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汽、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6276发布日期:2018-07-24 23:39阅读:6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一种建材行业余汽、余热回收再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余汽、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线、蒸压砖生产线及预制管桩生产线过程中,热力占直接成本的15%~25%,同时,伴随着热力使用,也在向大气排放着碳、硫和氮等氧化物。无论是淘汰煤锅炉或使用电厂蒸汽导致成本增加,还是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角度看,蒸压釜的余热回收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因此,有必要开发出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线、蒸压砖生产线及预制管桩生产线过程中余汽、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更好地达到节能减排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余汽、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方案一

余汽、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多功能余汽回收再利用主机、储能箱、调节缓冲箱、余汽输主机管网、冷凝水输主机管网、余汽变冷凝水出口、冷凝水出口、热软化水输锅炉管网、热软化水输储能箱管网、冷软化水输调节缓冲箱管网、冷软化水输节能主机管网,余汽输主机管网和冷凝水输主机管网分别连接蒸压釜的余汽排出口和冷凝水排出口,其中余汽输主机管网和冷凝水输主机管网均连通多功能余汽回收再利用主机,储能箱通过热软化水输锅炉管网连通锅炉,储能箱与多功能余汽回收再利用主机之间通过热软化水输储能箱管网相连。所述的多功能余汽回收再利用主机上设有热能储能介质进口、余热蒸汽进口、压力泄压管、排污口、介质出口和冷凝水出口,其中热能储能介质为软化水,在主机上设有检修人孔,所述的排污口和冷凝水出口为两个。在热软化水输储能箱管网上安装有电动蝶阀;还包括离子交换器,离子交换器通过冷软化水输调节缓冲箱管网与调节缓冲箱相连。在热软化水输锅炉管网、冷软化水输节能主机管网和余汽输主机管网均安装有手动调节阀;在热软化水输锅炉管网和冷软化水输节能主机管网上均安装有截止阀和不锈钢多级泵。在多功能余汽回收再利用主机、储能箱和调节缓冲箱上均连接有泄压排空管。

本方案经过安装调试后,由PLC自动控制、自动运行。

方案二

余汽、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复式余汽回收再利用主机、储能箱、调节缓冲箱、预养窑、静停窑,在预养窑和静停窑内均安装有多个热能散发器,储能箱通过热介质水同时输静停窑散热管网与静停窑散热管网,以上两只窑散热管进行热能散发,静停窑散热后将散热后的介质水输送至调节缓冲箱内,储能箱通过热介质水输预养窑管网与预养窑相连并通过预养窑散热,预养窑散热后通过散热后介质水输调节缓冲箱管网将介质水输送至调节缓冲箱内,复式余汽回收再利用主机通过热介质水进储能箱管网与储能箱相连,调节缓冲箱通过冷介质水进节能主机管网与复式余汽回收再利用主机相连,余汽输主机管网一端连接余汽排出口,另一端连接复式余汽回收再利用主机。所述的复式余汽回收再利用主机、储能箱和调节缓冲箱上均安装有泄压排空管。在冷介质水进节能主机管网、热介质水输静停窑管网和热介质水输预养窑管网上均安装有不锈钢多级泵和截止阀和手动调节阀;在调节缓冲箱上连接有补充水进口管,在余汽输主机管网和补充水进口管上均安装有手动调节阀。所述的复式余汽回收再利用主机设有热能储能介质进口、余热蒸汽进口、压力泄压管、排污口、介质出口和冷凝水出口,其中热能储能介质为软化水,在主机上设有检修人孔。本方案通过安装调试后,由PLC自动控制、自动运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是将在不确定时间段内生产线排放的余汽、余热能一次性的吸收,利用水为储能介质,将余热热能一次性吸收,而后将储存的热能持续的供给生产上原先需使用新鲜蒸汽的工段(静养室),另外将储存的热能利用到静停窑,大大减少了生产线制品进釜以后的蒸汽用量,提高了产品成品率,同时另外一个使用是将吸收的热能将锅炉用软化水加热(蒸压釜不排放余汽时也能保证锅炉用软化水温度约80℃),持续不间断的供锅炉使用。整体达到节能效果,同时也达到了减排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锅炉用余汽、余热再利用系统管网平面布置原理图;

图2为多功能余汽回收再利用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图;

图4为预养室、静停窑用余汽、余热再利用系统管网平面布置原理图;

图5为复式余汽回收再利用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余汽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是应用于锅炉中,包括多功能余汽回收再利用主机1、储能箱2、调节缓冲箱3、余汽输主机管网9、冷凝水输主机管网10、余汽变冷凝水出口11、冷凝水出口12、热软化水输锅炉管网14、热软化水输储能箱管网15、冷软化水输调节缓冲箱管网16、冷软化水输节能主机管网17,余汽输主机管网9和冷凝水输主机管网10分别连接蒸压釜的余汽排出口和冷凝水排出口,其中余汽输主机管网9和冷凝水输主机管网10均连通多功能余汽回收再利用主机1,储能箱2通过热软化水输锅炉管网14连通锅炉,储能箱2与多功能余汽回收再利用主机1之间通过热软化水输储能箱管网15相连。所述的多功能余汽回收再利用主机1上设有热能储能介质进口1.1、余热蒸汽进口1.2、压力泄压管1.3、排污口1.4、介质出口1.5和冷凝水出口1.7,其中热能储能介质为软化水,在主机上设有检修人孔1.6,所述的排污口和冷凝水出口为两个。在热软化水输储能箱管网上安装有电动蝶阀7;还包括离子交换器4,离子交换器4通过冷软化水输调节缓冲箱管网16与调节缓冲箱3相连。在热软化水输锅炉管网14、冷软化水输节能主机管网17和余汽输主机管网9均安装有手动调节阀8;在热软化水输锅炉管网14和冷软化水输节能主机管网17上均安装有截止阀6和不锈钢多级泵5。在多功能余汽回收再利用主机、储能箱和调节缓冲箱上均连接有泄压排空管13。

本系统将蒸压釜内排放出的余汽、冷凝水利用主机通过软化水为储热介质,将余热分排汽、排热阶段一次性吸收。使锅炉用储存热能的软化水储存于锅炉房储存水箱,备锅炉使用。整个系统独立、自动化运行。

实施例二

如图4-图6所示,本实施例余汽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是应用于预养窑、静停窑中,包括复式余汽回收再利用主机101、储能箱102、调节缓冲箱103、预养窑、静停窑,在复式余汽回收再利用主机101上设有余汽变冷凝水出口1010,在预养窑和静停窑内均安装有多个热能散发器1018,储能箱102通过热介质水输静停窑管网与静停窑相连并通过静停窑散热,静停窑散热后通过散热后介质水输调节缓冲箱管网1017将介质水输送至调节缓冲箱103内,储能箱102通过热介质水输预养窑管网1014与预养窑相连并通过预养窑散热,预养窑散热后通过散热后介质水输调节缓冲箱管网1015将介质水输送至调节缓冲箱103内,复式余汽回收再利用主机101通过热介质水进储能箱管网1013与储能箱102相连,在热介质水进储能箱管网1013上安装有电动蝶阀107,调节缓冲箱103通过冷介质水进节能主机管网1012与复式余汽回收再利用主机101相连,余汽输主机管网109一端连接余汽排出口,另一端连接复式余汽回收再利用主机101。所述的复式余汽回收再利用主机101、储能箱102和调节缓冲箱103上均安装有泄压排空管1011。在冷介质水进节能主机管网1012、热介质水输静停窑管网1016和热介质水输预养窑管网1014上均安装有不锈钢多级泵105和截止阀106和手动调节阀108;在调节缓冲箱103上连接有补充水进口104管,在余汽输主机管网109和补充水进口104管上均安装有手动调节阀108。所述的复式余汽回收再利用主机101设有热能储能介质进口111、余热蒸汽进口112、压力泄压管113、排污口114、介质出口115和冷凝水出口117,其中热能储能介质为软化水,在主机上设有检修人孔116。

本系统主机将釜内排放出的余汽在排汽时间内将余汽热能一次性吸收,利用水为介质储存热能,储存在储能箱内,而后将储存的热能根据PLC自动分配,按一定的时间一定的量输送至预养窑及静停窑,通过两个窑内的散热器进行散热,减少甚至免去新鲜蒸汽的使用,节省成本,减少排放。散热后的低温水再次回笼进主机,再次回收储存热能,再次使用,循环运行。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领域内普通的技术人员的简单更改和替换都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