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电池干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燥装置用启闭机构。
背景技术:
新能源电池以其较高的储能密度、循环使用次数多及寿命长,而且绿色节能环保的明显优势,具有乐观的未来前景。
控制电池内部的水分含量是电池制造工艺中的重要环节,电池内部的水分含量关系到电池是否能多次循环使用,因此在电池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对电池进行干燥。
目前,现有的干燥箱都是垂直打开,需要气动控制机构打开炉门,结构复杂,需要占用炉腔空间,亟需一种不占用腔内空间、使用方便的干燥装置用启闭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占用腔内空间、使用方便的干燥装置用启闭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干燥装置用启闭机构,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有炉腔,包括启闭机构,所述启闭机构设置于炉体前端,所述启闭机构包括密封门板和轨道组件,轨道组件位于所述炉腔外侧,密封门板沿所述轨道组件打开或关闭炉腔。
其中,所述轨道组件包括横向滑轨段和纵向滑轨段,所述密封门板沿横向滑轨段打开或关闭炉腔,所述密封门板沿纵向滑轨段密封炉腔,所述密封门板的两端设置有导向轮用于沿横向滑轨段运动,所述密封门板的底面设置有万向轮,用于沿纵向滑轨段运动。
其中,所述启闭机构还包括拉杆组件,所述拉杆组件驱动密封门板沿轨道组件运动,
其中,所述拉杆组件包括设置于密封门板外侧的拉手。
其中,还包括定位机构,定位机构与密封门板配合定位打开状态的密封门板。
其中,所述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轨道组件的末端,包括顶出气缸和顶块,密封门板对应顶块设置有限位块,用于当密封门板运动之打开工位时,顶出气缸推动顶块伸出卡入限位块内,固定密封门板。
其中,还包括压紧机构,压紧机构用于对密封门板压紧密封炉腔。
其中,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旋转压紧气缸,旋转压紧气缸位于所述炉腔的出口处,当处于打开状态时,密封门板经纵向轨道段移动至横向轨道段,解除密封状态,旋转压紧气缸旋转并松开与所述密封门板脱离压紧连接状态,当处于密封状态时,密封门板位于横向轨道段的初始段,所述旋转压紧气缸旋转气缸轴与密封门板接触并压紧密封门板沿纵向轨道段移动。
其中,所述压紧机构还包括夹具预压模组,所述夹具预压模组包括位于密封门板上部和下部的夹具压紧弹簧,所述夹具压紧弹簧在密封门板压紧时,抵触于炉腔的发热组件。
其中,所述启闭机构设置有至少两套,启闭机构与相邻的一套启闭机构上下排布设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一种干燥装置用启闭机构,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有炉腔,包括启闭机构,所述启闭机构设置于炉体前端,所述启闭机构包括密封门板和轨道组件,轨道组件位于所述炉腔外侧,密封门板沿所述轨道组件打开或关闭炉腔。
本发明的启闭机构侧方位打开,利用轨道组件侧面开合,不占用炉内空间,使用便利,易于维护,且可以使用外置动力打开密封门板,无需额外的密封门板驱动机构,结构大大简化。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的干燥装置用启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发热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密封门板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密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夹具压紧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炉体、2——炉腔、3——发热模组、4——水平发热片、5——垂直发热片、6——壳体、7——电池、8——密封门板、9——拉手、10——限位块、11——轨道、1101——纵向滑轨段、1102——横向滑轨段、12——夹具压紧弹簧、13——导向轮、14——定位机构;1401——顶出气缸、1402——顶块、1403——万向轮、15——缓释弹簧、16——外门体、17——内门体、18——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实施例1
一种干燥装置用启闭机构,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内设置有炉腔2,还包括烘烤模组,所述烘烤模组设置于所述炉腔2内,并与所述炉腔2电连接,所述烘烤模组包括壳体6和发热模组3,发热模组3内设置有电池7容置腔,电池7装载于所述电池7容置腔内。
本发明的内置式干燥装置用启闭机构,利用烘烤模组形成电池7容置腔,不但起到了固定电池7的作用还能够同时进行加热,取消了夹具的设计,每台干燥炉设置有多层炉腔2,每层炉腔2放置电池7,每排沿阵列排布,发热模组3的规格可以根据电池7大小可调,有效提高了炉腔2的利用率,并且与传统带夹具的路子相比,炉体1长度与高度不变的情况下,改路子比传统炉体1产能提高11%,且炉体1厚度减少,并且本技术中的内置式干燥炉在设置于流水线时,使用小型机器人将电池7夹持置入电池7容置腔即可,极大的简化了工艺流程,降低了使用成本,具体为减少了重复搬运夹具的流程及需要重栽机器人搬运夹具的步骤。
所述发热模组3包括第一发热片组和第二发热片组,所述第一发热片组设置于所述第二发热片组下方并与第二发热片组构成电池7容置腔。第一发热片组与第二发热片组构成电池7容置腔,并且第一发热片组与第二发热片组固定并电连接于壳体6,取代了夹具的设计,体积小,承载量大,使用方便。
壳体6的后部设置有维护门,可拆卸,打开后即可对发热片组取消电连接,本方案发热片组的电连接方式为插销,拔除插销后,可以将发热片组进行拆卸,便于维护。
所述第一发热片组设置有至少两组水平发热片4,由上至下水平间隔设置于所述壳体6内,水平发热片4的两侧可拆卸固定于壳体6,后端与壳体6的电连接机构电连接。
水平发热片4与垂直发热片5之间设置有间隙,即垂直发热片5两片之间的水平间隙与水平发热片4垂直方向的间隙构成了电池7容置腔,电池7容易放置,且电池7侧面和底面都能够进行加热,加热面积大。
所述第二发热片组设置有至少两组竖直发热片,所述竖直发热片由左至右竖直间隔排布,竖直发热片的后端与壳体6的电连接机构电连接并固定。
实施例2
发热模组3内置于炉腔2后带来的问题是,需要良好的启闭结构进行密封,本发明可采用原有的上下垂直开启的启闭结构,还可以采用另一种侧方向开启的启闭结构。
启闭机构,所述启闭机构设置于炉体1前端,所述启闭机构包括密封门板8和轨道11组件,轨道11组件位于所述炉腔2外侧,密封门板8沿所述轨道11组件打开或关闭炉腔2。
本发明的启闭机构侧方位打开,利用轨道11组件侧面开合,不占用炉内空间,使用便利,易于维护,且可以使用外置动力打开密封门板8,无需额外的密封门板8驱动机构,结构大大简化。
所述轨道11组件包括横向滑轨段1102和纵向滑轨段1101,所述密封门板8沿横向滑轨段1102打开或关闭炉腔2,所述密封门板8沿纵向滑轨段1101密封炉腔2,所述密封门板8的两端设置有导向轮13用于沿横向滑轨段1102运动,所述密封门板8的底面设置有万向轮1403,用于沿纵向滑轨段1101运动。
纵向滑轨段1101的出口处,当密封门板8位于纵向滑轨段时,恰好封闭所述炉腔2,横向滑轨段1102用于横向位移密封门板8露出炉腔2,装载电池,纵向滑轨段1101用于解除炉腔2的密封状态。
所述启闭机构还包括拉杆组件,所述拉杆组件驱动密封门板8沿轨道11组件运动,所述拉杆组件包括设置于密封门板8外侧的拉手9。通过拉手9即可进行驱动密封门板8的运动,无需内置驱动机构运动密封门板8,有效节约了密封的结构。
还包括定位机构14,定位机构14与密封门板8配合定位打开状态的密封门板8。
所述定位机构14设置于所述轨道11组件的末端,包括顶出气缸1401和顶块1402,密封门板8对应顶块1402设置有限位块10,用于当密封门板8运动之打开工位时,顶出气缸1401推动顶块1402伸出卡入限位块10内,固定密封门板8。
还包括压紧机构,压紧机构用于对密封门板8压紧密封炉腔2。
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旋转压紧气缸,旋转压紧气缸位于所述炉腔2的出口处,当处于打开状态时,密封门板8经纵向轨道段1101移动至横向轨道段1102,解除密封状态,旋转压紧气缸旋转并松开与所述密封门板8脱离压紧连接状态,当处于密封状态时,密封门板8位于横向轨道段1102的初始段,所述旋转压紧气缸旋转气缸轴与密封门板8接触并压紧密封门板8沿纵向轨道段1101移动。
所述压紧机构还包括夹具预压模组,所述夹具预压模组包括位于密封门板8上部和下部的夹具压紧弹簧12,所述夹具压紧弹簧12在密封门板8压紧时,抵触于炉腔2的发热组件。预压能够使炉腔2内的发热组件定位准确,连接稳定。
还包括缓释弹簧15,所述密封门板8设置有外门体16和内门体17,所述缓释弹簧15设置于内门体17与外门体16之间,所述内门体17朝向所述炉腔2的一侧,当密封门板8沿纵向轨道11向炉腔2移动时,旋转压紧气缸压紧密封门板8,缓释弹簧15能够缓冲预压力,并且在炉腔2充气抽真空时,能够缓释炉腔2内的拉扯力,防止密封门板8爆裂,内门体17与外门体16在侧面连接。
炉腔2的外壁表面与密封门板8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18。用于密封炉腔2。
其中,所述启闭机构设置有至少两套,启闭机构与相邻的一套启闭机构上下排布设置。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内容的限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