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焙烧热气的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石墨焙烧热气收集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石墨的加工过程中需要经过高温焙烧,焙烧的温度会达到1000℃~1300℃。通常的做法是将石墨粉放入坩埚5内,将坩埚5放在传送板12上。传送装置将放有石墨粉的坩埚5一批批送入焙烧炉3内进行高温加热处理。但是在加热过程中,石墨粉会产生大量热气,并夹杂石墨粉,从焙烧炉3的缝隙中跑出,污染厂房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墨焙烧热气收集过滤装置,该装置能够减小焙烧炉中热气对厂房环境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石墨焙烧热气收集过滤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吸风罩、冷却装置和除尘器,所述吸风罩连接在焙烧炉上,吸风罩、冷却装置和除尘器之间用排风管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石墨焙烧产生的热气进行收集过滤,从而能够减小热气对厂房环境的污染。
作为优选地,冷却装置包括设置于排风管道外侧的冷却液流通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了进入除尘器热气的温度,延长了除尘器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温室效应的产生。
作为优选地,冷却装置包括套设置于排风管道外侧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与排风管之间形成冷却液流通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液流通通道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作为优选地,冷却管与排风管之间设置有螺旋叶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长了流通通道的有效长度,冷却液能够更多地吸收热量,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
作为优选地,冷却液流通通道的入口靠近除尘器,冷却液通道的出口靠近吸风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相反方向的冷却液流通,冷却液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提高了冷却效果。
作为优选地,冷却液为水,冷却装置还包括冷水池、水泵和热水池,水泵位于冷却水池内,将水抽至冷却液流通通道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水作冷却液经济适用,将热水进行收集,避免了浪费。
作为优选地,热水池与冷水之间设置连通管,连通管上设置有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后的热水可循环利用,更加环保。
作为优选地,所述吸风罩连接于焙烧炉的底部,焙烧炉内包括传送板,所述传送板上开设有通气孔,使焙烧炉内气体与吸风罩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焙烧炉的石墨粉尘处理更加彻底,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地,吸风罩的底部设置有集尘箱,集尘箱设置有卸料门;排风管与集尘箱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了排风管的堵管的发生。
作为优选地,除尘器为布袋除尘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袋除尘器可以将石墨粉进行收集,方便再次利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石墨焙烧产生的热气进行收集过滤,从而减小热气对厂房环境的污染,提高工人的工作环境;
2、通过设置冷却装置,保护了除尘器,延长了除尘器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温室效应的产生;
3、通过将吸风罩设置在焙烧炉的底部,进一步提高了对石墨粉的收集处理,进一步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
4、收集后的石墨粉可以继续利用,避免了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图;
图2是石墨焙烧生产线整体结构图;
图3是传送机构推送传送板的工作原理图;
图4是改进后的传送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热气收集过滤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吸风罩位于焙烧炉底部的生产线结构示意图;
图7是吸风罩位于焙烧炉底部的焙烧炉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局部A的放大图;
图9是设置有缺口和倒角的传送板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0是设置有缺口和倒角的传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传送机构;11、传送架;111、上料部;112、预热部;113、焙烧部;114、成品部;115、架本体;116、纵梁;117、滚轴;118、导向轮;12、传送板;121、凸块;122、凸棱;123、花纹;124、通气孔;125、空传送板;126、倒角;127、缺口;128、通风孔;13、液压驱动装置;131、液压缸;132、顶推板;1321、凸起;2、预热炉;3、焙烧炉;4、热气收集过滤装置;41、吸风罩;42、冷却装置;421、冷却液流通通道;422、冷却管;423、冷水池;424、水泵;425、热水池;426、螺旋叶片;427、连通管;428、阀门;43、除尘器;431、风机;44、排风管道;5、坩埚;6、闸门;7、集尘箱;71、卸料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 “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一种石墨焙烧生产线,包括传送机构1、预热炉2、焙烧炉3和热气收集过滤装置4。传送机构1包括传送架11、传送板12和液压驱动装置13,传送架11组成矩形闭合流水线,传送架11包括上料部111、预热部112、焙烧部113、成品部114。预热炉2安装于传送架11的预热部112,焙烧炉3安装于传送架11的焙烧部113。传送架11上设置有多块传送板12,矩形流水线的四个拐角设置有用于推动传送板12的液压驱动装置13。
如图3所示,传送架11包括架本体115和两根平行的纵梁116,两根纵梁116之间设置有多根滚轴117,滚轴117上安放有正方形的传送板12,为了防止传送板12横向移动,在纵梁116的上表面设置有导向轮118。
液压驱动装置13可以是液压缸131,液压杆的端头连接有顶推板132,顶推板132推动传送板12向前移动。每次推动一个传送板12的距离。
如图2所示,预热炉2的入口处、焙烧炉3的出口处以及预热炉2与焙烧炉3相接处均设置有闸门6,闸门6采用液压缸驱动。闸门6闭合后,闸门6的底部与传送板12的上表面贴合。为了避免闸门6开合时受到坩埚5的影响,所以在传送架11的上料部111摆放坩埚5时,每批坩埚5之间应该间隔一块空传送板125。例如,每批坩埚5为五个,挨个摆放在相邻的五块传送板12上,第六块传送板12上需空着,不摆放坩埚5。
如图2所示,由于石墨在焙烧炉3内的加工时间大于在预热炉2内的时间,所以焙烧炉3的长度大于预热炉2的长度。焙烧加工时,先将坩埚5分批摆放在上料部111,每批为五个,当焙烧炉3内的出口处的石墨加热达到要求时,同时打开三个闸门6,位于焙烧炉3进口处的液压缸131推动传送板12,将位于焙烧炉3出口处的第一块传送板12推出焙烧炉3,该液压缸131的液压杆收回;然后位于预热炉2入口处的液压缸131推动传送板12向前运动一个传送板12的距离后,液压杆收回;接着位于上料部111起始端的液压缸131同样推动传送板12运动一个传送板12的距离。如上步骤进行循环,当焙烧炉3内的已经加热完成的一批坩埚5全部推出焙烧炉3,新一批预热好的坩埚5推进焙烧炉3,且上料部111的一批坩埚5进入预热炉2后,将三个闸门6关闭,进行加热。加热的同时,取走成品区的坩埚5,并对上料区的坩埚5进行补充。
现有技术中,传送板12表面平整,与坩埚5底面贴合,坩埚5在焙烧炉3内高温加热时,坩埚5底面受热与坩埚5的侧壁受热不均匀,从而导致坩埚5开裂,不仅造成了坩埚5的浪费,而且坩埚5开裂后,里边的石墨漏出,造成焙烧炉3内填塞。所以为了解决该问题,如图4所示,在传送板12的上表面设置凸块121,坩埚5放置于凸块121上,使坩埚5被架空,以减小坩埚5底部与传送板12的接触面,从而减小了传送板12对坩埚5底部的热传递,有效防止了坩埚5的开裂。凸块121可以是平行设置的多条凸棱122,例如是两条凸棱122。
由于坩埚5一般为陶瓷坩埚5或石墨坩埚5,坩埚5埚体能够透气,为了方便从坩埚5底部透出的热气能够更好地流通,所以在传送板12上开设多个通气孔124。
如图2与图5所示,热气收集过滤装置4包括除尘器43和连接在焙烧炉3上方的吸风罩41。焙烧炉3中间的顶壁开设有出气口,吸风罩41位于出气口的上方。除尘器43与吸风罩41之间用排风管道44连接。除尘器43可以是布袋除尘器或旋风除尘器43。除尘器43上自带有风机431,可以将焙烧炉3内的热气抽出。风机431的抽风速度可以调节。当焙烧炉3两端的闸门6关闭时,风机431慢速抽风,当焙烧炉3两端闸门6打开时,风机431快速抽风,将焙烧炉3内的热气和飘散的石墨粉快速抽出,进行收集过滤处理。
由于焙烧炉3内的热气温度很高,直接进入除尘器43,会造成除尘器43的损坏,影响除尘器43的使用寿命,而且高温气体排入空气中,造成了温室效应。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热气收集过滤装置4还包括安装于吸风罩41和除尘器43之间的冷却装置42,对热气先进行冷却后再进入除尘器43。
如图5所示,冷却装置42包括设置于排风管道44外侧的冷却液流通通道421,在排风管道44外侧套设冷却管422,冷却管422与排风管之间形成环状的冷却液流通通道421。冷却液流通通道421不限于以上方案,例如也可以是直接缠绕在排风管外侧的软管。
冷却液可以为油或水,此方案以采用水为冷却液为例。冷却装置42还包括冷水池423、水泵424和热水池425,水泵424安装于冷却水池内,将水抽至冷却液流通通道421内。
热水池425与冷水之间设置连通管427,连通管427上设置有阀门428,当热水池425中的水冷却后,打开阀门428,让热水池425内的水流入冷水池423,实现循环利用。较佳地,热水池425位于比冷水池423高的位置,以方便水的流动。
如图5所示,为了达到更好地冷却效果,冷却液流通通道421的入口靠近除尘器43,冷却液通道的出口靠近吸风罩41;此外,在冷却管422与排风管之间设置螺旋叶片426,以增长了流通通道的有效长度,冷却液能够更多地吸收热量,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如下:
如图2所示,由于焙烧炉3两端的闸门6处于关闭状态时,即对焙烧炉3内石墨加热时,抽风速度不能太快,设置于焙烧炉3上方的吸风罩41无法很好地对石墨粉尘进行回收,导致石墨粉积留在吸风罩41正下方的传送板12上。当闸门6打开时,虽然可快速抽风,但是仍无法完全清除传送板12上积留的石墨粉。因此,如图6与图7所示,为了更好地清除焙烧炉3内的石墨粉,将吸风罩41连接于焙烧炉3的底部。在传送板12上设置的凸块121和通气孔124,使焙烧炉3内空间与焙烧炉3底部的吸风罩41连通,方便将热气吸出。
当焙烧炉3两端的闸门6处于关闭状态,慢速抽风时,石墨粉尘向吸风罩41处汇集,并落入吸风罩41底部的排风管内,当闸门6开启,快速抽风时,由于排风管直径有限,积留在管内的石墨粉尘被吸入至除尘器43内进行收集过滤处理。
如图6与图7所示,吸风罩41底部的排风管44的弯折部容易积灰,长期使用会造成管道不通,甚至完全堵死。所以在吸风罩41的底部设置有集尘箱7,集尘箱7设置有卸料门71。热气通过集尘箱7后,进入集尘箱7顶部的排风管44。定期打开卸料门71对集尘箱7内石墨粉进行清理,可以保证弯折部的通畅。
由于焙烧炉3长度较长,一个吸风口的影响范围有效,焙烧炉3两端的热气和石墨粉尘无法被很好的收集处理,所以吸风罩41设置成多个,例如是两个。
如图7与图8所示,较佳地,焙烧炉3的长度是预热炉2的整数倍,例如是三倍,即焙烧炉3中可以同时存放三批坩埚5,相邻两批坩埚5中间间隔的一块空传送板125的下方设置吸风罩41。并且该传送板12的中间开设有一个较大的通风孔128,通风孔128的直径可以等于传送板12边长的2/3。该传送板12不仅更加方便了热气的收集,而且其与其它传送板12外形不一样,更加方便坩埚5摆放至上料部111时进行区分。
如图9与图10所示,由于在推进过程中,传送板12的四个角很容易与导向轮118碰撞,造成传送板12的角被损坏,所以将传送板12的四个角设置倒角126,倒角126可以是直倒角,与可以是圆倒角。当传送板12的角与导向轮118接触时,导向轮118的外缘顺着倒角126转动,使传送板12的位置调正,从而减少传送板12被损坏的发生。为了增大坩埚5与传送板12之间的摩擦力,凸块121表面刻有花纹123。
传送板12在推进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位置偏差,为了对偏差进行调整,使传送更加顺畅,所以传送板12与液压缸131的顶推板132接触的四个侧面设置有缺口127,顶推板132上设置相匹配的凸起1321,所述凸起1321插入缺口127内以调整传送板12的位置。缺口127可以是弧形缺口127或V形缺口127等。传送板12的每个侧面设置有两个缺口127,以便更好地调整传送板12的方向。缺口127应小于导向轮118的直径。
综上所述,该石墨焙烧生产线通过对传送板12进行改进,减少了坩埚5开裂的发生,减少了坩埚5内的石墨粉外漏对工厂环境的污染;而且通过设置热气收集过滤装置4不仅对热气进行收集,更对焙烧炉3内飘散的石墨粉进行有效处理,从而大大改善了工人的作业环境;通过对传送板12上设置缺口127和倒角126,使传送板12行走更加顺畅,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