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6447发布日期:2018-09-18 21:32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热器。



背景技术:

复热器又称汽化器,一般是用于LNG空温式汽化器后,减压撬前的一种复热设备,LNG本身的温度在-192度左右,通过空温式汽化器气化成气态天然气后,其温度较常温低,通过采用复热器对NG气进行增热,其使用效果会更好。

现有热水式复热器的外部保温效果差,会导致热量的散失,从而影响复热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热水沉浸式复热器。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热器,包括立式的圆形状的罐体,所述罐体的底部焊接有支腿,所述罐体具有半球状的上封头以及下封头,所述罐体内安装有竖向布置的换热管组,所述换热管组的上端与出气管相连接、下端与进气管相接,所述出气管及进气管均伸出于所述罐体外,所述出气管及进气管的外侧端均具有连接法兰,所述罐体的底部有具有热水回水管、顶部具有热水进口管,所述罐体的外侧设有带有上盖及下底的箱式的圆筒状的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与所述罐体之间的空间内填充保温绝热材料,形成保温绝缘层。

所述罐体内表面上一侧设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上端管口位于所述热水进口管的管口一侧,所述溢流管的下端管口自所述罐体的侧壁上一侧伸出。

所述溢流管通过管卡安装在所述罐体内表面上,所述管卡与所述罐体的内表面焊接固定。

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排污放空管。

本实用新型复热器采用立式设置,占用空间小,且由于所述罐体的外侧设有带有上盖及下底的箱式的圆筒状的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与所述罐体之间的空间内填充保温绝热材料,形成保温绝缘层,这样使所述罐体整体被包覆,这样保温效果好,防止热水的热量的损失,能起到更好的加热效果,能有效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复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复热器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复热器内换热管组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一种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另一种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5所示,一种复热器,包括立式的圆形状的罐体1,所述罐体的底部焊接有安装固定用的支腿14,所述罐体具有半球状的上封头3以及下封头2,上封头3以及下封头2与罐体焊接连接,所述罐体内安装有竖向布置的换热管组6,所述换热管组的上端与出气管8相连接、下端与进气管7相接,所述出气管及进气管均伸出于所述罐体外,所述出气管及进气管的外侧端均具有连接法兰,以方便与管道连接,所述罐体的底部有具有热水回水管5、顶部具有热水进口管4,所述罐体的外侧设有带有上盖及下底的箱式的圆筒状的防护外壳18,所述防护外壳与所述罐体之间的空间内填充保温绝热材料19,形成保温绝缘层。

具体的,所述防护外壳采用钢板焊接形成,所述保温绝热材料采用岩棉保温层或是其它保温材料。

所述的换热管组6是由蛇形管并列焊接安装在进出气管的侧壁上的安装孔中形成,两端分别与进出气管焊接连接,如图4-5所示,可以是如图4所示设置,也可以是如图5所示设置,或是二者的组合,具体不限。换热管组6完全浸在罐体内的热水中,当内部天然气通过时,与热水换热,温度升高,升温后的气体自出气管排出。

优选的,所述换热管组6采用的是如图4所示的结构,即沿进出气管的管壁上轴向布置多排,每排包括两个换热管,对称布置,这样可以提升换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内表面上一侧设有溢流管11,所述溢流管的上端管口位于所述热水进口管的管口一侧,所述溢流管的下端管口自所述罐体的侧壁上一侧伸出,以通过观察是否有水流出来检测罐体内是否注满热水。

其中,所述溢流管通过多个间隔布置的管卡12安装在所述罐体内表面上,所述管卡与所述罐体的内表面焊接固定。

其中,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排污放空管15,以在检修时进行排污及放空罐内的存水。

另外,所述罐体上有检修用的人孔16,人孔外有密封的带有手环的外盖17,外盖17与人孔通过法兰用于螺栓密封连接,之间填充有缠绕垫。

其中,为了方便起吊安装移动,所述罐体的上端焊接有吊耳13。所述出气管8的上端面通过上定位件10进行定位安装,所述进气管7的下端通过下定件9进行定位安装,所述下定位件及上定位件均为焊接在罐体的内壁面上板块,所述板块与所述进气管、出气管的管壁接触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复热器采用立式设置,占用空间小,且由于所述罐体的外侧设有带有上盖及下底的箱式的圆筒状的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与所述罐体之间的空间内填充保温绝热材料,形成保温绝缘层,这样使所述罐体整体被包覆,这样保温效果好,防止热水的热量的损失,能起到更好的加热效果,能有效节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