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空调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2534发布日期:2018-08-31 22:12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频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在商业超市、车站、冷库等需要使用空调机组进行制冷制热且经常有人员出入的场合中,现有技术中空调机组内各空调通常需要各自设置和各自启闭。这样会导致,在出入口、散热机器附近、人员流动较多区域内空调机的制冷制热效果不足,而远离出入口、散热机器附近、人员流动较少区域内空调机的制冷制热过量,最终导致空调机组的功耗利用率不高,各区域存在温差,影响空调调温效果。另外,在公共场合中空调机组的风向固定不变,如果风向正对经过或进入的人员时会使冷风或热风直吹到人体,容易使人感觉不适。

专利一种具有多制冷机组的远程控制式冷库(公告日2017.03.29,公告号CN 206056075U)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制冷机组的远程控制式冷库,包括冷库室体、多台可以独立控制的制冷机组,各制冷机组的制冷连接管路分别与汇总管路连接,汇总管路连接于冷库室体的制冷管路,冷库室体连接有控制箱,控制箱内对应于每台制冷机组设置有一个控制开关,每个控制开关内设置有指示灯,所述控制箱内还设置有远程控制模块和用于开启关闭所述远程控制模块的按键开关。该实用新型设置远程控制模块,但是只能通过人工对各制冷机进行逐个设置和启闭,无法根据温度、人员情况协同控制,使用操作不便。

因此急需一种设计合理,可依据不同区域内的温度、人员出入情况进行协同制冷制热和风向调节的变频空调机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频空调机组,该变频空调机组能够根据温度和人员的出入情况自动协同控制多个变频空调机的制冷制热和调节风向功能,方便使用,有利于提高变频空调机组的体感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变频空调机组,包括若干台变频空调机,变频空调机包括空调控制器、温度传感器、人体红外传感器、调温模块、调风向模块、信号处理单元和电源,温度传感器、人体红外传感器、调温模块、调风向模块、信号处理单元和电源分别与空调控制器电连接,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环境温度,人体红外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人的有无状态,空调控制器控制信号处理单元接收并处理温度传感器传输的环境温度信号和人体红外传感器传输的人的有无状态信号形成温度和人员活动数据,空调控制器根据温度和人员活动数据控制调温模块和调风向模块分别对变频空调机的制冷制热和风向进行调节,调温模块包括变频压缩机。

优选的,调风向模块设置在变频空调机机体的出风口处,调风向模块包括横向扇叶、纵向扇叶、第一转轴、第一直杆、第二转轴、第二直杆、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横向扇叶有若干个,各横向扇叶两端设有第一转轴且横向设置在出风口的最外侧,各第一转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直杆互相连接,第一电机的转轴连接第一直杆,纵向扇叶有若干个,各纵向扇叶两端设有第二转轴且纵向设置在横向扇叶后侧,各第二转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直杆互相连接,第二电机的转轴连接第二直杆。

优选的,还包括无线通信装置和总控制器,无线通信装置设置在各变频空调机中,无线通信装置将各空调控制器与总控制器相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总数据处理单元,总数据处理单元与总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横向扇叶的数量为4~10个。

优选的,纵向扇叶的数量为6~10个。

优选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为步进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2、本实用新型空调控制器可根据温度传感器传输的环境温度信号和人体红外传感器传输的人的有无状态信号自动调节变频空调机的制冷制热和风向,实现单机自动制冷制热和风向调节。

3、本实用新型若干个空调控制器可通过无线通信装置与总控制器相连接,空调控制器可向总控制器传输环境温度和人的有无状态数据,而总控制器连接总数据处理单元,因此总数据处理单元可获得各空调控制器所在区域的温度和人员状态数据,并计算给出使各区域空调控制器的设置参数数据以减少各区域内的温差,提高制冷制热效果,避免能源的过量浪费。总控制器获得总数据处理单元的各空调控制器的设置参数数据并传输给各空调控制器,以实现变频空调机组的多机协同自动制冷制热和风向调节功能。

4、本实用新型采用步进电机控制横向扇叶和纵向扇叶的旋转,精确度高,控制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各功能模块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调风向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变频空调机;11、空调控制器;12、温度传感器;13、人体红外传感器;14、调温模块;15、调风向模块;151、横向扇叶;152、纵向扇叶;153、第一转轴;154、第一直杆;155、第二转轴;156、第二直杆;157、第一电机;158、第二电机;16、信号处理单元;17、电源;18、无线通信装置;2、总控制器;3、总数据处理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变频空调机组,包括若干台变频空调机1,变频空调机1包括空调控制器11、温度传感器12、人体红外传感器13、调温模块14、调风向模块15、信号处理单元16和电源17,温度传感器12、人体红外传感器13、调温模块14、调风向模块15、信号处理单元16和电源17分别与空调控制器11电连接,温度传感器12用于实时监测环境温度,人体红外传感器13用于实时监测人的有无状态,空调控制器11控制信号处理单元16接收并处理温度传感器12传输的环境温度信号和人体红外传感器13传输的人的有无状态信号形成温度和人员活动数据,空调控制器11根据温度和人员活动数据控制调温模块14和调风向模块15分别对变频空调机1的制冷制热和风向进行调节,调温模块14包括变频压缩机。

具体的,还包括无线通信装置18和总控制器2,无线通信装置18设置在各变频空调机1中,无线通信装置18将各空调控制器11与总控制器2相连接。

具体的,还包括总数据处理单元3,总数据处理单元3与总控制器2电连接。

如图2所示,具体的,调风向模块15设置在变频空调机1机体的出风口处,调风向模块15包括横向扇叶151、纵向扇叶152、第一转轴153、第一直杆154、第二转轴155、第二直杆156、第一电机157和第二电机158,横向扇叶151有若干个,各横向扇叶151两端设有第一转轴153且横向设置在出风口的最外侧,各第一转轴153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直杆154互相连接,第一电机157的转轴连接第一直杆154,纵向扇叶152有若干个,各纵向扇叶152两端设有第二转轴155且纵向设置在横向扇叶151后侧,各第二转轴155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直杆156互相连接,第二电机158的转轴连接第二直杆156。

具体的,横向扇叶151的数量为4~10个。

具体的,纵向扇叶152的数量为6~10个。

具体的,第一电机157和第二电机158为步进电机。

具体工作过程是:各变频空调机1的空调控制器11可根据温度传感器12传输和人体红外传感器13传输的信号,然后经信号处理单元16获得温度和人员活动数据。空调控制器11根据变频空调机1预设温度和人员进出情况的应对办法,控制调温模块14、调风向模块15进行温度调节和风向调节。例如人体红外传感器13在人员进入或经过时,变频空调机1可改变风向防止风直吹在人体上,提高体感舒适度。

若干个空调控制器11可通过无线通信装置18与总控制器2相连接,空调控制器11可向总控制器2传输环境温度和人的有无状态数据,而总控制器2连接总数据处理单元3,因此总数据处理单元3可获得各空调控制器11所在区域的温度和人员状态数据。总数据处理单元3根据上述数据计算给出使各区域空调控制器11的设置参数数据。

例如:总数据处理单元3可对比各区域空调控制器11传输的温度数据,根据需要,降低高温区域的空调控制器11的设定温度或升高低温区域的空调控制器11的设定温度。总数据处理单元3也可以计算各区域空调控制器11的设定方向,使调温效果较好区域的变频空调机1的风向朝向调温效果较差区域吹。

总数据处理单元3将计算出的设置参数数据发送给总控制器2,总控制器2将各空调控制器11的设置参数数据传输给相应空调控制器11,各空调控制器11控制调温和调风向操作,以实现变频空调机组的多机协同自动制冷制热和风向调节功能,减少各区域内的温差,提高制冷制热效果,避免能源的过量浪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