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温湿度控制系统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30670发布日期:2018-10-12 20:31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温湿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温湿度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它包括互联网及互联网上所有的资源,兼容互联网所有的应用,但物联网中所有的元素(所有的设备、资源及通信等)都是个性化和私有化的。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路灯照明管控、景观照明管控、楼宇照明管控、广场照明管控、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若干领域。其中,在空调监控方面,现有的智能空调已经能实现部分自动控制功能,如设置时段定时开关机、温度到达目标温度时降低空调温度或关机等,而对于非智能空调却无法实现这些自动控制功能。且现有很多场景如计算机或服务器机房、大型生产车厢中,还存在大量的非智能空调,其功耗巨大,若一直开着则将浪费大量的能耗,不开则影响机器运行及人员工作。

于是便有了一种空调无线物联监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红外空调遥控器监测工作区域的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及空调开关信息,通过rs485接口发送至无线采集器。

所述红外空调遥控器至少与两台非智能空调配对。这样,其便可以控制至少两个非智能空调。

步骤2,无线采集器采集预设区域的各个空调的温度信息,通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prs)或码分多址技术(cdma1x)与服务器进行通信,将所述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及空调开关信息上报给服务器。

然后便可以接收监控人员无线监控发送的调控命令对空调开关或温湿度进行调控,或者也可以由无线采集器直接根据预设规则进行调控。具体如下:

步骤3,所述无线采集器根据预设调控规则和所述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及空调开关信息对所述工作区域的各个非智能空调的开关及温湿度设置进行调控。

可选地,该预设规则可以是将温湿度信息与调控的目标温度进行比对后调节,如调控的目标温度为27摄氏度,则当前温度信息显示为30,则可自动调控降低3度,待实时温度信息为27摄氏度之后再将空调的温度调整为27度或关闭。或者该预设规则还可以将温度信息的温度区间与调控温度进行映射,该区间可包括一个温度也可以包括一段温度区间如30-36度,将30-36度与调控温度26度进行映射,则只要监控到的温度信息显示在30-36度时,则自动调整空调至26度,待实时温度信息为27摄氏度之后再将空调的温度调整为27度或关闭。而对于空调的开关,可以设置预设时间段开启如中午2点-晚上9点,而晚上10点-上午12点可选择关闭空调,从而节省能源,同时确保在较热的时段正常使用空调。湿度的调节原理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4,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及空调开关信息发送至监控中心的监控终端,由所述监控终端发送调控指令给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各个非智能空调的开关及温湿度设置进行调控。

其中,监控终端可通过企业内部网与服务器通信,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

步骤5,所述服务器接收远程终端通过互联网发送的浏览指令,返回所述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及空调开关信息给所述远程终端,由所述远程终端通过互联网发送调控指令给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各个非智能空调的开关及温湿度设置进行调控。

当监控人员不在监控中心时,也可以通过远程终端如电脑通过web应用或浏览器实时查询当前的空调温湿度信息和开关信息,并下发调控指令进行调控。

步骤6,由移动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发送浏览指令给所述服务器,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及空调开关信息,并根据所述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及空调开关信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发送调控指令给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各个非智能空调的开关及温湿度设置进行调控。

由于现有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发展十分迅速且被广泛普及使用,因此,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来查看温度信息并对空调的开关和温湿度设置进行调控。

以上,所述监控终端、远程终端或移动终端发送的调控指令包括全局调控指令和局部调控指令,所述全局调控指令中包含开关调控信息和温湿度调控信息,所述局部调控指令中包括调控的空调的标识信息、调控的空调中每个空调的开关调控信息和温湿度调控信息;

即空调的调控可以进行粗略的统一调控,也可以针对某一台空调或部分空调进行细致的单独调控,从而满足多样化的调控需求,减少调控的工作量。

尤其在移动终端进行调控时,因为其易于携带,具备更好的监控和调节效果。所述移动终端可通过2g、3g或4g网络与所述服务器通信。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及空调开关信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发送调控指令给所述服务器,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温度信息的历史数据统计每个空调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温度正态分布图,通过所述温度正态分布图确定空调的开关时间和温度调控目标,根据所述湿度信息的历史数据统计每个空调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湿度正态分布图,通过所述湿度正态分布图确定湿度调控目标,根据确定的开关机时间、温度调控目标和湿度调控目标生成调控指令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通过正态分布图,可以清晰的获知某个非智能空调所在区域的温度正态分布,从而设定合理的目标温度及开关时间,例如正态分布的纵坐标最高点对应温度为30度,跨越一天中的上午8点至凌晨2点,则在这段时间内需要开启空调对温度进行调控,调控温度目标根据工作区域环境而定,如有工作人员的地方可设置为27度,无人工作区域可设置相对较高。湿度调控原理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当用户使用所述监控终端、远程终端或移动终端查看所述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及空调开关信息,以及发送调控指令时,所述监控终端、远程终端或移动终端提示所述用户进行登录,若登录通过,则允许所述用户操作,若登录失败,则拒绝所述用户操作。

登录的方式包括账号密码登录或用户生物特征登录中的至少一种。

可以仅采用一种,也可以为了提高安全性采用两种。

用户生物特征登录可通过用户指纹识别或声音识别或视网膜识别进行登录。

通过增加登录验证的机制,可以提高系统监控和调控的安全性。

步骤6,当所述各个空调中的任一空调发生故障时,所述无线采集器控制所述红外空调遥控器开启备用的非智能空调,并根据预设调控规则和所述红外空调遥控器上报的实时的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及空调开关信息对所述备用的非智能空调的开关及温湿度设置进行调控;并采集故障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由所述服务器转发故障信息给所述监控终端、远程终端或移动终端,所述故障信息中包含发生故障的空调的标识信息。

由于红外空调遥控器与至少两个非智能空调配对,因此可以控制至少两个空调的开关,当某一个空调故障时,可以控制另一台空调开启作为备用,确保工作区域的温湿度正常,确保机器或人员的正常工作。

其中,所述服务器发送故障信息给所述移动终端时,通过短信或邮件的方式发送。

可选地,所述无线采集器集成在非智能空调内或独立设置。

通过将非智能空调、红外空调遥控器、无线采集器、服务器以及各种调控终端进行无线连接构成无线监控的物联网系统,设备之间均通过无线通信,从而降低了线路成本;且通过多样化的调控选择,尤其由移动终端根据温湿度的正态分布确定调控的目标温湿度和开关时间,可实现对空调开关和温湿度的自动调控或实时调控,从而降低非智能空调的能耗;在空调发生故障时,由无线采集器控制红外空调遥控器开启备用空调,确保工作区域的温度正常,并将给移动终端发送故障信息,以便监控人员或维护人员迅速对故障空调进行维护,确保空调的正常工作。

如图1所示,而这样空调无线物联监控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红外空调遥控器100,用于监测工作区域的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及空调开关信息,通过rs485接口发送至无线采集器200,所述红外空调遥控器100至少与两个非智能空调600和700配对;

无线采集器200,用于通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或码分多址技术与服务器300进行通信,将所述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及空调开关信息上报给服务器300;以及根据预设调控规则和所述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及空调开关信息对所述工作区域的各个非智能空调600的开关及温湿度设置进行调控;

所述服务器300,用于将所述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及空调开关信息发送至监控中心的监控终端400,由所述监控终端400发送调控指令给所述服务器300,对所述各个非智能空调600的开关及温湿度设置进行调控;或者接收远程终端500通过互联网发送的浏览指令,返回所述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及空调开关信息给所述远程终端500,由所述远程终端500通过互联网发送调控指令给所述服务器300,对所述各个非智能空调600的开关及温湿度设置进行调控;

所述监控终端400,用于监控所述工作区域的各个非智能空调的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和开关信息,发送调控指令给所述服务器300,对所述各个非智能空调的开关及温湿度设置进行调控;

所述远程终端500,用于通过互联网发送浏览指令,接收所述服务器300返回的所述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和开关信息,通过互联网发送调控指令给所述服务器300,对所述各个非智能空调的开关及温湿度设置进行调控;

移动终端600,用于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发送浏览指令给所述服务器300,从所述服务器300获取所述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及空调开关信息,并根据所述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及空调开关信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发送调控指令给所述服务器300,对所述各个非智能空调的开关及温湿度设置进行调控;

至少两个非智能空调(600和700),用于接收所述监控终端400、远程终端500或移动终端600发送的调控指令,进行开关或温度调节;

所述监控终端400、远程终端500或移动终端600发送的调控指令包括全局调控指令和局部调控指令,所述全局调控指令中包含空调开关信息和调控温度信息,所述局部调控指令中包括调控的空调的标识信息、调控的空调中每个空调的开关信息和调控温度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600根据所述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及空调开关信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发送调控指令给所述服务器300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信息的历史数据统计每个空调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温度正态分布图,通过所述温度正态分布图确定空调的开关时间和温度调控目标,根据所述湿度信息的历史数据统计每个空调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湿度正态分布图,通过所述湿度正态分布图确定湿度调控目标,根据确定的开关机时间、温度调控目标和湿度调控目标生成调控指令发送给所述服务器300;

所述无线采集器200,还用于当所述各个空调600中的任一空调发生故障时,所述无线采集器控制所述红外空调遥控器开启备用的非智能空调700,并根据预设调控规则和所述红外空调遥控器100上报的实时的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及空调开关信息对所述备用的非智能空调700的开关及温湿度设置进行调控;并采集故障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300,由所述服务器转发故障信息给所述监控终端400、远程终端500或移动终端600,所述故障信息中包含发生故障的空调的标识信息;

其中,所述服务器300发送故障信息给所述移动终端600时,通过短信或邮件的方式发送。

可选地,所述监控终端400、远程终端500或移动终端600还用于:

当用户使用所述监控终端400、远程终端500或移动终端600查看所述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及空调开关信息,以及发送调控指令时,所述监控终端400、远程终端500或移动终端600提示所述用户进行登录,若登录通过,则允许所述用户操作,若登录失败,则拒绝所述用户操作。

登录的方式包括账号密码登录或用户生物特征登录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600通过2g、3g或4g网络与所述服务器200通信。

所述无线采集器200集成在非智能空调600内或独立设置。

通过将非智能空调、红外空调遥控器、无线采集器、服务器以及各种调控终端进行无线连接构成无线监控的物联网系统,设备之间均通过无线通信,从而降低了线路成本;且通过多样化的调控选择,尤其由移动终端根据温湿度的正态分布确定调控的目标温湿度和开关时间,可实现对空调开关和温湿度的自动调控或实时调控,从而降低非智能空调的能耗;在空调发生故障时,由无线采集器控制红外空调遥控器开启备用空调,确保工作区域的温度正常,并将给移动终端发送故障信息,以便监控人员或维护人员迅速对故障空调进行维护,确保空调的正常工作。

而无线采集器通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将所述温度信息上报给服务器之际,无线采集器起初会把要传递给服务器的所述温度信息生成报文,获得若干报文,接着凭借握手协议经由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把每个报文传递到服务器,于传递期间,在上一个报文正确传递到服务器后,方可传递下一个报文,如果全球移动通信系统通信条件不好之际,如果存在一报文若干次没正确传递到服务器,无线采集器会持续传递所述报文,一直到所述报文正确传递到服务器。

也就是说,在传递温度信息之际,如果全球移动通信系统通信条件不好之际,如果存在一报文若干次没正确传递到服务器,无线采集器会持续传递所述报文,是的在一样的时段里,温度信息传递效果不佳,另外传递的温度信息实时性不够,传递所述报文的总的间隔时段不小。

还有就是,所述服务器设置在服务器机箱里,目前的服务器机箱里服务器的部件不少,在服务器运行之际,服务器机箱里面的服务器的部件会发生升温现象,在升温到一定程度还会出现燃烧的现象,另外在运用期间服务器机箱常常遭到撞击,使得服务器机箱抖动,而目下的服务器机箱里未曾出现适宜的架构对它执行防护。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温湿度控制系统及其方法,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温度信息传递效果不佳、传递的温度信息实时性不够、服务器机箱里面的服务器的部件会发生升温现象甚至还会出现燃烧的现象、服务器机箱抖动时无适宜的架构对它执行防护的缺陷。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温湿度控制系统及其方法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多功能温湿度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无线采集器200,用于通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将所述温度信息上报给服务器300;

所述服务器设置在服务器机箱里,所述服务器机箱包括长方体状支撑片201,长方体状支撑片201的顶壁开有容纳口,容纳口里设有长方体状联结片202,长方体状联结片202的两边的表面上都固连着一对长方体状联结板217,长方体状联结板217的一边都固连着柱状挤压条,长方体状联结板217对柱状挤压条进行挤压,容纳口里的面对面的边部表面上固连着一对柱状定位条218,一对柱状挤压条的一头透过设置着柱状定位条218且伸展到柱状定位条218的一边,柱状挤压条上缠绕着用于缓冲的螺旋状铍青铜丝216,用于缓冲的螺旋状铍青铜丝216的一头固连于柱状定位条218的一边的表面上,用于缓冲的螺旋状铍青铜丝216的另一头固连于长方体状联结板217的边壁上,长方体状支撑片201的两边都固连着板状联结片212,长方体状联结片202的顶部固连着长方体状撑持片,长方体状撑持片的顶部固连着一边开口且中空的长方体状防护壳204,中空的长方体状防护壳204的开口上枢接有防护罩203,防护罩203防护中空的长方体状防护壳204里的服务器,中空的长方体状防护壳204里的下部固连着水平板211,水平板211的顶部一边固连着纵向板210,纵向板210的顶部固连着长方体状定位片208,长方体状定位片208的底部边壁上设有导轨214,导轨214里设有引导块,长方体状定位片208的下部两边固连着定位块,这里一定位块的一边固连着牵引马达213,牵引马达213的转杆透过这定位块且伸展到这定位块的一边,牵引马达213的转杆的尾部固连着丝杠215,丝杠215的一头透过引导块还旋动连接在另一个定位块的一边,引导块上设置着贯通式丝槽一,丝杠215透过贯通式丝槽一,引导块的下部固连着拱状传输通道207,拱状传输通道207上等间隔的分布着若干送气孔,水平板211的上部固连着架设框206,中空的长方体状防护壳204的顶部一边固连着送气扇205,送气扇205上相连着送气通道209,送气通道209的一头透过中空的长方体状防护壳204与长方体状定位片208的边部表面且伸展到长方体状定位片208的下部,送气通道209的尾部相连于拱状传输通道207的一边,拱状传输通道207经由送气扇205送来的气流经由送气通道209传递。

防护罩203的一头的边壁上固连着卡接头,中空的长方体状防护壳204的一头的边壁上设置着同卡接头相对的卡接口,卡接头伸入到卡接口里,以此稳定住防护罩203,防护罩203的一头边壁上固连着握柄,经由握柄,掀起防护罩203,握柄上设置着若干条状凸起,一对板状联结片212上等间距的设置着若干贯通式丝槽二,贯通式丝槽二中透过的是与之丝接的丝杠,经由丝杠透过贯通式丝槽二,以此对板状联结片212执行稳定作用,丝杠透过贯通式丝槽二并伸展到贯通式丝槽二里。

所述多功能温湿度控制系统的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1,红外空调遥控器监测工作区域的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及空调开关信息,通过rs485接口发送至无线采集器;

步骤2,无线采集器采集空调的温度信息,通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将所述温度信息上报给服务器;

所述无线采集器通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将所述温度信息上报给服务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在到了温度信息的传递之际时,无线采集器得到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传递用来传递的数组里用来暂存服务器没认定的报文;

步骤2-2,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报文传递的间断时段和设定的暂存报文的时段最大值,认定此次传递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

步骤2-3,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的以前的传递时刻和最终传递大小,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里,获得要传递的报文;

步骤2-4,朝服务器传递要传递的报文。

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报文传递的间断时段和设定的暂存报文的时段最大值,认定此次传递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包括如下方式:

凭借报文传递的间断时段和设定的暂存报文的时段最大值,认定传递了多少次;

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和传递了多少次,认定此次传递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

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的以前的传递时刻和最终传递大小,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里,获得要传递的报文,包括如下方式:

凭借最终传递大小,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里获得最终报文;

认定最终报文是不是首次传递;

如果最终报文是首次传递,另外最终传递大小小于现时已认定的要传递的报文大小,就把最终报文当成要传递的报文;

如果最终报文不是首次传递,把最终报文的时段一的大小与时段二的大小相比;

在最终报文的时段二的大小小于时段一的大小,另外最终传递大小小于现时已认定的要传递的报文大小,就把最终报文当成要传递的报文;

这里,时段一的大小是最终报文上一的传递时刻同现在时刻间的时段,时段二的大小是服务器对报文执行认定是不是正确的时段大小。

所述无线采集器通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将所述温度信息上报给服务器的方法,还包括:

如果随意一报文的传递了多少次的数量抵达了设定的次数并且都没正确传递到服务器时,就把报文同设定的报文间的报文清除掉。

朝服务器传递要传递的报文,包括如下方式:

凭借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频宽,认定报文的同时传递的比特个数;

凭借同时传递的比特个数、要传递的报文和要传递的报文的传递序列,对要传递的报文执行划分,获得同时传递的比特个数对应的报文组;

朝服务器按照一次传送一个比特的方式传递报文组。

所述无线采集器通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将所述温度信息上报给服务器的方法,具体说来包括步骤:

步骤3-1、无线采集器把温度信息形成报文,接着把报文暂存在用来传递的数组里;

无线采集器在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报文之际,暂存的报文带着设定暂存的时段最大值,在暂存的报文在设定暂存的时段最大值里正确传递到服务器,就被服务器认定,这样无线采集器会在得知报文被服务器认定后,把所述报文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清除掉;在暂存的报文在设定暂存的时段最大值里没正确传递到服务器,无线采集器能把所述报文径直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清除掉;

用来传递的数组里还带着设定的用来传递的数组大小,可暂存设定个数的报文。

步骤3-2、在到了温度信息的传递之际时,无线采集器得到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

无线采集器具有计时模块,所述计时模块按周期会朝无线采集器传递一请求消息,来激活无线采集器采集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这里,计时模块朝无线采集器传递请求消息间的间断时段大小能够是0.04秒、0.06秒或0.07秒;在传递温度信息的期间,只要隔0.04秒、0.06秒或0.07秒计时模块都朝无线采集器传递请求消息,来激活无线采集器启动得到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的操作;

步骤3-3、无线采集器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报文传递的间断时段和设定的暂存报文的时段最大值,认定此传递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

用来传递的数组里中暂存的报文具有设定暂存的时段最大值,要保证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在设定暂存的时段最大值里正确的传递到服务器里,无线采集器每当于传递报文前,均会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报文传递的间断时段和设定的暂存报文的时段最大值,认定此次发送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所述最终传递大小为表示于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所暂存的报文抵达设定暂存的时段最大值前,把用来传递的数组里中暂存的报文进行传递之际要用到的最低所需要的传递大小;这里,报文传递的间断时段同计时模块朝无线采集器传递请求消息的时段大小一致;

所述采集器在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报文传递的间断时段和设定的暂存报文的时段最大值,认定此次传递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之际,能运行如下方式:

起初、凭借报文传递的间断时段和设定的暂存报文的时段最大值,认定传递多少次的数量;

这里,所述传递多少次的数量是在设定暂存的时段最大值里把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传递多少次的最大值;在推导传递多少次的数量之际,把设定的暂存报文的时段最大值同报文传递的间断时段相除,且把获取的商值当成传递多少次的数量;

接着、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和传递多少次的数量,认定此次传递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

在认定此次传递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之际,能把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同传递多少次的数量相除,还把获得的商值当成此次传递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

3-4、无线采集器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的以前的传递时刻和最终传递大小,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历,获得要传递的报文;

凭借保存的传递报文的传递时刻和所述3-3里认定的最终传递大小,无线采集器在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的以前的传递时刻和最终传递大小,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里,获得要传递的报文之际,能包括如下方法:

(1)凭借最终传递大小,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里得到最终报文;

(2)认定最终报文是不是首次传递:

详细而言,因为无线采集器上存放着传递的报文信息,所以,无线采集器能凭借存放的传递的报文信息执行认定;如果无线采集器经存放的传递的报文信息里检索出最终报文的报文id,就认定最终报文非首次传递;如果无线采集器经存放的传递的报文信息里没检索出最终报文的报文id,就认定最终报文是首次传递;

凭借对最终报文的认定,如果最终报文是首次传递,加上最终传递大小小于现时已认定的要传递的报文大小,就把最终报文当成要传递的报文;如果最终报文不是首次传递,另外还须对最终报文继续认定,在继续认定之际,须把最终报文的时段一的大小同时段二的大小执行对比,在时段二的大小小于最终报文的时段一的大小,表示最终报文的认定时段不短,这报文也许不能被服务器认定,这样如果最终传递大小小于现时已认定的要传递的报文大小,即可把最终报文充当要传递的报文;这里,时段一的大小是最终报文上一的传递时刻同现在时刻间的时段,能凭借无线采集器存放的传递的报文信息执行认定;在详细认定之际,先得到无线采集器上一次传递的每个报文的往返时段的大小,接着把得到的每个往返时段的大小求均值,获取均值一,接着于得到上两次传递的每个报文的往返时段的大小,把得到的每个往返时段的大小求均值,获取均值二,凭借获得的均值一与均值二,就推出时段二的大小;详细而言,时段二的大小为八分之一乘以均值一的积加上八分之七乘以均值的积所得到的和值;

在把最终报文的时段一的大小同时段二的大小执行对比期间,如果最终报文的时段一的大小小于时段二的大小,表示最终报文的认定时段的大小在许可的认定时段的大小范围里;

步骤3-5、无线采集器朝服务器传递要传递的报文;

在运用期间,长方体状支撑片201两边的板状联结片212,经由丝杠透过板状联结片212上的贯通式丝槽二把它定位在所需之处,长方体状支撑片201上开有沟路,长方体状联结片202设置于沟路里,凭借长方体状联结片202的两边的边壁上固连着长方体状联结板217,长方体状联结板217上固连着柱状挤压条,柱状挤压条上缠绕着用于缓冲的螺旋状铍青铜丝216,柱状挤压条被柱状定位条218阻隔,以此让用于缓冲的螺旋状铍青铜丝216在遭到挤压后,可实时执行回原,进一步对中空的长方体状防护壳204执行减振,在经由防护罩203掀开中空的长方体状防护壳204后,能够见到水平板211上设置着架设框206,在架设框206上的服务器在运行之间,会出现温升的现象,要进行制冷,就经由长方体状定位片208上的牵引马达213的转杆牵引丝杠215旋动,以此牵引丝杠215上的引导块执行运动,以此牵引拱状传输通道7执行运动,在送气扇205与送气通道209的共同作用下,把气流经由送气通道209传递至拱状传输通道207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在运用期间,长方体状支撑片201两边的板状联结片212,经由丝杠透过板状联结片212上的贯通式丝槽二把它定位在所需之处,长方体状支撑片201上开有沟路,长方体状联结片202设置于沟路里,凭借长方体状联结片202的两边的边壁上固连着长方体状联结板217,长方体状联结板217上固连着柱状挤压条,柱状挤压条上缠绕着用于缓冲的螺旋状铍青铜丝216,柱状挤压条被柱状定位条218阻隔,以此让用于缓冲的螺旋状铍青铜丝216在遭到挤压后,可实时执行回原,进一步对中空的长方体状防护壳204执行减振,在经由防护罩203掀开中空的长方体状防护壳204后,能够见到水平板211上设置着架设框206,在架设框206上的服务器在运行之间,会出现温升的现象,要进行制冷,就经由长方体状定位片208上的牵引马达213的转杆牵引丝杠215旋动,以此牵引丝杠215上的引导块执行运动,以此牵引拱状传输通道7执行运动,在送气扇205与送气通道209的共同作用下,把气流经由送气通道209传递至拱状传输通道207里。

在到了温度信息的传递之际时,无线采集器得到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另外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报文传递的间断时段和设定的暂存报文的时段最大值,认定此次传递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的以前的传递时刻和最终传递大小,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里,获得要传递的报文,朝服务器传递要传递的报文。因为此次传递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为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大小来认定的,另外只要一旦在到了温度信息的传递之际时,无线采集器均会朝服务器传递报文,以此来让温度信息的传递速率恒定、顺畅,改善了同样时段里温度信息的传递效果。还有就是,在用来传递的数组里的随意一报文传递若干次都没正确传递到服务器后,无线采集器就把这个报文至下一个设定报文间的报文清除掉,以此防止由于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大小不小而出现传递耗时很大,让服务器得到的温度信息带有实时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多功能温湿度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服务器机箱的外形架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服务器机箱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服务器机箱里面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部分部件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的服务器机箱里的边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图6所示,多功能温湿度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红外空调遥控器100,用于监测工作区域的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及空调开关信息,通过rs485接口发送至无线采集器200,所述红外空调遥控器100至少与两个非智能空调600和700配对;

无线采集器200,用于通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或码分多址技术与服务器300进行通信,将所述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及空调开关信息上报给服务器300;

所述服务器设置在服务器机箱里,所述服务器机箱包括长方体状支撑片201,长方体状支撑片201的顶壁开有容纳口,容纳口里设有长方体状联结片202,长方体状联结片202的两边的表面上都固连着一对长方体状联结板217,长方体状联结板217的一边都固连着柱状挤压条,长方体状联结板217对柱状挤压条进行挤压,容纳口里的面对面的边部表面上固连着一对柱状定位条218,一对柱状挤压条的一头透过设置着柱状定位条218且伸展到柱状定位条218的一边,柱状挤压条上缠绕着用于缓冲的螺旋状铍青铜丝216,在长方体状联结板217对柱状挤压条挤压之际,柱状挤压条对用于缓冲的螺旋状铍青铜丝216实行挤压,以此让用于缓冲的螺旋状铍青铜丝216执行紧缩,在撤销挤压后,经由用于缓冲的螺旋状铍青铜丝216实时的回原,达到了缓冲的效果,用于缓冲的螺旋状铍青铜丝216的一头固连于柱状定位条218的一边的表面上,用于缓冲的螺旋状铍青铜丝216的另一头固连于长方体状联结板217的边壁上,长方体状支撑片201的两边都固连着板状联结片212,长方体状联结片202的顶部固连着长方体状撑持片,长方体状撑持片的顶部固连着一边开口且中空的长方体状防护壳204,中空的长方体状防护壳204的开口上枢接有防护罩203,防护罩203防护中空的长方体状防护壳204里的服务器,中空的长方体状防护壳204里的下部固连着水平板211,水平板211的顶部一边固连着纵向板210,纵向板210的顶部固连着长方体状定位片208,长方体状定位片208的底部边壁上设有导轨214,导轨214里设有引导块,长方体状定位片208的下部两边固连着定位块,这里一定位块的一边固连着牵引马达213,牵引马达213的转杆透过这定位块且伸展到这定位块的一边,牵引马达213的转杆的尾部固连着丝杠215,在牵引马达213运行之际,以此牵引引导块同丝杠215执行来回移动,丝杠215的一头透过引导块还旋动连接在另一个定位块的一边,引导块上设置着贯通式丝槽一,丝杠215透过贯通式丝槽一,引导块的下部固连着拱状传输通道207,拱状传输通道207上等间隔的分布着若干送气孔,水平板211的上部固连着架设框206,中空的长方体状防护壳204的顶部一边固连着送气扇205,送气扇205上相连着送气通道209,送气通道209的一头透过中空的长方体状防护壳204与长方体状定位片208的边部表面且伸展到长方体状定位片208的下部,送气通道209的尾部相连于拱状传输通道207的一边,拱状传输通道207经由送气扇205送来的气流经由送气通道209传递,以此达到了对架设框206上的服务器执行制冷的性能。

防护罩203的一头的边壁上固连着卡接头,中空的长方体状防护壳204的一头的边壁上设置着同卡接头相对的卡接口,卡接头伸入到卡接口里,以此稳定住防护罩203,防护罩203的一头边壁上固连着握柄,经由握柄,掀起防护罩203,握柄上设置着若干条状凸起以此增加握持时的摩擦,一对板状联结片212上等间距的设置着若干贯通式丝槽二,贯通式丝槽二中透过的是与之丝接的丝杠,经由丝杠透过贯通式丝槽二,以此对板状联结片212执行稳定作用,丝杠透过贯通式丝槽二并伸展到贯通式丝槽二里,送气通道209是塑料材料,中空的长方体状防护壳204运用铜合金构建,减小腐蚀作用。

在运用期间,长方体状支撑片201两边的板状联结片212,经由丝杠透过板状联结片212上的贯通式丝槽二把它定位在所需之处,长方体状支撑片201上开有沟路,长方体状联结片202设置于沟路里,凭借长方体状联结片202的两边的边壁上固连着长方体状联结板217,长方体状联结板217上固连着柱状挤压条,柱状挤压条上缠绕着用于缓冲的螺旋状铍青铜丝216,柱状挤压条被柱状定位条218阻隔,以此让用于缓冲的螺旋状铍青铜丝216在遭到挤压后,可实时执行回原,进一步对中空的长方体状防护壳204执行减振,在经由防护罩203掀开中空的长方体状防护壳204后,能够见到水平板211上设置着架设框206,在架设框206上的服务器在运行之间,会出现温升的现象,要进行制冷,就经由长方体状定位片208上的牵引马达213的转杆牵引丝杠215旋动,以此牵引丝杠215上的引导块执行运动,以此牵引拱状传输通道7执行运动,在送气扇205与送气通道209的共同作用下,把气流经由送气通道209传递至拱状传输通道207里,由此不光能对架设框206上的服务器制冷,也可整体执行制冷。

在运用期间,长方体状支撑片201两边的板状联结片212,经由丝杠透过板状联结片212上的贯通式丝槽二把它定位在所需之处,长方体状支撑片201上开有沟路,长方体状联结片202设置于沟路里,凭借长方体状联结片202的两边的边壁上固连着长方体状联结板217,长方体状联结板217上固连着柱状挤压条,柱状挤压条上缠绕着用于缓冲的螺旋状铍青铜丝216,柱状挤压条被柱状定位条218阻隔,以此让用于缓冲的螺旋状铍青铜丝216在遭到挤压后,可实时执行回原,进一步对中空的长方体状防护壳204执行减振,在经由防护罩203掀开中空的长方体状防护壳204后,能够见到水平板211上设置着架设框206,在架设框206上的服务器在运行之间,会出现温升的现象,要进行制冷,就经由长方体状定位片208上的牵引马达213的转杆牵引丝杠215旋动,以此牵引丝杠215上的引导块执行运动,以此牵引拱状传输通道7执行运动,在送气扇205与送气通道209的共同作用下,把气流经由送气通道209传递至拱状传输通道207里,由此不光能对架设框206上的服务器制冷,也可整体执行制冷。

以及根据预设调控规则和所述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及空调开关信息对所述工作区域的各个非智能空调600的开关及温湿度设置进行调控;

所述服务器300,用于将所述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及空调开关信息发送至监控中心的监控终端400,由所述监控终端400发送调控指令给所述服务器300,对所述各个非智能空调600的开关及温湿度设置进行调控;或者接收远程终端500通过互联网发送的浏览指令,返回所述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及空调开关信息给所述远程终端500,由所述远程终端500通过互联网发送调控指令给所述服务器300,对所述各个非智能空调600的开关及温湿度设置进行调控;

所述监控终端400,用于监控所述工作区域的各个非智能空调的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和开关信息,发送调控指令给所述服务器300,对所述各个非智能空调的开关及温湿度设置进行调控;

所述远程终端500,用于通过互联网发送浏览指令,接收所述服务器300返回的所述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和开关信息,通过互联网发送调控指令给所述服务器300,对所述各个非智能空调的开关及温湿度设置进行调控;

移动终端600,用于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发送浏览指令给所述服务器300,从所述服务器300获取所述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及空调开关信息,并根据所述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及空调开关信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发送调控指令给所述服务器300,对所述各个非智能空调的开关及温湿度设置进行调控;

至少两个非智能空调(600和700),用于接收所述监控终端400、远程终端500或移动终端600发送的调控指令,进行开关或温度调节;

所述监控终端400、远程终端500或移动终端600发送的调控指令包括全局调控指令和局部调控指令,所述全局调控指令中包含空调开关信息和调控温度信息,所述局部调控指令中包括调控的空调的标识信息、调控的空调中每个空调的开关信息和调控温度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600根据所述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及空调开关信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发送调控指令给所述服务器300时,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信息的历史数据统计每个空调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温度正态分布图,通过所述温度正态分布图确定空调的开关时间和温度调控目标,根据所述湿度信息的历史数据统计每个空调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湿度正态分布图,通过所述湿度正态分布图确定湿度调控目标,根据确定的开关机时间、温度调控目标和湿度调控目标生成调控指令发送给所述服务器300;

所述无线采集器200,还用于当所述各个空调600中的任一空调发生故障时,所述无线采集器控制所述红外空调遥控器开启备用的非智能空调700,并根据预设调控规则和所述红外空调遥控器100上报的实时的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及空调开关信息对所述备用的非智能空调700的开关及温湿度设置进行调控;并采集故障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300,由所述服务器转发故障信息给所述监控终端400、远程终端500或移动终端600,所述故障信息中包含发生故障的空调的标识信息;

其中,所述服务器300发送故障信息给所述移动终端600时,通过短信或邮件的方式发送。

可选地,所述监控终端400、远程终端500或移动终端600还用于:

当用户使用所述监控终端400、远程终端500或移动终端600查看所述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及空调开关信息,以及发送调控指令时,所述监控终端400、远程终端500或移动终端600提示所述用户进行登录,若登录通过,则允许所述用户操作,若登录失败,则拒绝所述用户操作。

登录的方式包括账号密码登录或用户生物特征登录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600通过2g、3g或4g网络与所述服务器200通信。

所述无线采集器200集成在非智能空调600内或独立设置。

通过将非智能空调、红外空调遥控器、无线采集器、服务器以及各种调控终端进行无线连接构成无线监控的物联网系统,设备之间均通过无线通信,从而降低了线路成本;且通过多样化的调控选择,尤其由移动终端根据温湿度的正态分布确定调控的目标温湿度和开关时间,可实现对空调开关和温湿度的自动调控或实时调控,从而降低非智能空调的能耗;在空调发生故障时,由无线采集器控制红外空调遥控器开启备用空调,确保工作区域的温度正常,并将给移动终端发送故障信息,以便监控人员或维护人员迅速对故障空调进行维护,确保空调的正常工作。

所述多功能温湿度控制系统的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1,红外空调遥控器监测工作区域的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及空调开关信息,通过rs485接口发送至无线采集器;

所述红外空调遥控器至少与两台非智能空调配对。这样,其便可以控制至少两个非智能空调。

步骤2,无线采集器采集预设区域的各个空调的温度信息,通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prs)或码分多址技术(cdma1x)与服务器进行通信,将所述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及空调开关信息上报给服务器;

所述无线采集器通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将所述温度信息上报给服务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在到了温度信息的传递之际时,无线采集器得到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传递用来传递的数组里用来暂存服务器没认定的报文;

步骤2-2,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报文传递的间断时段和设定的暂存报文的时段最大值,认定此次传递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

步骤2-3,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的以前的传递时刻和最终传递大小,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里,获得要传递的报文;

步骤2-4,朝服务器传递要传递的报文。

在到了温度信息的传递之际时,无线采集器得到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另外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报文传递的间断时段和设定的暂存报文的时段最大值,认定此次传递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的以前的传递时刻和最终传递大小,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里,获得要传递的报文,朝服务器传递要传递的报文。因为此次传递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为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大小来认定的,另外只要一旦在到了温度信息的传递之际时,无线采集器均会朝服务器传递报文,以此来让温度信息的传递速率恒定、顺畅,改善了同样时段里温度信息的传递效果。还有就是,在用来传递的数组里的随意一报文传递若干次都没正确传递到服务器后,无线采集器就把这个报文至下一个设定报文间的报文清除掉,以此防止由于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大小不小而出现传递耗时很大,让服务器得到的温度信息带有实时性。

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报文传递的间断时段和设定的暂存报文的时段最大值,认定此次传递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包括如下方式:

凭借报文传递的间断时段和设定的暂存报文的时段最大值,认定传递了多少次;

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和传递了多少次,认定此次传递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

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的以前的传递时刻和最终传递大小,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里,获得要传递的报文,包括如下方式:

凭借最终传递大小,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里获得最终报文;

认定最终报文是不是首次传递;

如果最终报文是首次传递,另外最终传递大小小于现时已认定的要传递的报文大小,就把最终报文当成要传递的报文;

如果最终报文不是首次传递,把最终报文的时段一的大小与时段二的大小相比;

在最终报文的时段二的大小小于时段一的大小,另外最终传递大小小于现时已认定的要传递的报文大小,就把最终报文当成要传递的报文;

这里,时段一的大小是最终报文上一的传递时刻同现在时刻间的时段,时段二的大小是服务器对报文执行认定是不是正确的时段大小。

所述无线采集器通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将所述温度信息上报给服务器的方法,还包括:

如果随意一报文的传递了多少次的数量抵达了设定的次数并且都没正确传递到服务器时,就把报文同设定的报文间的报文清除掉。

朝服务器传递要传递的报文,包括如下方式:

凭借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频宽,认定报文的同时传递的比特个数;

凭借同时传递的比特个数、要传递的报文和要传递的报文的传递序列,对要传递的报文执行划分,获得同时传递的比特个数对应的报文组;

朝服务器按照一次传送一个比特的方式传递报文组。

所述无线采集器通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将所述温度信息上报给服务器的方法,具体说来包括步骤:

步骤3-1、无线采集器把温度信息形成报文,接着把报文暂存在用来传递的数组里;

要最大限度确保播放温度的可靠性,防止报文在传递期间遗漏或者发生或出现差错,使得服务器对所述报文不能获取或者获取有误,温度信息无法正确得到,这样,要达成报文的再次传递,无线采集器具有用来传递的数组,所述用来传递的数组里用于暂存没被服务器认定的报文。如果有报文在传递期间遗漏,是的服务器不能获得,这样无线采集器就能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里得到所述报文,还能再次传递所述报文;如果报文在传递期间发生差错,使得服务器获取有误,这样无线采集器能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获得所述报文,还能再次传递所述报文。

因为温度信息对实时性有需求,所以,无线采集器在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报文之际,暂存的报文带着设定暂存的时段最大值,在暂存的报文在设定暂存的时段最大值里正确传递到服务器,就被服务器认定,这样无线采集器会在得知报文被服务器认定后,把所述报文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清除掉;在暂存的报文在设定暂存的时段最大值里没正确传递到服务器,无线采集器能把所述报文径直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清除掉;这里,设定暂存的时段最大值能够使0.04秒、0.07秒或者0.2秒。

用来传递的数组里还带着设定的用来传递的数组大小,可暂存设定个数的报文。

就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的用来传递的数组大小是0.3m,形成的报文的大小是0.003m,那么用来传递的数组里仅可暂存100个报文。

步骤3-2、在到了温度信息的传递之际时,无线采集器得到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

要改善温度信息的传递效果,让温度信息的传递速率恒定、顺畅,无线采集器具有计时模块,所述计时模块按周期会朝无线采集器传递一请求消息,来激活无线采集器采集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这里,计时模块朝无线采集器传递请求消息间的间断时段大小能够是0.04秒、0.06秒或0.07秒;在传递温度信息的期间,只要隔0.04秒、0.06秒或0.07秒计时模块都朝无线采集器传递请求消息,来激活无线采集器启动得到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的操作。

步骤3-3、无线采集器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报文传递的间断时段和设定的暂存报文的时段最大值,认定此传递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

用来传递的数组里中暂存的报文具有设定暂存的时段最大值,要保证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在设定暂存的时段最大值里正确的传递到服务器里,无线采集器每当于传递报文前,均会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报文传递的间断时段和设定的暂存报文的时段最大值,认定此次发送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所述最终传递大小为表示于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所暂存的报文抵达设定暂存的时段最大值前,把用来传递的数组里中暂存的报文进行传递之际要用到的最低所需要的传递大小;这里,报文传递的间断时段同计时模块朝无线采集器传递请求消息的时段大小一致。

所述采集器在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报文传递的间断时段和设定的暂存报文的时段最大值,认定此次传递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之际,能运行如下方式:

起初、凭借报文传递的间断时段和设定的暂存报文的时段最大值,认定传递多少次的数量;

这里,所述传递多少次的数量是在设定暂存的时段最大值里把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传递多少次的最大值;在推导传递多少次的数量之际,把设定的暂存报文的时段最大值同报文传递的间断时段相除,且把获取的商值当成传递多少次的数量;就像,设定报文传递的间断时段是0.03秒,设定的暂存报文的时段的最大值是0.3秒,那么传递多少次的数量是设定的暂存报文的时段最大值除以报文传递的间断时段得到10,也就是传递多少次的数量是10。

接着、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和传递多少次的数量,认定此次传递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

在认定此次传递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之际,能把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同传递多少次的数量相除,还把获得的商值当成此次传递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就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数量是300,于设定暂存的时段最大值里传递报文多少次的数量是30,那么此时传递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是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除以传递多少次的数量,也就是10,也就是此次起码要传递10个报文。

因为无线采集器传递的温度信息实时性需求高,要确定温度信息传递的实时,于传递温度信息之际,一次传递报文的发送大小须大一些。

还有就是,无线采集器发送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也受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条件限制,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条件不好之际,能传递的报文个数不多;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条件不错之际,能传递的报文个数不少,所以,于认定此次传递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之际,还须涉及目下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条件执行认定。

3-4、无线采集器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的以前的传递时刻和最终传递大小,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历,获得要传递的报文;

要得到报文的传递状况,无线采集器朝服务器传递报文之际,无线采集器均会保存传递的报文信息,就像传递报文的当时时刻、传递的报文id。

还有就是,要消除循环传递没用的信息,不然会使得传递效能不高,在服务器获得无线采集器传递的报文,对传递的报文执行认定后,服务器会朝无线采集器传递一认定消息,所述认定消息里具有被认定的报文id,无线采集器获得认定消息之际,保存得到的认定消息的时刻,还凭借认定消息力的被认定的报文id,把被认定的报文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清除掉。

凭借保存的传递报文的传递时刻和所述3-3里认定的最终传递大小,无线采集器在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的以前的传递时刻和最终传递大小,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里,获得要传递的报文之际,能包括如下方法:

(1)凭借最终传递大小,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里得到最终报文;

因为温度信息是依照温度的采集顺序来依次形成报文,另外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也是依照温度的采集顺序来依次执行存放的,也就是用来传递的数组的头部存放着采集时刻更早的报文,用来传递的数组里的尾部存放着采集时刻更晚的报文,所以,要确保温度信息可以依照采集顺序依次被服务器得到,无线采集器在凭借最终传递大小,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里获得最终报文之际,须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的头部朝尾部依次获得。

(2)认定最终报文是不是首次传递:

要防止循环传递没用信息而使得传递效能不高的问题,无线采集器在获得最终报文后,也把认定最终报文是不是首次传递作为一个环节;详细而言,因为无线采集器上存放着传递的报文信息,所以,无线采集器能凭借存放的传递的报文信息执行认定;如果无线采集器经存放的传递的报文信息里检索出最终报文的报文id,就认定最终报文非首次传递;如果无线采集器经存放的传递的报文信息里没检索出最终报文的报文id,就认定最终报文是首次传递;

凭借对最终报文的认定,如果最终报文是首次传递,加上最终传递大小小于现时已认定的要传递的报文大小,就把最终报文当成要传递的报文;如果最终报文不是首次传递,另外还须对最终报文继续认定,在继续认定之际,须把最终报文的时段一的大小同时段二的大小执行对比,在时段二的大小小于最终报文的时段一的大小,表示最终报文的认定时段不短,这报文也许不能被服务器认定,这样如果最终传递大小小于现时已认定的要传递的报文大小,即可把最终报文充当要传递的报文;这里,时段一的大小是最终报文上一的传递时刻同现在时刻间的时段,能凭借无线采集器存放的传递的报文信息执行认定;就像,无线采集器存放有最终报文的上一次传递时刻是九点九分九秒,现时时刻是九点九分三十,那么时段一的大小是二十一秒;时段二的大小为服务器对报文进行确认的基准时长。时段二的大小是一个总计的时段的大小,在详细认定之际,先得到无线采集器上一次传递的每个报文的往返时段的大小,接着把得到的每个往返时段的大小求均值,获取均值一,接着于得到上两次传递的每个报文的往返时段的大小,把得到的每个往返时段的大小求均值,获取均值二,凭借获得的均值一与均值二,就推出时段二的大小;详细而言,时段二的大小为八分之一乘以均值一的积加上八分之七乘以均值的积所得到的和值;

在把最终报文的时段一的大小同时段二的大小执行对比期间,如果最终报文的时段一的大小小于时段二的大小,表示最终报文的认定时段的大小在许可的认定时段的大小范围里,这时能越过所述最终报文而表示通过;

还有就是,在获得要传递的报文期间,如果随意一报文的传递多少次的数量抵达设定的阈值并且都没正确传递至服务器之际,要防止不利于温度信息传递的实时效果,能径直把所述报文清除掉;但是,因为在把温度信息形成报文之际,下一个报文是用上一个报文为基准来形成报文,对应的,服务器在接收之际,下一个报文一样会用上一个报文为基准执行按序排列;在温度信息里的随意一报文被清除掉,服务器在获得温度信息的报文后,不能把这报文正确按序排列。所以,要防止信息传递效果不佳,在传递温度信息的期间,在温度信息里的报文被清除后,须把所述报文同设定报文间的全部报文清除掉。设定报文是下一个温度信息的首个报文。

步骤3-5、无线采集器朝服务器传递要传递的报文:

在传递报文的期间,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频宽限制着报文的同时传递的比特个数的大小,就像,在确定不失去报文的条件下,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频宽不小之际,能同时传递若干报文;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频宽不大之际,仅可同时传递不多的报文,所以,要防止于传递期间出现失去报文的问题,无线采集器在朝服务器传递要传递的报文之际,须先凭借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频宽,认定报文的同时传递的比特个数,凭借同时传递的比特个数、要传递的报文和要传递的报文的传递序列,对要传递的报文执行划分,获得同时传递的比特个数对应的报文组;朝服务器按照一次传送一个比特的方式传递报文组。

在到了温度信息的传递之际时,无线采集器得到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另外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报文传递的间断时段和设定的暂存报文的时段最大值,认定此次传递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的以前的传递时刻和最终传递大小,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里,获得要传递的报文,朝服务器传递要传递的报文。因为此次传递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为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大小来认定的,另外只要一旦在到了温度信息的传递之际时,无线采集器均会朝服务器传递报文,以此来让温度信息的传递速率恒定、顺畅,改善了同样时段里温度信息的传递效果。还有就是,在用来传递的数组里的随意一报文传递若干次都没正确传递到服务器后,无线采集器就把这个报文至下一个设定报文间的报文清除掉,以此防止由于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大小不小而出现传递耗时很大,让服务器得到的温度信息带有实时性。

然后便可以接收监控人员无线监控发送的调控命令对空调开关或温湿度进行调控,或者也可以由无线采集器直接根据预设规则进行调控。具体如下:

步骤3,所述无线采集器根据预设调控规则和所述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及空调开关信息对所述工作区域的各个非智能空调的开关及温湿度设置进行调控。

可选地,该预设规则可以是将温湿度信息与调控的目标温度进行比对后调节,如调控的目标温度为27摄氏度,则当前温度信息显示为30,则可自动调控降低3度,待实时温度信息为27摄氏度之后再将空调的温度调整为27度或关闭。或者该预设规则还可以将温度信息的温度区间与调控温度进行映射,该区间可包括一个温度也可以包括一段温度区间如30-36度,将30-36度与调控温度26度进行映射,则只要监控到的温度信息显示在30-36度时,则自动调整空调至26度,待实时温度信息为27摄氏度之后再将空调的温度调整为27度或关闭。而对于空调的开关,可以设置预设时间段开启如中午2点-晚上9点,而晚上10点-上午12点可选择关闭空调,从而节省能源,同时确保在较热的时段正常使用空调。湿度的调节原理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4,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及空调开关信息发送至监控中心的监控终端,由所述监控终端发送调控指令给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各个非智能空调的开关及温湿度设置进行调控。

其中,监控终端可通过企业内部网与服务器通信,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

步骤5,所述服务器接收远程终端通过互联网发送的浏览指令,返回所述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及空调开关信息给所述远程终端,由所述远程终端通过互联网发送调控指令给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各个非智能空调的开关及温湿度设置进行调控。

当监控人员不在监控中心时,也可以通过远程终端如电脑通过web应用或浏览器实时查询当前的空调温湿度信息和开关信息,并下发调控指令进行调控。

步骤6,由移动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发送浏览指令给所述服务器,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及空调开关信息,并根据所述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及空调开关信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发送调控指令给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各个非智能空调的开关及温湿度设置进行调控。

由于现有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发展十分迅速且被广泛普及使用,因此,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来查看温度信息并对空调的开关和温湿度设置进行调控。

以上,所述监控终端、远程终端或移动终端发送的调控指令包括全局调控指令和局部调控指令,所述全局调控指令中包含开关调控信息和温湿度调控信息,所述局部调控指令中包括调控的空调的标识信息、调控的空调中每个空调的开关调控信息和温湿度调控信息;

即空调的调控可以进行粗略的统一调控,也可以针对某一台空调或部分空调进行细致的单独调控,从而满足多样化的调控需求,减少调控的工作量。

尤其在移动终端进行调控时,因为其易于携带,具备更好的监控和调节效果。所述移动终端可通过2g、3g或4g网络与所述服务器通信。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及空调开关信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发送调控指令给所述服务器,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温度信息的历史数据统计每个空调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温度正态分布图,通过所述温度正态分布图确定空调的开关时间和温度调控目标,根据所述湿度信息的历史数据统计每个空调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湿度正态分布图,通过所述湿度正态分布图确定湿度调控目标,根据确定的开关机时间、温度调控目标和湿度调控目标生成调控指令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通过正态分布图,可以清晰的获知某个非智能空调所在区域的温度正态分布,从而设定合理的目标温度及开关时间,例如正态分布的纵坐标最高点对应温度为30度,跨越一天中的上午8点至凌晨2点,则在这段时间内需要开启空调对温度进行调控,调控温度目标根据工作区域环境而定,如有工作人员的地方可设置为27度,无人工作区域可设置相对较高。湿度调控原理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当用户使用所述监控终端、远程终端或移动终端查看所述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及空调开关信息,以及发送调控指令时,所述监控终端、远程终端或移动终端提示所述用户进行登录,若登录通过,则允许所述用户操作,若登录失败,则拒绝所述用户操作。

登录的方式包括账号密码登录或用户生物特征登录中的至少一种。

可以仅采用一种,也可以为了提高安全性采用两种。

用户生物特征登录可通过用户指纹识别或声音识别或视网膜识别进行登录。

通过增加登录验证的机制,可以提高系统监控和调控的安全性。

步骤6,当所述各个空调中的任一空调发生故障时,所述无线采集器控制所述红外空调遥控器开启备用的非智能空调,并根据预设调控规则和所述红外空调遥控器上报的实时的温度信息、湿度信息及空调开关信息对所述备用的非智能空调的开关及温湿度设置进行调控;并采集故障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由所述服务器转发故障信息给所述监控终端、远程终端或移动终端,所述故障信息中包含发生故障的空调的标识信息。

由于红外空调遥控器与至少两个非智能空调配对,因此可以控制至少两个空调的开关,当某一个空调故障时,可以控制另一台空调开启作为备用,确保工作区域的温湿度正常,确保机器或人员的正常工作。

其中,所述服务器发送故障信息给所述移动终端时,通过短信或邮件的方式发送。

可选地,所述无线采集器集成在非智能空调内或独立设置。

通过将非智能空调、红外空调遥控器、无线采集器、服务器以及各种调控终端进行无线连接构成无线监控的物联网系统,设备之间均通过无线通信,从而降低了线路成本;且通过多样化的调控选择,尤其由移动终端根据温湿度的正态分布确定调控的目标温湿度和开关时间,可实现对空调开关和温湿度的自动调控或实时调控,从而降低非智能空调的能耗;在空调发生故障时,由无线采集器控制红外空调遥控器开启备用空调,确保工作区域的温度正常,并将给移动终端发送故障信息,以便监控人员或维护人员迅速对故障空调进行维护,确保空调的正常工作。

在运用期间,长方体状支撑片201两边的板状联结片212,经由丝杠透过板状联结片212上的贯通式丝槽二把它定位在所需之处,长方体状支撑片201上开有沟路,长方体状联结片202设置于沟路里,凭借长方体状联结片202的两边的边壁上固连着长方体状联结板217,长方体状联结板217上固连着柱状挤压条,柱状挤压条上缠绕着用于缓冲的螺旋状铍青铜丝216,柱状挤压条被柱状定位条218阻隔,以此让用于缓冲的螺旋状铍青铜丝216在遭到挤压后,可实时执行回原,进一步对中空的长方体状防护壳204执行减振,在经由防护罩203掀开中空的长方体状防护壳204后,能够见到水平板211上设置着架设框206,在架设框206上的服务器在运行之间,会出现温升的现象,要进行制冷,就经由长方体状定位片208上的牵引马达213的转杆牵引丝杠215旋动,以此牵引丝杠215上的引导块执行运动,以此牵引拱状传输通道7执行运动,在送气扇205与送气通道209的共同作用下,把气流经由送气通道209传递至拱状传输通道207里,由此不光能对架设框206上的服务器制冷,也可整体执行制冷。

这样的有益效果为:

在运用期间,长方体状支撑片201两边的板状联结片212,经由丝杠透过板状联结片212上的贯通式丝槽二把它定位在所需之处,长方体状支撑片201上开有沟路,长方体状联结片202设置于沟路里,凭借长方体状联结片202的两边的边壁上固连着长方体状联结板217,长方体状联结板217上固连着柱状挤压条,柱状挤压条上缠绕着用于缓冲的螺旋状铍青铜丝216,柱状挤压条被柱状定位条218阻隔,以此让用于缓冲的螺旋状铍青铜丝216在遭到挤压后,可实时执行回原,进一步对中空的长方体状防护壳204执行减振,在经由防护罩203掀开中空的长方体状防护壳204后,能够见到水平板211上设置着架设框206,在架设框206上的服务器在运行之间,会出现温升的现象,要进行制冷,就经由长方体状定位片208上的牵引马达213的转杆牵引丝杠215旋动,以此牵引丝杠215上的引导块执行运动,以此牵引拱状传输通道7执行运动,在送气扇205与送气通道209的共同作用下,把气流经由送气通道209传递至拱状传输通道207里,由此不光能对架设框206上的服务器制冷,也可整体执行制冷。

在到了温度信息的传递之际时,无线采集器得到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另外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报文传递的间断时段和设定的暂存报文的时段最大值,认定此次传递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的以前的传递时刻和最终传递大小,经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里,获得要传递的报文,朝服务器传递要传递的报文。因为此次传递报文的最终传递大小为凭借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大小来认定的,另外只要一旦在到了温度信息的传递之际时,无线采集器均会朝服务器传递报文,以此来让温度信息的传递速率恒定、顺畅,改善了同样时段里温度信息的传递效果。还有就是,在用来传递的数组里的随意一报文传递若干次都没正确传递到服务器后,无线采集器就把这个报文至下一个设定报文间的报文清除掉,以此防止由于用来传递的数组里暂存的报文大小不小而出现传递耗时很大,让服务器得到的温度信息带有实时性。

以上以用实施例说明的方式对本发明作了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不限于以上描述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化、改变和替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