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吸收的水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3017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吸收的水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吸收的水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蛋黄油的萃取系统中,需要通过换热器对CO2进行加热,通过高温高压的CO2对蛋黄油的主要成分进行萃取。现有的部分设计中,换热器的初级端通入热水,通过热水对换热器次级端的CO2进行加热。

然而,现有萃取系统的燃炉加热水环节中,燃炉的热量仅仅利用到火焰端的部分,烟气及燃烧室外壁的热量未得到吸收利用,燃炉热量利用率不够高,热水温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吸收的水加热装置,解决燃炉热量利用率不够高而热水温度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效吸收的水加热装置,包括燃炉,所述燃炉包括燃烧室、均设置在燃烧室上端的水槽及气囱;所述燃烧室与水槽通过隔层连接,气囱的外壁连接有吸热管;所述吸热管连接有第一进水管,吸热管连通水槽,水槽连通有第一出水管。

优选地,还包括冷水储罐及热水储罐,所述第一进水管及第一出水管分别连通冷水储罐及热水储罐。

优选地,所述吸热管呈螺旋状并绕制在气囱外壁上。

优选地,所述水槽内底面呈锥形,第一出水管连接水槽的锥形底边。

优选地,所述水槽内底面与气囱的连接处设置有布水器,布水器套设在气囱的外周壁上,布水器开设有连通吸热管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开设有若干向下的水孔。

优选地,所述燃烧室设置有燃烧盘,燃烧盘设置在水槽下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水管及第一出水管分别通过阀体连通冷水储罐及热水储罐。

优选地,所述燃烧室的外周壁连接有吸热腔,吸热腔连通有第二进水管及第二出水管。

优选地,所述第二进水管及第二出水管分别通过阀体连通冷水储罐及热水储罐。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高效吸收的水加热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沿吸热管及水槽的水流方向,水得到两级加热,气囱部分通过烟气余热对吸热管中的水进行加热;燃烧室与水槽通过隔层连接,燃烧室通过隔层导热对水槽中的水进行加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燃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布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吸收的水加热装置,包括燃炉3,所述燃炉3包括燃烧室31、均设置在燃烧室31上端的水槽32及气囱33;所述燃烧室31与水槽32通过隔层34连接,气囱33的外壁连接有吸热管35;所述吸热管35连接有第一进水管4,吸热管35连通水槽32,水槽32连通有第一出水管5。

进一步的有,还包括冷水储罐2及热水储罐1,所述第一进水管4及第一出水管5分别连通冷水储罐2及热水储罐1。

吸热管35通过第一进水管4连通冷水储罐2,吸热管35获取水源,所述气囱33的两端分别连通燃烧室31及大气,吸热管35吸收气囱33处的烟气余热,水得到第一级加热。吸热管35连通水槽32,经过第一级加热的水导流至水槽32。水槽32通过隔层34与燃烧室31连接,水槽32中的水通过隔层34吸收燃烧室31的火焰热量,水槽32中经过隔层34加热的水从第二出水管7导至热水储罐1。

更好的,所述吸热管35呈螺旋状并绕制在气囱33外壁上。设置螺旋状的吸热管35,相比直型吸热管35,螺旋状的吸热管35能够大面积地与气囱33外壁连接并吸热。

更好的,所述吸热管35的下端还设置有阀体,所述阀体为开关阀或流量阀,调节阀体8而保证吸热管35填满水,同时保证水槽32内底面上的水层厚度适宜,第一出水管5导出的水的温度满足要求。

更好的,吸热管35和气囱33外壁的一种连接结构中,所述气囱33外壁设置有容置吸热管35的凹槽。所述凹槽呈螺旋状,螺旋状的吸热管35卡接在凹槽中,吸热管35与气囱33传热良好。吸热管35和气囱33外壁的另一种连接结构中,所述吸热管35及气囱33外壁一体式设计,吸热管35及气囱33导热良好。

更好的,所述水槽32的内底面呈锥形第一出水管5连接水槽32的锥形底边。吸热管35的水沿水槽32内底面的斜度向下流,水槽32中的水较好的吸收隔层34的热量并流动。

进一步的有,所述水槽32内底面与气囱33的连接处设置有布水器36,所述布水器36呈环形,布水器36套设在气囱33的外周壁上,布水器36开设有连通吸热管35的环形凹槽36a;所述环形凹槽36a开设有若干向下的水孔36b。水从吸热管35流动至环形凹槽36a中,并在环形凹槽36a流至水槽32的内底面。所述环形凹槽36a的若干个水孔36b控制水滴落至水槽32内底面的分布均匀度,从环形凹槽36a滴落至水槽32内底面并在水槽32内底面上均匀地沿斜度向下流。

更好的,所述锥形的水槽32内底面的底边呈一定倾斜,水槽32内底面的底边的最低处连通第一出水管5。

更好的,所述燃烧室31设置有燃烧盘37,燃烧盘37设置在水槽32下侧,所述燃烧盘37的火焰面与水槽32下底面相对,燃烧盘37的火焰抵接水槽32的下底面,即隔层34下端面。隔层34吸收火焰的热量并向水槽32的水传递。

更好的,所述燃烧盘37连通有燃气管,燃气管连接有开关阀。控制开关阀的开度从而调节燃烧盘37的火焰大小,即可调节燃烧盘37的发热热量。

更好的,所述第一进水管4及第一出水管5分别通过阀体8连通冷水储罐2及热水储罐1。调节第一进水管4的阀体8,保证燃炉3内吸热管35填满水、水槽32内底面上水层厚度满足要求;调节第一出水管5的阀体8,保证水槽32内底面的水量适宜,第一出水管5流出的水的温度满足要求。

更好的,所述燃烧室31的外周壁连接有吸热腔38,吸热腔38连通有第二进水管6及第二出水管7。所述吸热腔38包覆燃烧室31外壁,吸热腔38的水能够吸收燃烧室31外壁散发的热量。

更好的,所述第二进水管6及第二出水管7分别通过阀体8连通冷水储罐2及热水储罐1。通过调节阀体8,保证吸热腔38中水量充盈且流速适宜,第二出水管7流出的水的温度适宜。

以上所述,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