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38550发布日期:2019-09-11 22:38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信息产业和数字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数据机房、通讯基站的数量和建设规模的快速增长。根据统计,机房、基站中空调能耗约占其总能耗的40%~50%,机房、基站的显热负荷比较大,一年四季需要连续制冷运行。因此,如何提高空调的全年能效比,降低空调能耗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如图1所示,现有的一种空调系统包括:通过制冷剂管路依次连接并形成封闭循环的压缩机010、冷凝器011、储液罐012、泵013、膨胀阀014和蒸发器015,与压缩机010并联的第一旁通阀016,以及与泵013并联的第二旁通阀017。当室外温度较高时,第一旁通阀016关闭、第二旁通阀017打开,空调系统以压缩机模式运行;当室外温度较低时,第一旁通阀016打开、第二旁通阀017关闭,空调系统以泵模式运行;当室外温度处于过渡季节时,由于泵模式不能满足制冷需求,因此空调系统还需要以压缩机模式运行。

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在于,泵模式在全年的运行时间比较短,对全年能效比的提高贡献不大;泵和压缩机的制冷剂流量也不可调节,不利于系统节约能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以提高空调系统的全年能效比,降低空调系统能耗。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蒸发盘管、水泵、自然冷盘管、冷却塔、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其中,冷凝器具有相隔离的制冷剂通路和水通路,压缩机、制冷剂通路、节流元件和蒸发盘管顺序连接形成第一制冷循环回路;冷却塔、水泵和水通路顺序连接形成第二制冷循环回路;冷却塔、水泵和自然冷盘管顺序连接形成第三制冷循环回路;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分别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与水泵的出口连接,第一三通阀的第二阀口分别与水通路的入口和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连接,第一三通阀的第三阀口与自然冷盘管的出口连接,第二三通阀的第二阀口与水通路的出口连接,第二三通阀的第三阀口与冷却塔的入口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度信息确定空调系统的制冷模式,充分利用自然冷源,从而减小压缩机的输出和功耗,进而提高空调系统的全年能效比,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具体的,当室外温度较高或室内外温差较小时,空调系统可运行于压缩机模式,压缩机、节流元件、水泵、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第二三通阀的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开启,第一三通阀的第三阀口、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关闭,压缩机驱动制冷剂在第一制冷循环回路中流动,制冷剂在制冷剂通路与水通路内的冷却水冷凝换热,在蒸发盘管内蒸发换热,从而满足室内所需冷量;水泵驱动冷却水在第二制冷循环回路中流动,冷却水在水通路内与制冷剂通路内的制冷剂换热,在冷却塔内与室外空气进行换热;当室外温度较低或室内外温差较大时,空调系统可运行于自然冷模式,水泵、第一三通阀的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和第三阀口开启,压缩机、节流元件、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第二三通阀的第二阀口关闭,此时,水泵驱动冷却水在第三制冷循环回路中流动,冷却水在冷却塔内与室外空气换热,在自然冷盘管内与室内空气换热,从而满足室内所需冷量;当室外环境处于过渡季节时,空调系可运行于混合模式,压缩机、节流元件、水泵、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开启,此时,第一制冷循环回路、第二制冷循环回路和第三制冷循环回路协同工作,以保证室内所需冷量。

可选的,蒸发盘管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并联设置;和/或,自然冷盘管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并联设置。

可选的,蒸发盘管与自然冷盘管相互独立;或者,蒸发盘管与自然冷盘管为一体复合结构。

可选的,压缩机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并联设置。

可选的,空调系统还包括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与蒸发盘管的出口和压缩机的进口连通。

可选的,第一制冷循环回路中制冷剂包括r22、r410a、r407c、r744、r134a、r1234yf、r290和r600a。

可选的,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为电动三通阀;空调系统还包括检测室内外温度信息的温度检测装置,以及分别与温度监测装置、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压缩机、节流元件和水泵连接的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用于当室外温度高于设定的第一温度阈值或室内外温差小于设定的第一温差阈值时,控制压缩机、节流元件、水泵、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第二三通阀的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开启,及控制第一三通阀的第三阀口、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关闭;及

当室外温度不低于设定的第二温度阈值且不高于设定的第一温度阈值,或室内外温差不小于设定的第一温差阈值且不大于设定的第二温差阈值时,控制压缩机、节流元件、水泵、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开启;及

当室外温度低于设定的第二温度阈值或室内外温差大于设定的第二温差阈值时,控制水泵、第一三通阀的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和第三阀口开启,及控制压缩机、节流元件、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第二三通阀的第二阀口关闭;

其中,第一温度阈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第一温差阈值小于第二温差阈值。

采用该实施例方案,空调系统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度情况自动进行逻辑判断从而切换到合适的工作模式,智能化程度较高,特别适用于大型多联空调系统,以进一步提高空调的全年能效比,降低空调的能耗。

可选的,空调系统还包括油分离器以及串联的电磁阀和毛细管,油分离器的进气口与压缩机的出口连接,出气口与制冷剂通路的入口连接,油分离器的出油口经串联的电磁阀和毛细管与压缩机的入口连接;控制器还与电磁阀连接,用于:

在第一时间段内,控制电磁阀关闭;

在第二时间段内,控制电磁阀开启,并控制压缩机以第一输出转速工作;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和所述第二时间段不重合。

采用该实施例方案,在电磁阀关闭的第一时间段内,空调系统工作于制冷模式,此时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度情况将空调系统调整至压缩机模式、自然冷模式或者混合模式中的任一种;在电磁阀开启的第二时间段内,空调系统工作于回油模式,制冷剂中混合的润滑油可以在油分离器的底部沉积,并通过毛细管返回压缩机,使空调系统能够可靠回油,保证了压缩机的可靠运转。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的室内外温度信息;

当室外温度高于设定的第一温度阈值或室内外温差小于设定的第一温差阈值时,控制压缩机、节流元件、水泵、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第二三通阀的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开启,及控制第一三通阀的第三阀口、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关闭;及

当室外温度不低于设定的第二温度阈值且不高于设定的第一温度阈值,或室内外温差不小于设定的第一温差阈值且不大于设定的第二温差阈值时,控制压缩机、节流元件、水泵、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开启;及

当室外温度低于设定的第二温度阈值或室内外温差大于设定的第二温差阈值时,控制水泵、第一三通阀的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和第三阀口开启,及控制压缩机、节流元件、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第二三通阀的第二阀口关闭;

其中,第一温度阈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第一温差阈值小于第二温差阈值。

空调系统采用上述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度情况自动进行逻辑判断从而切换到合适的工作模式,智能化程度较高,特别适用于大型多联空调系统,以进一步提高空调的全年能效比,降低空调的能耗。

可选的,空调系统还包括油分离器以及串联的电磁阀和毛细管,油分离器的进气口与压缩机的出口连接,出气口与制冷剂通路的入口连接,油分离器的出油口经串联的电磁阀和毛细管与压缩机的入口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第一时间段内,控制电磁阀关闭;

在第二时间段内,控制电磁阀开启,并控制压缩机以第一输出转速工作;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和所述第二时间段不重合。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的运行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的室内外温度信息;

控制单元,用于

当室外温度高于设定的第一温度阈值或室内外温差小于设定的第一温差阈值时,控制压缩机、节流元件、水泵、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第二三通阀的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开启,及控制第一三通阀的第三阀口、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关闭;及

当室外温度不低于设定的第二温度阈值且不高于设定的第一温度阈值,或室内外温差不小于设定的第一温差阈值且不大于设定的第二温差阈值时,控制压缩机、节流元件、水泵、第一三通阀的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和第三阀口开启,及控制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第二三通阀的第二阀口关闭;及

当室外温度低于设定的第二温度阈值或室内外温差大于设定的第二温差阈值时,控制水泵、第一三通阀的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和第三阀口开启,及控制压缩机、节流元件、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第二三通阀的第二阀口关闭;

其中,第一温度阈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第一温差阈值小于第二温差阈值。

同理,采用上述实施例的运行控制装置,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度情况自动进行逻辑判断从而切换到合适的工作模式,智能化程度较高,特别适用于大型多联空调系统,以进一步提高空调的全年能效比,降低空调的能耗。

可选的,空调系统还包括油分离器以及串联的电磁阀和毛细管,油分离器的进气口与压缩机的出口连接,出气口与制冷剂通路的入口连接,油分离器的出油口经串联的电磁阀和毛细管与压缩机的入口连接;控制单元还用于:

在第一时间段内,控制电磁阀关闭;

在第二时间段内,控制电磁阀开启,并控制压缩机以第一输出转速工作;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和所述第二时间段不重合。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空调系统运行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空调系统运行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现有技术部分:

010-压缩机011-冷凝器012-储液罐013-泵

014-膨胀阀015-蒸发器016-第一旁通阀017-第二旁通阀

本发明实施例部分:

10-压缩机20-冷凝器30-节流元件40-蒸发盘管

50-水泵60-自然冷盘管70-冷却塔80-第一三通阀

90-第二三通阀81-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

82-第一三通阀的第二阀口83-第一三通阀的第三阀口

91-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92-第二三通阀的第二阀口

93-第二三通阀的第三阀口11-第一电磁阀12-第一毛细管

110-气液分离器120-油分离器130-电磁阀

140-毛细管150-单向阀160-球阀170-过滤器

180-视液镜100-获取单元200-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提高空调系统的全年能效比,降低空调系统能耗,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10、冷凝器20、节流元件30、蒸发盘管40、水泵50、自然冷盘管60、冷却塔70、第一三通阀80和第二三通阀90,其中,冷凝器20具有相隔离的制冷剂通路21和水通路22,压缩机10、制冷剂通路21、节流元件30和蒸发盘管40顺序连接形成第一制冷循环回路;冷却塔70、水泵50和水通路22顺序连接形成第二制冷循环回路;冷却塔70、水泵50和自然冷盘管60顺序连接形成第三制冷循环回路;第一三通阀80和第二三通阀90分别包括第一阀口、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81与水泵50的出口连接,第一三通阀的第二阀口82分别与水通路22的入口和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91连接,第一三通阀的第三阀口83与自然冷盘管60的出口连接,第二三通阀的第二阀口92与水通路22的出口连接,第二三通阀的第三阀口93与冷却塔70的入口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度信息确定空调系统的制冷模式,充分利用自然冷源,从而减小压缩机10的输出和功耗,进而提高空调系统的全年能效比,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具体的:

当室外温度较高或室内外温差较小时,空调系统可运行于压缩机模式,压缩机10、节流元件30、水泵50、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81和第二阀口82、第二三通阀的第二阀口92和第三阀口93开启,第一三通阀的第三阀口83、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91关闭,压缩机10驱动制冷剂在第一制冷循环回路中流动,制冷剂在制冷剂通路21与水通路22内的冷却水冷凝换热,在蒸发盘管40内蒸发换热,从而满足室内所需冷量;水泵50驱动冷却水在第二制冷循环回路中流动,冷却水在水通路22内与制冷剂通路21内的制冷剂换热,在冷却塔70内与室外空气进行换热;

当室外温度较低或室内外温差较大时,空调系统可运行于自然冷模式,水泵50、第一三通阀的第二阀口82和第三阀口83、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91和第三阀口93开启,压缩机10、节流元件30、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81、第二三通阀的第二阀口92关闭,此时,水泵50驱动冷却水在第三制冷循环回路中流动,冷却水在冷却塔70内与室外空气换热,在自然冷盘管60内与室内空气换热,从而满足室内所需冷量;

当室外环境处于过渡季节时,空调系可运行于混合模式,压缩机10、节流元件30、水泵50、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81、第二阀口82和第三阀口83、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91、第二阀口92和第三阀口93开启,此时,第一制冷循环回路、第二制冷循环回路和第三制冷循环回路协同工作,以保证室内所需冷量。

其中,冷凝器20的具体类型不限,可以是板式冷凝器、壳管式冷凝器等类型。如图3所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空调系统除上述关键部件外,也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部件:单向阀150、球阀160、过滤器170、视液镜180,等等。节流元件30的具体类型不限,例如可以是电子膨胀阀或热力膨胀阀等等。

蒸发盘管40和自然冷盘管60的具体数量不限,可根据空调系统所需提供的冷量来确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蒸发盘管4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并联设置,自然冷盘管6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并联设置,这样可以匹配大型多联空调的设计,充分满足机房在不同季节的冷量需求。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一个蒸发盘管40与一个自然冷盘管60为一体复合结构,即构成复合蒸发器,采用这种复合式结构,可以减少布管,减小占地空间,使空调系统的结构更为紧凑。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蒸发盘管40与自然冷盘管60也可以相互独立设置,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第一制冷循环回路中,压缩机10的数量不限,例如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更多个,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如图2所示,当压缩机1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时,至少两个压缩机10并联设置。压缩机10的具体类型不限,优选采用变容量压缩机或者变频压缩机。第一制冷循环回路中制冷剂的可选类型包括r22、r410a、r407c、r744、r134a、r1234yf、r290和r600a。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压缩机10可以为自带回油功能的压缩机10,在压缩机10的出口和入口之间连接有一管路,该管路中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1和第一毛细管12,这样从压缩机10的出口排出的制冷剂中混合的润滑油就可以经过第一毛细管12再返回压缩机10内,从而使压缩机10能够可靠运转。

如图3所示,空调系统还包括气液分离器110,气液分离器110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与蒸发盘管40的出口和压缩机10的进口连通。采用该实施例方案,在第一制冷循环回路中,液态制冷剂在蒸发盘管40内蒸发换热,之后转化为气体状态,然而该气体状态的制冷剂中不可避免会混合有部分液体粒子,通过设置气液分离器110可以将这些液体粒子在气态的制冷剂中分离出来,降低了进入压缩机10内的液态制冷剂的含量,从而可以提高压缩机10的能效。

第一三通阀80和第二三通阀90的具体类型不限,可以选用手动阀,由操作人员根据环境情况进行操作。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三通阀80和第二三通阀90均采用电动三通阀,这样可以利用其电控性实现空调系统不同工作模式的自动切换。

具体的,空调系统还包括检测室内外温度信息的温度检测装置,以及分别与温度监测装置、第一三通阀80、第二三通阀90、压缩机10、节流元件30和水泵50连接的控制器;

控制器,用于当室外温度高于设定的第一温度阈值或室内外温差小于设定的第一温差阈值时,控制压缩机10、节流元件30、水泵50、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81和第二阀口82、第二三通阀的第二阀口92和第三阀口93开启,及控制第一三通阀的第三阀口83、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91关闭;及

当室外温度不低于设定的第二温度阈值且不高于设定的第一温度阈值,或室内外温差不小于设定的第一温差阈值且不大于设定的第二温差阈值时,控制压缩机10、节流元件30、水泵50、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81、第二阀口82和第三阀口83、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91、第二阀口92和第三阀口93开启;及

当室外温度低于设定的第二温度阈值或室内外温差大于设定的第二温差阈值时,控制水泵50、第一三通阀的第二阀口82和第三阀口83、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91和第三阀口93开启,及控制压缩机10、节流元件30、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81、第二三通阀的第二阀口92关闭;

其中,第一温度阈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第一温差阈值小于第二温差阈值。

采用该实施例方案,空调系统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度情况自动进行逻辑判断从而切换到合适的工作模式,智能化程度较高,特别适用于大型多联空调系统,以进一步提高空调的全年能效比,降低空调的能耗。

以图3所示实施例为例,空调系统在不同的制冷工作模式下的循环过程如下:

当室外温度较高或室内外温差较小时,空调系统运行于压缩机模式,压缩机10、节流元件30、水泵50、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81和第二阀口82、第二三通阀的第二阀口92和第三阀口93开启,第一三通阀的第三阀口83、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91关闭。此时,制冷剂通过压缩机10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后经过单向阀150进入冷凝器20的制冷剂21通路,制冷剂在制冷剂通路21内与水通路22内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冷凝放热成低温高压液体,再进入节流元件30节流成低温低压液体,之后进入蒸发盘管40内与室内空气进行蒸发换热,蒸发后的气态制冷剂回到压缩机10中完成一次循环。同时,从冷却塔70流出的冷却水在水泵50的驱动下进入冷凝器20的水通路22,冷却水在水通路22内与制冷剂通路21内的制冷剂进行换热,变成温度较高的水,之后经过第二三通阀的第二阀口92和第三阀口93再进入冷却塔70内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完成一次循环。

当室外温度较低或室内外温差较大时,空调系统运行于自然冷模式,水泵50、第一三通阀的第二阀口82和第三阀口83、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91和第三阀口93开启,压缩机10、节流元件30、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81、第二三通阀的第二阀口92关闭。此时,从冷却塔70流出的冷却水在水泵50的驱动下进入自然冷盘管60,与室内空气进行蒸发换热,变成温度较高的水,之后依次经过第一三通阀的第三阀口83和第二阀口82、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91和第三阀口93后再次进入冷却塔70,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完成一次循环。

当室外环境处于过渡季节时,空调系运行于混合模式,压缩机10、节流元件30、水泵50、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81、第二阀口82和第三阀口83、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91、第二阀口92和第三阀口93开启。此时,制冷剂通过压缩机10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后经过单向阀150进入冷凝器20的制冷剂通路21,制冷剂在制冷剂通路21内与水通路22内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冷凝放热成低温高压液体,再进入节流元件30节流成低温低压液体,之后进入蒸发盘管40内与室内空气进行蒸发换热,蒸发后的气态制冷剂回到压缩机中完成一次循环。同时,从冷却塔70流出的冷却水在水泵50的驱动下一部分进入冷凝器20的水通路22,冷却水在水通路22内与制冷剂通路21内的制冷剂进行换热,变成温度较高的水,之后经过第二三通阀的第二阀口92和第三阀口93再进入冷却塔70内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完成一次循环;另一部分进入自然冷盘管60,与室内空气进行蒸发换热,变成温度较高的水,之后依次经过第一三通阀的第三阀口83和第二阀口82、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91和第三阀口93后再次进入冷却塔70,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完成一次循环。

综上,该空调系统可以根据室外温度信息确定空调系统的制冷模式,充分利用自然冷源,从而减小压缩机10的输出和功耗,进而提高空调的全年能效比,降低空调的能耗。

如图3所示,可选的,空调系统还包括油分离器120以及串联的电磁阀130和毛细管140,油分离器120的进气口与压缩机10的出口连接,出气口与制冷剂通路21的入口连接,油分离器120的出油口经串联的电磁阀130和毛细管140与压缩机10的入口连接;控制器还与电磁阀130连接,用于:

在第一时间段内,控制电磁阀130关闭;

在第二时间段内,控制电磁阀130开启,并控制压缩机10以第一输出转速工作;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和所述第二时间段不重合。

压缩机10的润滑油排出量与其转速有关。对于变容量或变频压缩机而言,其转速不同则排出的制冷剂量也不同,因此制冷剂中混杂的润滑油含量也不同。对于毛细管140而言,其通过的油量即空调系统的回油量与毛细管140的长度有关,毛细管140的长度越长,阻力越大,通过毛细管140的回油量就越少;反之,毛细管140的长度越短,阻力越小,通过毛细管140的回油量就越多。因此通过设定合适的压缩机10转速以及合适的毛细管140长度,可以使得经过毛细管140的回油量与从压缩机10中排出的润滑油的含量相当,从而使空调系统能够可靠回油。例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压缩机10以第一输出转速运转时,从压缩机10中排出的润滑油的含量与所选的毛细管140所能通过的油量相当,此时就可保证空调系统的可靠回油。需要说明的是,压缩机10第一输出转速是低于压缩机10最高转速的某一转速,且压缩机10第一输出转速不以室内外温度信息作为确定依据,其实质是一个固定数值,并且该固定数值只与空调系统中所使用的毛细管140的尺寸有关。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时间段实质是空调系统工作于制冷模式的时段,在该时段内,可根据前述实施例中的控制逻辑调整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而第二时间段实质是空调系统工作于回油模式的时段,在该时段内,忽略前述控制逻辑,即不再响应空调系统的任何运行状态参数,只需控制压缩机10以保证空调系统能够可靠回油的第一输出转速工作即可。

采用上述实施例方案,在电磁阀130关闭的第一时间段内,空调系统工作于制冷模式,此时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度情况将空调系统调整至压缩机模式、自然冷模式或者混合模式中的任一种;在电磁阀开启的第二时间段内,空调系统工作于回油模式,制冷剂中混合的润滑油可以在油分离器120的底部沉积,并通过毛细管140返回压缩机10,使空调系统能够可靠回油,保证了压缩机10的可靠运转。

如图4所示,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当前的室内外温度信息;

步骤102、判断室外温度是否高于设定的第一温度阈值,或室内外温差是否小于设定的第一温差阈值;如果是,执行步骤103,否则,执行步骤104;

步骤103、控制压缩机、节流元件、水泵、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第二三通阀的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开启,及控制第一三通阀的第三阀口、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关闭;

步骤104、判断室外温度是否不低于设定的第二温度阈值且不高于设定的第一温度阈值,或室内外温差是否不小于设定的第一温差阈值且不大于设定的第二温差阈值;如果是,执行步骤105,否则,执行步骤106;

步骤105、控制压缩机、节流元件、水泵、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开启;

步骤106、判断室外温度是否低于设定的第二温度阈值,或室内外温差是否大于设定的第二温差阈值;如果是,执行步骤107;

步骤107、控制水泵、第一三通阀的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和第三阀口开启,及控制压缩机、节流元件、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第二三通阀的第二阀口关闭;

其中,第一温度阈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第一温差阈值小于第二温差阈值。

空调系统采用上述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度情况自动进行逻辑判断从而切换到合适的工作模式,智能化程度较高,特别适用于大型多联空调系统,以进一步提高空调的全年能效比,降低空调的能耗。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空调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的步骤实施顺序不限于图4中所列举的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上述步骤进行灵活调整,以满足数据中心的制冷需求。

可选的,空调系统还包括油分离器以及串联的电磁阀和毛细管,油分离器的进气口与压缩机的出口连接,出气口与制冷剂通路的入口连接,油分离器的出油口经串联的电磁阀和毛细管与压缩机的入口连接;空调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第一时间段内,控制电磁阀关闭;

在第二时间段内,控制电磁阀开启,并控制压缩机以第一输出转速工作;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和所述第二时间段不重合。

如图5所示,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的运行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100,用于获取当前的室内外温度信息;

控制单元200,用于

当室外温度高于设定的第一温度阈值或室内外温差小于设定的第一温差阈值时,控制压缩机、节流元件、水泵、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第二三通阀的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开启,及控制第一三通阀的第三阀口、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关闭;及

当室外温度不低于设定的第二温度阈值且不高于设定的第一温度阈值,或室内外温差不小于设定的第一温差阈值且不大于设定的第二温差阈值时,控制压缩机、节流元件、水泵、第一三通阀的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和第三阀口开启,及控制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第二三通阀的第二阀口关闭;及

当室外温度低于设定的第二温度阈值或室内外温差大于设定的第二温差阈值时,控制水泵、第一三通阀的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第二三通阀的第一阀口和第三阀口开启,及控制压缩机、节流元件、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第二三通阀的第二阀口关闭;

其中,第一温度阈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第一温差阈值小于第二温差阈值。

同理,采用上述实施例的运行控制装置,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度情况自动进行逻辑判断从而切换到合适的工作模式,智能化程度较高,特别适用于大型多联空调系统,以进一步提高空调的全年能效比,降低空调的能耗。

可选的,空调系统还包括油分离器以及串联的电磁阀和毛细管,油分离器的进气口与压缩机的出口连接,出气口与制冷剂通路的入口连接,油分离器的出油口经串联的电磁阀和毛细管与压缩机的入口连接;控制单元还用于:

在第一时间段内,控制电磁阀关闭;

在第二时间段内,控制电磁阀开启,并控制压缩机以第一输出转速工作;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和所述第二时间段不重合。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