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轮工件晾晒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6150发布日期:2018-08-14 18:26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工件铸造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转轮工件晾晒干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铸造产品生产过程中,产品表面需要进行浸油处理,以此来防止产品生锈,这是产品表面防护的一种方法。对于转轮类铸造产品而言,在浸油处理后需要进行翻转,以防止孔位或凹槽的积油。而转轮类产品,重量较大,翻转不便,在操作人员翻转时,工作人员劳动强度高,从而影响产品晾干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在转轮类产品进行浸油处理后,能够方便可靠放置转轮工件,并且只需要简单操作,就能够向任意角度翻转转轮工件,从而不仅降低翻转难度,提高晾干效率,满足转轮产品批量生产要求的转轮工件晾晒干装置。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转轮工件晾晒干装置,所述的转轮工件晾晒干装置包括装置底板,装置底板上设置支撑座Ⅰ和支撑座Ⅱ,支重杆Ⅰ一端与支撑座Ⅰ活动连接,支重杆Ⅰ另一端与支撑座Ⅱ活动连接,支重杆Ⅱ一端与支撑座Ⅰ活动连接,支重杆Ⅱ另一端与支撑座Ⅱ活动连接,支重杆Ⅰ和支重杆Ⅱ平行布置。

所述的支重杆Ⅰ和支重杆Ⅱ均设置为与装置底板平行布置的结构,支重杆Ⅰ一端端部位置或支重杆Ⅱ一端端部位置设置转动杆,所述的支重杆Ⅰ和支重杆Ⅱ上设置为能够放置多个转轮工件的结构。

所述的支重杆Ⅰ和支撑座Ⅰ连接的一端设置轴承Ⅰ,支重杆Ⅰ和支撑座Ⅱ连接的一端设置轴承Ⅱ,所述的支重杆Ⅱ和支撑座Ⅰ连接的一端设置轴承Ⅲ,支重杆Ⅱ和支撑座Ⅱ连接的一端设置轴承Ⅳ。

所述的转轮工件放置在支重杆Ⅰ和支重杆Ⅱ上时,转轮工件的工件轮面设置为能够分别抵靠在支重杆Ⅰ上和支重杆Ⅱ上的结构。

所述的转动杆包括连接杆和转动扳手,连接杆一端与支重杆Ⅰ一端端部或支重杆Ⅱ一端端部焊接连接,转动扳手为L形结构,转动扳手一端与连接杆另一端焊接连接,转动杆为Z字形结构。

所述的支撑座Ⅰ和支撑座Ⅱ之间的装置底板上还设置多个辅助支撑件,多个辅助支撑件之间按间隙设置,支重杆Ⅰ依次抵靠支撑在多个辅助支撑件上,支重杆Ⅱ依次抵靠支撑在多个辅助支撑件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轮工件晾晒干装置,在转轮工件完成浸油处理后,将处理后的转轮工件放置在装置底板上的支重杆Ⅰ和支重杆Ⅱ上,而支重杆Ⅰ和支重杆Ⅱ均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支撑座Ⅰ和支撑座Ⅱ转动的结构,这样,当转动支重杆Ⅰ或支重杆Ⅱ时,支重杆Ⅰ或支重杆Ⅱ转动,就能够带动转轮工件转动,这样,随着转轮工件的转动,就能够防止转轮工件上的孔位或凹槽内出现积油,有效提高转轮工件加工质量。而上述结构,在在翻转转轮工件时,不需要直接翻转转轮工件,而只需要转动支重杆Ⅰ或支重杆Ⅱ,这样,转动快捷省力,工作人员劳动强度低,有效提高转轮工件浸油后晾干的效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轮工件晾晒干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在转轮类产品进行浸油处理后,能够方便可靠放置转轮工件,并且只需要简单操作,就能够向任意角度翻转转轮工件,不仅降低翻转难度,提高晾干效率,满足转轮产品批量生产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轮工件晾晒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的转轮工件晾晒干装置的A-A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装置底板;2、支撑座Ⅰ;3、支撑座Ⅱ;4、支重杆Ⅰ;5、支重杆Ⅱ;6、转动杆;7、转轮工件;8、工件轮面;9、连接杆;10、转动扳手;11、辅助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转轮工件晾晒干装置,所述的转轮工件晾晒干装置包括装置底板1,装置底板1上设置支撑座Ⅰ2和支撑座Ⅱ3,支重杆Ⅰ4一端与支撑座Ⅰ2活动连接,支重杆Ⅰ4另一端与支撑座Ⅱ3活动连接,支重杆Ⅱ5一端与支撑座Ⅰ2活动连接,支重杆Ⅱ5另一端与支撑座Ⅱ3活动连接,所述的支重杆Ⅰ4和支重杆Ⅱ5平行布置。上述结构,在转轮工件完成浸油处理后,将处理后的转轮工件放置在装置底板上的支重杆Ⅰ4和支重杆Ⅱ5上,而支重杆Ⅰ4和支重杆Ⅱ5均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支撑座Ⅰ2和支撑座Ⅱ3转动的结构,这样,当转动支重杆Ⅰ4或支重杆Ⅱ5时,支重杆Ⅰ4或支重杆Ⅱ5转动,就能够带动转轮工件转动,这样,随着转轮工件的转动,就能够防止转轮工件上的孔位或凹槽内出现积油,有效提高转轮工件加工质量。而上述结构,在在翻转转轮工件时,不需要直接翻转转轮工件,而只需要转动支重杆Ⅰ4或支重杆Ⅱ5,这样,转动快捷省力,工作人员劳动强度低,有效提高效率。本实用新型的转轮工件晾晒干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在转轮类产品进行浸油处理后,能够方便可靠放置转轮工件,并且只需要简单操作,就能够向任意角度翻转转轮工件,不仅降低翻转难度,提高晾干效率,满足转轮产品批量生产要求。

所述的支重杆Ⅰ4和支重杆Ⅱ5均设置为与装置底板1平行布置的结构,支重杆Ⅰ4一端端部位置或支重杆Ⅱ5一端端部位置设置转动杆6,所述的支重杆Ⅰ4和支重杆Ⅱ5上设置为能够放置多个转轮工件7的结构。上述结构,通过转动杆的设置,在转动转动杆时,就能够方便转动支重杆Ⅰ4或支重杆Ⅱ5,从而有效通过支重杆Ⅰ4或支重杆Ⅱ5的转动,带动放置在支重杆Ⅰ4和支重杆Ⅱ5 上的转轮工件相对于支重杆Ⅰ4或支重杆Ⅱ5转动,实现转轮工件可靠转动。

所述的支重杆Ⅰ4和支撑座Ⅰ2连接的一端设置轴承Ⅰ,支重杆Ⅰ4和支撑座Ⅱ3连接的一端设置轴承Ⅱ,所述的支重杆Ⅱ5和支撑座Ⅰ2连接的一端设置轴承Ⅲ,支重杆Ⅱ5和支撑座Ⅱ3连接的一端设置轴承Ⅳ。通过轴承Ⅰ、轴承Ⅱ、轴承Ⅲ、轴承Ⅳ的设置,实现支重杆Ⅰ4和支重杆Ⅱ5与支重杆Ⅰ4和支撑座Ⅰ2 的活动连接,并且支重杆Ⅰ4和支撑座Ⅰ2连接后连接灵活,转动过程避免摩擦,降低支重杆Ⅰ4和支重杆Ⅱ5与支重杆Ⅰ4和支撑座Ⅰ2的损坏,提高使用寿命。

所述的转轮工件7放置在支重杆Ⅰ4和支重杆Ⅱ5上时,转轮工件7的工件轮面8设置为能够分别抵靠在支重杆Ⅰ4上和支重杆Ⅱ5上的结构。上述结构,通过将转轮工件的工件轮面放置在支重杆Ⅰ4和支重杆Ⅱ5上,转轮工件支撑稳定可靠,在转轮工件转动过程中,不会发生倾斜或跌落问题,提高翻转可靠性。

所述的转动杆6包括连接杆9和转动扳手10,连接杆9一端与支重杆Ⅰ4 一端端部或支重杆Ⅱ5一端端部焊接连接,转动扳手10为L形结构,转动扳手 10一端与连接杆9另一端焊接连接,转动杆6为Z字形结构。上述结构,转动杆既与支重杆Ⅰ4一端端部或支重杆Ⅱ5一端端部连接可靠,又能够可靠实现转动时省力快捷,降低工作人员翻转个转轮工件时的劳动强度,提高翻转效率。

所述的支撑座Ⅰ2和支撑座Ⅱ3之间的装置底板1上还设置多个辅助支撑件 11,多个辅助支撑件11之间按间隙设置,支重杆Ⅰ4依次抵靠支撑在多个辅助支撑件11上,支重杆Ⅱ5依次抵靠支撑在多个辅助支撑件11上。多个辅助支撑件11的设置,对支重杆Ⅰ4和支重杆Ⅱ5中间部位起到支撑作用,避免支重杆Ⅰ4和支重杆Ⅱ5在放置多个转轮工件后中间位置发生变形,提高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轮工件晾晒干装置,在转轮工件完成浸油处理后,将处理后的转轮工件放置在装置底板上的支重杆Ⅰ和支重杆Ⅱ上,而支重杆Ⅰ和支重杆Ⅱ均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支撑座Ⅰ和支撑座Ⅱ转动的结构,这样,当转动支重杆Ⅰ或支重杆Ⅱ时,支重杆Ⅰ或支重杆Ⅱ转动,就能够带动转轮工件转动,这样,随着转轮工件的转动,就能够防止转轮工件上的孔位或凹槽内出现积油,有效提高转轮工件加工质量。而上述结构,在在翻转转轮工件时,不需要直接翻转转轮工件,而只需要转动支重杆Ⅰ或支重杆Ⅱ,这样,转动快捷省力,工作人员劳动强度低,有效提高转轮工件浸油后晾干的效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轮工件晾晒干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在转轮类产品进行浸油处理后,能够方便可靠放置转轮工件,并且只需要简单操作,就能够向任意角度翻转转轮工件,不仅降低翻转难度,提高晾干效率,满足转轮产品批量生产要求。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