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加水保护的上加水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27758发布日期:2019-03-27 12:56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带加水保护的上加水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带加水保护的上加水加湿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上加水型超声波加湿器(简称“上加水加湿器”)直接打开水箱盖,自上而下往水箱倒水进行加水,操作便捷从而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

但是,现有上加水加湿器在加水时存在隐患:用户在加水过程中容易出现直接往出雾口加水,导致大量的水从导雾管进入后回流到加湿器的底座内部,容易造成加湿器底座内部分功能失效或者可能引发漏电危险,从而影响用户的安全使用。为了避免用户加水时不要将水倒入出雾口或倒入导雾管,现有上加水加湿器往往是在加湿器的顶盖上印刷加水提示性文字以引导用户完成正确的加水操作。然而,现有产品上的加水引导提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用户可能存在不正确的加水方式所带来的潜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带加水保护的上加水加湿器。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带加水保护的上加水加湿器,该上加水加湿器至少包括水箱1、设于水箱1内的导雾管2和盖合在水箱1顶端的水箱盖5,该水箱盖5具有与导雾管2的上末端相连通的出雾口51;边缘设有铰接位置的盖板31,该盖板31通过铰接位置与导雾管2的上末端铰接,,该盖板31具有盖合在导雾管2顶端使给水箱1加水时无法将水倒入导雾管2的第一状态以及不盖合在导雾管2顶端的第二状态;与盖板31相连的驱动机构,当水箱盖5盖合在水箱1时由驱动机构使盖板31朝上转动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并当从水箱1打开水箱盖5时由驱动机构使盖板31朝下转动从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

其中,驱动机构包括:与盖板31固定相连的盖柄32,盖柄32与盖板31位于铰接位置的两端,且盖柄32以铰接位置为转动中心的重力矩小于盖板31以铰接位置为转动中心的重力矩;设置在水箱盖5下侧面的按压部52,在水箱盖5盖合在水箱1上时按压部52与盖柄32触碰设置使盖板31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其中,在盖板31下侧面设有上支承座33,在导雾管2顶端的外侧壁设有下支承座35,在上支承座33与下支承座35其中之一分别设有铰接轴34和轴孔36,且铰接轴34限位设置在轴孔36中。

其中,按压部52的中心具有纵向通孔,该纵向通孔的孔径大于导雾管2顶端的外径。

其中,导雾管2上末端的外侧壁向外延伸设有凸台4,当水箱盖5盖合在水箱1上时按压部52的下末端与凸台4密封相连。

其中,凸台4上设有凹槽41,在凹槽41内设有密封条,当水箱盖5盖合在水箱1上时按压部52的下末端插入凹槽41内。

其中,盖板31的内侧面具有向下延伸设置的密封裙边311,当盖板31盖合在导雾管2的顶端时密封裙边311与导雾管2的内侧壁或外侧壁紧密配合相连。

其中,当盖板31处于第二状态时使盖板31的重心与盖柄32的重心之间的连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成锐角设置。

其中,该夹角的角度为20°至80°。

其中,该上加水加湿器还包括位于水箱1底部的雾化腔和设于雾化腔底部的雾化片,导雾管2的下末端与雾化腔相连通。

其中,该上加水加湿器还包括设于水箱1下方的底座,该底座内设有风机,在导雾管2的外侧设有与风机的出风口相连通的风道,该风道与导雾管2的上末端相连通。

本发明实质性的解决了现有上加水加湿器在加水时容易出现错误加水带来使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并相应达到了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设置加水保护机构能从根本上解决用户可能存在不正确的加水方式所带来的潜在隐患:当从水箱上揭开水箱盖时,盖板能自动切换到将导雾管顶端盖合密封的状态,确保用户加水时不会倒入至导雾管甚至进入底座从而保护加湿器底座内的电路板不会进水损坏及不会发生漏电风险;而当盖上水箱盖时由能盖板又能自动切换至不密封导雾管顶端的状态以能够顺利出雾,且盖板也有助于阻挡异物进入导雾管,从而为加湿器顺利出雾提供了保障。因此,加水保护机构整体结构简单且运行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上加水加湿器在加水状态下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加水保护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上加水加湿器在加水状态下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上加水加湿器在使用状态下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申请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结合图1-图3所示。本发明公开的上加水加湿器(又简称“加湿器”)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水箱1、位于水箱1底部的雾化腔、设于雾化腔底部的雾化片、设于水箱1内且下末端与雾化腔相连通的导雾管2、设于导雾管2顶端的加水保护机构以及盖合在水箱1顶端的水箱盖5;该水箱盖5具有与导雾管2的上末端相连通的出雾口51。

一般来说,水箱1与雾化腔之间设有出水组件,水箱1内的水通过出水组件流到雾化腔之中;另外,在导雾管2的外侧设有风道,该风道与导雾管2的上末端相连通,该风道与底座内的风机出风口相连通。雾化片上电工作时产生振荡使雾化腔内的水产生水雾,水雾聚集在雾化腔上方空间后进入导雾管2内,同时风机产生的风从风道吹入导雾管2内,带动水雾从导雾管2流向水箱盖5上的出雾口51,让水雾从出雾口51喷出实现雾化加湿功能。

其中,加水保护机构用于在用户往水箱1加水过程中提供保护以防止用户错误的将水倒入导雾管2内,从而避免了水从导雾管2进入风道最终进入底座内,不仅可保护底座内的电路板不会被水泡损坏,更可以杜绝底座进水带来的漏电风险。具体来说,加水保护机构包括:铰接在导雾管2的上末端并可绕铰接位置转动的盖板31,铰接位置设置在盖板31的边缘,该盖板31具有盖合在导雾管2顶端使给水箱1加水时无法将水倒入导雾管2的第一状态(如图3所示)以及不盖合在导雾管2顶端的第二状态(如图4所示);与盖板31相连的驱动机构,当水箱盖5盖合在水箱1时由驱动机构使盖板31朝上转动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并当从水箱1打开水箱盖5时由驱动机构使盖板31朝下转动从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

其中,驱动机构包括:与盖板31固定相连的盖柄32,盖柄32与盖板31位于铰接位置的两端,且盖柄32以铰接位置为转动中心的重力矩(盖柄32的重力矩等于盖柄32的重量乘以盖柄32的重心至铰接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盖板31以铰接位置为转动中心的重力矩(盖板31的重力矩等于盖板31的重量乘以盖板31的重心至铰接位置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在无外力干扰盖板32时盖板31在自身的重力矩作用下会盖合在导雾管2的顶端,即盖板31处于第一状态;设置在水箱盖5下侧面的按压部52,在水箱盖5盖合在水箱1上时按压部52与盖柄32触碰设置使盖板31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盖板31的下侧面设有上支承座33,在导雾管2顶端的外侧壁设有下支承座35,在上支承座33与下支承座35其中之一分别设有铰接轴34和用于限于铰接轴34的轴孔36,通过铰接轴34限位在轴孔36中就可以实现盖板31以铰接位置为转动中心向上远离导雾管2的顶端转动或是向下朝向导雾管2的顶端转动。

其中,按压部52的中心具有纵向通孔,该纵向通孔的孔径大于导雾管2顶端的外径,确保当水箱盖5盖合在水箱1上时按压部52的纵向通孔与导雾管2的外侧壁之间具有足够孔径可以提供盖柄32转动。并且,在导雾管2上末端的外侧壁向外延伸设有凸台4,在凸台4上设有凹槽41,在凹槽41内设有密封条(比如密封条为硅胶),当水箱盖5盖合在水箱1上时,按压部52触碰到盖柄32的上侧面使盖柄32向下转动,且按压部52的下末端插入凹槽41内,确保导雾管2内的水雾能够通过按压部52的纵向通孔全部流动到出雾口51而不会从水箱盖5与导雾管2顶端之间的结合处外溢至水箱1内,从而确保加湿器具有稳定可靠的出雾加湿能力。

为了让盖板31更好的封住导雾管2的顶端,盖板31的内侧面具有向下延伸设置的密封裙边311,当盖板31盖合在导雾管2的顶端,密封裙边311位于导雾管2的内侧壁或外侧壁,通过密封裙边311与导雾管2的内侧壁或外侧壁之间紧密配合从而可以提高盖板31对导雾管2的顶端的密封能力。

进一步结合图3所示。当用户需要给加湿器加水时,从水箱1揭开水箱该5,此时,按压部52的下末端不再触碰到盖柄32,盖板31会盖合在导雾管2的顶端,因此,用户往水箱1内倒水时,水是无法倒入导雾管2内的,从而起到了加水保护的目的。

进一步结合图4所示。加水完毕后,当用户盖上水箱盖5时,按压部52的下末端向下插入水箱1内并触碰到盖柄32,带动盖柄32向下转动,从而使盖板31脱离导雾管2的顶端而向上转动,这样,导雾管2内的水雾能够顺利的流到出雾口51实现出雾。

因此,盖板51可随水箱盖5的状态进行变化:当水箱盖5盖合在水箱1上时,盖板31朝远离导雾管2顶端向上转动从而不封住导雾管2顶端;反之,当取下水箱盖5时,由于盖板31的重力矩大于盖柄32的重力矩从而盖板31朝向导雾管2顶端向下转动并封住导雾管2顶端。

为了在取下水箱盖5时让盖板31能够快速、准确的朝向导雾管2顶端向下转动并封住导雾管2顶端,可通过设置按压部52的纵向通孔的孔径大小或/和盖柄32的横向长度尺寸,使水箱盖5盖合在水箱1上时(即当盖板31处于第二状态时)盖板31的重心与盖柄32的重心之间的连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且当该夹角的角度越小时,当水箱该5取下后,盖板51更能够快速、准确的朝向导雾管2顶端向下转动并封住导雾管2顶端。同时,为了保证盖板31脱离导雾管2顶端后盖板31与导雾管2顶端之间具有足够间隙便于水雾通过,故本发明设置该夹角的角度为20°至80°为宜。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