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平面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26112发布日期:2018-06-19 07:47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油烟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非平面油烟机。



背景技术:

油烟机又称吸油烟机,是一种净化厨房环境的厨房电器。油 烟机安装在厨房炉灶上方,能将炉灶燃烧的废物和烹饪过程中产 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油烟迅速抽走,排出室外,减少污染,净化空 气,并有防毒、防爆的安全保障作用。

在现有技术中的吸油烟机大部分为平面结构,以便于形成用 于聚拢油烟的罩设区域,吸油烟机能够包围油烟以提升吸油效果, 但这种外形的油烟机必然增加宽度同时不美观。而且风轮直接与 油烟接触,长期使用油烟粒子会粘附在风轮上,造成风轮负载工 作,严重影响风轮的工作效率从而降低整体的吸烟效果。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非平面油烟机以解决现 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非平 面油烟机。该非平面油烟机的外表面作为油烟移动方向的引导面, 而非形成用于聚拢油烟的罩设区域,同时能大大提高了油烟的去 除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提供一种非平面油烟机,设置有烟机主体、能分离油烟粒子的 油烟分离器和非平面外壳,非平面外壳装配于烟机主体的外表面, 油烟分离器装配于非平面外壳的内部。

所述非平面外壳分布有多个进风口。

所述非平面外壳的表面积为S非平面外壳,进风口的总面积为S进风口,0.1S非平面外壳≤S进风口≤0.95S非平面外壳。

优选的,上述非平面外壳的外表面作为油烟移动方向的引导 面,而非形成用于聚拢油烟的罩设区域。

至少存在一个进风口位于非平面外壳的非罩设区域位置。

油烟沿着非平面外壳外表面移动,并被至少一个非罩设区域 位置设置的进风口吸入烟机主体内部。

优选的,上述非平面外壳设置有q个进风口。

每个进风口的中心点分别为P0、P1、……、Pi、……、Pq-1;且 q≥2,1≤i≤q-1,且i和q都为正整数,以进风口的中心点最低 位置中的任意一个中心点P0,为原点建立三维坐标系。

在通过P0且与水平面平行的平面内、以过P0且相互垂直的两 条直线定义为X轴和Y轴,将通过P0且分别与X轴和Y轴垂直相 交的直线定义为Z轴,P0在三维坐标系的坐标为P0(X0,Y0,Z0)= P0(0,0,0)。

优选的,上述q个进风口的中心点在三维坐标轴的坐标为 P0(0,0,0)、P1(X1,Y1,Z1)、……、Pi(Xi,Yi,Zi)、……、Pq-1 (Xq-1,Yq-1,Zq-1),P0(0,0,0)≠Pi(Xi,Yi,Zi),且Pi至Pq-1中至少存在一 个的Z轴坐标不为0。

优选的,上述非平面外壳还设置有q个进风面,q个进风面拼 接构成所述非平面外壳,每个进风面具有一个对应的进风口。

q个进风面分别定义为S0、S1、...、Si、...、Sq-1,q个进风口 的中心点P0、P1、...、Pi、...、Pq-1,分别位于S0、S1、...、Si、...、 Sq-1。

所述进风所述面分别为平面或者非平面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任意一个进风面与其相邻的其它进风面为无缝拼接。

选的,上述非平面外壳还设置有与多个进风口匹配的环状片, 环状片固定安装或者一体连接于非平面外壳对应的内表面且与位 于进风口的边缘,环状片与进风口一一对应。

优选的,上述环状片与对应进风口的边缘的切线形成的夹角 为C,且20°≤C≤70°。

优选的,上述油烟分离器设置有多条中轴重合的同心管、旋 转轴和多个檐部结构,旋转轴分别与多条同心管的一端的固定连 接,多个檐部结构呈环绕设置并固定安装于对应的同心管的另一 端,旋转轴与烟机主体的电机传动连接。

将油烟分离器安装时朝向地面的一侧定义为下方,并从中轴 向外的同心管依次定义为第1同心管,......,第i同心管,......, 第n-1同心管,第n同心管,且2≤i≤n且n为正整数。

第1同心管的高度为H1,......,第i同心管的高度为 Hi,......,第n-1同心管的高度为Hn-1,第n同心管的高度为Hn,H1的值最大,Hn的值最小。

优选的,上述油烟分离器还设置有涡流发生装置组,涡流发 生装置组固定安装于同心管的外表面且环绕于檐部结构与同心管 的连接处,涡流发生装置组并安装于檐部结构的上表面。

每个涡流发生装置组由所在同一檐部结构的一个或者多个涡 流发生子装置组成。

优选的,上述涡流发生装置组设置有m个,m为大于0的任意 正整数,m个涡流发生装置组分别固定安装于同心管的外表面且环 绕于檐部结构与同心管的连接处。

优选的,上述同心管为由多段折线组成的线段环绕中轴一周 所成的同心管,同心管内壁的相邻两条线段相交的位置为涡流发 生位。

优选的,上述同心管的一端的直径大于另一端的直径。

优选的,上述同心管的另一端至少固定连接有一个檐部结构。

优选的,上述同心管设置有扰流装置,扰流装置无缝隙环绕 连接于同心管的一端的末端。

优选的,上述檐部结构设置有多个通孔。

优选的,上述烟机主体设置有抽风组件,抽风组件固定装配 于非平面外壳的内部且位于油烟分离器的上方。

优选的,上述非平面外壳还设置有非平面外壳主体和集油装 置,非平面外壳主体装配于烟机主体的外表面,集油装置装配于 非平面外壳主体的底部,进风口和环状片分布于非平面外壳主体;

优选的,上述抽风组件设置有风机、风轮和蜗壳,风机装配 于蜗壳内部,风轮与风机传动连接,蜗壳固定安装于烟机主体内 部蜗壳的进气口与同心管上方的出气口相通,蜗壳的出气口与烟 机主体的出气口相通。

本发明的一种非平面油烟机,设置有烟机主体、能分离油烟粒 子的油烟分离器和非平面外壳,非平面外壳装配于烟机主体的外 表面,油烟分离器装配于非平面外壳的内部。所述非平面外壳分 布有多个进风口。所述非平面外壳的表面积为S非平面外壳,进风口的 总面积为S进风口,0.1S非平面外壳≤S进风口≤0.95S非平面外壳。该非平面油烟 机的外表面作为油烟移动方向的引导面,而非形成用于聚拢油烟 的罩设区域,同时能大大提高了油烟的去除效果。同时该油烟分 离组件还有对油烟气体产生附加的离心力,能有效脱除油烟粒子, 能避免含大量油烟粒子气体与风轮接触,大大提高油烟粒子的分 离效果和降低因风轮累积油渍而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 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非平面油烟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油烟分离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同心管的高度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非平面外壳的外观示意图。

图5为图6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图5中Z区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油烟体气体流动模拟图。

图8为油烟分离器剖面立体图。

图1至8中,包括有:

油烟分离器1、同心管11、扰流装置111、旋转轴12、檐部 结构13、通孔131、涡流发生装置组14、涡流发生位15、

非平面外壳2、非平面外壳主体21、进风口211、环状片212、 集油装置22、

电机3和抽风组件4。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非平面油烟机,如图1至8所示,设置有烟机主体、能分 离油烟粒子的油烟分离器1和非平面外壳2,非平面外壳2装配于 烟机主体的外表面,油烟分离器1装配于非平面外壳2的内部。

非平面外壳2分布有多个进风口211,非平面外壳2的表面积 为S非平面外壳2,进风口211的总面积为S进风口211,0.1S非平面外壳2≤S进风口211≤0.95S非平面外壳2。本实施例的进风口211的总面积为非平面外 壳2的表面积0.5倍,也可以为0.1倍至0.95倍的任意倍数,具 体的倍数以实际情况而定。

进风口211的总面积过小时会影响非平面油烟机的吸油效果, 但是进风口211的总面积过大会造成进入非平面油烟机内部的气 体不能得到较快的提速。

非平面外壳2的外表面作为油烟移动方向的引导面,而非形 成用于聚拢油烟的罩设区域。

至少存在一个进风口位于非平面外壳的非罩设区域位置。烟 沿着非平面外壳2外表面移动,并被至少一个非罩设区域位置设 置的进风口21吸入烟机主体内部。

非平面外壳2设置有q个进风口21。每个进风口21的中心 点分别为P0、P1、……、Pi、……、Pq-1;且q≥2,1≤i≤q-1,且i 和q都为正整数,以进风口21的中心点最低位置中的任意一个中 心点P0,为原点建立三维坐标系。

在通过P0且与水平面平行的平面内、以过P0且相互垂直的两 条直线定义为X轴和Y轴,将通过P0且分别与X轴和Y轴垂直相 交的直线定义为Z轴,P0在三维坐标系的坐标为P0(X0,Y0,Z0)= P0(0,0,0)。

q个进风口21的中心点在三维坐标轴的坐标为P0(0,0,0)、 P1(X1,Y1,Z1)、……、Pi(Xi,Yi,Zi)、……、Pq-1(Xq-1,Yq-1,Zq-1),P0(0,0,0) ≠Pi(Xi,Yi,Zi),且Pi至Pq-1中至少存在一个的Z轴坐标不为0。

非平面外壳2还设置有q个进风面,q个进风面拼接构成所述 非平面外壳2,每个进风面具有一个对应的进风口21。

q个进风面分别定义为S0、S1、...、Si、...、Sq-1,q个进风口 21的中心点P0、P1、...、Pi、...、Pq-1,分别位于S0、S1、...、Si、...、 Sq-1。

进风面分别为平面或者非平面结构中的至少一种,任意一个 进风面与其相邻的其它进风面为无缝拼接。

非平面外壳2还设置有与多个进风口211匹配的环状片212, 环状片212一体连接于非平面外壳2对应的内表面且与位于进风 口211的边缘,环状片212与进风口211一一对应。本发明的环 状片212也可以固定安装于非平面外壳2,具体的实施方式以实施 情况而定。

环状片212的作用是使油烟气体进入非平面外壳2时产生涡 流,同时又防止油烟粒子甩出油烟分离器1时从非平面外壳2的 进风口211甩出外部空间。

环状片212与对应进风口211的边缘的切线形成的夹角为C, 本实施例的夹角C为60°,也可以为20°~70°的任意角度,具 体以实际情况而定。

油烟分离器1设置有多条中轴重合的同心管11、旋转轴12 和多个檐部结构13,旋转轴12分别与多条同心管11的一端的固 定连接,多个檐部结构13呈环绕设置并固定安装于对应的同心管 11的另一端,旋转轴12与烟机主体的电机3传动连接。

将油烟分离器1安装时朝向地面的一侧定义为下方,并从中 轴向外的同心管11依次定义为第1同心管,......,第i同心 管,......,第n-1同心管,第n同心管,且2≤i≤n且n为正整 数。

第1同心管的高度为H1,......,第i同心管的高度为Hi,......,第n-1同心管的高度为Hn-1,第n同心管的高度为Hn, H1的值最大,Hn的值最小。

油烟分离器1还设置有涡流发生装置组14,涡流发生装置组 14固定安装于同心管11的外表面且环绕于檐部结构13与同心管 11的连接处,涡流发生装置组14并安装于檐部结构13的上表面。 每个涡流发生装置组14由所在同一檐部结构13的一个或者多个 涡流发生子装置组成。

涡流发生装置组14设置有m个,m为大于0的任意正整数,m 个涡流发生装置组14分别固定安装于同心管11的外表面且环绕 于檐部结构13与同心管11的连接处。

本发明的涡流发生装置组14的作用是使油烟气体产生涡流, 从而提高脱油的能力。

本实施例的n=3,即本实施例的同心管11设置有3条。本实 施例m=2,即涡流发生装置组14设置为2个,一个设置于第3同 心管,另一个设置于第2同心管。本发明的同心管11数目可以为 任意的正整数,涡流发生装置组14可以小于或者等于同心管11 数目任意的正整数。

同心管11为由多段折线组成的线段环绕中轴一周所成的同心 管,同心管11内壁的相邻两条线段相交的位置为涡流发生位15。 本发明的同心管11形状的作用在于可以使油烟气体在同心管11 内壁产生涡流,提高脱除油烟的效率。

同心管11的一端的直径大于另一端的直径。同心管11的一 端为与抽风组件4连接的一端,即为同心管11出气口,同心管11 的另一端为同心管11的进气口,根据文丘里效应可知,流体流过 的面积越大流速越小,即气体在同心管11的一端的速度大于同心 管11的另一端的速度。又根据伯努利定律可知,气体的速度越高 压力越小,因此同心管11与抽风组件4连接的一端压力大,而同 心管11的进气口的压力小,从而增加同心管11的进气口与外部 环境的压力差,从促使油烟气体进入,提高了吸油效果。

本发明的同心管11的另一端可以至少固定连接有一个檐部结 构13,也可以同心管11的另一端只固定连接一个檐部结构13。 本实施例的第1同心管的另一端连接用两个檐部结构13。第1同 心管连接的两个檐部结构13作用是减少了第1同心管和第2同心 管之间的空间体积,从而减少了第2同心管的进气口的面积,提 高气体进入速度,增加同心管11内部与外部空间的压力差。

同心管11设置有扰流装置111,扰流装置111无缝隙环绕连 接于同心管11的一端的末端。扰流装置111作用是使油烟气体产 生涡流,从而提高脱油的能力。

檐部结构13设置有多个通孔131。通孔131的作用是能够在 油烟分离器1旋转时,将汇聚成大颗粒的油粒子,脱离油烟分离 器1内部,大大提高油烟粒子的分离效果。

烟机主体设置有抽风组件4,抽风组件4固定装配于非平面外 壳2的内部且位于油烟分离器1的上方。

非平面外壳2还设置有非平面外壳主体21和集油装置22,非 平面外壳主体21装配于烟机主体的外表面,集油装置22装配于 非平面外壳主体21的底部,进风口211和环状片212分布于非平 面外壳主体21。

抽风组件4设置有风机、风轮和蜗壳,风机装配于蜗壳内部, 风轮与风机传动连接,蜗壳固定安装于烟机主体内部蜗壳的进气 口与同心管11上方的出气口相通,蜗壳的出气口与烟机主体的出 气口相通。

该非平面油烟机的工作原理是:开启非平面油烟机,电机3 带动油烟分离器1,抽风组件4的风轮同时转动,油烟粒子在非平 面油烟机内部经过七层分离,最终于几乎洁净的气体再经出气口 排出。这七层分离具体如下:

第一层分离,惯性分离:油烟经由非平面外壳2的进风口211 进入烟机内部,油烟进入进风口211后进入环状片212,因为非平 面外壳2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压力差和进风口211面积的骤变,气 流速度会加快,惯性动量也相对地增加。并且油烟会在环状片212 周围形成很薄的边界层,又因为非平面外壳2的进风口211与环 状片212呈夹角,迫使油烟沿环状片212要向下流动后才往上流 动进入油烟分离器1,因此较重的油在向下的惯性运动中与原油烟 流场分开往下运动收集在非平面外壳2底部的集油装置22,实现 第一次惯性分离。

第二层分离,涡旋分离:经过第一层分离的油烟粒子在环状 片212的方向由下转上的流动中进一步发生流场分离,油烟粒子 在流场分离下造成不稳定流场,进一步形成涡流。流场或涡流会 与邻近的流场或涡流相互交互影响,在环状片212形成不停自旋 转的流场,这时的旋转涡流达到最大涡量。余下部分较轻的油烟 会不停在环状片212的旋转涡流积累,当积累到一定重量时,流 场支撑不住油滴的重量,就会向下掉或沿着环状片212流至集油 装置22。

第三层分离,离心力分离:檐部结构13跟随同心管11旋转 形成离心力,离心力与抽风组件4的吸引力相互作用。在经第二 次分离后,余下部分较轻的油烟在进入同心管11时先接触到檐部 结构13的最外端再进入同心管11,檐部结构13最外端的离心力 会把部分流体或者油烟粒子带离或阻挡进入同心管11内部并往外 移动,再以较高的切线速度甩出,被甩出粒子会落在环状片212, 最后沿着环状片212流动到集油装置22。

第四层分离,惯性分离和离心力分离:经第三层分离后,剩 下的质量较轻的油烟同时受到离心力和吸引力作用,但是相对的 吸引力大于离心力。这些油烟的其中一部分会经过通孔131向相 邻檐部结构13流动,因惯性作用与其他的油烟或者油烟粒子汇聚 成较大油烟粒子往下流动,又因离心力作用,油烟粒子并以较高 切线速度甩出最后沿着环状片212流动到集油装置22。

第五层分离,同心管11的气旋离心力和二次涡旋生成:同心 管11内壁旋转形成气旋,同心管11是低压区在离心力作用下, 管道内流体或者粒子等往管道壁移动,管壁形成高切线速度,部 分油烟被阻挡向上流动。另外,余下的油烟会在涡流生成装置形 成涡流,不停自旋转,捕捉油烟不让油烟逃离管道。当吸引力和 离心力去除后,不停自旋转的二次涡流和在管壁进行高切线运动 的油烟会沿着内管壁因重力向下流动收集至集油装置22。

第六层分离,扰流装置111分离:同心管11一端的扰流装置 111对剩下的油烟产生发生流场分离,借由流场分离,把部分油烟 因流场的不稳定性而阻挡不往长上流动及自旋转的涡流捕捉油 烟。

第七层分离,风轮离心力分离:经过前六层分离后,剩下少 量非常轻的油烟粒子因压力差而吸入抽风组件4的风轮,转动的 风轮形成离心力把余下少量的油烟粒子甩到风机的内壁上,最后 近乎干净的气体经出气口排出外部。

该非平面油烟机的外表面作为油烟移动方向的引导面,而非 形成用于聚拢油烟的罩设区域,同时能大大提高了油烟的去除效 果。同时该油烟分离组件还有对油烟气体产生附加的离心力,能 有效脱除油烟粒子,能避免含大量油烟粒子气体与风轮接触,大 大提高油烟粒子的分离效果和降低因风轮累积油渍而产生的噪 音。

实施例2。

一种非平面油烟机,其他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的n=4,即本实施例的同心管11设置有4条。本实施例 m=2,即涡流发生装置组14设置为2个,一个设置于第4同心管, 另一个设置于第3同心管。同时本实施例的同心管11与檐部结构 13一一对应。

该非平面油烟机与实施例1相比,增多了一条同心管11,也 就是增加了油烟分离器11在非平面外壳22内部的空间体积,从 而减少了同心管11进气口的面积,提高气体进入速度,增加同心 管11内部与外部空间的压力差,从而能提高油烟粒子的分离速率。

实施例3。

一种非平面油烟机,其他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环状片212与对应进风口211的边缘的切线形成的夹角为C,本实 施例的夹角C为30°。

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夹角C更小更能有效防油烟粒 子在离心力作用下甩出非平面外壳2。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 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 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 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 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