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75489发布日期:2019-10-29 03:14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制冷剂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冷剂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如下技术:在空调装置中设置有检测制冷剂泄漏的制冷剂泄漏检测部件,在制冷剂泄漏检测部件检测出制冷剂泄漏时发出警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01334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技术中,在各台空调装置中设置有检测制冷剂泄漏的制冷剂泄漏检测部件即传感器。因此,例如,在相对于一台室外机连接有多台室内机的所谓多联机种中,需要与室内机数量相同的传感器。即,在多个室中分别设置有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的情况下,为了检测泄漏到多个室的内部的制冷剂,需要与作为检测对象的室的数量相同的传感器。

本发明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而做出。其目的在于得到如下制冷剂检测装置,其能够利用数量比作为检测对象的室d的数量少的传感器检测泄漏到多个室的内部的制冷剂。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制冷剂检测装置具备: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能够检测封入到空调装置的制冷剂配管内的制冷剂;及壳体,所述壳体在内部收容有所述传感器,在所述壳体上形成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能够与室的内部连通;及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能够连通到与所述第一开口能够连通的所述室不同的室的内部。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制冷剂检测装置中,达到能够利用数量比作为检测对象的室的数量少的传感器检测泄漏到多个室的内部的制冷剂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制冷剂检测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是示意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制冷剂检测装置的设置例的图。

图3是示意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制冷剂检测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4是示意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制冷剂检测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5是示意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制冷剂检测装置的设置例的图。

图6是示意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制冷剂检测装置的结构的另一例的图。

图7是示意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制冷剂检测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8是示意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制冷剂检测装置的设置例的图。

图9是示意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制冷剂检测装置的结构的另一例的图。

图10是示意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制冷剂检测装置的其他设置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在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简化或省略重复的说明。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实施方式1.

图1及图2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相关,图1是示意地示出制冷剂检测装置的结构的图,图2是示意地示出制冷剂检测装置的设置例的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制冷剂检测装置10具备传感器1、泄漏判定部2及壳体5。此外,该图1的中央是透视地示出内部的制冷剂检测装置10的主视图。另外,图1的左右的一方是制冷剂检测装置10的一端侧的侧视图。而且,图1的左右的另一方是制冷剂检测装置10的另一端侧的侧视图。

传感器1能够检测制冷剂。传感器1例如能够采用接触燃烧式、半导体式、热传导式、低电位电解式及红外线式等各方式的传感器。另外,传感器1也能够使用氧传感器。氧传感器是检测空气中的氧浓度的传感器。用于传感器1的氧传感器例如能够采用原电池式、极谱式及氧化锆式等各方式的传感器。

在传感器1使用氧传感器的情况下,例如能够按以下方式检测制冷剂的浓度。即,首先,基于来自氧传感器的输出求出氧浓度。接着,将氧浓度的下降量设为由流入气体导致,求出流入气体的浓度。然后,通过将该流入气体设为制冷剂,从而能够得到流入气体即制冷剂的浓度。

传感器1根据检测出的制冷剂浓度输出检测信号。泄漏判定部2基于从传感器1输出的检测信号,判定在作为制冷剂检测装置10的检测对象的室的内部空间中是否发生了制冷剂泄漏。具体而言,在传感器1检测出预先设定的基准浓度以上的制冷剂浓度的情况下,泄漏判定部2判定为利用传感器1检测到制冷剂泄漏。此外,也将利用传感器1检测出基准浓度以上的制冷剂浓度称为“传感器1检测到制冷剂泄漏”。

壳体5是制冷剂检测装置10的外壳。壳体5例如呈中空的有底圆筒状。在壳体5的内部收容有传感器1。即,传感器1配置在壳体5内部的传感器配置部50。另外,在此,泄漏判定部2也收容在壳体5内部的传感器配置部50。

壳体5的圆筒状的两个底面是开口形成面。即,壳体5的圆筒状的一个底面是第一开口形成面51a。另外,壳体5的圆筒状的另一个底面是第二开口形成面51b。这些第一开口形成面51a及第二开口形成面51b在此均为平面。在本实施方式1中,第一开口形成面51a与第二开口形成面51b平行。

在第一开口形成面51a上形成有第一开口4a。在第二开口形成面51b上形成有第二开口4b。第一开口4a例如由多个狭缝状的开口构成。同样地,第二开口4b例如也由多个缝隙状的开口构成。

第一开口4a贯通壳体5的内部和外部。因此,壳体5的传感器配置部50经由第一开口4a与壳体5的外部连通。同样地,第二开口4b也贯通壳体5的内部和外部。因此,壳体5的传感器配置部50也经由第二开口4b与壳体5的外部连通。

接着,参照图2,说明将按以上方式构成的制冷剂检测装置10设置成使用的状态的一例。在设置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制冷剂检测装置10的环境中存在多个室。在此,如图2所示,列举存在第一房间100a及第二房间100b这两个室作为多个室的例子。

在这些第一房间100a及第二房间100b中设置有空调装置。空调装置具备室内机、室外机21及遥控器。室内机设置在作为空调的对象的室中。即,第一室内机22a设置于第一房间100a。另外,第二室内机22b设置于第二房间100b。

第一室内机22a能够吸入第一房间100a的室内的空气。而且,第一室内机22a能够向第一房间100a的室内吹出调节后的空气。同样地,第二室内机22b能够吸入第二房间100b的室内的空气。而且,第二室内机22b能够向第二房间100b的室内吹出调节后的空气。

室外机21设置在第一房间100a及第二房间100b的室外。第一室内机22a、第二室内机22b及室外机21利用制冷剂配管24连接。在制冷剂配管24内封入有制冷剂。制冷剂配管24设置成在第一室内机22a、第二室内机22b及室外机21中循环。这样,空调装置是相对于一台室外机21连接有多台室内机(第一室内机22a、第二室内机22b)的所谓多联机种。

从地球环境保护的观点出发,封入到制冷剂配管24内的制冷剂优选使用全球变暖系数(gwp)小的制冷剂。另外,封入到制冷剂配管24内的制冷剂具有可燃性。该制冷剂的平均分子量比空气的平均分子量大(即,密度比空气大),具有在空气中向重力方向的下方沉降的性质。

作为这种制冷剂,具体而言,例如,能够使用由选自四氟丙烯(cf3cf=ch2:hfo-1234yf)、二氟甲烷(ch2f2:r32)、丙烷(r290)、丙烯(r1270)、乙烷(r170)、丁烷(r600)、异丁烷(r600a)、1,1,1,2-四氟乙烷(c2h2f4:r134a)、五氟乙烷(c2hf5:r125)、1,3,3,3-四氟-1-丙烯(cf3-ch=chf:hfo-1234ze)等的一种以上制冷剂构成的(混合)制冷剂。

空调装置的遥控器用于使用者操作空调装置的运转。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第一遥控器23a设置在第一房间100a的壁面部。另外,第一室内机22a设置在第一房间100a的天花板部。因此,第一遥控器23a相比第一室内机22a配置在铅垂下方。第一遥控器23a与第一室内机22a电连接。使用者通过操作第一遥控器23a,从而能够进行第一室内机22a的运转的开始及停止、设定温度的变更等。

同样地,在该图所示的例子中,第二遥控器23b设置在第二房间100b的壁面部。而且,第二室内机22b设置在第二房间100b的天花板部。因此,第二遥控器23b相比第二室内机22b配置在铅垂下方。第二遥控器23b与第二室内机22b电连接。使用者通过操作第二遥控器23b,从而能够进行第二室内机22b的运转的开始及停止、设定温度的变更等。

第一房间100a与第二房间100b例如邻接。第一房间100a的室内空间a与第二房间100b的室内空间b利用墙壁分离。制冷剂检测装置10配置在第一房间100a的壁面与第二房间100b的壁面之间。此外,第一房间100a的第二房间100b侧的壁面与第二房间100b的第一房间100a侧的壁面平行。

制冷剂检测装置10的第一开口形成面51a向第一房间100a的室内空间a露出。因此,制冷剂检测装置10的第一开口4a与第一房间100a的室内空间a连通。另外,制冷剂检测装置10的第二开口形成面51b向第二房间100b的室内空间b露出。因此,制冷剂检测装置10的第二开口4b与第二房间100b的室内空间b连通。

这样,第一开口4a能够与作为室的第一房间100a的内部连通。而且,第二开口4b能够与作为室的第二房间100b的内部连通。第一房间100a与第二房间100b是不同的室。因此,第二开口4b能够连通到与第一开口4a能够连通的室(在图2的例子中为第一房间100a)不同的室(在图2的例子中为第二房间100b)的内部。

因此,第一房间100a的室内空间a内的空气能够通过第一开口4a进入壳体5内,并到达传感器配置部50。另外,第二房间100b的室内空间b内的空气能够通过第二开口4b进入壳体5内,并到达传感器配置部50。

制冷剂检测装置10的传感器1使用能够检测封入到空调装置的制冷剂配管24内的制冷剂的传感器。制冷剂检测装置10的泄漏判定部2与第一遥控器23a及第二遥控器23b中的每一个电连接。在传感器1检测到制冷剂泄漏的情况下,泄漏判定部2对第一遥控器23a及第二遥控器23b中的每一个输出泄漏检测信号。

第一遥控器23a及第二遥控器23b在接收到来自泄漏判定部2的泄漏检测信号时进行通知,向使用者等告知检测到制冷剂泄漏。具体而言,例如从扬声器发出声音来进行该通知。在该情况下,第一遥控器23a及第二遥控器23b具备用于发出声音的未图示的扬声器。在该通知中从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例如可考虑设为蜂鸣音或语音消息或者它们的组合。

另外,此时,也可以在从扬声器发出声音的同时将灯点亮。在该情况下,第一遥控器23a及第二遥控器23b也具备用于发出光的未图示的灯。该灯例如可考虑使用led(发光二极管)。

此外,泄漏判定部2也可以与第一室内机22a及第二室内机22b中的每一个电连接。而且,可以在第一室内机22a及第二室内机22b进行上述利用声音或光的通知。另外,也可以在制冷剂配管24的中途预先设置电磁阀等回路切断阀,在接收到来自泄漏判定部2的泄漏检测信号的情况下,第一室内机22a及第二室内机22b关闭回路切断阀。由此,能够使泄漏制冷剂量成为最小限度。

以第一开口4a相比第一遥控器23a配置在铅垂下方且第二开口4b相比第二遥控器23b配置在铅垂下方的方式调节制冷剂检测装置10的设置位置。

如上所述,在制冷剂比空气重的情况下,泄漏的制冷剂从第一室内机22a或第二室内机22b向铅垂下方流动。因此,泄漏的制冷剂容易滞留在第一房间100a或第二房间100b的下侧的而形成高浓度的区域。因此,通过将包括传感器1在内的制冷剂检测装置10设置在第一房间100a及第二房间100b的下侧的位置,例如,比通常设置在使用者容易操作的位置的第一遥控器23a及第二遥控器23b更靠铅垂下方的位置,从而能够容易利用传感器1检测泄漏的制冷剂。此外,优选的是,制冷剂检测装置10的设置位置距第一房间100a及第二房间100b的地面50cm左右以下。

接着说明按以上方式设置以上结构的制冷剂检测装置10的情况下的制冷剂检测装置10的动作例。例如,在由于由振动引起的折损或腐蚀等而导致制冷剂从制冷剂配管24泄漏的情况下,如果制冷剂的泄漏部位为第一室内机22a的框体内,则制冷剂配管24内的制冷剂首先向第一室内机22a的框体内放出。而且,泄漏制冷剂通过第一室内机22a的吸入口或吹出口等开口,泄漏到第一房间100a的室内空间a。

如上所述,制冷剂检测装置10的第一开口4a与第一房间100a的室内空间a连通。泄漏到第一房间100a的室内空间a中的制冷剂通过第一开口4a,进入壳体5内。此时,如上所述,由于制冷剂比空气重,所以泄漏的制冷剂向铅垂下方落下而滞留在第一房间100a的地面。然后,当制冷剂在第一房间100a的地面上滞留的区域的上端到达第一开口4a的位置时,制冷剂从第一开口4a进入壳体5内。

从第一开口4a进入壳体5内的制冷剂到达传感器配置部50并与传感器1接触。然后,如果传感器配置部50的制冷剂浓度成为上述基准值以上,则泄漏判定部2输出泄漏检测信号。

另一方面,在制冷剂的泄漏位置为第二室内机22b的框体内的情况下,制冷剂配管24内的制冷剂向第二室内机22b的框体内放出。然后,泄漏制冷剂通过第二室内机22b的吸入口或吹出口等开口,泄漏到第二房间100b的室内空间b。

如上所述,制冷剂检测装置10的第二开口4b与第二房间100b的室内空间b连通。泄漏到第二房间100b的室内空间b中的制冷剂通过第二开口4b,进入壳体5内。此时,如上所述,由于制冷剂比空气重,所以泄漏的制冷剂向铅垂下方落下而滞留在第二房间100b的地面。然后,当滞留在第二房间100b的地面上的制冷剂的上端到达第二开口4b的位置时,制冷剂从第二开口4b进入壳体5内。

从第二开口4b进入壳体5内的制冷剂到达传感器配置部50并与传感器1接触。然后,如果传感器配置部50的制冷剂浓度成为上述基准值以上,则泄漏判定部2输出泄漏检测信号。

这样,制冷剂检测装置10能够利用同一个传感器1检测泄漏到第一房间100a的室内空间a中的制冷剂及泄漏到第二房间100b的室内空间b中的制冷剂双方并输出泄漏检测信号。因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制冷剂检测装置10能够利用比作为检测对象的室的数量少的传感器检测泄漏到不同的多个室的内部的制冷剂。因此,即使作为检测对象的室的数量增加,也能够减少需要的传感器的数量,能够以低成本实现将多个室作为检测对象的制冷剂检测装置10。

并且,如上所述,形成有第一开口4a的第一开口形成面51a及形成有第二开口4b的第二开口形成面51b均为平面。因此,在设置制冷剂检测装置10时壳体5不从壁面突出,不会碍事或损害美观。

此外,也可以在第一开口4a及第二开口4b设置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从通过的空气中除去灰尘等异物。由此,能够防止灰尘等异物侵入壳体5内。因此,能够抑制灰尘等异物附着于传感器1而导致传感器1的动作不良。

另外,收容泄漏判定部2的位置不限于制冷剂检测装置10的壳体5内。此外例如可以在第一遥控器23a及第二遥控器23b具备泄漏判定部2。另外,此外例如可以在第一室内机22a及第二室内机22b具备泄漏判定部2。

实施方式2.

图3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相关,是示意地示出制冷剂检测装置的结构的图。

在此说明的实施方式2是除上述实施方式1的结构之外,还在制冷剂检测装置的壳体设置能够变更第一开口形成面与第二开口形成面的相对位置及相对方向中的一方或双方的可变部的实施方式。以下,关于本实施方式2的制冷剂检测装置,列举以实施方式1的结构为基础的情况作为例子,以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制冷剂检测装置10的壳体5设置有第一可变部52a及第二可变部52b。第一可变部52a设置在壳体5中的传感器配置部50与第一开口形成面51a之间。第二可变部52b设置在壳体5中的传感器配置部50与第二开口形成面51b之间。

第一可变部52a及第二可变部52b利用能够自由弯曲的构造及原材料中的至少一方形成。作为能够自由弯曲的构造的例子,可列举波纹管等。另外,作为能够自由弯曲的原材料的例子,可列举软质的乙烯树脂、硅树脂等。图3所示的是以波纹管构成第一可变部52a及第二可变部52b的例子。

通过使第一可变部52a弯曲,并使壳体5的外形变形,从而能够变更第一开口形成面51a相对于传感器配置部50的位置及方向的一方或双方。另外,通过使第二可变部52b弯曲,并使壳体5的外形变形,从而能够变更第二开口形成面51b相对于传感器配置部50的位置及方向的一方或双方。

因此,能够利用第一可变部52a及第二可变部52b变更第一开口形成面51a和第二开口形成面51b的相对位置及相对方向中的一方或双方。

此外,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在此,省略其说明。

在按以上方式构成的制冷剂检测装置10中,也能够达到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并且,能够根据设置制冷剂检测装置10的第一房间100a及第二房间100b各自的壁面的方向,利用第一可变部52a及第二可变部52b变更第一开口形成面51a和第二开口形成面51b的相对方向。因此,即使在第一房间100a的壁面与第二房间100b的壁面不平行的情况下,也能够与第一房间100a的壁面平行地配置第一开口形成面51a,且与第二房间100b的壁面平行地配置第二开口形成面51b。

另外,能够分别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设定第一房间100a中的第一开口4a的位置和第二房间100b中的第二开口4b的位置。并且,也能够根据第一房间100a的壁面与第二房间100b的壁面之间的距离,使第一开口形成面51a与第二开口形成面51b之间的距离变化。这样,能够使壳体5变形而灵活且适当地应对想要设置制冷剂检测装置10的多个室的各种位置关系。

此外,如果是本实施方式2的制冷剂检测装置10,则也能够将第一开口4a配置在地面而不是第一房间100a的壁面。另外,关于第二开口4b,也同样地能够配置在地面而不是第二房间100b的壁面。如上所述,比空气重的制冷剂滞留在第一房间100a或第二房间100b的地面。因此,通过将第一开口4a及第二开口4b配置在地面,从而能够在更短时间检测制冷剂泄漏。

此外,无需必须具备第一可变部52a及第二可变部52b双方。即,设置第一可变部52a及第二可变部52b中的至少一方即可。

实施方式3.

图4至图6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相关,图4是示意地示出制冷剂检测装置的结构的图,图5是示意地示出制冷剂检测装置的设置例的图,图6是示意地示出制冷剂检测装置的结构的另一例的图。

在此说明的实施方式3是在上述实施方式1或实施方式2的结构中,将壳体的第一开口形成面及第二开口形成面中的每一个设为朝向下方的面而成的实施方式。以下,关于本实施方式3的制冷剂检测装置,列举以实施方式1的结构为基础的情况作为例子,以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制冷剂检测装置10在壳体5的一端侧形成有第一突出部53a。另外,在壳体5的另一端侧形成有第二突出部53b。第一突出部53a及第二突出部53b的上下方向上的宽度比壳体5中央部的传感器配置部50的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小。

第一突出部53a的下表面是第一开口形成面51a。第二突出部53b的下表面是第二开口形成面51b。因此,第一开口形成面51a及第二开口形成面51b朝向铅垂下方。第一开口形成面51a及第二开口形成面51b是平面。形成在第一开口形成面51a上的第一开口4a铅垂向下。另外,形成在第二开口形成面51b上的第二开口4b也铅垂向下。

接着,参照图5,说明将按以上方式构成的制冷剂检测装置10设置成使用的状态的一例。本实施方式3的制冷剂检测装置10在壳体5的第一突出部53a从第一房间100a的壁面向室内空间a的内侧突出的状态下设置。在该状态下,第一开口4a向下与第一房间100a的室内空间a连通。

另外,制冷剂检测装置10在壳体5的第二突出部53b从第二房间100b的壁面向室内空间b的内侧突出的状态下设置。在该状态下,第二开口4b向下与第二房间100b的室内空间b连通。

此外,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或实施方式2相同,在此省略其说明。

当比空气重的制冷剂泄漏时,泄漏的制冷剂滞留在第一房间100a或第二房间100b的地面上。当制冷剂的泄漏继续时,制冷剂滞留的区域的上端的位置逐渐上升。然后,当制冷剂滞留的区域的上端的位置到达第一开口4a或第二开口4b时,由于第一开口4a及第二开口4b向下,所以制冷剂从第一开口4a或第二开口4b进入壳体5内而没有任何问题。因此,在按以上方式构成的制冷剂检测装置10中,也能够达到与实施方式1或实施方式2相同的效果。

另一方面,在第一房间100a的室内空间a及第二房间100b的室内空间b的空气中飞舞的灰尘等从上方缓慢地落下。因此,灰尘等难以从向下的第一开口4a及第二开口4b侵入壳体5内。因此,在按以上方式构成的制冷剂检测装置10中,能够抑制灰尘等异物侵入壳体5内。而且,能够抑制灰尘等异物附着于传感器1而导致传感器1的工作不良。另外,能够避免由于长时间的使用等而导致第一开口4a及第二开口4b被灰尘等异物堵塞。

此外,如图6所示,也可以将传感器配置部50配置在比第一开口形成面51a及第二开口形成面51b靠上方的位置。由此,即使灰尘等异物从第一开口4a及第二开口4b侵入壳体5内,也能够使侵入壳体5内的灰尘等异物难以到达传感器1。

实施方式4.

图7至图10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相关,图7是示意地示出制冷剂检测装置的结构的图,图8是示意地示出制冷剂检测装置的设置例的图,图9是示意地示出制冷剂检测装置的结构的另一例的图,图10是示意地示出制冷剂检测装置的其他设置例的图。

在此说明的实施方式4是在上述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3中的任一个的结构中,能够将壳体的传感器配置部配置在第一开口能够连通的室的内部或第二开口能够连通的室的内部而成的实施方式。以下,关于本实施方式4的制冷剂检测装置,列举以实施方式1的结构为基础的情况作为例子,以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制冷剂检测装置10在壳体5的一端侧形成有传感器配置部50。另外,在壳体5的另一端侧形成有延长部54。延长部54从传感器配置部50向所述另一端侧较细地延伸而设置。也就是说,延长部54比传感器配置部50细。

壳体5的传感器配置部50的一侧的侧面是第一开口形成面51a。延长部54的前端面即延长部54的与传感器配置部50相反的一侧的侧面是第二开口形成面51b。在第一开口形成面51a上形成有第一开口4a。在第二开口形成面51b上形成有第二开口4b。传感器配置部50的内部空间经由延长部54的内部空间连通到第二开口4b。

接着,参照图8,说明将按以上方式构成的制冷剂检测装置10设置成使用的状态的一例。本实施方式4的制冷剂检测装置10的壳体5的传感器配置部50配置在第一房间100a的室内空间a及第二房间100b的室内空间b中的任一个中。在图8中示出在第一房间100a的室内空间a内配置有传感器配置部50的例子。

另外,壳体5的延长部54在第一房间100a与第二房间100b之间的墙壁上,从配置有传感器配置部50的第一房间100a侧通向第二房间100b侧。在延长部54的前端形成的第二开口形成面51b向第二房间100b的室内空间b露出。因此,制冷剂检测装置10的第二开口4b与第二房间100b的室内空间b连通。另外,第一开口形成面51a向第一房间100a的室内空间a露出。因此,制冷剂检测装置10的第一开口4a与第一房间100a的室内空间a连通。

因此,第一房间100a的室内空间a内的空气能够通过第一开口4a进入壳体5内,并到达传感器配置部50。另外,第二房间100b的室内空间b内的空气能够通过第二开口4b进入壳体5内,通过延长部54,并到达传感器配置部50。

此外,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3中的任一个相同,在此,省略其说明。

在按以上方式构成的制冷剂检测装置10中,也能够达到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3中的任一个相同的效果。并且,在本实施方式4中,传感器配置部50能够配置在第一开口4a能够连通的室的内部。因此,无需将收容有传感器1的传感器配置部50放入第一房间100a与第二房间100b之间的墙壁内。因此,即使在第一房间100a与第二房间100b之间的墙壁的厚度比传感器配置部50薄的情况下,也能够设置制冷剂检测装置10。另外,由于能够使贯通墙壁的延长部54较细,所以能够减小在墙壁上开设的孔的尺寸。

并且,由于通过将壳体5的传感器配置部50的一部分设为能够开闭,从而维护人员等能够容易地从第一房间100a够到传感器1及泄漏判定部2,所以能够容易地进行传感器1的检查、清扫、更换等作业。另外,通过使延长部54的长度与第一房间100a与第二房间100b之间的墙壁的厚度相匹配,从而能够使第二开口形成面51b和第二房间100b的壁面共面,特别是也不会损害第二房间100b的美观。

此外,在图7及图8中,示出在延长部54的前端部设置有第二开口形成面51b的例子。但是,第二开口形成面51b的位置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延长部54的中途等设置第二开口形成面51b。

接着,参照图9及图10说明这种实施方式4的另一例。如图9所示,在该另一例中,在壳体5的一端侧形成有传感器配置部50。传感器配置部50的一端的侧面是第一开口形成面51a。传感器配置部50的另一端的侧面是第二开口形成面51b。在第二开口形成面51b,形成有向第一开口形成面51a的相反侧突出的延长部54。延长部54例如为中空圆筒状。延长部54比传感器配置部50细。延长部54的一端与第二开口形成面51b连接。延长部54的另一端即前端开放。以下,也将延长部54的另一端(前端)称为“开放端”。

在第一开口形成面51a上形成有第一开口4a。在第二开口形成面51b上形成有第二开口4b。第二开口4b配置在第二开口形成面51b的延长部54的内侧。传感器配置部50的内部空间经由第二开口4b和延长部54的内部空间连通到延长部54的开放端。

接着,参照图10,说明将按以上方式构成的制冷剂检测装置10设置成使用的状态的一例。本实施方式4的另一例的制冷剂检测装置10的壳体5的传感器配置部50配置在第一房间100a的室内空间a及第二房间100b的室内空间b中的任一个中。在图10中示出在第一房间100a的室内空间a内配置有传感器配置部50的例子。

另外,壳体5的延长部54在第一房间100a与第二房间100b之间的墙壁上,从配置有传感器配置部50的第一房间100a侧通向第二房间100b侧。延长部54的开放端向第二房间100b的室内空间b露出。因此,制冷剂检测装置10的第二开口4b经由延长部54与第二房间100b的室内空间b连通。另外,第一开口形成面51a向第一房间100a的室内空间a露出。因此,制冷剂检测装置10的第一开口4a与第一房间100a的室内空间a连通。

因此,第一房间100a的室内空间a内的空气能够通过第一开口4a进入壳体5内,并到达传感器配置部50。另外,第二房间100b的室内空间b内的空气能够通过延长部54到达第二开口4b。而且,第二房间100b的室内空间b内的空气能够通过第二开口4b进入壳体5内,并到达传感器配置部50。

在按这种方式构成的制冷剂检测装置10中,也能够达到与上述实施方式4的效果相同的效果。另外,也可以在延长部54的前端部设置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从通过的空气中除去灰尘等异物。由此,能够防止灰尘等异物侵入延长部54内。因此,能够抑制灰尘等异物附着于传感器1而导致传感器1的工作不良。

此外,以上的说明中的第一房间100a、第二房间100b这样的称呼及第一开口4a、第二开口4b这样的称呼均是方便的称呼。因此,也可以将设置有制冷剂检测装置10的多个房间中的任一个称为第一房间100a或第二房间100b。同样地,也可以将壳体5的多个开口中的任一个称为第一开口4a或第二开口4b。

另外,作为制冷剂检测装置10的检测对象的室的数量不限于两个。制冷剂检测装置10可以将泄漏到三个以上室的内部的制冷剂作为检测对象。在该情况下,在制冷剂检测装置10的壳体5上至少形成有与作为检测对象的室的数量相同的开口。而且,上述各开口分别设置成能够与不同的室连通。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利用于将泄漏到多个室的内部的制冷剂作为检测对象的制冷剂检测装置。特别是本发明能够利用于与具备在内部收容有封入制冷剂的制冷剂配管的框体的制冷循环装置一起使用的制冷剂检测装置,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具体而言例如为地面放置型、天花板设置型及墙壁设置型等空调装置。

附图标记的说明

1传感器

2泄漏判定部

4a第一开口

4b第二开口

5壳体

10制冷剂检测装置

21室外机

22a第一室内机

22b第二室内机

23a第一遥控器

23b第二遥控器

24制冷剂配管

50传感器配置部

51a第一开口形成面

51b第二开口形成面

52a第一可变部

52b第二可变部

53a第一突出部

53b第二突出部

54延长部

100a第一房间

100b第二房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