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燃烧炉及燃烧设备。
背景技术:
燃烧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具有热能的燃料,经过锅炉转换,向外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供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
燃烧炉将可燃烧物质,通常为树枝、树叶、纸类以及木炭等,投入炉内进行燃烧,提供煮食或取暖使用。燃烧炉的炉体一般包含一个内壳体及一个外壳体,内壳体作为燃烧的空间。传统农家使用燃烧炉提供家庭热能,或作为家用热能的来源,已经是极普遍的习用技术。除了用于住家或工业用途的较大型燃烧炉外,由于燃烧炉使用上述燃烧材料的特性,非常适合用在户外活动如登山、野营等生火、取暖、烧烤之需求,渐渐发展为体积、重量缩小至可容许单人携带之较小型燃烧炉,其应用相当广泛。
但是,目前的上述燃烧炉的燃烧效率低,导致产生较多的杂质和有害气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燃烧炉,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燃烧炉的燃烧效率低,导致产生较多的杂质和有害气体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燃烧炉,包括:炉体;
所述炉体内设置有多级供气机构,所述多级供气机构用于使炉体内的燃烧物燃烧的更加充分。
进一步地,所述多级供气机构包括:进气管道、多根出气管道和连接管;
多根所述出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连通,且所述出气管沿所述炉体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进气管道穿过所述炉体的侧壁与所述连接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管道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所述出气孔沿所述出气管道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为圆形,多根所述出气管道沿所述连接管的周向均匀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固定设置在所述炉体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内腔和外壁之间形成有储水层,且所述炉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壁的上端和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顶端设置有环形炉顶,所述出气管道远离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环形炉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燃烧炉底端设置有支撑机构,以用于支撑所述炉体。
一种燃烧设备,具有上述的燃烧炉,还包括烟囱,所述烟囱与所述炉体的出烟口连通,且所述烟囱内设置有喷淋装置和吸附装置,以用于对烟气进行净化。
进一步地,所述烟囱可以多个,多个烟囱之间并联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燃烧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有多级供气机构,所述多级供气机构用于使炉体内的燃烧物燃烧的更加充分。采用上述的方案,通过在炉体内设置有多级供气机构,可以使炉体内的燃烧物与空气接触的更加充分,从而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燃烧炉的燃烧效率低,导致产生较多的杂质和有害气体的技术问题。
一种燃烧设备,具有上述的燃烧炉,还包括烟囱,所述烟囱与所述炉体的出烟口连通,且所述烟囱内设置有喷淋装置和吸附装置,以用于对烟气进行净化。采用上述的方案,可以进一步地将燃烧炉内的排出的烟气进行净化,可以提高整体装置对烟气和杂质的去除,降低对空气的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烧炉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烧炉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烧炉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烧炉的俯视图。
图标:100-炉体;110-进水口;120-出水口;200-多级供气机构;210-进气管道;220-连接管;230-出气管道;231-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燃烧炉,包括:炉体100;
所述炉体100内设置有多级供气机构200,所述供气用于使炉体100内的燃烧物燃烧的更加充分。
其中,多级供气机构200可以包括:设置在炉体100内的环形壳体和与环形壳体连通的进气管路,进气管路穿过炉体100的一端可连接有吸气风机,在环形壳体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231,多个出气孔231可以沿环形壳体的内侧壁自上至下均匀排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括:炉体100;所述炉体100内设置有多级供气机构200,所述供气用于使炉体100内的燃烧物燃烧的更加充分。采用上述的方案,通过在炉体100内设置有多级供气机构200,可以使炉体100内的燃烧物与空气接触的更加充分,从而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燃烧炉的燃烧效率低,导致产生较多的杂质和有害气体的技术问题。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烧炉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多级供气机构200包括:进气管道210、多根出气管道230和连接管220;
多根所述出气管道230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220连通,且所述出气管沿所述炉体100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进气管道210穿过所述炉体100的侧壁与所述连接管220连通。
其中,连接管220的形状可以为多种,例如:矩形、椭圆形或者菱形等。
多根出气管道230可以选取为不同的长度,可以在选取两根最长的两根出气管道230对称设置在连接管220的上方,其余的出气管道230的顶端连线呈“U”型设置在两根最长的出气管道230之间,并且出气管道230上均至少设置有一个出气口。
进气管道210、多根出气管道230和连接管220之间优选地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连接管220分别与出气管道230和进气管道210连接,气体通过进气管道210进入连接管220后进入到不同的出气管道230内,经过不同的出气管道230进入到炉体100内,以使炉体100内的燃烧物燃烧的更加充分。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出气管道230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231,所述出气孔231沿所述出气管道230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其中,多个出气孔231可以沿出气管道230上呈螺旋式的排布,且当多个出气孔231沿出去管道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时,出气孔231的出气方向朝向炉体100的周向方向。
本实施例中,在出气管道230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231,并且多个出气孔231沿出气管道230的长度方向依次的设置,当进气管道210内气体进入到出气管道230内时,气体经出气管道230上设置的出气孔231对炉体100内供气,由于,出气孔231是沿出气管道230的长度方向设置,这样,可以在炉体100内形成多个供气层,多个供气层使炉体100内的燃料燃烧的更加充分,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和降低污染。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220为圆形,多根所述出气管道230沿所述连接管220的周向均匀设置。
本实施例中,连接管220优选为圆形,多根出气管道230沿连接管220的周向均匀布设,这样,每根出气管道230上的出气孔231也均匀排布在连接管220的周向,并且出气孔231的出去的方向均是朝向的炉体100的轴线方向,使炉体100内的气体的充足。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220固定设置在所述炉体100底部。
其中,连接管220也可可拆卸的设置在炉体100的底部,例如:在炉体100的底部设置有环形卡槽,将连接管220设置在环形卡槽内部,或者在炉体100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孔,在连接管220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套通过螺栓穿过固定套和连接孔与螺母连接。
其中,炉体100的底部还可设置开口,开口可以用于清理物料燃烧后的废渣。
本实施例中,连接管220固定设置在炉体100的底部,提高整体装置在工作中的稳定程度。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烧炉的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烧炉的侧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烧炉的俯视图。如图2-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炉体100内腔和外壁之间形成有储水层,且所述炉体100的外壁上设置有进水口110和出水口120,所述进水口110和所述出水口120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壁的上端和下端。
本实施例中,在炉体100的内腔和外壁之间设置储水层,燃料在内腔内燃烧,对储水层内的水进行加热,由于,炉体100的外壁上设置了进水口110和出水口120,并且进水口110和出水口120分别设置在外壁的上端和下端,在储水层内的水经过加热之后,可通过出水口120将热水进行排出,同时在进水口110再次对储水层进行注水,以保障内腔的温度不是过高,提高炉体100内腔的使用寿命,降低整个炉体100的维护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炉体100顶端设置有环形炉顶,所述出气管道230远离所述连接管220的一端与所述环形炉顶连接。
其中,在环形炉顶的上方可以放置炒锅或者是水壶等其他需要加热的物品,这样,可以实现炉体100的多功能的用途。
本实施例中,炉体100的顶端设置有环形炉顶,且出气管道230远离所述连接管220的一端与所述环形炉顶连接,可以提高出气管道230在炉体100内连接的稳定性,保证出气孔231的出气方向和出气孔231的持续出气。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燃烧炉底端设置有支撑机构,以用于支撑所述炉体100。
其中,支撑机构可以为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可包括移动导轮、驱动电机和控制器,移动导轮至少为三个,三个移动导轮呈三角形地设置在炉体100的底端,驱动机构用于控制移动导轮的行走,每个移动导轮上均设置有锁紧装置,当移动导轮停止移动时,锁紧装置将移动导轮锁紧,避免炉体100移动,移动导轮优选为钢材或铁等耐热性能较好的材质。
支撑机构还可包括至少三个支撑脚,至少三个支撑脚沿炉体100侧壁与底端连接处均匀设置,进而可以保障炉体100与水平面之间具有间隙,便于对炉体100内燃烧物燃烧后的残渣进行收集。
其中,炉体100的底端上可以设置有多个通孔,通孔可以增加炉体100的内空气的进入量,同时,在燃烧物燃烧充分之后,一般的都是产生比较细小的灰尘,可以通过通孔排出。
其中,还可以在靠近炉体100侧壁顶端的两侧设置有提手,提手与侧壁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提手还可与侧壁发生相对转动。
本实施例中,在燃烧炉底端设置支撑机构,这样以便于燃烧炉的安放。
一种燃烧设备,具有上述的燃烧炉,还包括烟囱,所述烟囱与所述炉体100的出烟口连通,且所述烟囱内设置有喷淋装置和吸附装置,以用于对烟气进行净化。
其中,喷淋装置可设置在吸附装置上方,也可设置在吸附装置的下方,当喷淋装置设置在下方时,喷淋装置和吸附装置在烟囱内自上至下依次设置即可,在喷淋装置的下端设置有废水收集装置,用于收集喷淋装置喷洒出的喷淋液。
当喷淋装置设置在吸附装置上方时,在喷淋装置和吸附装置之间设置有阻隔件,阻隔件包括阻隔板,阻隔板呈中间高两端低地设置在烟囱内,并且需在阻隔版上设置通气孔,同时在通气孔的上端设置有挡板,在挡板的下端设置风机,进而可以保障烟囱内烟气的正常流通,保障烟气排放的畅通。
本实施例中,一种燃烧设备,具有上述的燃烧炉,还包括烟囱,所述烟囱与所述炉体100的出烟口连通,且所述烟囱内设置有喷淋装置和吸附装置,以用于对烟气进行净化。采用上述的方案,可以进一步地将燃烧炉内的排出的烟气进行净化,可以提高整体装置对烟气和杂质的去除,降低对空气的污染。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烟囱可以多个,多个烟囱之间并联连接。
其中,烟囱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或者是多个,烟囱为两个的时候,优选地两个烟囱之间为并联连接,这样可以保障在其中一个烟囱需要维护或者是损坏的时候,排放的烟气还能够得到净化。
当烟囱大于两个的时候,可以选择其中的两个或三个烟囱先串联连接,在将串联连接的烟囱与剩余的烟囱之间并联连接,以保障对烟气的有效处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烟囱可以多个,多个烟囱之间并联连接。多个烟囱之间并联连接,可以有效的避免在烟囱在损坏时,整体设备即需要停止工作,即可以使整体设备能够持续的工作,提高了整体设备工作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