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冷槽液位低于制冷机房的简易水蓄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35859发布日期:2018-09-04 21:33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央空调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蓄冷槽液位低于制冷机房的简易水蓄冷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能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力能源的需求愈来愈大,电力供需矛盾逐步凸显。空调电力负荷占据电网高峰负荷较大的比重,造成了电网高峰时用电紧张,低谷时电力消耗达不到电网最低负荷,为解决这一问题,蓄能空调系统应运而生,其中水蓄冷和冰蓄冷空调系统得到推广、应用。

现有的水蓄冷空调常用的储水槽形式可分为钢制蓄冷水罐和钢筋混凝土蓄冷槽,而为了减少占地面积,蓄冷槽多修建于建筑物的地下室,设置于制冷机房附近便于储能和释能。但由于蓄冷槽是容积较大的开式水池,因此蓄冷槽位置一般设置高于制冷机房或与制冷机房同一楼层。近年来水蓄冷系统项目越来越多,蓄冷槽容积也越来越大加上结构的要求,蓄冷槽位置往往设置在建筑物最底层,往往会造成蓄冷槽位置低于制冷机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在的普遍做法是在蓄冷槽旁边设置蓄冷、放冷水泵房,保证蓄冷液面高于蓄、放冷水泵,但是这类系统设计过于复杂,蓄冷泵房也占了较大面积,制冷机房与蓄冷泵房之间的管路布置相对繁琐,造成投资费用大大增加,控制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冷槽液位低于制冷机房的简易水蓄冷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蓄冷槽液位低于制冷机房的简易水蓄冷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蓄冷槽液位低于制冷机房的简易水蓄冷系统,包括制冷主机、空调末端、换热器和蓄冷槽,所述蓄冷槽设有热水出入口和冷水出入口,所述换热器设有初级部和次级部,还包括蓄放冷泵、冷冻泵、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第五控制阀、第六控制阀、第七控制阀和第八控制阀,所述蓄冷槽的热水出入口经第一控制阀与蓄放冷泵的一端连接,所述蓄冷槽的冷水出入口经第二控制阀与蓄放冷泵的一端连接,所述蓄放冷泵的另一端经第七控制阀与换热器初级部的一端连接,经第五控制阀分别与制冷主机一端以及冷冻泵的一端连接,所述冷冻泵该端经第八控制阀与换热器的次级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冷冻泵另一端与空调末端的一端连接,所述空调末端的另一端与换热器的次级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换热器的初级部的另一端经第三控制阀与蓄冷槽的冷水出入口连接,经第四控制阀与蓄冷槽的热水出入口连接,经第六控制阀分别与制冷主机另一端以及空调末端的另一端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蓄放冷泵所处高度低于蓄冷槽的液面所处高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制冷主机所处的高度高于蓄冷槽所处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蓄冷槽液位低于制冷机房的简易水蓄冷系统的有益效果是:蓄冷槽与换热器、制冷主机以及空调末端之间管路布置简单,管路以及控制阀的数量减少,蓄放冷泵既可蓄冷又可放冷,减少了泵的数量,节省了初投资,利于推广,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蓄冷槽液位低于制冷机房的简易水蓄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请参考图1,一种蓄冷槽液位低于制冷机房的简易水蓄冷系统,包括蓄冷槽1、换热器2、空调末端3、冷冻泵4、蓄放冷泵5、制冷主机6、第一控制阀V1、第二控制阀V2、第三控制阀V3、第四控制阀V4、第五控制阀V5、第六控制阀V6、第七控制阀V7和第八控制阀V8,所述蓄冷槽1设有热水出入口和冷水出入口,所述热水出入口设于蓄冷槽1的上部,所述冷水出入口设于蓄冷槽1的下部,所述换热器设有初级部和次级部,所述蓄冷槽1的热水出入口经第一控制阀V1与蓄放冷泵5的一端连接,所述蓄冷槽1的冷水出入口经第二控制阀V2与蓄放冷泵5的一端连接,所述蓄放冷泵5的另一端经第七控制阀V7与换热器2初级部的一端连接,经第五控制阀V5分别与制冷主机6一端以及冷冻泵4的一端连接,所述冷冻泵4该端经第八控制阀V8与换热器2的次级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冷冻泵4另一端与空调末端3的一端连接,所述空调末端3的另一端与换热器2的次级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换热器2的初级部的另一端经第三控制阀V3与蓄冷槽1的冷水出入口连接,经第四控制阀V4与蓄冷槽1的热水出入口连接,经第六控制阀6分别与制冷主机6另一端以及空调末端3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冷冻泵4、制冷主机6和换热器2设于制冷机房,优选所述蓄冷槽1设于地下,由于地下温度低,利于蓄冷槽1的蓄能和保温,还可减小占地空间,所述制冷主机6所处的高度高于蓄冷槽1所处的高度,所述蓄放冷泵5所处高度低于蓄冷槽1的液面所处高度,当打开第一控制阀V1或第二控制阀V2时,所述蓄放冷泵5内充满水,避免其裸露于空气中,延长其使用寿命。

当本蓄冷槽液位低于制冷机房的简易水蓄冷系统的蓄冷槽处于放冷工况时,第二控制阀门V2、第四控制阀门V4、第七控制阀门V7和第八控制阀门V8打开,其它控制阀门关闭,所述蓄冷槽1内存储的冷水,经冷水出入口、第二控制阀门V2、蓄放冷泵5、第七控制阀门V7、换热器2初级部的一端、换热器2初级部的另一端、第四控制阀门V4至蓄冷槽1的热水出入口流回,换热器2次级部内的水经与初级部的冷水进行热交换,经空调末端3、冷冻泵4和第八控制阀门V8流回换热器2进行热交换。

当本蓄冷槽液位低于制冷机房的简易水蓄冷系统的蓄冷槽处于蓄冷工况时,第一控制阀门V1、第三控制阀门V3、第五控制阀门V5和第六控制阀门V6打开,其它控制阀门关闭,蓄冷槽1的热水经热水出入口、第一控制阀门V1、蓄放冷泵5、第五控制阀门V5,流入制冷主机6内制冷,制冷后的冷水经第六控制阀门V6、第三控制阀门V3,流回蓄冷槽1内储存。

当制冷主机供冷时,空调末端3中热水经冷冻泵4流入制冷主机6中制冷,制冷后的冷水流入空调末端3,其它不相关所有控制阀门关闭。

本实用新型蓄冷槽液位低于制冷机房的简易水蓄冷系统蓄冷槽与换热器、制冷主机以及空调末端之间管路布置简单,管路以及控制阀的数量减少,蓄放冷泵既可蓄冷又可放冷,减少了泵的数量,节省了初投资,且上述控制方便,利于推广,实用性好。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