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空调室内机的运转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25512发布日期:2019-05-10 23:36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运转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空调室内机的运转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空调即空气调节器,可以调节和控制建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空调系统分为舒适空调和工艺空调两大类。舒适空调要求温度适宜,环境舒适,对温湿度的调节精度无严格要求、广泛用于住房、办公室、商场等;工艺空调对温度有一定的调节精度要求,另外空气的洁净度也要有较高的要求,用于电子器件生产车间、精密仪器生产车间、计算机房等。空调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以及运行时间的延长,机组出现故障可能性增加。

现有技术中,当出现某些故障导致空调器室外机停机无法启动时,通过故障灯的闪烁提示用户及维修人员的故障类型,在等待维修人员解决故障之前,空调器无法运行严重影响到用户体验和舒适性,这是现有空调技术无法规避的问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空调室内机的运转控制方法,在空调室外机因故障而停机的情况下能够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在提高用户体验的同时减少用户的用电成本。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空调室内机的运转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辅助电加热器,所述运转控制方法包括:

当所述空调处于故障锁定状态时,获取所述空调的运转模式;

比较室内环境温度与温度阈值,并且根据比较结果与所述运转模式控制所述空调内的特定设备运转;

其中,所述特定设备包括所述空调的室内机风扇以及可选的所述辅助电加热器。

优选地,所述温度阈值包括第一温度阈值,当所述运转模式为非制热模式时,“比较室内环境温度与温度阈值,并且根据比较结果与所述运转模式控制所述空调内的特定设备运转”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若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室内机风扇运转。

优选地,所述运转控制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室内机环境温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则定时比较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并且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控制所述室内机风扇运转。

优选地,所述温度阈值包括第二温度阈值,当所述运转模式为制热模式时,“比较室内环境温度与温度阈值,并且根据比较结果与所述运转模式控制所述空调内的特定设备运转”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

若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小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室内机风扇运转且启动所述辅助电加热器。

优选地,所述运转控制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则定时比较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并且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控制所述室内机风扇运转且启动所述辅助电加热器。

优选地,所述温度阈值还包括第三温度阈值,且所述第三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在“控制所述室内机风扇高风运转且启动所述辅助电加热器”的步骤之后,所述运转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室内机风扇与所述辅助电加热器运行一定时间后,判断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所述第三温度阈值,

若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所述第三温度阈值,则控制所述室内机风扇和所述辅助电加热器停止运行。

优选地,所述运转控制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三温度阈值,则重新判断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并且根据判断结果控制所述室内机风扇和所述辅助电加热器运行。

优选地,所述运转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空调发生故障导致室外机停机后,判断所述空调在一定时间内的故障停机次数是否达到次数阈值,

若所述故障停机次数达到所述次数阈值,则将所述空调的运行状态设定为故障锁定状态;

若所述故障停机次数未达到所述次数阈值,则控制所述空调根据故障停机前的运转模式重新启动。

优选地,在“比较室内环境温度与温度阈值”的步骤之前,所述运转控制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空调的控制终端设定所述温度阈值。

优选地,所述空调还包括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用于与远端服务器通信连接,在“比较室内环境温度与温度阈值”的步骤之前,所述运转控制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通信装置接收所述远端服务器发送的所述温度阈值。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用于空调室内机的运转控制方法,当空调处于故障锁定状态时,获取空调的运转模式;比较室内环境温度与温度阈值,并且根据比较结果与运转模式控制空调内的风扇启停或控制风扇和辅助电加热器同时启停。在空调室外机因故障而停机的情况下,能够在等待维修人员解决故障之前,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在提高用户体验的同时减少用户的用电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空调室内机的运转控制方法实施例一的主要步骤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用于空调室内机的运转控制方法实施例二的主要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元件或参数的相对重要性,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中涉及的空调室内机中包括风扇和辅助电加热器。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的运转控制程序,通过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控制室内机风扇及辅助电加热器的启停,在空调室外机因故障而停机的情况下能够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在提高用户体验的同时减少用户的用电成本。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空调室内机的运转控制方法实施例一的主要步骤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运转控制方法包括步骤a1-a2:

步骤a1,当空调处于故障锁定状态时,获取空调的运转模式。

空调的运转模式包括:制热模式、制冷模式、送风模式和除湿模式等其中的一种。

步骤a2,比较室内环境温度与温度阈值,并且根据比较结果与运转模式控制空调内的特定设备运转。

这里的“特定设备”包括所述空调的室内机风扇以及可选的辅助电加热器。当空调处于非制热模式时启动风扇运转,当空调处于制热模式时,启动风扇与辅助电加热器一起运转。温度阈值可以通过空调的控制终端设定,当空调具有与远端服务器通信连接的通信装置时,还可以通过通信装置接收远端服务器发送的温度阈值。温度阈值包括:第一温度阈值、第二温度阈值和第三温度阈值,且第三温度阈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

步骤a2具体包括步骤a21-a28:

步骤a21,判断空调是否处于制热模式,若是,则转至步骤a25,否则,转至步骤a22。

步骤a22,判断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

步骤a23,若室内环境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则控制室内机风扇运转。

优选地,控制室内机风扇高风运转。

步骤a24,若室内机环境温度小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则定时(如每隔10分钟)比较室内环境温度与第一温度阈值,并且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控制室内机风扇运转。

如果定时比较后发现室内环境温度仍然小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说明此时室内温度仍然满足用户要求,不需要控制风扇运转,以便节省电能。如果某次比较后发现室内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则控制室内风扇运转(优先选用高风运转),以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步骤a25,判断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

步骤a26,若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则控制室内机风扇运转且启动辅助电加热器,转至步骤a28。

为了让辅助电加热器产生的热量尽快释放到室内空气中,可以控制室内风扇高风运转。

步骤a27,若室内环境温度大于等于第二温度阈值,则定时(如每隔10分钟)比较室内环境温度与第二温度阈值,并且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控制室内机风扇运转且启动辅助电加热器。

如果定时比较后发现室内环境温度仍然大于等于第二温度阈值,说明室内温度满足用户要求,不需要控制风扇和辅助电加热器运转,以便节约电能,否则,就需要控制风扇运转并启动辅助电加热器,以便迅速提高室内温度,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步骤a28,当室内机风扇与辅助电加热器运行一定时间(如20分钟)后,判断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第三温度阈值;若室内环境温度大于第三温度阈值,则控制室内机风扇和辅助电加热器停止运行;若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等于第三温度阈值,则转至步骤a25重新判断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并且根据判断结果控制室内机风扇和辅助电加热器运行。

因为第三温度阈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说明此时室内温度偏高了,所以短时间内不需要再加热,控制室内机风扇和辅助电加热器停止运行,以便节约电能。

图2是本发明的用于空调室内机的运转控制方法实施例二的主要步骤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步骤b1-b5:

步骤b1,当空调发生故障导致室外机停机后,判断空调在一定时间内的故障停机次数是否达到次数阈值。本实施例中,次数阈值设置为3。

步骤b2,若故障停机次数达到次数阈值,则将空调的运行状态设定为故障锁定状态,并转至步骤b4。

在故障锁定状态下,用户无法通过遥控器等操作空调。

步骤b3,若故障停机次数未达到次数阈值,则控制空调根据故障停机前的运转模式重新启动。

步骤b4,当空调处于故障锁定状态时,获取空调的运转模式。

步骤b5,比较室内环境温度与温度阈值,并且根据比较结果与运转模式控制空调内的特定设备运转。

其中,步骤b4-b5与上面实施例一中的步骤a1-a2对应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将各个步骤按照上述先后次序的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实现本实施例的效果,不同的步骤之间不必按照这样的次序执行,其可以同时(并行)执行或以颠倒的次序执行,这些简单的变化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方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电子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电子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