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模块机房列间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4075阅读:654来源:国知局
微模块机房列间空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模块机房列间空调。



背景技术:

微模块机房对洁净度、温湿度的要求较高,而普通机房空调的设计及其能达到的标准不能达到微模块机房的上述要求;故而,微模块机房一般都会采用专用的列间空调来达到对洁净度、温湿度的要求,以降低因洁净度、温湿度不符合要求而造成设备故障的几率。

现有的列间空调每个内机都配有一个外机,为了达到微模块机房对于洁净度、温湿度的高要求,微模块机房会需要较多的列间空调;故而,这种传统的列间空调在安装室外机时会浪费太多的空间,非常不利于节约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

综上,如何克服现有的微模块机房列间空调的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模块机房列间空调,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微模块机房列间空调存在的室外机太多浪费空间,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模块机房列间空调,包括多台室内机、一台室外机、压缩机、第一加热装置、多个第二加热装置、主温度传感器和控制模块。

其中,所述室外机通过所述压缩机与多台所述室内机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室外机的进风口处;多个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与多个所述室外机一一对应,且多个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室外机的进风口处;所述第二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室内机的进风口处;多个所述第二加热装置与多个所述室内机一一对应,且多个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室内机的进风口处;所述主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机房内,且所述主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二加热装置的距离大于1米;所述主温度传感器通过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压缩机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包括第一电热丝,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包括第二电热丝;所述第一电热丝通过第一电源开关与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电热丝通过第二电源开关与电源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微模块机房列间空调还包括第一辅温度传感器和第二辅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辅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室外,所述第二辅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室内;所述第一辅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辅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还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源开关和所述第二电源开关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热丝和所述第二电热丝均为多根,且多根所述第一电热丝和多根所述第二电热丝均与电源连接。

进一步的,多根所述第一电热丝均匀分布在所述室外机的进风口处,所述第二电热丝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电热丝的进风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包括多个第一绝缘套,多个所述第一绝缘套与多根所述第一电热丝一一对应,且多个所述第一绝缘套分别套设在对应的所述第一电热丝的外部。

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包括多个第二绝缘套,多个所述第二绝缘套与多根所述第二电热丝一一对应,且多个所述第二绝缘套分别套设在对应的所述第二电热丝的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绝缘套与所述第一电热丝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二绝缘套与所述第二电热丝之间也存在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绝缘套和所述第二绝缘套均为玻璃结构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电热丝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内,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室外机连接;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电热丝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内,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室内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室外机可拆卸连接,多个所述第二支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室内机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模块机房列间空调,分析其结构可知:上述微模块机房列间空调主要由多台室内机、一台室外机、压缩机、第一加热装置和多个第二加热装置组成。

分析上述结构的具体连接方式和位置关系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模块机房列间空调采用一拖多的形式,利用一台室外机通过压缩机与多台室内机分别连接;显然,一台室外机相对于多台室外机而言,占用的空间自然减小了很多,在空间不足或因空间占用太大产生的成本较高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模块机房列间空调具有很多的优势。

此外,为了在冬季开启空调时,减少发生压缩机因启动时间太长造成损坏的情况,在室外机的进风口处设置一个第一加热装置;这样,当室外温度太低时,就可以启用第一加热装置,使其对即将进入室外机的空气进行加热,以防止进入室外机的空气温度太低,很难达到预设的室内温度的情况,缩短了压缩机的启动时间;当室内温度升高到一定温度时就可关闭第一加热装置,以节省电能。同时,为了进一步缩短压缩机的启动时间,还可在室内机的进风口处设置一个第二加热装置;这样,当室内温度太低时,就可以启用第二加热装置,使其对即将进入室内机的空气进行加热,以防止进入室内机的空气温度太低,很难达到预设的室内温度的情况,达到进一步缩短压缩机启动时间的目的;当室内温度升高到一定温度时就可关闭第二加热装置,以节省电能。

为了使得控制压缩机的启停的传感器不受设置在室内机的进风口处的第二加热装置的影响,在机房内距离第二加热装置1米以上的位置安装有主温度传感器;如此,主温度传感器感受到的温度就较接近室内平均温度;将主温度传感器通过控制模块与压缩机连接,以使得主温度传感器能够利用周围温度的变化合理地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压缩机的启停;当室内温度低于某个预设值时,主温度传感器被触发,并向控制模块发送触发信号,控制模块收到触发信号后会控制压缩机启动;当室内温度高于某个预设值时,主温度传感器会再次被触发,并向控制模块发送触发信号,控制模块收到触发信号后会控制压缩机停止运转,以达到控制压缩机依室内温度变化而自行启停的目的。

很显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模块机房列间空调不但有效减小了室外机所占用的空间,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压缩机因启动时间太长造成损坏的情况;此外,相比于传统的微模块机房列间空调需要安装多台室外机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模块机房列间空调只需要安装一台室外机,安装更加方便省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模块机房列间空调的室内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模块机房列间空调的室外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热丝与第一绝缘套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模块机房列间空调的原理示意图。

图标:1-室内机;2-室外机;3-压缩机;4-第一加热装置;41-第一电热丝;42-第一电源开关;43-第一绝缘套;44-第一支架;5-第二加热装置;51-第二电热丝;52-第二电源开关;53-第二支架;6-主温度传感器;7-控制模块;8-第一辅温度传感器;9-第二辅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模块机房列间空调,包括多台室内机1、一台室外机2、压缩机3、第一加热装置4、多个第二加热装置5、主温度传感器6和控制模块7。

其中,所述室外机2通过所述压缩机3与多台所述室内机1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加热装置4设置在所述室外机2的进风口处;多个所述第一加热装置4与多个所述室外机2一一对应,且多个所述第一加热装置4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室外机2的进风口处;所述第二加热装置5设置在所述室内机1的进风口处;多个所述第二加热装置5与多个所述室内机1一一对应,且多个所述第二加热装置5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室内机1的进风口处。

所述主温度传感器6设置在机房内,且所述主温度传感器6与所述第二加热装置5的距离大于1米;所述主温度传感器6通过所述控制模块7与所述压缩机3电连接。

分析本实施例提供的微模块机房列间空调的结构可知:其主要由多台室内机1、一台室外机2、压缩机3、第一加热装置4和多个第二加热装置5组成。

分析上述结构的具体连接方式和位置关系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微模块机房列间空调采用一拖多的形式,利用一台室外机2通过压缩机3与多台室内机1分别连接;显然,一台室外机2相对于多台室外机2而言,占用的空间自然减小了很多,在空间不足或因空间占用太大产生的成本较高时,本实施例提供的微模块机房列间空调具有很多的优势。

此外,为了在冬季开启空调时,减少发生压缩机3因启动时间太长造成损坏的情况,在室外机2的进风口处设置一个第一加热装置4;这样,当室外温度太低时,就可以启用第一加热装置4,使其对即将进入室外机2的空气进行加热,以防止进入室外机2的空气温度太低,很难达到预设的室内温度的情况,缩短了压缩机3的启动时间;当室内温度升高到一定温度时就可关闭第一加热装置4,以节省电能。同时,为了进一步缩短压缩机3的启动时间,还可在室内机1的进风口处设置一个第二加热装置5;这样,当室内温度太低时,就可以启用第二加热装置5,使其对即将进入室内机1的空气进行加热,以防止进入室内机1的空气温度太低,很难达到预设的室内温度的情况,达到进一步缩短压缩机3启动时间的目的;当室内温度升高到一定温度时就可关闭第二加热装置5,以节省电能。

为了使得控制压缩机3的启停的传感器不受设置在室内机1的进风口处的第二加热装置5的影响,在机房内距离第二加热装置5一米以上的位置安装有主温度传感器6;如此,主温度传感器6感受到的温度就较接近室内平均温度;将主温度传感器6通过控制模块7与压缩机3连接,以使得主温度传感器6能够利用周围温度的变化合理地通过控制模块7控制压缩机3的启停;当室内温度低于某个预设值时,主温度传感器6被触发,并向控制模块7发送触发信号,控制模块7收到触发信号后会控制压缩机3启动;当室内温度高于某个预设值时,主温度传感器6会再次被触发,并向控制模块7发送触发信号,控制模块7收到触发信号后会控制压缩机3停止运转,以达到控制压缩机3依室内温度变化而自行启停的目的。

很显然,本实施例提供的微模块机房列间空调不但有效减小了室外机所占用的空间,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压缩机3因启动时间太长造成损坏的情况;此外,相比于传统的微模块机房列间空调需要安装多台室外机的情况,本实施例提供的微模块机房列间空调只需要安装一台室外机2,安装更加方便省时。

有关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具体结构以及技术效果如下:

具体结构中,第一加热装置4可采用第一电热丝41作为发热源,将第一电热丝41通过第一电源开关42与电源连接,第一电源开关42打开后,第一电热丝41能够通电并发热,以加热室外机2的进风口周围的空气,以使得进入室外机2内的空气不会太低。相应的,第二加热装置5可采用第二电热丝51作为发热源,将第二电热丝51通过第二电源开关52与电源连接,第二电源开关52打开后,第二电热丝51能够通电并发热,以加热室内机1的进风口周围的空气,以使得进入室内机1的空气不会太低。

参见图4,为了便于控制第一加热装置4和第二加热装置5的开启与关闭,在室外设置一个第一辅温度传感器8,并在室内设置一个第二辅温度传感器9。第一辅温度传感器8能够检测室外的温度,当室外温度低于某个预设值时,第一辅温度传感器8被触发,并将触发信号发送给控制模块7;控制模块7控制第一电源开关42打开,导通电源与第一电热丝41的连接,第一电热丝41接通电源后发热。当室外温度高于另一个预设值时,第一辅温度传感器8会再次被触发,并将触发信号发送给控制模块7;控制模块7控制第一电源开关42关闭,断开电源与第一电热丝41的连接,第一电热丝41断开电源后不再继续加热以节省电能。

第二辅温度传感器9能够检测室内的温度,当室内温度低于某个预设值时,第二辅温度传感器9被触发,并将触发信号发送给控制模块7,控制模块7控制第二电源开关52打开导通电源与第二电热丝51,第二电热丝51接通电源后发热;当室外温度高于另一个预设值时,第二辅温度传感器9会再次被触发,并将触发信号发送给控制模块7;控制模块7控制第二电源开关52关闭,断开电源与第二电热丝51的连接,第二电热丝51断开电源后不再继续加热以节省电能。如此,第一电热丝41和第二电热丝51就可分别在第一辅温度传感器8和第二辅温度传感器9的作用下,自动接通电源或自动断开电源,无需人工操作非常智能。

优选的,第一电热丝41和第二电热丝51均设置为多根,且多根第一电热丝41和多根第二电热丝51均与电源连接。

进一步的,将多根第一电热丝41均匀分布在室外机2的进风口,并将多根第二电热丝51均匀分布在室内机1的进风口;这样,就可使得进入室外机2的空气和进入室内机1的空气都能被均匀加热。

具体结构中,参见图3,在每根第一电热丝41外均套设有一个第一绝缘套43,并在每根第二电热丝51外均套设一个第二绝缘套,以防止发生触电危险。需要说明的是,将多个第一绝缘套43与多根第一电热丝41一一对应,而不是将所有的第一电热丝41放置在同一第一绝缘套43内,能够使得空气能够更加顺畅地由室外机2的进风口进入室外机2内;同样,将多个第二绝缘套与多根第二电热丝51一一对应,而不是将所有的第二电热丝51放置在同一第二绝缘套内,能够使得空气能够更加顺畅地由室内机1的进风口进入室内机1内。

优选的,为了防止电热丝烫坏绝缘套,在第一绝缘套43与第一电热丝41之间设置间隙,并在第二绝缘套与第二电热丝51之间也设置间隙。

特别的,因玻璃的耐热性强且绝缘,故第一绝缘套43和第二绝缘套均可选用玻璃制造。

具体结构中,参见图2,在第一加热装置4中还设置有连接在室外机2上的第一支架44,并将第一电热丝41设置在第一支架44内;同时,参见图1,还在第二加热装置5中还设置有连接在室内机1上的第二支架53,并将第二电热丝51设置在第二支架53内。以便于对第一加热装置4和第二加热装置5进行固定。

为了便于将第一支架44与室外机2之间的装卸,将第一支架44与室外机2之间的连接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同时,为了便于将第二支架53与室内机1之间的装卸,将第二支架53与室内机1之间的连接设置为可拆卸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微模块机房列间空调,其克服了传统的微模块机房列间空调的诸多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模块机房列间空调,不但有效减小了室外机所占用的空间,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压缩机因启动时间太长造成损坏的情况;此外,相比于传统的微模块机房列间空调需要安装多台室外机的情况,本实施例提供的微模块机房列间空调只需要安装一台室外机,安装更加方便省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