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及其防冻结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831929发布日期:2020-05-22 16:23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及其防冻结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及其防冻结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空调器制冷或除湿运行时,由于进入室内机的室内换热器的冷媒温度角度,因此室内换热器的外表面也始终处于温度较低的状态,当室内空气流经室内换热器时,空气中的水汽很容易在室内换热器上凝结成露水甚至冰霜,使得室内机的室内换热器产生冻结现象,进而影响空调制冷效果,使其制冷或除湿能力越来越弱。

针对空调的室内换热器的冻结现象,现有空调器主要采用的防冻结的实施方式为利用室内换热器的盘管安装的温度传感器实施检测盘管温度,使得空调器能够通过室内机的盘管温度来判断室内换热器是否存在冻结情况,以便当室内机盘管出现冻结现象时,空调器能够及时对结冰进行处理。但是,现有空调一般只是在空调室内机的室内换热器的中部位置设置一单个温度传感器,仅通过该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单一温度参数的数值高低判断是否存在冻结问题,而由于低温冷媒是流经室内换热器的多个支管流路,因此,当非中部位置的支管流路位置出现冻结现象时,设置于中部位置的温度传感器对其低温温度的感测往往不敏感,这就容易导致空调室内换热器整体的冻结问题严重之后才会容易被温度传感器感测到,因此不能满足空调对及时灵敏的触发自身防冻结保护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及其防冻结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空调采用单一温度传感器感测盘管温度所导致的触发防冻结保护不灵敏的弊端。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防冻结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的参数信息;

响应于满足预设的防冻结条件,控制空调以设定周期运行防冻结模式,其中,设定周期包括依序进行的多个第一防冻结流程和处于末序的第二防冻结流程,第二防冻结流程运行的第二时长为第一防冻结流程运行的第一时长与补偿时长之和,补偿时长为基于内风机的转速所处的设定风速档位范围进行确定的。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空调运行时的内盘管温度;

基于内盘管温度,确定每一设定周期内所执行的第一防冻结流程的次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防冻结控制方法还包括:

基于每一设定防冻结周期内所执行的第一防冻结流程的次数,确定第一时长。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方法还包括:

基于内风机的转速所处的设定风速档位范围,确定第一时长。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设定风速档位范围与第一时长为反比的对应关系。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空调包括空调机体和控制器,控制器用于:

获取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的参数信息;

响应于满足预设的防冻结条件,控制空调以设定周期运行防冻结模式,其中,设定周期包括依序进行的多个第一防冻结流程和处于末序的第二防冻结流程,第二防冻结流程运行的第二时长为第一防冻结流程运行的第一时长与补偿时长之和,补偿时长为基于内风机的转速所处的设定风速档位范围进行确定的。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器还用于:

获取空调运行时的内盘管温度;

基于内盘管温度,确定每一设定周期内所执行的第一防冻结流程的次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器还用于:

基于每一设定防冻结周期内所执行的第一防冻结流程的次数,确定第一时长。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器还用于:

基于内风机的转速所处的设定风速档位范围,确定第一时长。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设定风速档位范围与第一时长为反比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及其防冻结的控制方法可以在确定空调满足防冻结条件时,空调以设定周期运行防冻结模式模式,能够在多次执行的第一防冻结流程之后,执行时长延长的第二除霜流程,以提高空调对室内换热器的防冻结效果,保证了空调的安全稳定运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冻结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冻结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冻结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冻结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冻结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在本文中,各实施方案可以被单独地或总地用术语“发明”来表示,这仅仅是为了方便,并且如果事实上公开了超过一个的发明,不是要自动地限制该应用的范围为任何单个发明或发明构思。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于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产品等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部分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防冻结的控制方法,可用于解决空调在运行制冷或者除湿模式时由于低温冷媒所导致的室内换热器的换热管结冰,进而影响出风和换热效率的问题;以下主要是以制冷模式下的防冻结保护作为举例说明,但是应当理解的是,空调的其它可能导致室内换热器出现冻结问题的工作模式也可以应用本发明的防冻结的控制方法;具体的,该方法的主要流程步骤包括:

s101、获取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的内盘管温度,确定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率;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空调的室内换热器的盘管位置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可用于检测盘管位置的实时温度;步骤s101中即将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盘管位置的实时温度作为当前控制流程的内盘管温度。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步骤s101中为了确定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率,可以在设定时长内(一个检测周期)以设定检测频次获取多个内盘管温度;

这里,设定时长为18min,设定检测频次为6min/次。

这样,可以根据多个内盘管温度计算得到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率。具体的,18min的设定时长内共可以得到4个内盘管温度的数据,分别计算相邻的两个内盘管温度之间的温差值,就可以得到相邻的两次检测间隔之间的内盘管温度的变化量。这里,即将一个检测周期内的温差值的均值,即多个内盘管温度的变化量的均值,作为内盘管屋内的衰减速率。

例如,在一个检测周期内,温度传感器每间隔6min所检测到的内盘管温度分别为65.5℃、64℃、62.5℃和61℃,则分别计算可得到相邻的两个检测间隔之间的内盘管温度的变化量为1.5℃、1.5℃、1.5℃和1.5℃,4个变化量的均值计算可得为1.5℃,则可确定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率为1.5℃/6min。

s102、若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度和内盘管温度满足预设的防冻结条件,则确定空调的室内换热器存在冻结问题。

可选的,预设的防冻结条件包括: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率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速率阈值,且内盘管温度小于预设的温度阈值。

例如,预设的防冻结条件包括: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率大于或等于1.5℃/6min,且内盘管温度小于7℃,这里,1.5℃/6min为预设的速率阈值,7℃为预设的温度阈值;则当某次执行上述控制流程中步骤s101所获取的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率为1.4℃/6min,内盘管温度为8℃时,则通过与防冻结条件进行匹配可以确定该控制流程中的内盘管温度及其衰减速率不满足预设的防冻结条件,则可确定空调的室内换热器不存在冻结问题;而在另一次执行上述控制流程中步骤s101所获取的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率为1.7℃/6min,内盘管温度为5℃时,则通过与防冻结条件进行匹配可以确定该控制流程中的内盘管温度及其衰减速率满足预设的防冻结条件,则可确定空调的室内换热器存在冻结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及其防冻结的控制方法,可以根据内盘管温度及其衰减速率进行防冻结保护的判断操作,从而可以在判定可能存在空调冻结问题时,及时控制空调对室外机进行防冻结保护;该防冻结的控制方法能够使空调更为及时灵敏的触发自身防冻结保护,保证了空调的安全稳定运行。

可选的,本发明空调防冻结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空调的室内换热器存在冻结问题,控制空调切换至防冻结模式,防冻结模式包括控制降低空调的压缩机的频率。

这里,通过降低压缩机的频率,可以减少压缩机输送至空调进行冷媒循环的冷媒量以及降低冷媒的排出温度,从而使得经冷媒循环流入室内换热器的冷媒量减少、冷媒温度提高,进而可以改善造成室内换热器产生冻结问题的温度环境,使其冻结的冰霜量减少并逐渐融化,有效降低了室内换热器冻结对空调换热性能的不利影响。

这里,防冻结模式中可以将空调的压缩机的频率以设定的降频幅度进行降频操作,以保证压缩机的降频幅度能够与当前进行防冻结保护的需求相适配,同时也可以在空调结束防冻结模式之后能够快速回复原先的频率;因此,本发明空调防冻结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度和内盘管温度,按照预设的关联关系匹配得到对应的压缩机的降频幅度,关联关系用于表征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度、内盘管温度与降频幅度的对应关系。

例如,空调预存有用于表征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度、内盘管温度与降频幅度的对应关系,该关联关系可通过空调出厂前的实验测得。在空调出厂之前,可以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测算在不同的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度、内盘管温度的条件下,压缩机以不同幅度进行降频之后室内换热器的化霜融冰情况以及压缩机回复原频率的时长;并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建立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度、内盘管温度,与化霜融冰最佳以及压缩机复原的时长最短的降频幅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示例性的,两者之间的关联关系可包括:当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率为1.5℃/6min且内盘管温度小于7℃时,压缩机的降频幅度为20hz;当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率为1.2℃/6min且内盘管温度小于7℃时,压缩机的降频幅度为15hz;当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率为1℃/6min且内盘管温度小于7℃时,压缩机的降频幅度为10hz;这里,预存的对应关系中,关联关系中的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率与降频幅度为正相关。

可选的,空调切换的防冻结模式还可包括控制空调切换至制热模式运行;这里,当空调切换至制热模式运行时,空调的压缩机排出的高温冷媒先流入室内换热器,能够利用冷媒自身的热量提升室内换热器的表面温度,以使室外换热器的外表面上冻结的冰霜融化,进而达到空调防冻结的目的。

这里,空调切换至制热模式时运行设定的时长。可选的,设定时长的具体时长根据步骤s101中所检测到的盘管温度确定,这里,设定时长的具体时长与盘管温度成负相关的关联关系,即盘管温度越低,则空调的冻结问题越严重,则设定时长的具体时长就越长,以保证空调有足够的时间对室内换热器进行化霜融冰;而盘管温度越高,则空调的冻结问题越轻,则设定时长的具体时长就越短。

或者,空调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其它的防冻结模式对空调的室内换热器进行防冻结保护。

在本实施例中,空调的运行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等模式。在制冷模式下,流入室内换热器的为低温冷媒,冷媒温度过低、冷媒流量过大等情况下均可能导致室内换热器出现冻结问题;在制热模式下,流入室内换热器的为高温冷媒,冷媒温度过高、冷媒流量过大的情况下则可能导致空调整体的热负荷较高,影响空调的安全运行。

这里,现有技术中空调的防冻结判断以及热负荷保护的判断以流入室内换热器时的冷媒温度作为参考参数进行判断的精度较高。在本发明的控制流程中,本发明还能够利用空调上已设置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的盘管温度进行负荷保护。因此,本发明的上述流程不仅可以根据盘管温度对室内换热器进行防冻结保护的判断操作;同时,对于制热模式下的热负荷保护操作,也可以根据盘管温度实现,而不需要局限于依赖设于室内换热器的高温冷媒流入管口的传感器所检测得到的温度参数才能实现热负荷保护的精确判断。

具体的,针对制热模式下的负荷保护问题,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当空调的当前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获取压缩机的的排气温度和室内换热器的盘管温度;根据压缩机的的排气温度和室内换热器的盘管温度,确定冷中温度;根据冷中温度对空调进行负荷保护操作。

这里,空调负荷保护的相关操作流程即可以应用于空调在冬季严寒天气下开机启用制热模式的流程,也可以应用于上述步骤中采用制热模式进行防冻结保护时的负荷保护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空调的压缩机的排气管口还设置有另一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可用于检测得到的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同时,上述的盘管温度也是通过前文中设置于室内机的室内换热器上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

可选的,根据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和室内换热器的盘管温度,确定冷中温度,包括: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冷中温度,

tcoil=a*td+b*tc+d,

其中,tcoil为冷中温度,td为压缩机的排气温度,tc为室内换热器的盘管温度,a为与排气温度相关联的第一计算系数,b为与盘管温度相关联的第二计算系数,d为计算常量。

可选的,根据冷中温度对空调进行负荷保护操作中先可以根据冷中温度判断空调是否需要进行负荷保护操作;当判定空调需要进行负荷保护操作时,则空调执行响应的负荷保护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冷中温度判断空调是否需要进行负荷保护操作,具体可包括:将冷中温度与预设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空调是否需要进行负荷保护操作。具体而言,当冷中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温度阈值时,则确定空调需要进行负荷保护操作;当冷中温度小于预设的温度阈值时,则确定空调不需要进行负荷保护操作。

可选的,空调执行的负荷保护操作可包括: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增大室内机的内风机的转速以及提高节流装置的流量开度,等等。或者,空调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其它的负荷保护操作对空调的制热模式的安全运行进行保护。

图2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冻结的控制方法。

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空调防冻结的控制方法,同样可用于解决空调在运行制冷或者除湿模式时由于低温冷媒所导致的室内换热器的换热管结冰,进而影响出风和换热效率的问题;具体的,该方法的主要流程步骤包括:

s201、获取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的内盘管温度和内风机的转速,确定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率;

在本实施例中,内盘管温度的获取以及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率的确定过程可以参照前文中的步骤s101,在此不作赘述。

空调配置的用以驱动内风机运行的电机等驱动装置的型号为确定信息,内风机运行的转速与电机本身的参数,如电压、电流等均相关;根据电机本身的型号信息以及运行参数等,可以换算得到当前的内风机转速。

s202、若空调满足预设的防冻结条件,则根据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度和内风机的转速确定空调切换至防冻结模式的运行时长。

在步骤s202中,预设的防冻结条件可以与前文图1的实施例中所公开的防冻结条件相同,因此,步骤s202中对空调是否满足预设的防冻结条件的判断过程也可以参照前文中的步骤s101;

或者,步骤s202中预设的防冻结条件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其它已有的防冻结条件;这里,步骤s202的保护重点不在于防冻结条件的设定以及判断过程,而是在于在判定空调满足防冻结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度和内风机的转速确定空调切换至防冻结模式的运行时长的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及其防冻结的控制方法,可以根据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率以及内风机的转速确定空调切换至防冻结模式的运行时长,从而可以在判定可能存在空调结霜问题时,及时控制空调对室外机进行防冻结保护;该防冻结的控制方法能够使空调更为及时灵敏的触发自身防冻结保护,保证了空调的安全稳定运行。

可选的,作为一可选的实施例,空调内风机运行时对内盘管的散热速率也会构成影响,并可直接影响到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率,因此,为了提高对防冻结模式的运行时长的计算精准性,减少因内风机运行所造成的误差影响;根据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度和内风机的转速确定空调切换至防冻结模式的运行时长,包括:基于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率,确定基准时长;根据内风机的转速所处的设定风速档位范围,确定相应的修正时长;将基准时长和修正时长之和作为防冻结模式的运行时长。

例如,空调预存有设定风速档位与修正时长的关联关系,该关联关系也可通过空调出厂前的实验测得,示例性的,两者之间的关联关系可包括:设定风速档位范围为高风档位时,修正时长为0min;设定风速档位范围为中风档位时,修正时长为0.5min;设定风速档位范围为低风档位时,基准时长为1min;这里,预存的关联关系中,设定风速档位范围和修正时长呈正比关系,即在同等的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率情况下,空调的内风机的设定风速档位范围越高,则证明内风机对内盘管的温度变化影响越大,则,室外环境对内盘管的温度影响相对减小(即冻结程度不严重或者较轻),因此,可将较高的设定风速档位范围所对应的修正时长设置为较短的时长,以使基准时长和修正时长相加得到的运行时长的时长也较短。反之,空调的内风机的设定风速档位范围越低,则证明内风机对内盘管的温度变化影响越低,则在同等的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率情况下,室外环境对内盘管的温度影响相对增大(即冻结程度严重),因此,可将较低的设定风速档位范围所对应的基准时长设置为较长的时长,以使基准时长和修正时长相加得到的运行时长的时长也较长。

同时,空调预存有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率与基准时长的关联关系,该关联关系也可通过空调出厂前的实验测得,示例性的,两者之间的关联关系可包括: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率为1℃/6min时,基准时长为15min;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率为1.2℃/6min时,基准时长为20min;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率为1.5℃/6min时,基准时长为25min;这里,预存的关联关系中,内盘管的衰减速率与基准时长为正比的对应关系,即空调的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率越低,则证明室外环境对内盘管的温度影响相对较小(即冻结程度不严重或者较轻),因此,可将较低的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率所对应的基准时长设置为较短的时长。反之,空调的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率越高,则证明内风机对内盘管的温度变化影响相对较大,则证明室外环境对内盘管的温度影响相对增大(即冻结程度严重),因此,可将较高的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率所对应的基准时长设置为较长的时长。

可选的,空调切换的防冻结模式还可包括控制空调切换至制热模式运行;这里,当空调切换至制热模式运行时,空调的压缩机排出的高温冷媒先流入室内换热器,能够利用冷媒自身的热量提升室内换热器的表面温度,以使室外换热器的外表面上冻结的冰霜融化,进而达到空调防冻结的目的。

这里,空调切换至制热模式时运行设定的时长。可选的,设定时长的具体时长根据步骤s201中所检测到的盘管温度确定,这里,设定时长的具体时长与盘管温度成负相关的关联关系,即盘管温度越低,则空调的冻结问题越严重,则设定时长的具体时长就越长,以保证空调有足够的时间对室内换热器进行化霜融冰;而盘管温度越高,则空调的冻结问题越轻,则设定时长的具体时长就越短。

在本实施例中,空调的运行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等模式。在制冷模式下,流入室内换热器的为低温冷媒,冷媒温度过低、冷媒流量过大等情况下均可能导致室内换热器出现冻结问题;在制热模式下,流入室内换热器的为高温冷媒,冷媒温度过高、冷媒流量过大的情况下则可能导致空调整体的热负荷较高,影响空调的安全运行。

这里,现有技术中空调的防冻结判断以及热负荷保护的判断以流入室内换热器时的冷媒温度作为参考参数进行判断的精度较高。在本发明的控制流程中,本发明还能够利用空调上已设置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的盘管温度进行负荷保护。因此,本发明的上述流程不仅可以根据盘管温度对室内换热器进行防冻结保护的判断操作;同时,对于制热模式下的热负荷保护操作,也可以根据盘管温度实现,而不需要局限于依赖设于室内换热器的高温冷媒流入管口的传感器所检测得到的温度参数才能实现热负荷保护的精确判断。

具体的,针对制热模式下的负荷保护问题,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当空调的当前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获取压缩机的的排气温度和室内换热器的盘管温度;根据压缩机的的排气温度和室内换热器的盘管温度,确定冷中温度;根据冷中温度对空调进行负荷保护操作。

这里,上述对空调进行负荷保护操作的具体执行过程可以参照前文图1的实施例的对应部分的说明,在此不作赘述。

图3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冻结的控制方法。

如图3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空调防冻结的控制方法,同样可用于解决空调在运行制冷或者除湿模式时由于低温冷媒所导致的室内换热器的换热管结冰,进而影响出风和换热效率的问题;具体的,该方法的主要流程步骤包括:

s301、获取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的参数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空调获取的参数信息是用于判断是否满足步骤s302中的除霜触发条件的数据;本发明不限定空调所预设的触发条件的类型,响应的,步骤s301中所获取的参数信息也是根据具体的触发条件的类型而进行调整;例如,一种可选的触发条件为室外环境温度低于某一预设的温度阈值,则步骤s301中所获取的参数信息包括当前状况下的室外环境温度以及空调预设的温度阈值;又一种可选的触发条件为空调在开机运行之后的累积运行时长,空调设置有计时器,计时器可用于在空调开机运行之后统计空调的累积运行时长,因此,步骤s301中所述获取的参数信息包括计时器所统计的累积运行时长;等等,本发明不限于此。

s302、响应于满足预设的防冻结条件,控制空调以设定周期运行防冻结模式;

其中,设定周期包括依序进行的多个第一防冻结流程和处于末序的第二防冻结流程,第二防冻结流程运行的第二时长为第一防冻结流程运行的第一时长与补偿时长之和,补偿时长为基于内风机的转速所处的设定风速档位范围进行确定的。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空调在单次开机运行的过程中,可以执行多次该设定周期所限定的完整的多个防冻结流程;或者,也可以仅执行一次该设定周期所限定的完整的多个防冻结流程;或者,也可以执行单次该设定周期内的其中一个或几个防冻结流程,一个或几个防冻结流程按原次序执行;或者,也可以执行多次该设定周期所限定的完整的多个防冻结流程,外加上单次设定周期内的其中一个或几个防冻结流程,一个或几个防冻结流程按原次序执行,该单次设定周期在前面的几个完整的设定周期的最后一个执行。

在执行每一周期的每一防冻结流程(包括第一防冻结流程和第二防冻结流程)之前,均需要再次判断触发条件,如果满足,则执行当前次序的防冻结流程,如果不满足,不执行防冻结流程。

具体的,以单次设定周期为例,该周期包括依序进行的3个第一防冻结流程(依次为序号1、序号2和序号3)和1个第二防冻结流程(序号4);在空调开机运行之后,步骤s301中获取空调运行的参数信息,并判断是否满足预设的触发条件,如果满足,则执行序号1的第一防冻结流程,第一防冻结流程的防冻结流程时长为第一时长,如果不满足,则不执行防冻结流程,空调维持当前的运行状态不变,如制热状态或者送风状态;

在第一防冻结流程结束之后,空调切换至模式之前的运行模式,如制热模式;

空调重新获取其运行时的参数信息,并重新判断是否满足预设的触发条件,如果满足,则执行序号2的第一防冻结流程,第一防冻结流程的防冻结流程时长为第一时长,如果不满足,则不执行防冻结流程,空调维持当前的运行状态不变,如制热状态或者送风状态;

序号3的第一防冻结流程的触发、执行过程以此类推;

在序号3的第一防冻结流程结束之后,空调切换至模式之前的运行模式,如制热模式;

空调重新获取其运行时的参数信息,并重新判断是否满足预设的触发条件,如果满足,则执行序号4的第二防冻结流程,第二防冻结流程的防冻结流程时长为第二时长,如果不满足,则不执行该防冻结流程,空调维持当前的运行状态不变,如制热状态或者送风状态;

在序号4的第二防冻结流程结束之后,空调切换至模式之前的运行模式,如制热模式。

应当理解的,本发明设定的周期并不是限定多个第一防冻结流程和末序的第二防冻结流程的总时长,而是限定多个第一防冻结流程和末序的第二防冻结流程的总防冻结流程次数;在单次设定的周期结束之后,空调可以重新按上述防冻结流程再次以新的周期进行防冻结流程的判断和操作。

这里,第一防冻结流程和第二防冻结流程执行过程中对于空调参数的调整可以大致相同。

上述在某一设定的周期内的某一防冻结流程阶段或者制热模式阶段,如果用户关闭空调的运行,则当前的周期清零;在空调下一次开机运行时,重新以新的周期进行防冻结流程的判断和操作。

第二防冻结流程运行的第二时长为第一防冻结流程运行的第一时长与补偿时长之和,补偿时长为基于内风机的转速所处的设定风速档位范围进行确定的。

因此,执行防冻结模式时或者执行防冻结模式的设定周期的第二防冻结流程之前,还需要获取空调的内风机转速,并给予内风机转速所处的设定风速档位范围确定补偿时长,进而将第一时长和补偿时长相加得到第二防冻结流程的第二时长。

例如,第一防冻结流程的第一时长为固定时长,且第一时长小于第二时长;因此,在空调运行防冻结模式的单位时间的除霜量不变的情况下,第二防冻结流程的第二时长内的除霜量也是大致在一定的除霜量范围内,且多余单次第一防冻结流程在第一时长内的除霜量;空调在以第一时长执行第一防冻结流程的过程中,由于第一时长固定且每次空调的结霜程度存在差异,所以可能导致某一次或几次第一防冻结流程未能完全将冰霜去除,因此,通过采用时长延长后的第二时长的第二防冻结流程,可以对在次序靠前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防冻结流程中所累积的残余的冰霜进行去除,从而保证空调在设定的设定周期的除霜效果,避免冰霜累积过多,影响空调的换热性能。

这里,在空调出厂前,可以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测定内风机处于不同设定风速档位范围时,执行一次或多次第一防冻结流程所累积的残余的冰霜量,从而确定第二防冻结流程需要以多久的时长才能将当前实验次数的第一防冻结流程所累积的残余的冰霜量去除,这样,可以构建设定风速档位范围所对应的第一防冻结流程的次数与补偿时长的关联关系,并存储于空调。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防冻结流程的次数确定之后,即可调用上述关联关系,从而可以匹配得到当前的设定风速档位相对应的补偿时长,进而可以第一时长与补偿时长之和,得到第二防冻结流程的第二时长。

可选的,本发明空调防冻结的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空调运行时的内盘管温度;基于内盘管温度,确定每一设定周期内所执行的第一防冻结流程的次数。

这里,内盘管的温度受室内换热器与室内环境的换热量的影响,而室内换热器与室内环境的换热量则受到室内机的冻结程度的限制,冻结程度严重,则室内换热器与室内环境的换热量较少,进而导致内盘管的温度较低;冻结程度较轻,则室内换热器与室内环境的换热器较多,进而导致内盘管的温度较高。

这里,空调预设的内盘管温度和第一防冻结流程的执行次数的关联关系,内盘管温度和第一防冻结流程的执行次数为正比关系,即内盘管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第一防冻结流程的执行次数较多,此时说明冻结程度较轻,室内机累积的残余冰霜量较少甚至没有,所以防冻结流程以第一除霜时长运行即可满足对室内机除霜的要求,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降低空调防冻结流程对于用户的舒适性的影响,防冻结流程采用时长较短的第一防冻结流程,而避免时长较长的第二防冻结流程。

内盘管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第一防冻结流程的执行次数较少,此时说明冻结程度较重,室内机累积的残余冰霜量较多,所以防冻结流程以第一除霜时长运行不能满足对室内机除霜的要求,累计的残余冰霜需要以第二除霜时长的第二防冻结流程进行清除;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霜流程采用时长较长的第二防冻结流程,而减少时长较短的第一防冻结流程的执行次数。

可选的,本发明空调防冻结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基于每一设定防冻结周期内所执行的第一防冻结流程的次数,确定第一时长。

在本实施例中,同一设定周期内的第一防冻结流程的第一时长为固定时长,不同设定周期的第一防冻结流程的第一时长之间的时长相同或不相同。对于不同设定周期,由于内盘管温度的数值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基于内盘管温度所确定的第一防冻结流程的次数也存在差异,进而使得不同设定周期的第一防冻结流程的第一时长也不相同。

例如,第一防冻结流程的次数与第一时长为反比的对应关系;即在基于前述的内盘管温度所确定的当前周期内所执行的第一防冻结流程的次数之后,执行的第一防冻结流程的次数越多,则该周期内的每一防冻结流程的第一时长就越少;执行的第一防冻结流程的次数越少,则该周期内第一防冻结流程的第一时长就越短。

可选的,周期内的第一防冻结流程的次数为5次/2h时,每一第一防冻结流程的第一时长为5min;周期内的第一防冻结流程的次数为7次/2h时,每一第一防冻结流程的第一时长为3min;周期内的第一防冻结流程的次数为10次/2h时,每一第一防冻结流程的第一时长为2min,等等。

为了减少第一防冻结流程的执行次数较多的设定周期内对用户造成的不适感受,本发明将每次第一防冻结流程的第一时长限定为较短的时长,以使防冻结流程中室内环境温度的降低量较少,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对于第一防冻结流程的执行次数较少的设定周期,为保证对室内机的防冻结效果,则将每次第一防冻结流程的第一时长限定为较长的时长,以使防冻结流程中可以由足够的时长对室内机进行化霜。

可选的,本发明空调防冻结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基于内风机的转速所处的设定风速档位范围,确定第一时长。

这里,例如,空调预存有设定风速档位范围与第一时长的关联关系,该关联关系也可通过空调出厂前的实验测得,示例性的,两者之间的关联关系可包括:设定风速档位范围为高风档位时,第一时长为15min;设定风速档位范围为中风档位时,第一时长为20min;设定风速档位范围为低风档位时,第一时长为25min;这里,预存的关联关系中,设定风速档位范围和第一时长呈反比关系,即空调的内风机的设定风速档位范围越高,则证明内风机对内盘管的温度变化影响越大,则说明室内环境对内盘管的温度影响相对减小(即冻结程度不严重或者较轻),因此,可将较高的设定风速档位范围所对应的第一时长设置为较短的时长。反之,空调的内风机的设定风速档位范围越低,则证明内风机对内盘管的温度变化影响越低,则说明室内环境对内盘管的温度影响相对增大(即冻结程度严重),因此,可将较低的设定风速档位范围所对应的第一时长设置为较长的时长。

可选的,空调切换的防冻结模式还可包括控制空调切换至制热模式运行。这里,空调切换至制热模式的具体执行流程以及对空调运行制热模式时的负荷保护操作可以参照前文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技术内容,在此不作赘述。

图4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冻结的控制方法。

如图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空调防冻结的控制方法,同样可用于解决空调在运行制冷或者除湿模式时由于低温冷媒所导致的室内换热器的换热管结冰,进而影响出风和换热效率的问题;具体的,该方法的主要流程步骤包括:

s401、获取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的内盘管温度,确定内盘管温度中的最高值;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确定内盘管温度的最高值,所获取的内盘管温度为在空调以制冷模式开机后的第一时长内,以设定检测频次获取多个内盘管温度;

这里,第一时长为5min,设定检测频次为10s/次。

空调在开机后的第一时长内,压缩机和节流装置等空调部件逐步开启,因此空调的内盘管的温度也是波动变化的,直至达到稳定状态,这一过程内的温度整体变化呈逐步上升的态势;空调内盘管温度的最高值为空调达到稳定状态的这一过程中空调的各个运行参数协同所能达到的最高制热性能,空调稳定状态下的内盘管温度低于该最高值。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内盘管温度比较得到内盘管温度中的最高值,如在限定为5min的第一时长内,共检测到31个内盘管温度,将这31个内盘管温度互相比较,取其中的最高值。

实施例中,步内盘管温度中的最高值为t1,设定温度值为t2,设定阈值为10℃,则设定温度值t2=t1-10。

s402、在内盘管温度小于设定温度值时,控制空调切换至防冻结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设定温度值为步骤s401中所确定的最高值与设定阈值之差。

设定阈值为空调预设的阈值参数;可选的,设定阈值的取值为10℃。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及其防冻结的控制方法的除霜控制方法可以根据内盘管温度小于设定温度值进行防冻结的判断操作,从而可以在判定可能存在空调冻结问题时,及时控制空调对室外机进行防冻结保护;该防冻结的控制方法能够使空调更为及时灵敏的触发自身防冻结保护,保证了空调的安全稳定运行。

可选的,本发明空调防冻结的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空调开机运行至本次流程满足内盘管温度小于设定温度值时压缩机的累积运行时长;根据累积运行时长确定防冻结模式的当前运行时长。

这里,空调设置有计时装置,在空调开机并启动压缩机开始运行之后,计时装置启动并开始计时操作,当步骤s402中判定满足内盘管温度小于设定温度值时,计时装置停止计时;则计时装置在开始计时操作至停止计时时所计时的时长即为压缩机的累积运行时长。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基于压缩机的累积运行时长确定当前运行时长,包括:基于压缩机的累积运行时长,确定修正时长;将基准时长和修正时长之和作为当前运行时长。

这里,空调预置有压缩机的累积运行时长与修正时长的关联关系,关联关系中,压缩机的累积运行时长与修正时长成正比,即压缩机的累积运行时长越长,则修正时长越长;压缩机的累积运行时长越短,则修正时长越短。如在压缩机的累积运行时长t小于等于t1时,则修正时长为0;在压缩机的累积运行时长t大于t1且小于等于t2时,修正时长为2min;在压缩机的累积运行时长t大于t2时,修正时长为5min。

则根据压缩机的累积运行时长和上述关联关系,可以确定修正时长,并可以进而计算得到当前运行时长。在本实施例中,除霜急转时长为t0,这样,在压缩机的累积运行时长t小于等于t1时,则当前运行时长为t0;在压缩机的累积运行时长t大于t1且小于等于t2时,修正时长为t0+2min;在压缩机的累积运行时长t大于t2时,修正时长为t0+5min。

可选的,当空调满足内盘管温度小于设定温度值的温度条件时,空调切换至防冻结模式运行;在空调运行防冻结模式达到上述当前运行时长之后,空调退出防冻结模式;直至再次满足上述温度条件时重新启用防冻结模式;因此,空调在单次开机运行较长的时间段内可能会执行过多次防冻结模式,为避免在前面几次防冻结模式结束后有冰霜残留的问题;本发明空调防冻结的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空调开机运行至本次流程满足内盘管温度小于设定温度值时空调启用防冻结模式的累积次数;根据累积次数对当前运行时长进行修正补偿。

这里,在空调出厂前,可以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测定n-1次数(如1次,2次,3次,等等)的防冻结流程执行之后所累积的残余的冰霜量,从而确定第n次的防冻结流程需要以多久的时长才能将前面n-1次的防冻结流程所累积的残余的冰霜量去除,这样,可以构建第n次执行防冻结流程与实际时长的关联关系,并存储于空调。

本实施例中,在启用防冻结模式的累积次数确定之后,即可调用上述关联关系,从而可以匹配得到与该当前次序的防冻结流程完全实现冰霜去除所需要的实际时长,进而可以根据实际时长对当前运行时长进行修正补偿操作。

可选的,防冻结模式包括控制降低空调的压缩机的频率;其中,压缩机的降频幅度按照如下方式确定:获取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度和内盘管温度,按照预设的关联关系匹配得到对应的压缩机的降频幅度,关联关系用于表征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度、内盘管温度与降频幅度的对应关系。

这里。压缩机降频幅度的具体确定过程可以参照前文图1所示出的实施例的对应部分,在此不作赘述。

可选的,空调切换的防冻结模式还可包括控制空调切换至制热模式运行。这里,空调切换至制热模式的具体执行流程以及对空调运行制热模式时的负荷保护操作可以参照前文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技术内容,在此不作赘述。

图5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本发明空调防冻结的控制方法。

如图5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空调防冻结的控制方法,同样可用于解决空调在运行制冷或者除湿模式时由于低温冷媒所导致的室内换热器的换热管结冰,进而影响出风和换热效率的问题;具体的,该方法的主要流程步骤包括:

s501、获取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的内盘管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确定内盘管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最大温差值;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空调的室内换热器的盘管位置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可用于检测盘管位置的实时温度;步骤s501中即将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盘管位置的实时温度作为当前控制流程的内盘管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501中为了确定内盘管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的最大温差值,所获取的内盘管温度为在空调开机后的第一时长内,以设定检测频次获取多个内盘管温度;

这里,第一时长为5min,设定检测频次为10s/次。

空调在开机后的第一时长内,压缩机和节流装置等空调部件逐步开启,因此空调的内盘管的温度也是波动变化的,直至达到稳定状态,这一过程内的温度整体变化呈逐步上升的态势;空调内盘管温度的最高值为空调达到稳定状态的这一过程中空调的各个运行参数协同所能达到的最高制热性能,空调稳定状态下的内盘管温度低于该最高值。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内盘管温度比较得到内盘管温度中的最高值,如在限定为5min的第一时长内,共检测到31个内盘管温度,将这31个内盘管温度互相比较,取其中的最高值。

同时,空调还设置有另一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可用于检测空调所处的室内环境的实时温度;步骤s501中即将该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室内环境的实施温度作为当前控制流程的室内环境温度。

这里,两种温度传感器为同步进行检测,因此最终可以获取多组内盘管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分别计算每组的内盘管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的温差值;多组温差值比较得到最大温差值。

s502、在内盘管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值小于设定温差值时,控制空调切换至防冻结模式,设定温差值为最大温差值与设定阈值之差。

这里,设定温差值为最大温差值与设定阈值之差。实施例中,步骤s301中所确定的内盘管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的最大温差值为△t1,设定温差值为△t2,设定阈值为10℃,则设定温度值△t2=△t1-10。

这里,空调开机的第一时长内不触发运行防冻结模式,在确定第一时长内的内盘管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的最大温差值;两种温度传感器继续以设定的检测频次检测内盘管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并计算得到每次检测得到的内盘管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的温差值;步骤s502中与设定温差值进行比较的温差值为第一时长结束之后所检测得到的内盘管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的温差值,如果在第一时长之后的运行时段内满足温差值小于设定温差值△t2的条件,则控制空调切换至防冻结模式,以对空调的室内机进行防冻结保护。

根据温差值和设定温差值的比较结果,确定空调是否切换至防冻结模式的优点在于:空调内盘管温度的最高值为空调达到稳定状态的这一过程中空调的各个运行参数协同所能达到的最高制冷性能,室内环境温度也是随空调启动运行而产生变化,而内盘管温度的变化又会受到室内机冻结状况的影响,如当室内机冻结严重时,内盘管温度降低,室内环境温度同时受空调和室内环境影响的温降速率减小,甚至升温(室内换热器的吸热能力下降,同时室外环境向室内环境逸散的热量增多),因此内盘管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的温差扩大;当室内机无冻结问题时,空调处于稳定状态,内盘管温度接近最高值,室内环境温度也接近用户设定的目标制冷温度;因此,通过判断温差值与设定温差值的温度差距,可进一步推断空调室内机是否出现冻结问题;这里,在温差值小于设定温度差值时,即温差值与最大温差值的温度差距已经超过设定阈值,如温度差距超过10℃,内盘管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的温度变化幅度比较大,因此可判断是因存在冻结问题所导致的内盘管温度下降和室内环境温度升高,需要及时对空调的室内机进行防冻结处理。

可选的,本发明空调防冻结的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空调开机运行至本次流程满足内盘管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值小于设定温差值时压缩机的累积运行时长;根据累积运行时长确定防冻结模式的当前运行时长。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流程可以参照图4所对应的实施例中“获取空调开机运行至本次流程满足内盘管温度小于设定温度值时压缩机的累积运行时长;根据累积运行时长确定防冻结模式的当前运行时长”等技术内容的执行过程,在此不作赘述。

可选的,本发明空调防冻结的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空调开机运行至本次流程满足内盘管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值小于设定温差值时空调启用防冻结模式的累积次数;根据累积次数对当前运行时长进行修正补偿。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流程可以参照图4所对应的实施例中“获取空调开机运行至本次流程满足内盘管温度小于设定温度值时空调启用防冻结模式的累积次数;根据累积次数对当前运行时长进行修正补偿”等技术内容的执行过程,在此不作赘述。

可选的,防冻结模式包括控制降低空调的压缩机的频率;其中,压缩机的降频幅度按照如下方式确定:获取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度和内盘管温度,按照预设的关联关系匹配得到对应的压缩机的降频幅度,关联关系用于表征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度、内盘管温度与降频幅度的对应关系。

这里。压缩机降频幅度的具体确定过程可以参照前文图1所示出的实施例的对应部分,在此不作赘述。

可选的,空调切换的防冻结模式还可包括控制空调切换至制热模式运行。这里,空调切换至制热模式的具体执行流程以及对空调运行制热模式时的负荷保护操作可以参照前文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技术内容,在此不作赘述。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该空调能够执行前文图1的实施例所公开的控制流程。

空调包括空调机体及控制器,控制器用于:

获取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的内盘管温度,确定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率;

若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度和内盘管温度满足预设的防冻结条件,则确定空调的室内换热器存在冻结问题。

可选的,预设的防冻结条件包括: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率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速率阈值,且内盘管温度小于预设的温度阈值。

可选的,控制器还用于:

响应于空调的室内换热器存在冻结问题,控制空调切换至防冻结模式,防冻结模式包括控制降低空调的压缩机的频率。

可选的,控制器还用于:

根据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度和内盘管温度,按照预设的关联关系匹配得到对应的压缩机的降频幅度,关联关系用于表征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度、内盘管温度与降频幅度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关联关系中的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率与降频幅度为正相关。

该空调控制执行上述流程的具体方式可以参照前文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该空调能够执行前文图2的实施例所公开的控制流程。

空调包括空调机体和控制器,控制器用于:

获取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的内盘管温度和内风机的转速,确定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率;

若空调满足预设的防冻结条件,则根据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度和内风机的转速确定空调切换至防冻结模式的运行时长。

可选的,控制器具体用于:

基于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率,确定基准时长;

根据内风机的转速所处的设定风速档位范围,确定相应的修正时长;

将基准时长和修正时长之和作为防冻结模式的运行时长。

可选的,设定风速档位范围与修正时长为正比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内盘管的衰减速率与基准时长为正比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控制器具体用于:

在设定时长内以设定检测频次获取多个内盘管温度;

根据多个内盘管温度计算得到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率。

该空调控制执行上述流程的具体方式可以参照前文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该空调能够执行前文图3的实施例所公开的控制流程。

空调包括空调机体和控制器,控制器用于:

获取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的参数信息;

响应于满足预设的防冻结条件,控制空调以设定周期运行防冻结模式,其中,设定周期包括依序进行的多个第一防冻结流程和处于末序的第二防冻结流程,第二防冻结流程运行的第二时长为第一防冻结流程运行的第一时长与补偿时长之和,补偿时长为基于内风机的转速所处的设定风速档位范围进行确定的。

可选的,控制器还用于:

获取空调运行时的内盘管温度;

基于内盘管温度,确定每一设定周期内所执行的第一防冻结流程的次数。

可选的,控制器还用于:

基于每一设定防冻结周期内所执行的第一防冻结流程的次数,确定第一时长。

可选的,控制器还用于:

基于内风机的转速所处的设定风速档位范围,确定第一时长。

可选的,设定风速档位范围与第一时长为反比的对应关系。

该空调控制执行上述流程的具体方式可以参照前文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该空调能够执行前文图4的实施例所公开的控制流程。

空调包括空调机体和控制器,控制器用于:

获取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的内盘管温度,确定内盘管温度中的最高值;

在内盘管温度小于设定温度值时,控制空调切换至防冻结模式,设定温度值为最高值与设定阈值之差。

可选的,控制器还用于:

获取空调开机运行至本次流程满足内盘管温度小于设定温度值时压缩机的累积运行时长;

根据累积运行时长确定防冻结模式的当前运行时长。

可选的,控制器还用于:

获取空调开机运行至本次流程满足内盘管温度小于设定温度值时空调启用防冻结模式的累积次数;

根据累积次数对当前运行时长进行修正补偿。

可选的,防冻结模式包括控制降低空调的压缩机的频率;

其中,控制器还用于:

获取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度和内盘管温度,按照预设的关联关系匹配得到对应的压缩机的降频幅度,关联关系用于表征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度、内盘管温度与降频幅度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关联关系中的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率与降频幅度为正相关。

该空调控制执行上述流程的具体方式可以参照前文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该空调能够执行前文图5的实施例所公开的控制流程。

空调包括空调机体和控制器,控制器用于:

获取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的内盘管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确定内盘管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最大温差值;

在内盘管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值小于设定温差值时,控制空调切换至防冻结模式,设定温差值为最大温差值与设定阈值之差。

可选的,控制器还用于:

获取空调开机运行至本次流程满足内盘管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值小于设定温差值时压缩机的累积运行时长;

根据累积运行时长确定防冻结模式的当前运行时长。

可选的,控制器还用于:

获取空调开机运行至本次流程满足内盘管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值小于设定温差值时空调启用防冻结模式的累积次数;

根据累积次数对当前运行时长进行修正补偿。

可选的,防冻结模式包括控制降低空调的压缩机的频率;

其中,控制器还用于:

获取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度和内盘管温度,按照预设的关联关系匹配得到对应的压缩机的降频速率,关联关系用于表征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度、内盘管温度与降频速率的对应关系。

可选的,关联关系中的内盘管温度的衰减速率与降频速率为正相关。

该空调控制执行上述流程的具体方式可以参照前文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流程及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