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蓄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2886发布日期:2018-09-07 23:07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制冷、制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蓄能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空调设备,一般由制能主机和蓄水容器组成。当其包括多个蓄水容器时,多个蓄水容器之间的连接关系为串联连接。

在放冷或放热时,通常需要将一个蓄水容器中的水放出之后,才能放第二蓄水容器中的水。在蓄能时,通常在一个蓄水容器中蓄冷或蓄热完成后,才进行下一个蓄水容器中蓄冷或蓄热操作,蓄能和释能工序复杂,需要反复操作,并且蓄能和释能的效果不尽理想。

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捆扎的方式将泡沫板捆扎在蓄水容器的外表面上进行保温,该种保温方式,水温还会经与之接触的容器壁流失,保温效果不好。

如将泡沫板布置在容器壁的内表面上,则无法实现捆扎,还需要一些特殊的紧固元件,造成施工不便。另外,由于蓄水容器内部装有水,泡沫板浸泡在水里面容易从容器壁上脱落,影响了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能和释能工序简单、蓄能和释能效果良好、保温效果好的空调蓄能系统。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空调蓄能系统,包括制能主机和至少两个蓄水容器;

所述蓄水容器包括有顶盖、底盖和连接在所述顶盖与所述底盖之间的容器壁;

在所述蓄水容器内设置有上布水器和下布水器;

在所述容器壁的内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层用于保温的泡沫玻璃层;

所述制能主机的两端之间设置有循环供水管路;

任意相邻两个所述上布水器通过第一通水管连通,每条所述第一通水管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循环供水管路连通;

任意相邻两个所述下布水器通过第二通水管连通,每条所述第二通水管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循环供水管路连通。

进一步地,在所述容器壁的所述内表面上设置有两层以上的所述泡沫玻璃层,任意相邻的两层所述泡沫玻璃层紧贴在一起。

进一步地,每层所述泡沫玻璃层由多块泡沫玻璃依次拼接形成。

进一步地,任意相邻的两层所述泡沫玻璃层错缝拼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顶盖和底盖的内表面上也设置有至少一层所述泡沫玻璃层。

进一步地,在所述泡沫玻璃层上设置有一层防水层。

进一步地,在第一通水管上位于所述第一管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台第一水泵;在第二通水管上位于所述第二管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台第二水泵。

进一步地,在每个所述蓄水容器都设置有用于探测液位的液位探测器。

进一步地,该空调蓄能系统还包括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包括控制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通信连接的比较器;

每个所述液位探测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第二水泵分别为变频水泵;

每台所述变频水泵内都具有变频控制器,每台所述变频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设备还包括警示器、显示器和操作面板,所述警示器、所述显示器和所述操作面板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通信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两个或多个蓄水容器中的上布水器串联,将两个或多个蓄水容器中的下布水器串联,从而实现将两个蓄水容器并联在循环供水管路上,可以同时对两个或多个蓄水容器蓄能,也可以同时对两个或多个蓄水容器释能,使得操作简单,并且提高蓄能释能的能量,效果良好。

通过在容器壁的内表面上设置至少一层泡沫玻璃层,起到内部保温的作用,通过设置防水层从而将水与容器壁隔绝,从根源上进行保温,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

另外,泡沫玻璃层可以通过直接施工粘附在容水主体的内表面上,不需要额外的紧固元件,方便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蓄能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控制设备连接示意图;

图3为蓄水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泡沫玻璃层由多块泡沫玻璃拼接形成的示意图;

图5为相邻的两层泡沫玻璃层错缝拼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蓄能系统,包括制能主机1和至少两个蓄水容器2。

蓄水容器2包括有顶盖24、底盖25和连接在顶盖24与底盖25之间的容器壁26。在蓄水容器2内设置有上布水器21和下布水器22。

在容器壁26的内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层用于保温的泡沫玻璃层9。

制能主机1的两端之间设置有循环供水管路11。

任意相邻两个上布水器21通过第一通水管3连通,每条第一通水管3通过第一管道5与循环供水管路11连通。

任意相邻两个下布水器22通过第二通水管4连通,每条第二通水管4通过第二管道6与循环供水管路11连通。

冷水的密度大于热水的密度,一般情况下冷水从下布水器22进入蓄水容器2内进行蓄冷,或从下布水器22中被抽出进行释冷;热水从上布水器21进入蓄水容器2内进行蓄热,或从上布水器21中被抽出进行释热。上述蓄冷、蓄热可称为蓄能,释冷、释热可称为释能。

将相邻的上布水器21之间通过第一通水管3串联,然后将第一通水管3通过第一管道5与循环供水管路11连通,将相邻的下布水器22之间通过第二通水管4串联,然后将第二通水管4通过第二管道6与循环供水管路11连通,从而实现将两个或多个蓄水容器2并联在循环供水管路11上,可以同时对两个或多个蓄水容器2蓄能,也可以同时对两个或多个蓄水容器2释能,使得操作简单,并且提高蓄能释能的能量。

可以在循环供水管路11上设置水泵用于抽水,实现水路循环。在每条管路都可以相应地设置有阀门,用于控制管路通断,在此不再赘述。

泡沫玻璃层9为由泡沫玻璃所形成的保温层,泡沫玻璃是一种性能优越的绝热(保温)、吸声、防潮、防火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

通过在容器壁26的内表面上设置至少一层泡沫玻璃层9,起到内部保温的作用,从而将水与容器壁26隔绝,从根源上进行保温,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

另外,泡沫玻璃层9可以通过直接施工粘附在容器壁26的内表面上,不需要额外的紧固元件,方便施工。

泡沫玻璃层可以长期浸泡在水中,保温性能不会损失,也不会因浸泡从容水主体上脱落。

较佳地,在容器壁26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两层以上的泡沫玻璃层9,任意相邻的两层泡沫玻璃层9紧贴在一起,提高了保温效果。

较佳地,如图4所示,每层泡沫玻璃层9由多块泡沫玻璃91依次拼接形成。相邻的两块泡沫玻璃91之间形成缝隙92。由于容器壁26的内表面的面积较大,采用分块拼接的方式方便施工。

每块泡沫玻璃91为平面的泡沫玻璃或/和弧形的泡沫玻璃,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如果容器壁26的内表面为平面,则使用平面的泡沫玻璃,如容器壁26的内表面为曲面,则使用弧形的泡沫玻璃。

每块泡沫玻璃91的形状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五边形、六边形中的任意一种,可以实现不同的拼接方式,拼接出不同的形状,满足不同的拼接需求。

较佳地,如图5所示,任意相邻的两层泡沫玻璃层9错缝拼接。也即是上下或内外两层泡沫玻璃层9中的缝隙92错开,避免热量经缝隙92流失,提高了保温效果及粘贴的强度。

其中一层泡沫玻璃层9通过粘结剂粘结在容器壁26上,任意相邻的两层泡沫玻璃层9通过粘结剂粘贴在一起。粘结剂可以为玻璃胶等类似粘结剂,方便施工,并且泡沫玻璃91也不会从容器壁26的内表面上脱落。

较佳地,如图3所示,在顶盖24和底盖25的内表面上也设置有至少一层泡沫玻璃层9,进一步提高了保温效果。

较佳地,如图3所示,在所述泡沫玻璃层9上设置有一层防水层10,防水层10可以为聚氨酯防水涂层或防水水泥等,起到保护泡沫玻璃层9免受磨损和防止水向泡沫玻璃层9渗透的效果。

较佳地,如图1所示,在第一通水管3上位于第一管道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台第一水泵31;在第二通水管4上位于第二管道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台第二水泵41。

第一水泵31和第二水泵41为变频水泵,方便控制。第一水泵31与第二水泵41可以采用相同的型号、功率、频率等参数。

蓄冷时,热水经上布水器21流出,然后经第一通水管3、第一水泵31、第一管道5、循环供水管路11之后,进入制能主机1内进行制冷,制得的冷水经循环供水管路11、第二通水管4、第二水泵41、第二管道6之后,经下布水器22进入蓄水容器2内进行蓄冷。

释冷时,冷水经下布水器22、第二通水管4、第二水泵41、第二管道6之后,进入循环供水管路11中,再经循环供水管路11供给至空调末端或用户端进行供冷,之后获得的热水经循环供水管路11、第一管道5、第一通水管3、第一水泵31之后,经上布水器21回到蓄水容器内。

蓄热时,冷水经下布水器22、第二通水管4、第二水泵41、第二管道6、循环供水管路11之后,进入制能主机1内进行制热,制得的热水经循环供水管路11、第一管道5、第一通水管3、第一水泵31之后,经上布水器21回到蓄水容器内进行蓄热。

释热时,热水经上布水器21流出,然后经第一通水管3、第一水泵31、第一管道5之后,进入循环供水管路11中,再经循环供水管路11供给至空调末端或用户端进行供热,之后获得的冷水经循环供水管路11、第二管道6、第二通水管4、第二水泵41之后,经下布水器22回到蓄水容器内。

为了保证两个或多个蓄水容器在释热或蓄热过程中保持同步,在第一通水管3设置有两台第一水泵31,每个上布水器21都与至少一台第一水泵31连接,通过控制第一水泵31的转速或频率,来调节经过第一水泵31的水量,从而能够保证经上布水器21进入每个蓄水容器2中的水量或从每个蓄水容器2中的上布水器21中流出的水量一致,进而实现在蓄热或释热的过程中两个或多个蓄水容器2保持同步,不会有水位偏差,提高了蓄热、释热效果。

为了保证两个或多个蓄水容器在释冷或蓄冷过程中保持同步,在第二通水管4设置有两台第二水泵41,每个下布水器22都与至少一台第二水泵41连接,通过控制第二水泵41的转速或频率,来调节经过第二水泵41的水量,从而能够保证经下布水器22进入每个蓄水容器2中的水量或从每个蓄水容器2中的下布水器22中流出的水量一致,进而实现在蓄冷或释冷的过程中两个或多个蓄水容器2保持同步,不会有水位偏差,提高了蓄冷、释冷效果。

优选地,第一管道5与第一通水管3的连通点位于两台第一水泵31的正中间,第二管道6与第二通水管4的连通点位于两台第二水泵41的正中间。只需要将两台第一水泵31的频率设定为一致,即可保证相邻的上布水器21的进出水量相同,从而保持蓄水容器2内液位同步上升或下降。只需要将两台第二水泵41的频率设定为一致,即可保证相邻的下布水器22的进出水量相同,从而保持蓄水容器2内液位同步上升或下降。

较佳地,如图1所示,在每个蓄水容器2都设置有用于探测液位的液位探测器23,用于监测两个或多个蓄水容器2中液位是否平衡或是否同步。

较佳地,如图2所示,该空调蓄能系统还包括控制设备7,控制设备7包括控制单元71与控制单元71通信连接的比较器72。每个液位探测器23分别与控制单元71通信连接。

第一水泵31和第二水泵41为变频水泵,每台变频水泵内都具有变频控制器8,每台变频控制器8分别与控制单元71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到的通信连接为信号连接或电连接。

比较器72用于比较两个或多个蓄水容器2中的液位探测器23传输来的数据。如果两个或多个蓄水容器2中的液位相差在预设范围内或保持同步,则保持变频水泵目前的工作状态或运转频率。如果两个或多个蓄水容器2中的液位相差在预设范围内之外,则需要改变某台或多台变频水泵的频率,然后通过控制单元71向需要改变频率的变频水泵中的变频控制器8输出指令,该变频水泵通过改变频率实现供水量大小的改变,进而保持两个或多个蓄水容器2同步蓄水或放水。

较佳地,控制设备7还包括警示器73、显示器74和操作面板75,警示器73、显示器74和操作面板75分别与控制单元71通信连接。

当两个或多个蓄水容器2中的液位相差在预设范围内之外或非同步运行时,控制单元71向警示器73发出信号,警示器73进行报警,可以声光报警,提醒工作人员注意。

每个蓄水容器2中的液位输出至显示器74上,方便工作人员观察液位,并可以根据显示内容明确哪台泵需要改变频率。在两个或多个蓄水容器2中的液位相差在预设范围内之外或非同步运行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操作面板75改变变频水泵的运转频率,方便操作。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