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式空气预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6486发布日期:2018-09-18 21:33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式空气预热器。



背景技术:

板式空气预热器是加热炉的重要余热回收设备,对回收烟气中的余热、降低排烟温度和提高加热炉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板式空气预热器的工作原理是,把热烟气与冷空气进行换热,热烟气温度降低,回收热量,达到排放,冷空气温度升高,取得热量,作为助燃,节省燃料,这就要求换热通道具有良好的换热效果。

板式空气预热器是一种高效而紧凑的换热设备,具有传热系数高,压力损失小,结构紧凑,维修方便等诸多优点,因此,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板式空气预热器,并采用波纹板片作为传热元件,但其缺点也不容忽视,波纹板增大了烟气和空气的流动阻力,需配备大功率风机,降低了热能耗损失,但增加了电能消耗。同时,这种波纹板形式的预热器很容易积灰,结垢,从而降低了设备使用寿命,必须设置清灰装置,定期进行清理,不仅使得设备的结构设计复杂化,而且也会因修停机给顾客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板式空气预热器易积灰,结垢,需要定期清理灰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式空气预热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板式空气预热器,包括换热板片,所述换热板片包括换热板本体,换热板本体的左右两边分别向下弯折形成第一折边、第二折边,第一折边的下边向左弯折形成第三折边,第二折边的下边向右弯折形成第四折边,换热板本体的前后两边分别向上弯折形成第五折边、第六折边,第五折边的上边向前弯折形成第七折边,第六折边的上边向后弯折形成第八折边,第三折边、第四折边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孔,第七折边、第八折边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二螺纹孔,第一折边与第二折边、第三折边与第四折边、第五折边与第六折边、第七折边与第八折边分别对称设置,所述换热板片的上下两面分别设置有翅片组,所述翅片组由直线型翅片和折流型翅片交替设置而成,所述换热板片反向层叠在一起,形成换热板组,两两换热板片之间形成流道。

将两两换热板片反向层叠在一起,形成流道,相邻流道成正交设置,分别用于通入烟气和空气。流道为直线型,减小气流流动时的阻力,不易积灰、结垢。换热板片的正反两面分别设置有翅片组,翅片组加速传热,提高烟气与空气间的换热性能。

优选的是,所述折流型翅片包括导流部和折流部,所述导流部和折流部之间的夹角为10-90°。

气流由导流部进入折流部时,气流的流动方向发生变化,多个直线型翅片和折流型翅片交替使用,使得气流发生并流与逆流的交替,导流部与折流部之间的夹角越小,并流与逆流的频率越高,换热效果越好;但是,导流部与折流部之间的夹角越小,气流的流动阻力越大,流动速率变慢,影响换热速度。

更为优选的是,所述导流部和折流部之间的夹角为10-25°。

当导流部与折流部之间的夹角为10-25°时,烟气与空气之间的换热效果与换热速度均能达到工业运用要求。

其中,所述换热板片为不锈钢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板式空气预热器,其流道多为直线型,不易积灰、结垢,换热板片的正反两面分别设置有翅片组,翅片组加速传热,提高烟气与空气间的换热性能。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板式空气预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板式空气预热器中换热板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倒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板式空气预热器中折流型翅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换热板片1,换热板本体2,第一折边3、第二折边4,第三折边5,第四折边6,第五折边7,第六折边8,第七折边9,第八折边10,翅片组11,折流型翅片12,导流部13,折流部14,第一螺纹孔15,第二螺纹孔16,流道1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一种板式空气预热器,包括换热板片1,换热板片1包括换热板本体2,换热板本体2的左右两边分别向下弯折形成第一折边3、第二折边4,第一折边3的下边向左弯折形成第三折边5,第二折边4的下边向右弯折形成第四折边6,换热板本体2的前后两边分别向上弯折形成第五折边7、第六折边8,第五折边7的上边向前弯折形成第七折边9,第六折边8的上边向后弯折形成第八折边10,第三折边5、第四折边6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孔15,第七折边9、第八折边10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二螺纹孔16,第一折边3与第二折边4、第三折边5与第四折边6、第五折边7与第六折边8、第七折边9与第八折边10分别对称设置,换热板片1的上下两面分别设置有翅片组11,翅片组11由直线型翅片和折流型翅片12交替设置而成,换热板片1反向层叠在一起,形成换热板组,两两换热板片1之间形成流道17。

如图4,折流型翅片12包括导流部13和折流部14,导流部13和折流部14之间的夹角为10-90°,优选的为10-25°。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更好地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不能理解为是对本专利包括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专利所揭示精神的所作的任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专利包括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