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式双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2892发布日期:2018-12-28 21:33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升降式双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油烟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升降式双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油烟机是一种将厨房内的油烟排除至室外的吸油烟设备,在现有的油烟机中,大部分的油烟机是采用顶置式,顶置式的油烟机一般位于灶台的正上方,且顶置式油烟机与灶台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导致灶具上的油烟并没有被该油烟机全部吸收,即,部分油烟会粘附在墙壁上,如此,不方便人们清洗;例如公开号为cn103673009a的一种龙卷风式吸油烟机,其包括风机、机体、烟道、吸烟孔,所述机体顶部的中心位置固定有烟道,机体底部的中心位置设有吸烟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两侧的机体上设置有风机,吸烟孔处设有一波纹器,波纹器外套设有一固定在烟道上的内喇叭体,在内喇叭体和烟道之间还设置有一外喇叭体,该吸油烟机为顶置式油烟机的一种类型,虽然,该吸油烟机能够吸收大部分的油烟,但当油烟量过大时,油烟将逸散到机体的侧面,导致,该吸油烟机无法吸收逸散到机体侧面的油烟,如此,不方便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方便使用的可升降式双吸油烟机。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升降式双吸油烟机,包括:

柜体,所述柜体内设有将外界油烟吸入至柜体内的驱风机构;

主吸机构,活动穿设于柜体上;所述柜体内设有用于驱动主吸机构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所述驱风机构与所述主吸机构联通;所述柜体内设有用于吸收且净化柜体周围逸散的油烟的辅吸机构;

辅除烟机构,设于辅吸机构内。

在上述的一种可升降式双吸油烟机中,所述辅除烟机构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正极板,每个所述正极板均卡设于主吸机构内,且相邻两个正极板之间具有间隙,相邻两个所述正极板之间平行设置有多个负极线。

在上述的一种可升降式双吸油烟机中,所述驱风机构包括主风机,所述主风机上具有用于联通主吸机构的主风口以及具有出风口。

在上述的一种可升降式双吸油烟机中,所述柜体包括用于安装辅吸机构的外壳以及用于活动安装升降机构的升降壳,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于升降壳,所述升降壳上开设有对应主风口的主进气口,所述外壳上开设有用于联通出风口的主出气口以及开设有用于联通辅吸机构的辅出气口。

在上述的一种可升降式双吸油烟机中,所述主吸机构包括具有吸烟口的吸烟壳,所述吸烟壳位于吸烟口处倾斜设置有过滤板;所述主风口、主进气口、升降壳以及吸烟壳四者联通。

在上述的一种可升降式双吸油烟机中,所述辅吸机构包括下吸壳、上吸壳以及辅风机,所述上吸壳与下吸壳均通过辅除烟机构与辅风机联通,所述辅出气口与辅风机通过管路联通。

在上述的一种可升降式双吸油烟机中,所述外壳的底面上或外壳侧面的底部开设有多个辅进气口。

在上述的一种可升降式双吸油烟机中,所述外壳内设有用于联通各个辅进气口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上吸壳联通;所述外壳上开设有用于联通下吸壳的吸气口。

在上述的一种可升降式双吸油烟机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一对用于驱动吸烟壳上下移动的升降组件以及用于驱动升降组件运动的驱动件;所述升降组件定位安装于升降壳上;所述吸烟壳上设有对应升降组件的加强肋。

在上述的一种可升降式双吸油烟机中,所述升降壳内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导向移动吸烟壳的导板,每个所述导板上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吸烟壳上设有活动卡设于导向槽内的导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本发明中,通过辅吸机构能将柜体周围逸散的油烟吸收至辅吸机构内,再由辅除烟机构将吸收至辅吸机构内的油烟净化处理,避免油烟过大时,少量油烟逸散到室内。

2、通过主吸机构活动穿设于柜体上,升降机构控制主吸机构相对柜体上下移动,当双吸式油烟机工作时,升降机构驱动主吸机构向下移动,并使得主吸机构位于柜体与灶台之间,使得主吸机构能够充分吸收油烟,避免大量的油烟附着在墙壁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去除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主吸机构与升降机构的组合图。

图5是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外壳与辅吸机构的组合图。

图7是外壳与辅吸机构的局部组合图。

图8是辅除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8所示,本发明一种可升降式双吸油烟机包括柜体100、驱风机构200、主吸机构300、升降机构400、辅吸机构500、辅除烟机构700。

柜体100内设有将外界油烟吸入至柜体100内的驱风机构200,主吸机构300活动穿设于柜体100上,在柜体100内设有用于驱动主吸机构300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400,驱风机构200与主吸机构300联通,在安装时,人们需将柜体100安装于厨房灶具的正上方,并将柜体100安装于厨房的墙体上,当人们在使用该双吸式油烟机时,操控升降机构400将主吸机构300推出柜体100外,即主吸机构300向灶具方向移动,也即,升降机构400带动主吸机构300向下运动,且当主吸机构300运动至预定位置后,开启驱风机构200,因驱风机构200与主吸机构300联通,因此,当灶具上产生的油烟后,主吸机构300能够将该油烟吸收,并通过驱风机构200将油烟排放到室外,当人们不再做饭时,可再通过升降机构400将主吸机构300收进柜体100内,如此,不仅减少了该双吸式油烟机所占用空间,也方便人们使用。

柜体100内设有用于吸收且净化柜体100周围逸散的油烟的辅吸机构500,辅除烟机构700设于辅吸机构500内,当人们在使用双吸式油烟机,且将辅吸机构500开启时,未被主吸机构300吸收的油烟,将飘散到柜体100侧面的下边沿处,而此时的辅吸机构500处于开启状态,使得辅吸机构500能够吸收位于柜体100侧面的下边沿处的油烟,避免油烟飘散到室内,且当辅吸机构500将油烟吸收进来后,辅除烟机构700将油烟净化处理;当人们不使用双吸式油烟机,且将辅吸机构500开启时,辅吸机构500可持续工作24小时,如此,该辅吸机构500能将室内的空气吸进辅吸机构500内,再由辅除烟机构700将该空气进行净化处理,并将该净化后的空气返还到室内,从而实现厨房空气净化的工作,避免人们进入室内后,吸入有害气体。

如图4、图6和图8所示,辅除烟机构700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正极板710,每个正极板710均卡设于主吸机构300内,且相邻两个正极板710之间具有间隙720,相邻两个所述正极板710之间平行设置有多个负极线730,所有的正极板710设置有亲水性或疏水性涂层,在工作时,人们将所有的正极板710接通电源的正极,将所有的负极线730接通电源的负极,即辅除烟机构产生电场,当辅吸机构500将柜体100外侧边沿的油烟吸入后,油烟将从间隙720穿过,而该电场可分解油烟产生渣滓和臭氧,具体的说,负极线730可释放出电子,电离油烟,使得油烟分解为负离子,并都被正极板710吸引,负离子从正极板710上得电产生渣滓和臭氧,而渣滓将吸附在正极板710上,具体的说,渣滓为固态状,因此,渣滓全吸附在正极板710上,由辅除烟机构700产生的臭氧将通过辅吸机构500重新返还到室内,从而使得臭氧厨房杀毒除菌,即净化空气的作用。

如图1—图4所示,驱风机构200包括主风机210,主风机210上具有用于联通主吸机构300的主风口220以及具有出风口230,柜体100包括用于安装辅吸机构500的外壳110以及用于活动安装升降机构400的升降壳120,外壳110可拆卸连接于升降壳120,升降壳120上开设有对应主风口220的主进气口121,在外壳110上开设有用于联通出风口230的主出气口111,主吸机构300包括具有吸烟口311的吸烟壳310,主风口220、主进气口121、升降壳120以及吸烟壳310四者联通,在双吸式油烟机工作的过程中,即,主风机210开启时,主风机210内产生空气对流,因吸烟口311、主风口220、主进气口121、升降壳120以及吸烟壳310联通,因此,当灶具上的油烟飘散至主吸机构300上时,油烟将被吸进主吸机构300内,并依次通过吸烟口311、吸烟壳310、升降壳120、主进气口121、主风口220以及主风机210,再由主风机210产生的空气对流,将该油烟引出至出风口230以及主出气口111,从而将该油烟排出到室外,从而实现该双吸式油烟机抽油烟的功能。

吸烟壳310位于吸烟口311处倾斜设置有过滤板312,该过滤板312的设置,阻挡杂物通过吸烟口311进入到吸烟壳310、升降壳120以及主风机210内,从而确保升降机构400以及主风机210工作的稳定性。

如图1、图2和图4—图5所示,升降机构400包括一对用于驱动吸烟壳310上下移动的升降组件410以及用于驱动升降组件410运动的驱动件420,该升降组件410定位安装于升降壳120上。

具体的,每个升降组件410均包括用于连接吸烟壳310的螺杆411以及活动安装于升降壳120内的管套412,螺杆411活动插设于对应的管套412内,驱动件420包括用于连接两个管套412的传送带421以及用于驱动管套412运转的电机422;所述升降壳120设有用于活动安装管套412的定位板122,在主吸机构300相对升降壳120移动的过程中,电机422带动传送带421运动,而传送带421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管套啮合,而管套活动安装在对应的定位板122上,螺杆411螺纹套设在对应的管套412内,并每个螺杆411均吸烟壳310螺纹连接,因此,当传送带421带动管套412转动时,螺杆411沿着管套412的中心轴线移动,即螺杆411相对管套412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吸烟壳310相对升降壳120上下移动。

升降壳120内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导向移动吸烟壳310的导板123,每个导板123上均开设有导向槽123a,吸烟壳310上设有活动卡设于导向槽123a内的导块314,当吸烟壳310相对升降壳120上下移动时,因导块314螺纹连接于升降壳120,导板123螺纹连接于升降壳120,因此,吸烟壳310将沿着导向槽123a的轨迹运动,从而确保吸烟壳310上下移动的稳定性。

吸烟壳310上设有对应升降组件410的加强肋313,且加强肋313与导块314分别位于吸烟壳310的两侧,加强肋313位于吸烟壳310靠近导块314处,因此,吸烟壳310相对升降壳120上下运动的过程中,即导块314沿着导向槽123a轨迹运动的过程中,吸烟壳310不易变形或损坏,从而确保该双吸式油烟机工作的稳定性。

柜体100上设有用于阻挡油烟附着在吸烟壳310上的隔烟板130,当吸烟壳310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隔烟板130将吸烟口311遮挡住,且当隔烟板130不再遮挡吸烟口311时,电机422停止运动,即吸烟壳310停止下降,使得灶具上的油烟能够通过吸烟口311进入到吸烟壳310内;其次,当灶具上的残余油烟并未通过吸烟口311进入到吸烟壳310时,该油烟将飘散至隔烟板130以及外壳110上,如此,避免油烟附着在吸烟壳310上,从而方便人们清洗该油烟机。

外壳110的底面上设有照明灯115,当人们在使用该双吸式油烟机时,通过开启照明灯115,使得人们能够获得足够的光源,方便人们做菜。

如图6—图8所示,外壳110上开设有用于联通辅吸机构500的辅出气口112,辅吸机构500包括下吸壳520、上吸壳510以及辅风机530,上吸壳510与下吸壳520均通过辅除烟机构700与辅风机530联通,辅出气口112与辅风机530通过管路联通,外壳110的底面上或外壳110侧面的底部开设有多个辅进气口113,外壳110内设有用于联通各个辅进气口113的进气管511,进气管511与上吸壳510联通,外壳110上开设有用于联通下吸壳520的吸气口114,当人们打开主风机210以及辅风机530时,即灶具上产生的大部分油烟依次通过吸烟口311、吸烟壳310、升降壳120、主进气口121、主风口220以及主风机210,再由主风机210产生的空气对流,将该油烟引出至出风口230以及主出气口111,从而将该油烟排出到室外,而少部分的油烟将逸散到柜体100的下方或柜体100侧面,因此时的辅风机530处于开启状态,使得辅进气口113、吸气管、上吸壳510、辅除烟机构700、辅风机530以及辅出气口112形成一个空气对流,因辅进气口113处于外壳110的底面或外壳110侧面的底部,使得该辅吸机构500能够吸收位于柜体100侧面周围上的油烟,于此同时,吸气口114、下吸壳520、辅除烟机构700、辅风机530以及辅出气口112形成另外一个空气对流,使得该辅吸机构500能够吸收位于柜体100下方的油烟,避免油烟附着在柜体100的底面,如此,避免灶具上的任何油烟逸散到室内;其次,两条空气对流均通过辅除烟机构700,使得辅除烟机构700上产生臭氧,并通过辅风机530以及辅出气口112,排放到室内,如此,便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在辅吸机构500工作过程中,油烟是通过辅除烟机构700,再由辅除烟机构700进入到辅风机530,使得进入到辅吸机构500内的油烟被辅除烟机构700直接净化,避免油烟附着在辅风机530内,因此,在清洗时,人们只需定期的清洗辅除烟机构700,便能再次使用该辅吸机构500,如此,方便人们清洗,使得该辅吸机构500能够被人们24小时使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