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63657发布日期:2018-06-01 18:28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央空调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央空调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城市的宾馆、饭店、大型商场、娱乐场所、大型写字楼、办公楼、现代化生产车间都相继安装了中央空调设备;中央空调一般承担着夏季供冷、冬季供热的任务,它在给人们带来舒适环境的同时,消耗掉了大量的能源。

中央空调主要由制冷机、冷却水循环系统、冷冻水循环系统、风机盘管系统和散热水塔组成。制冷机通过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液态后送蒸发器中与冷冻水进行热交换,将冷冻水制冷,冷冻水泵将冷冻水送到各风机风口的冷却盘管中,由风机吹送冷风达到降温的目的。经蒸发后的制冷剂在冷凝器中释放出热量,与冷却循环水进行热交换,由冷却水泵将带来热量的冷却水泵到散热水塔上由水塔风扇对其进行喷淋冷却,与大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将热量散发到大气中去。

现有的中央空调应用场所的空间均较大,一般的通过在各个空间内均安装风口的方式达到辐射整个场所的目的,由于应用场所各个区域的温度变化各不相同,例如:商场的进出口、大厅和各个店铺等区域,这些不同区域对空调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但是,现有的空调对各个区域的风口的输出均相同,为满足各个区域的需求,中央空调常以最大的输出运行,导致中央空调耗能较高;因此,如何合理分配中央空调向各个风机的输出是我们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具有合理分配中央空调向各个风口的输出,降低中央空调运行时耗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包括两端分别与中央空调和单元区域内风口连通的多个通风管道,每一个通风管道均设有电动调节阀,每一个单元区域内均设有温度传感器;每一个温度传感器均电连接有用于控制所对应的通风管道流量的控制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温度传感器分别采集各个单元区域的温度信息,温度信息经控制装置处理后通过控制电动调节阀转动来调节通风管道向风口输送的流量,可合理分配中央空调向各个风口的输出,降低中央空调运行时的耗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热敏电阻RT和定值电阻R1,温度传感器的热敏电阻RT一端与电源电性连接,另一端与定值电阻R1串联后接地;控制装置包括用于选通电路、开关电路和主电路;选通电路包括高温选通和低温选通,高温选通和低温选通并联后与温度传感器的热敏电阻RT连接;开关电路响应于选通电路以实现主电路的开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度传感器采集各个单元区域的温度,单元区域的温度越高,热敏电阻RT的阻值越小,热敏电阻RT的电压越小;选通电路根据热敏电阻RT的电压值选定运行电路,开关电路响应于选通电路,可使主电路通电,电动调节阀启动后调节通风管道向风口输送的流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选通电路包括第一电压比较器和第二电压比较器,第一电压比较器与热敏电阻RT电性连接,第一电压比较器电性连接有低压基准电压源,第一电压比较器对温度传感器的热敏电阻RT与低压基准电压源的电压值进行比较,当温度传感器的热敏电阻RT的电压低于低压基准电压源时,第一电压比较器输出低压信号,第一电压比较器串联有一非门电路;第二电压比较器与第一电压比较器并联,第二电压比较器电性连接有高压基准电压源,第二电压比较器对温度传感器的热敏电阻RT与高压基准电压源的电压值进行比较,当温度传感器的热敏电阻RT的电压高于高压基准电压源时,第二电压比较器输出高压信号;

开关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继电器、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开关KM1-1、第二三极管、第二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开关KM2-1,非门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电性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一继电器串联后接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源电性连接,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开关KM1-1和第一三极管并联;第二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电性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继电器串联后接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源电性连接,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KM2-1开关和第二三极管并联;

主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开关KM1-2和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开关KM2-2,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开关KM1-2和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开关KM2-2并联后一端与电源电性连接,另一端与电动调节阀串联后接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热敏电阻RT的电压小于低压基准电压源的电压,说明中央空调处于制冷状态,且单元区域内的温度未达到中央空调设定的温度值,第一电压比较器发出低压信号,低压信号经过非门电路转换成高压信号,控制电路响应于选通电路发出的高压信号,可使第一继电器线圈通电,从而使第一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开关KM1-1闭合,实现电路的自锁,同时使第一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开关KM1-2闭合,电动调节阀导电后启动;当热敏电阻RT的电压大于高压基准电压源的电压,说明中央空调处于制热状态,且单元区域内的温度未达到中央空调设定的温度值,第二电压比较器发出高压信号,控制电路响应于选通电路发出的高压信号,可使第二继电器线圈通电,从而使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开关KM2-1闭合,实现电路的自锁,同时使第二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开关KM2-2闭合,电动调节阀导电后启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低压基准电压源的电压值为:当温度传感器度数等于中央空调设定温度值上浮1度至3度时,热敏电阻RT所对应的电压值;高压基准电压源的电压值为:当温度传感器度数等于中央空调设定温度值下调1度至3度时,热敏电阻RT所对应的电压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中央空调设定温度值上下浮动1度至3度,可减少电动调节阀启动的次数,减少电动调节阀运行的耗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电路还包括用于控制中央空调开闭的开关S1,中央空调与电动调节阀并联后一端接地,另一端与开关S1串联后与电源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中央空调与电动调节阀并联,当中央空调关闭后,使电动调节阀处于断电状态,在中央空调未启动时可避免电动调节阀运行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电动调节阀使用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每一个通风管道均设有电磁阀,电磁阀电连接有用于控制电磁阀启闭的开关S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电磁阀,可单一的控制位于各个单元区域内风口的运行状态,提高了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使用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磁阀与开关S2串联后与照明灯L并联,并联后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总开关S3串联后与电源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电磁阀与照明灯L并联,当照明灯L关闭时,使电磁阀关闭;当照明灯L运行时,可通过开关S2控制电磁阀的开闭,当单元区域内无人时可避免中央空调继续向单元区域输送的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利用温度传感器与电动调节阀,可合理分配中央空调向各个风口的输出;在中央空调设定温度值上下浮动1度至3度,可减少电动调节阀启动的次数;利用中央空调与电动调节阀并联,在中央空调未启动时可避免电动调节阀运行的情况发生;利用电磁阀与照明灯L并联,当单元区域内无人时可避免中央空调继续向单元区域输送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控制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实施例中电磁阀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电动调节阀;11、通风管道;12、风口;2、温度传感器;3、电磁阀;4、主电路;5、选通电路;51、第一电压比较器;52、第二电压比较器;6、开关电路;61、第一三极管;62、第二三极管;63、非门电路;64、第一继电器;65、第二继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如图1与图2所示,包括两端分别与中央空调和单元区域内风口12连通的多个通风管道11,每一个通风管道11均设有电动调节阀1,每一个单元区域内均设有温度传感器2,本实施例中采用三个单元区域;每一个温度传感器2均电连接有用于控制所对应的通风管道11流量的控制装置;利用温度传感器2分别采集各个单元区域的温度信息,温度信息经控制装置处理后通过控制电动调节阀1转动来调节通风管道11向风口12输送的流量,可合理分配中央空调向各个风口12的输出,降低中央空调运行时的耗能。

温度传感器2包括热敏电阻RT和定值电阻R1,温度传感器2的热敏电阻RT一端与电源电性连接,另一端与定值电阻R1串联后接地;控制装置包括用于选通电路5、开关电路6和主电路4;选通电路5包括高温选通和低温选通,高温选通和低温选通并联后与温度传感器2的热敏电阻RT连接;开关电路6响应于选通电路5以实现主电路4的开闭;温度传感器2采集各个单元区域的温度,单元区域的温度越高,热敏电阻RT的阻值越小,热敏电阻RT的电压越小;选通电路5根据热敏电阻RT的电压值选定运行电路,开关电路6响应于选通电路5,可使主电路4通电,电动调节阀1启动后调节通风管道11向风口12输送的流量。

选通电路5包括第一电压比较器51和第二电压比较器52,第一电压比较器51与热敏电阻RT电性连接,第一电压比较器51电性连接有低压基准电压源,第一电压比较器51对温度传感器2的热敏电阻RT与低压基准电压源的电压值进行比较,当温度传感器2的热敏电阻RT的电压低于低压基准电压源时,第一电压比较器51输出低压信号,第一电压比较器51串联有一非门电路63;第二电压比较器52与第一电压比较器51并联,第二电压比较器52电性连接有高压基准电压源,第二电压比较器52对温度传感器2的热敏电阻RT与高压基准电压源的电压值进行比较,当温度传感器2的热敏电阻RT的电压高于高压基准电压源时,第二电压比较器52输出高压信号。

开关电路6包括第一三极管61、第一继电器64、第一继电器64的第一常开触点开关KM1-1、第二三极管62、第二继电器65和第二继电器65的第一常开触点开关KM2-1,非门电路63的输出端与第一三极管61的基极电性连接,第一三极管61的发射极与第一继电器64串联后接地,第一三极管61的集电极与电源电性连接,第一继电器64的第一常开触点开关KM1-1和第一三极管61并联;第二电压比较器52的输出端与第二三极管62的基极电性连接,第二三极管62的发射极与第二继电器65串联后接地,第二三极管62的集电极与电源电性连接,第二继电器65的第一常开触点KM2-1开关和第二三极管62并联。

主电路4包括第一继电器64的第二常开触点开关KM1-2和第二继电器65的第二常开触点开关KM2-2,第一继电器64的第二常开触点开关KM1-2和第二继电器65的第二常开触点开关KM2-2并联后一端与电源电性连接,另一端与电动调节阀1串联后接地。

当热敏电阻RT的电压小于低压基准电压源的电压,说明中央空调处于制冷状态,且单元区域内的温度未达到中央空调设定的温度值,第一电压比较器51发出低压信号,低压信号经过非门电路63转换成高压信号,控制电路响应于选通电路5发出的高压信号,可使第一继电器64线圈通电,从而使第一继电器64的第一常开触点开关KM1-1闭合,实现电路的自锁,同时使第一继电器64的第二常开触点开关KM1-2闭合,电动调节阀1导电后启动;当热敏电阻RT的电压大于高压基准电压源的电压,说明中央空调处于制热状态,且单元区域内的温度未达到中央空调设定的温度值,第二电压比较器52发出高压信号,控制电路响应于选通电路5发出的高压信号,可使第二继电器65线圈通电,从而使第二继电器65的第一常开触点开关KM2-1闭合,实现电路的自锁,同时使第二继电器65的第二常开触点开关KM2-2闭合,电动调节阀1导电后启动。

低压基准电压源的电压值为:当温度传感器2度数等于中央空调设定温度值上浮1度至3度时,热敏电阻RT所对应的电压值,本实施例中采用在中央空调设定的温度值上浮3度,中央空调设定的温度值为中央空调调节单元区域所要达到的温度值;高压基准电压源的电压值为:当温度传感器2度数等于中央空调设定温度值下调1度至3度时,热敏电阻RT所对应的电压值,实施例中采用在中央空调设定的温度值下调3度;在中央空调设定温度值上下浮动1度至3度,可减少电动调节阀1启动的次数,减少电动调节阀1运行的耗能。

主电路4还包括用于控制中央空调开闭的开关S1,中央空调与电动调节阀1并联后一端接地,另一端与开关S1串联后与电源电性连接;利用中央空调与电动调节阀1并联,当中央空调关闭后,使电动调节阀1处于断电状态,在中央空调未启动时可避免电动调节阀1运行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电动调节阀1使用的稳定性。

如图1与图3所示,每一个通风管道11均设有电磁阀3,电磁阀3电连接有用于控制电磁阀3启闭的开关S2;利用电磁阀3,可单一的控制位于各个单元区域内风口12的运行状态,提高了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使用的灵活性。

电磁阀3与开关S2串联后与照明灯L并联,并联后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总开关S3串联后与电源电性连接;利用电磁阀3与照明灯L并联,当照明灯L关闭时,使电磁阀3关闭;当照明灯L运行时,可通过开关S2控制电磁阀3的开闭;当单元区域内无人时,可避免中央空调继续向单元区域输送的情况发生。

工作原理:利用温度传感器2分别采集各个单元区域的温度信息,温度信息经控制装置处理后通过控制电动调节阀1转动来调节通风管道11向风口12输送的流量,可合理分配中央空调向各个风口12的输出,降低中央空调运行时的耗能。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