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辐射制冷水循环节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51547发布日期:2018-08-24 19:56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建筑用辐射制冷水循环节能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室内制冷一般为空调制冷,对整个建筑的室内进行降温需要时刻开启空调,而空调制冷则需要耗费较多的电能,且不利于环保。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能环保的建筑用辐射制冷水循环节能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建筑用辐射制冷水循环节能系统,包括:用于制冷却水的辐射制冷系统,用于循环冷却水的冷水循环管路,用于存储冷却水的冷水暂存罐,用于对室内进行降温的冷水利用系统,用于辅助制冷的辅助空调,以及用于控制冷却水循环路径的控制系统,所述辐射制冷系统与冷水循环管路连通,所述冷水暂存罐与冷水循环管路连通,所述冷水利用系统与冷水循环管路连通,所述辅助空调与冷水循环管路连通;

其中,所述辐射制冷系统包括屋顶辐射制冷器,所述冷水利用系统包括地毯式冷水盘管,所述屋顶辐射制冷器表面覆盖有辐射制冷涂层,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第三调节阀,循环泵,温度传感器,以及中央处理器,所述屋顶辐射制冷器进水口与冷水循环管路终端连通,所述屋顶辐射制冷器出水口与冷水循环管路始端连通,所述冷水循环管路始端与第一调节阀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调节阀第二端连通冷水循环管路终端,所述冷水循环管路始端与第二调节阀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调节阀第二端连通冷水暂存罐进水端,所述冷水暂存罐出水端连通循环泵第一端,所述第二调节阀第三端连通循环泵第一端,所述循环泵第二端连通第三调节阀第一端,所述循环泵第二端连通地毯式冷水盘管进水端,所述地毯式冷水盘管出水端连通冷水循环管路终端,所述第三调节阀第二端连通冷水循环管路终端;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冷水循环管路中,所述中央处理器根据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水温信息控制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第三调节阀以及循环泵的开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建筑用辐射制冷水循环节能系统中,所述辐射制冷涂层为辐射制冷薄膜。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建筑用辐射制冷水循环节能系统中,所述辐射制冷涂层为辐射制冷涂料。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建筑用辐射制冷水循环节能系统中,所述冷水利用系统还包括立体式制冷片,所述立体式制冷片进水端连通循环泵的第二端,所述立体式制冷片出水端连通冷水循环管路终端。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在建筑顶部设置屋顶辐射制冷器,通过辐射制冷,不依靠太阳光,全天候制冷水,通过冷水循环管路将冷却水送至冷水利用系统对室内进行降温,同时以辅助空调作为辅助制冷步骤,整个系统简单,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用辐射制冷水循环节能系统,通过辐射制冷水,在不依靠太阳光的情况下,全天候进行辐射至冷水。整个系统主要包括:用于制冷却水的辐射制冷系统1,用于循环冷却水的冷水循环管路2,用于存储冷却水的冷水暂存罐3,用于对室内进行降温的冷水利用系统4,用于辅助制冷的辅助空调5,以及用于控制冷却水循环路径的控制系统,所述辐射制冷系统1与冷水循环管路2连通,所述冷水暂存罐3与冷水循环管路2连通,所述冷水利用系统4与冷水循环管路2连通,所述辅助空调5与冷水循环管路2连通。辐射制冷系统1将水温降低,通过冷水循环管路2将冷却水送至冷水利用系统4、冷水暂存罐3和辅助空调5中。在不需要对室内进行降温处理时,将冷却水储存在冷水暂存罐3中。当然,本实施例中,可以将冷水暂存罐3中的水作为于生活用水。同时,需要说明的是,辅助空调5的开启仅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可以是并联于冷水循环管路2中,也可以是串联于冷水循环管路2中,辅助空调5具体与冷水循环管路2的连接关系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实施例不做过多的限定。

其中,所述辐射制冷系统1包括屋顶辐射制冷器,所述冷水利用系统4包括地毯式冷水盘管,所述屋顶辐射制冷器表面覆盖有辐射制冷涂层,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第一调节阀61,第二调节阀62,第三调节阀63,循环泵64,温度传感器,以及中央处理器。辐射制冷涂层紧贴于屋顶辐射制冷器上,循环水流经屋顶辐射制冷器,使水温下降。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冷水循环管路2中,所述中央处理器根据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水温信息控制第一调节阀61、第二调节阀62、第三调节阀63以及循环泵64的开合。所述屋顶辐射制冷器进水口与冷水循环管路2终端连通,所述屋顶辐射制冷器出水口与冷水循环管路2始端连通,所述冷水循环管路2始端与第一调节阀61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调节阀61第二端连通冷水循环管路2终端。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冷却水的水温未达到冷却要求时,中央控制器控制第二调节阀62关闭,使冷却水只经过第一调节阀61。即,冷却水在屋顶辐射制冷器中处于循环制冷状态,直到水温达到制冷要求时开启第二调节阀62,关闭第一调节阀61。

所述冷水循环管路2始端与第二调节阀62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调节阀62第二端连通冷水暂存罐3进水端,所述冷水暂存罐3出水端连通循环泵64第一端。第二调节阀62设有三个阀门,当需要将冷却水储存在冷水暂存罐3中时,将第二调节阀62的第三端关闭,使冷却水流至冷水暂存罐3中。所述第二调节阀62第三端连通循环泵64第一端,所述循环泵64第二端连通第三调节阀63第一端,所述循环泵64第二端连通地毯式冷水盘管进水端,所述地毯式冷水盘管出水端连通冷水循环管路2终端,所述第三调节阀63第二端连通冷水循环管路2终端。当需要进行室内降温处理时,将第二调节阀62的第二端关闭,使冷却水通过循环泵64进入地毯式冷水盘管。若需要较强的制冷效果,则将第三调节阀63关闭,使冷却水都经过地毯式冷水盘管。若不需要较强的制冷效果,则将第三调节阀63开启,使部分冷却水直接进入屋顶辐射制冷器中。当然,具体的阀门开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实施例仅为一个说明,不应当以此来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两种用于替换实施例1中辐射制冷涂层的材料,分别为辐射制冷薄膜和者辐射制冷涂料,辐射制冷膜和辐射制冷涂料的选择可以二选一,也可以两种同时一起混合使用,本实施例不做限制。辐射制冷涂层包括上下两层结构,上层:主要由微米级球体和高分子基材组成,其中微米级球体为粘土,石墨烯,硅藻土,sis2、sio2中的一种或者多种,高分子基材可以为pe、pp、pet、ps、pvc、pmma、pva、pet、tpx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下层:主要为镀金属反射材料,比如ag、al等材质构成。下层结构紧贴屋顶辐射制冷器,屋顶制冷器有水流过,如此,通过上下两层结构将需制冷的水的热量辐射在大气环境中,实现全天候辐射制冷水。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替换实施例1地毯式冷水盘管的立体式制冷片,立体式制冷片类似于暖气片,直接设于室内空间中。所述立体式制冷片进水端连通循环泵64的第二端,所述立体式制冷片出水端连通冷水循环管路2终端。当然,本实施例还可以是地毯式冷水盘管和立体式制冷片相结合制冷,即地毯式冷水盘管和立体式制冷片都处于冷水循环管路2中,共同对室内进行降温处理,加强降温效果。

在实施例1、2以及3中,一般的制冷功率在60~120w/m2之间,例如:屋顶面积为200m2时,平均制冷功率为100w/m2,可以24小时制冷。每小时制冷量为20kw,则相当于8~9匹空调大小,在辅助空调5辅助制冷的情况下,相当于9匹空调大小的功率,而在没有辅助空调5辅助制冷的情况下,相当于8匹空调大小的功率。同时,屋顶辐射制冷器的制冷效果可以使水温降温5℃~20℃,其中,较典型的数值是屋顶辐射制冷进水口水温为:12℃~15℃,而出水口水温为5℃~8℃,冷却水量为3~4t/h,温度差在7℃左右。即,当需要制冷的水温在12℃时,可以降温7℃,使屋顶辐射制冷器出水口的水温降至5℃;需要制冷的水温在13℃时,使屋顶辐射制冷器出水口的水温降至6℃;需要制冷的水温在14℃时,使屋顶辐射制冷器出水口的水温降至7℃;需要制冷的水温在15℃时,使屋顶辐射制冷器出水口的水温降至8℃。如此,相较于传统的制冷系统,可以节省电费40%~95%。在无辅助制冷设备开启的情况下,仅消耗一些阀门等电子元器件的电能,可以实现最高节能,大约节能95%。而有辅助制冷设备同时运行的情况下,可节能40%,一般来说平均节省电费在65%~80%之间。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在建筑顶部设置屋顶辐射制冷器,通过辐射制冷,不依靠太阳光,全天候制冷水,通过冷水循环管路将冷却水送至冷水利用系统对室内进行降温,同时以辅助空调作为辅助制冷步骤,整个系统简单,节能环保。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