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系统及相应的干燥系统集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8516发布日期:2018-07-05 04:52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干燥系统及相应的干燥系统集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干燥系统及相应的干燥系统集成。



背景技术:

在物料进行加工制造之前,一般需要干燥除湿。例如,材料需要在干燥机干燥,然后再输送至成型机中进行加工。目前,市场上普通干燥机在材料特别是光学材料干燥领域存在很多缺点,使得光学材料的良品率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有效干燥物料、且同时保护物料避免物料黄变和劣化、节能、高效、环保的干燥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干燥系统具有如下构成:

所述的系统包括:

保护气发生装置,包括第一气源输送管路和第二气源输送管路;

原料存储装置,与所述的保护气发生装置的第一气源输送管路相连接;

干燥装置,所述的保护气发生装置的第二气源输送管路中的保护气经加热进入所述的干燥装置,且通过物料输送管路与所述的原料存储装置相连接,所述的干燥装置包括:

第一排气管路,与所述的原料存储装置相连接,使得所述的干燥装置和所述的原料存储装置之间通过第一排气管路和物料输送管路形成闭合输送循环;

第二排气管路,与所述的保护气发生装置的第二气源输送管路相连接,且所述的第二排气管路设置有排气阀,使得所述的干燥装置和所述的第二气源输送管路、第二排气管路之间形成平衡干燥循环。

较佳地,所述的闭合输送循环为封闭循环,所述的平衡干燥循环为正压循环,所述的第二排气管路中的排气阀的排气量与所述的第二气源输送管路的输送量相匹配,且闭合输送循环和平衡干燥循环中的保护气浓度大于99%。

较佳地,所述的闭合输送循环和平衡干燥循环中分别设置有输送风机和干燥风机。

较佳地,所述的闭合输送循环中设置有输送风机,所述的输送风机靠近所述的原料存储装置设置于所述的第一排气管路。

较佳地,所述的原料存储装置与输送风机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器,所述的第一排气管路设置有第二过滤器,所述的第二排气管路和干燥风机之间设置有第三过滤器。

较佳地,所述的平衡干燥循环中设置有干燥风机,所述的干燥风机设置成输送来自第二排气管路和/或第二气源输送管路的保护气。

较佳地,所述的平衡干燥循环中设置有加热器,所述的加热器靠近所述的干燥装置设置使得保护气在进入所述的干燥装置时被加热。

较佳地,所述的加热器和干燥装置之间设置有第四过滤器。

较佳地,所述的保护气为氮气;所述的原料为粉粒体。

较佳地,所述的保护气发生装置设置成与压缩空气除湿装置相连接;所述的干燥装置设置成与物料加工装置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干燥系统集成,所述的干燥系统集成并联包括多个所述的干燥系统,所述的干燥系统集成设置成共用一个总保护气发生装置。

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干燥系统,原料存储装置注入保护气例如氮气,物料从投入存储装置后直到被如成型机的加工装置使用,整个过程中均受到低露点、高浓度的保护气保护;由于整个系统具有高气密性且平衡干燥循环为正压循环,阻止了外界空气进入干燥系统中,因此物料不会与系统外的空气相接触,不会再吸湿;干燥装置排出的保护气经过闭合输送循环和平衡干燥循环,保护气浓度不会有变化,保护气浓度高于99.9%,对物料的保护更稳定,而且采用闭合输送循环,输送风机不会向环境排气,对环境无影响,更加节能高效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干燥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干燥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干燥系统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原料存储装置

2 干燥装置

3 第一排气管路

4 第二排气管路

5 干燥风机

6 输送风机

7 第一过滤器

8 第二过滤器

9 第三过滤器

10 第四过滤器

11 加热器

12 保护气发生装置

13 第一气源输送管路

14 第二气源输送管路

15 压缩空气除湿装置

16 物料加工装置

17 物料输送管路

18 干燥系统集成

19 排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干燥系统包括:保护气发生装置12,包括第一气源输送管路13和第二气源输送管路14;原料存储装置1,与所述的保护气发生装置12的第一气源输送管路13相连接;干燥装置2,所述的保护气发生装置12的第二气源输送管路14中的保护气经加热进入所述的干燥装置1,且通过物料输送管路17与所述的原料存储装置1相连接,所述的干燥装置2包括:第一排气管路3,与所述的原料存储装置1相连接,使得所述的干燥装置2和所述的原料存储装置1之间通过第一排气管路3和物料输送管路17形成闭合输送循环;第二排气管路4,与所述的保护气发生装置12的第二气源输送管路14相连接的,且所述的第二排气管路设置有用于不断排出带有水蒸气的保护气的排气阀19,使得所述的干燥装置2和所述的第二气源输送管路14、第二排气管路4之间形成平衡干燥循环。

如图1和图2所示,物料可以通过手工投料或其他投料方式进入原料存储装置1中,然后通过输送风机6经物料输送管路17输送到干燥装置2。

在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中,闭合输送循环为封闭循环,平衡干燥循环为正压循环,所述的第二排气管路中的排气阀的排气量与所述的第二气源输送管路的输送量相匹配,且闭合输送循环和平衡干燥循环中的保护气浓度大于99%,甚至超过99.9%。其中保护气发生装置会产生高浓度的保护气,浓度值>99%。其中,第二排气管路中的排气阀的排气量优选与所述的第二气源输送管路的输送量相等,使得平衡干燥循环呈正压循环状态,阻止外界空气进入干燥系统中。

在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闭合输送循环和平衡干燥循环中分别设置有输送风机6和干燥风机5。

在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闭合输送循环中设置有输送风机6,所述的输送风机6靠近所述的原料存储装置1设置于所述的第一排气管路3。

在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原料存储装置1与输送风机6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器7,所述的第一排气管路3设置有第二过滤器8,所述的第二排气管路4和干燥风机5之间设置有第三过滤器9。

在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平衡干燥循环中设置有干燥风机5,所述的干燥风机5设置成输送来自第二排气管路4和/或第二气源输送管路14的保护气。如图1显示了所述的干燥风机5输送来自第二排气管路4和第二气源输送管路14的保护气,图2显示了干燥风机5输送来自第二排气管路4的保护气。

在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平衡干燥循环中设置有加热器11,所述的加热器靠近所述的干燥装置设置使得保护气在进入所述的干燥装置时被加热。

在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加热器和干燥装置之间设置有第四过滤器10。

在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保护气为氮气;所述的原料为粉粒体。

在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保护气发生装置设置成与压缩空气除湿装置15相连接;所述的干燥装置设置成与物料加工装置相连接16。物料加工装置16可以为成型机。压缩空气除湿装置将压缩空气中的水除去,产生低露点的压缩空气,提供给保护气发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干燥系统集成,如图3所示,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干燥系统集成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干燥系统集成18包括并联的3个干燥系统,所述的干燥系统集成设置成共用一个总氮气发生装置。也可以选择其他多个所述的干燥系统集中提供保护气,例如两个、三个或更多个的干燥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燥系统可以通过氮气发生装置产生高浓度的氮气,氮气发生装置及压缩空气除湿装置的持续工作,一直注入低露点、高浓度的氮气,对物料进行有效的除湿,不断注入到干燥循环和输送循环中,使得整个干燥循环及输送循环中均为高浓度的氮气保护,干燥循环最终氮气浓度高于99%。干燥风机循环运转,产生干燥循环风,在进入干燥装置前,由加热管对干燥风进行干燥,达到物料所需要的温度,对物料进行干燥,物料中的水分被干燥风带走,从而在干燥循环中使物料得到干燥,输送循环中注入氮气使干燥好的物料也得到了保护,避免黄变和劣化,提高产品良品率,消除酸性物质的产生,消除对成型机螺杆的污染,减少产品的不良率,延长螺杆的清洗周期。

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干燥系统,原料存储装置注入保护气例如氮气,物料从投入存储装置后直到被如成型机的加工装置使用,整个过程中均受到低露点、高浓度的保护气保护;由于整个系统为封闭系统而具有高气密性,因此物料不会与系统外的空气相接触,不会再吸湿;干燥装置排除的保护气经过闭合输送循环和平衡干燥循环,保护气浓度不会有变化,保护气浓度高于99.9%,对物料的保护更稳定,而且采用闭合输送循环,输送风机不会向环境排气,对环境无影响,更加节能高效环保。

在此说明书中,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