23)顶部相连,板式换热器(23)底部与溶液收集底座(24)相连。溶液收集器(13)的底部出口与第五电动阀(14)的入口相连。流量计(4)、三通阀(5)、泵(6)、泵(9)、第一电动阀(11)、第五电动阀(14)、第二电动阀(15)、第一压力表(16)、第二压力表(18)、第三电动阀(19)和第四电动阀(20)使用信号线与控制箱(3)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板式换热器(23)的换热器顶盖(27)内部安装喷淋管(2)。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流量计(4)、三通阀(5)、泵(6)、泵(9)、第一电动阀(11)、第五电动阀(14)、第二电动阀(15)、第一压力表(16)、第二压力表(18)、第三电动阀(19)和第四电动阀(20)使用信号线与控制箱(3)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挡水板(28)和过滤器(29)安装在空调系统风道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喷淋管(2)水平放置在换热器顶盖(27),喷淋管(2)底部有多个小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板式换热器(23)处于工作状态时,清洗液(12)在板式换热器(23)上不存在反应时间,即时流走,反应后的清洗液(12)通过板式换热器(23)的溶液收集底座(24)进行收集,并通过清洗液出口(21)排出,清洗液(12)实现循环使用。板式换热器(23)处于停机状态时,清洗液(12)在板式换热器(23)上充分反应,充分反应后的清洗液(12)不循环,直接经排污口(22)排出。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附图1中的标号名称:1.换热器顶盖、2.喷淋管、3.控制箱、4.流量计、5.三通阀、6.泵、7.自来水进口、8.第一球形减震阀、9.泵、10.第二球形减震阀、11.第一电动阀、12.清洗液、13.溶液收集器、14.第五电动阀、15.第二电动阀、16.第一自动记录压力表、17.过滤器、18.第二自动记录压力表、19.第三电动阀、20.第四电动阀、21.清洗液出口、22.排污口、23.板式换热器、24.溶液收集底座。

附图2为空调机组的板式换热器清洁装置安装位置侧视图。

附图2中的标号名称:25.进风口、26.溶液收集底座、27.换热器顶盖、28.挡水板、29.过滤器。

附图3为板式换热器清洗装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特征,技术手段与达成目的易于明白理解,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空调机组的板式换热器清洁装置,主要包括:换热器顶盖1、喷淋管2、控制箱3、流量计4、三通阀5、泵6、自来水进口7、第一球形减震阀8、泵9、第二球形减震阀10、第一电动阀11、清洗液12、溶液收集器13、第五电动阀14、第二电动阀15、第一自动记录压力表16、过滤器17、第二自动记录压力表18、第三电动阀19、第四电动阀20、清洗液出口21、排污口22、板式换热器23、溶液收集底座24。

本实用新型所述空调机组的板式换热器清洁装置侧视图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进风口25、溶液收集底座26、换热器顶盖27、挡水板28、过滤器29。

其中三通阀5有两个入口和一个出口,第一入口与第一球形减震阀8的出口相连,第二入口与泵6的出口相连。溶液收集器13的侧面出口与第一电动阀11的入口相连,第一电动阀11的出口与第二球形减震阀10的入口相连,第二球形减震阀10的出口与泵9的入口相连,泵9的出口与第一球形减震阀8的入口相连,第一球形减震阀8的出口与三通阀5的第一入口相连,自来水进口7的出口与泵6的入口相连,泵6的出口与三通阀5的第二入口相连,三通阀5的出口与流量计4的入口相连,流量计4的出口与喷淋管2相连。板式换热器23的清洗液出口21与第三电动阀19的入口相连,第三电动阀19的出口与第二压力表18的入口相连,第二压力表18的出口与过滤器17的入口相连,过滤器17的出口与第一压力表16的入口相连,第一压力表16的出口与第二电动阀15的入口相连,第二电动阀15的出口与溶液收集器13的入口相连。板式换热器23的排污口22与第四电动阀20的入口相连。换热器顶盖27与板式换热器23顶部相连,板式换热器23底部与溶液收集底座24相连。溶液收集器13的底部出口与第五电动阀14的入口相连。流量计4、三通阀5、泵6、泵9、第一电动阀11、第五电动阀14、第二电动阀15、第一压力表16、第二压力表18、第三电动阀19和第四电动阀20使用信号线与控制箱3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板式换热器23的换热器顶盖27内部安装喷淋管2。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流量计4、三通阀5、泵6、泵9、第一电动阀11、第五电动阀14、第二电动阀15、第一压力表16、第二压力表18、第三电动阀19和第四电动阀20使用信号线与控制箱3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挡水板28和过滤器29安装在空调系统风道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喷淋管2水平放置在换热器顶盖27,喷淋管2底部有多个小孔。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有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