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转向节铸钢件铸造的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0802发布日期:2018-06-12 19:49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转向节铸钢件铸造的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转向节又称“羊角”,是汽车转向桥中的重要零件之一,能够使汽车稳定行驶并灵敏传递行驶方向。

转向节的功用是传递并承受汽车前部载荷,支承并带动前轮绕主销转动而使汽车转向。在汽车行驶状态下,它承受着多变的冲击载荷,因此,要求其具有很高的强度。

传统的预热方式是直接用喷枪明火对着转向节铸造件进行燃烧加热,容易造成了转向节铸造件局部受热,导致受热不均匀,因此容易减少转向节铸造模具的使用寿命,但是对整体的转向节铸造件进行加热,会造成需要设置多个加热电机对其进行加热,但是在加热的过程中,一般采用较为大型的机器,导致整个加热装置的拆装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转向节铸钢件铸造的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加热装置的快速装卸。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转向节铸钢件铸造的加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风机,所述风机与壳体的内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加热层和若干保温板,所述加热层的两端与壳体的侧壁连接,所述加热层内设有若干个采用铁制成的加热棒,所述加热层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可拆卸连接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上设有磁铁,所述保温板上设有若干个磁铁,所述保温板能通过磁铁吸附在加热层的侧壁上。

工作原理:在对加热装置进行安装时,只要将加热层设置在壳体内并与壳体的侧壁连接,再将保温板通过磁铁吸附在加热层的外侧壁上,此时再将风机设置在壳体的外侧壁上,实现了对加热装置的快速安装,需要对加热装置进行拆卸时,只需要将保温板从加热层上取出即可,再将加热层从壳体内取出,同时采用加热层设置在内的方式,使得加热装置能对转向节铸钢件进行快速加热,而加热层内的定位销的设置,能进一步的对转向节铸钢件进行定位,使得加热更加的方便,上述结构实现加热装置的快速装卸。

在上述的用于转向节铸钢件铸造的加热装置中,所述风机设有两个,所述壳体呈方形,其中一个风机设置在壳体的左上角,另一个风机设置在壳体的右下角。

在上述的用于转向节铸钢件铸造的加热装置中,所述壳体内设有四个导向条,所述导向条均设置在壳体的拐角处。

在上述的用于转向节铸钢件铸造的加热装置中,所述定位销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在上述的用于转向节铸钢件铸造的加热装置中,所述保温板内的若干个磁铁沿着保温板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磁铁位于靠近加热层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用于转向节铸钢件铸造的加热装置具有的优点:通过设置保温板和加热层,加热层内设有采用铁制成的加热棒,保温板上设有磁铁,使得保温板能直接吸合在加热层的外侧壁上,实现了对加热装置的快速拆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用于转向节铸钢件铸造的加热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1、壳体;11、内腔;2、风机;3、加热层;31、加热棒;32、定位销;4、保温板;5、磁铁;6、导向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用于转向节铸钢件铸造的加热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风机2,风机2与壳体1的内腔11连通。

具体的说,如图1所示,壳体1内设有加热层3和若干保温板4,加热层3的两端与壳体1的侧壁连接。加热层3内设有若干个采用铁制成的加热棒31,加热层3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可拆卸连接的定位销32,定位销32上设有磁铁5,保温板4上设有若干个磁铁5,保温板4能通过磁铁5吸附在加热层3的侧壁上。

工作原理:在对加热装置进行安装时,只要将加热层3设置在壳体1内并与壳体1的侧壁连接,再将保温板4通过磁铁5吸附在加热层3的外侧壁上,此时再将风机2设置在壳体1的外侧壁上,实现了对加热装置的快速安装,需要对加热装置进行拆卸时,只需要将保温板4从加热层3上取出即可,再将加热层3从壳体1内取出,同时采用加热层3设置在内的方式,使得加热装置能对转向节铸钢件进行快速加热,而加热层3内的定位销32的设置,能进一步的对转向节铸钢件进行定位,使得加热更加的方便,上述结构实现加热装置的快速装卸。

如图1所示,风机2设有两个,壳体1呈方形,其中一个风机2设置在壳体1的左上角,另一个风机2设置在壳体1的右下角。

如图1所示,壳体1内设有四个导向条6,导向条6均设置在壳体1的拐角处。

如图1所示,定位销32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如图1所示,保温板4内的若干个磁铁5沿着保温板4的长度方向分布,磁铁5位于靠近加热层3的一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