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风结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42960发布日期:2018-07-27 21:55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风结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当空调室内机使用一段时间后,过滤网会出现积灰现象,用户晚上睡觉长时间开空调时,通常调节为低风档位,由于过滤网积灰,进风面积变小,造成了出风气流变小,空调室内机出风口下方的压强变小,出风口便形成出风负压,使得外部空气倒灌入风道里面,从而造成出风不顺畅而喘振(即一阵一阵,不连续)现象,出现杂音而困扰到用户睡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导风结构,旨在解决空调室内机在过滤网积灰情况下造成的出风不顺畅而喘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导风结构,包括蜗壳,所述蜗壳内形成有风道,所述蜗壳具有相对设置的出风顶壁和出风底壁,所述出风顶壁和出风底壁之间形成连通所述风道的出风口,还包括导风件,该导风件设于所述出风口,并形成有导风进口和导风出口,所述导风进口连通所述风道,所述导风进口和导风出口之间形成的过气通道使得自导风进口进入而从导风出口流出的气流向出风底壁一侧传送。

可选地,所述导风件设于所述出风顶壁或出风底壁。

可选地,所述导风件为一个,且沿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横跨该出风口设置。

可选地,所述导风件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出风口的左右两端。

可选地,所述蜗壳设有蜗舌,所述蜗舌连接于所述出风顶壁,所述导风件设置在出风底壁且与蜗舌相对。

可选地,所述蜗壳设有蜗舌,所述蜗舌连接于所述出风顶壁,所述导风件设置在出风顶壁且靠近蜗舌。

可选地,所述导风件与出风顶壁或出风底壁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出风顶壁或出风底壁设有安装座,所述导风件设有卡扣,所述导风件的卡扣连接于所述安装座。

可选地,所述导风件包括安装底板以及和安装底板连接的导风面板,所述安装底板与导风面板之间形成具有导风进口和导风出口的过气通道,所述卡扣连接于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与卡扣相配合卡接部,所述导风件通过卡扣扣合在安装座上。

可选地,所述导风面板呈平面状或弧状。

可选地,所述导风进口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导风出口的横截面面积。

可选地,所述导风进口的高度大于导风出口的高度。

可选地,所述导风进口的高度大于导风出口的高度,且导风进口的长度≥20mm,导风进口与导风出口的距离大于≥6mm。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上述所述的导风结构。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上述所述的导风结构,且所述导风件设置在出风底壁;所述蜗壳设有蜗舌,所述蜗舌连接于所述出风顶壁,靠近蜗舌的出风顶壁部位设有多个沿出风口长度方向相间隔排布的百叶,所述导风件设置在百叶的下方。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蜗壳的出风口设置导风件,将靠近出风口上方的气流往出风底壁传送,有效的防止了气流较小时出风底壁处的气流倒灌,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出风口的气流倒灌现象,保证了出风的顺畅性和出风的稳定性,有效地解决了出风喘振的异音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空调室内机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空调室内机第一实施例剖视结构图(垂直于空调室内机长度方向的剖视);

图3为图2中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导风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导风件的剖视结构图(垂直于导风件长度方向的剖视);

图6为本发明空调室内机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空调室内机第二实施例主视图;

图8为图7中a-a剖视示意图;

图9为图8中局部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导风件与蜗壳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b-b剖视图;

图12为图11中c-c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蜗壳与导风件装配结构示意图(另一视角);

图1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蜗壳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其中一个导风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另一件的结构与之一致,不在重复提供);

图1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其中一个导风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垂直于导风件长度方向的剖视);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包括蜗壳,所述蜗壳内形成有风道,所述蜗壳具有相对设置的出风顶壁和出风底壁,所述出风顶壁和出风底壁之间形成连通所述风道的出风口,还包括导风件,该导风件设于所述出风口,并形成有导风进口和导风出口,所述导风进口连通所述风道,所述导风进口和导风出口之间形成的过气通道使得自导风进口进入而从导风出口流出的气流向出风底壁一侧传送。该导风结构应用于空调室内机上,改善空调室内机在过滤网积灰情况下造成的出风不顺畅而喘振的问题。

为了更充分的对导风结构进行说明,以下结合空调室内机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导风结构的空调室内机.

如图1至5,为空调室内机的第一实施例,该空调室内机包括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包括蜗壳200,其内设有风轮510,所述蜗壳200内形成有风道,所述蜗壳200具有相对设置的出风顶壁212和出风底壁211,所述出风顶壁212和出风底壁211之间形成连通所述风道的出风口210;还包括导风件300,该导风件300设于所述出风底壁211,所述蜗壳200设有蜗舌220,连接于出风顶壁212,靠近蜗舌220的出风顶壁部位设有多个沿出风口长度方向相间隔排布的百叶410,所述导风件300设置在百叶410的下方(与蜗舌220相对),所述导风件300形成有导风进口304和导风出口305,所述导风进口304连通所述风道,所述导风进口304和导风出口305之间形成的过气通道使得自导风进口304进入而从导风出口305流出的气流向出风底壁211一侧传送。

当空调室内机长时间使用后,其过滤网出现了积灰现象,使得进风面积变小,若空调室内机处于低风档位时(如晚上睡觉调节为低风档位),由于低风档位进风量较小,两个因素导致出风气流更小,出风气流不能挤满出风口下方,出风口下方容易形成出风负压,外部气流便容易倒灌进空调室内机的风道里,从而出现出风不顺畅而喘振的现象。再者,空调室内机的出风气流是由置于蜗壳内的风轮带动空气实现的,而从蜗壳的出风口(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排出的空气量自出风口上方向下逐渐减小,因此,蜗壳出风口下方的空气量是最低的,这个部位也是最容易形成出负风压。因此,在蜗壳的出风底壁设置导风件(当然不限于出风底壁,出风顶壁或出风顶壁和出风底壁之间的位置均可),空气自导风进口进入,从导风出口流出,将进入导风件的空气往出风底壁一侧传送,从而弥补出风口下方的空气量,避免了出风口下方形成负风压。导风件将一部分流向上方的空气往下传送,由于出风口上方的空气量较大,压强也较大,在一部分空气往下传送后,也不会使得出风口的上方形成负风压。通过上述方案,改善空调室内机在过滤网积灰情况下造成的出风不顺畅而喘振的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为了最大限度的防止低风量情况下,空调室内机出现气流倒灌,所述导风件300为一个,且沿所述出风口210的长度方向横跨该出风口210设置。通过导风件的横跨设置,使得整个出风口的下方均能得到气流的补充,防止喘振现象的发生。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蜗壳200设有蜗舌220,所述蜗舌220连接于所述出风顶壁212,所述导风压件300设置在出风底壁211且与蜗舌220相对。设置导风件相当于在蜗壳出风口增加了额外的阻碍,当导风件设置的位置过于深入时,则会增大风量的损耗以及增大噪音,当导风件设置的位置过于靠外时,则并不能很好的将空气往下出风底壁一侧传送,不能补充蜗壳出风口下方的气压,依然会形成负压区。当导风件设置在与蜗舌对应的出风底壁上时,一方面能将蜗壳出风口上方的空气往下传送,另一方面能避免风量的损失,而且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设置导风件带来的噪音。

正如上所述,当空调室内机使用一段时间后,过滤网才会出现积灰,空调室内机在低风量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喘振的现象,但是在过滤网暂没出现积灰的情况下,理论上导风件可以不进行设置。因此,本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导风件300与出风底壁211可拆卸连接。通过可拆卸连接方式,降低了制造难度,且在空调室内机没有出现喘振现象时,可以拆下导风件,当空调室内机出现喘振现象时,再进行安装。

进一步地,可拆卸连接方式有多种,如通过粘合的形式,螺丝紧固的形式,但如上的方式都存在不少的缺点。如通过粘合的形式,每次均需要使用新的粘合剂,且拆除困难;通过螺丝紧固的形式,在出风口狭小的空间下,不容易进行操作。因此。本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底壁211设有安装座230,所述导风件300设有卡扣303,导风件300的卡扣303连接于所述安装座230。卡扣扣合的形成方便将导风件固定在安装座上,也方便从安装座上拆除,方便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件300包括安装底板301以及和安装底板301连接的导风面板302,安装底板301与导风面板302之间形成具有导风进口304和导风出口305的过气通道,所述卡扣303连接于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座230设有与卡扣303相配合卡接部(图中未示出),所述导风件300通过卡扣303扣合在安装座230上。导风面板302与安装底板301连接从而形成导风通道有多种方式,本申请中通过左右侧壁连接导风面板和安装底板从而形成导风通道,在左右侧壁之间不存在其他阻挡气流的部件,降低阻力。空气从导风进口进入导风件的过气通道,继而从导风出口流出,导风件的存在对部分气流进行导向,从而弥补出风口下方的压强。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面板302呈平面状或弧状。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进口304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导风出口305的横截面面积。正如上所述,导风件的存在是改变部分流向出风口上方的气流的流向,从而弥补出风口下方的压强。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导风进口的横截面面积设置为大于导风出口的横截面面积,使得自进入导风件过气通道的气流的压强逐渐增大,对气流进行压送,进一步的防止出风口下方形成出风负压。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进口304的高度大于导风出口305的高度。通过将导风进口304的设置为更大的高度,使得流向出风口上方部分气流更容易流进导风件的过气气道,更容易形成加压传送,从而弥补出风口下方的压强。

如图6~16所示,为空调室内机的第二实施例,该空调室内机的结构与上述空调室内机的第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类似,区别在于,上述空调室内机的第一实施例中,导风件为一个,且沿蜗壳出风口的长度方向横跨蜗壳出风口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导风件为两个,分别为导风件310和导风件320,两者分别设置在蜗壳出风口210的左右两端。由于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除上述区别之外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一致,因此至少具有第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导风件310和导风件320与出风底壁211的连接方式与第一实施例中导风件300与出风底壁211的连接方式一致。即,出风底壁21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安装座231和232,导风件310上设有卡扣313,导风件320上设有卡扣(图中未示出),导风件310和导风件320分别通过扣合在安装座231和232。

导风件310和导风件320在结构上第一实施例中导风件300一致,以导风件310做说明:所述导风件310包括安装底板311以及和安装底板311连接的导风面板312,安装底板311与导风面板312之间形成具有导风进口314和导风出口315的过气通道,所述卡扣313连接于安装底板311,所述安装座231上设有与卡扣313相配合卡接部(图中未示出),所述导风件310通过卡扣扣合在安装座231。

如上设置的原因在于: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蜗壳出风口)左右两端的出风量相对于出风口中间来说较低,而出风口两端的位置,自出风口上方向下出风量逐渐减小。也即是说,空调室内机出风口两端靠下的部位最容易出现出风负压。由于出风口中间部位不容易形成出风负压,因此导风件设置在出风口的的两端,在防止形成出风负压的前提下,也能降低出风阻力以及降低了成本,兼顾了出风与效能。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进口的高度大于导风出口的高度,且导风进口长度l≥20mm,导风进口和导风出口的距离大于≥6mm。

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区别在于,导风件300设置在出风顶壁212且靠近蜗舌220设置(图中未示出),即百叶410所在的位置,而百叶410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这样的结构使得流向出风口上方的气流几乎导向出风底壁,此时出风口上方由于导风件的导流不容易形成负压,出风口下方也得到气流的补充,同样不容易形成负压。

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的第四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类似,区别在于,导风件310和导风件320设置在出风顶壁212且靠近蜗舌220设置(图中未示出),即百叶410所在的位置,而百叶410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和上述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