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风净化双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7196发布日期:2018-11-02 22:45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风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风净化双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质量和空气的温湿度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十分密切,近年,人们在拥有空调的同时,大量的空气净化器、新风机产品也陆续走进千家万户。但这些家电设备均只有某一方面的功效,但在实际使用中消费者难以齐备、即便能够买齐也不便将其安装在同一室内,是为缺憾。目前,各种家电设备的功效有雷同、但不兼容,如:空气净化器与新风机不能兼容,空气净化器可以净化室内空气但不能将室外新鲜、宜人的空气引入室内,而新风机在室外气温极低或极热时也不宜将室外空气引入室内,否则不仅消耗空调的能量,还会引起室内温度巨变使人无法适应;如果将新风机与空气净化器二者结合,就可以实现因地、因时选择使用。又如:新风系统或新风机,都未考虑与室内已有的空调结合联动,即:在实现新风功能的同时,在夏季完全可以利用夜间室外温度已经大幅下降的新风为室内降温,其实在我国很多地方夏季昼夜温差10℃左右,作为家庭的居室主要是在夜间使用,完全可以引入新风降温,这样大大减少空调的工作量,大幅节约电能,同时从大自然引入的新风使人们避免“空调病”的困扰,生活更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新风净化双循环装置,实现新风外循环与净化内循环的双重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风净化双循环装置,包括机身,所述的机身的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风帽模块、高效过滤模块、风机模块、热交换模块、滤网模块,所述的风帽模块固定于所述的机身的顶部,所述的滤网模块位于所述的机身的下部;

所述的高效过滤模块的内部设置有2个结构相同的高效过滤板,所述的高效过滤板之间形成倒V型结构,所述的风机模块的内部设置有主风机,所述的热交换模块的内部设置有热交换器,所述的滤网模块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的结构相同的初效过滤板。

进一步,所述的机身包括主框架、机后板、左侧板、机面板、右侧板,所述的机后板、左侧板、机面板、右侧板均固定于所述的主框架上。

进一步,所述的机面板上设置有控制面板。

进一步,所述的机后板、左侧板、右侧板上均设置有2个结构相同的安装口。

进一步,所述的机身的一侧设有排风口与新风进口,所述的排风口与新风进口均与所述的安装口相配合。

进一步,所述的机身的一侧设置有侧回风口与侧进风口,所述的侧回风口与侧进风口均与所述的安装口相配合。

进一步,所述的排风口的一侧设置有排风机,所述的排风口与所述的排风机通过管路相连;所述的新风进口的一侧设置有抽风机,所述的新风进口与所述的抽风机通过管路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侧回风口与侧进风口之间设置有传感器组件,所述的传感器组件通过线路与所述的控制面板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机身的内部设置有负氧离子发生器与紫外灯。

进一步,所述的风帽模块的一侧设置有风口挡板,所述的高效过滤模块的一侧设置有消毒挡板,所述的风机模块的一侧设置有风机挡板,所述的热交换模块与滤网模块的一侧设置有检修挡板,所述的机面板的内侧设置有门面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风净化双循环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风净化双循环装置设置有风帽模块、高效过滤模块、风机模块、热交换模块、滤网模块,其中高效过滤模块内部设置有2个高效过滤板,使空气在各自的风路中实现高效的过滤,提高了空气的净化效果。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风净化双循环装置设置有排风口与新风进口、侧回风口与侧进风口,使该装置实现新风室外循环与净化室内循环的双循环系统,实现一机多用。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风净化双循环装置在机身的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口,同时排风口与新风进口、侧回风口与侧进风口均与安装口相适配,在安装过程中,可根据装置的安装位置,将排风口与新风进口、侧回风口与侧进风口安装于左侧板、右侧板或机后板上,便于安装,更加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新风净化双循环装置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新风净化双循环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新风净化双循环装置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后板;2-排风口;3-新风进口;4-左侧板;5-抽风机;6-侧回风口;7-传感器盒组件;8-侧进风口;9-滤网模块;10-热交换模块;11-主风机;12-排风机;13-检修挡板;14-门面板;15-机面板;16-控制面板;17-风机挡板;18-消毒挡板;19-风口挡板;20-风机模块;21-高效过滤模块;22-右侧板;23-负氧离子发生器;24-紫外灯;25-风帽模块;26-主框架;27-安装口。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新风净化双循环装置,包括机身,所述的机身的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风帽模块25、高效过滤模块21、风机模块20、热交换模块10、滤网模块9,所述的风帽模块25固定于所述的机身的顶部,所述的滤网模块9位于所述的机身的下部;

所述的高效过滤模块21的内部设置有2个结构相同的高效过滤板,所述的高效过滤板之间形成倒V型结构,所述的风机模块20的内部设置有主风机11,所述的热交换模块10的内部设置有热交换器,所述的滤网模块9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的结构相同的初效过滤板。

所述的机身包括主框架26、机后板1、左侧板4、机面板15、右侧板22,所述的机后板1、左侧板4、机面板15、右侧板22均固定于所述的主框架26上。所述的机面板15上设置有控制面板16。所述的机后板1、左侧板4、右侧板22上均设置有2个结构相同的安装口27。

所述的机身的一侧设有排风口2与新风进口3,所述的排风口2与新风进口3均与所述的安装口27相配合。所述的机身的一侧设置有侧回风口6与侧进风口8,所述的侧回风口6与侧进风口8均与所述的安装口27相配合。所述的排风口2的一侧设置有排风机12,所述的排风口2与所述的排风机12通过管路相连;所述的新风进口3的一侧设置有抽风机5,所述的新风进口3与所述的抽风机5通过管路相连。所述的侧回风口6与侧进风口8之间设置有传感器组件,所述的传感器组件通过线路与所述的控制面板16相连。

所述的机身的内部设置有负氧离子发生器23与紫外灯24。

所述的风帽模块25的一侧设置有风口挡板19,所述的高效过滤模块21的一侧设置有消毒挡板18,所述的风机模块20的一侧设置有风机挡板17,所述的热交换模块10与滤网模块9的一侧设置有检修挡板13,所述的机面板15的内侧设置有门面板14。

当进行新风循环时,关闭侧回风口6,开启侧进风口8、排风口2与新风进口3,外部空气通过抽风机5自新风进口3进入机身,并通过热交换模块10与滤网模块9,然后通过排风机12从排风口2排出,内部空气自侧进风口8进入机身,通过滤网模块9进行初滤,然后通过热交换器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并通过风机模块20,然后通过高效过滤模块21进行高效过滤,最后通过风帽模块25排出。

当进行净化循环时,关闭侧进风口8、排风口2与新风进口3,开启侧回风口6,室内空气自侧回风口6进入机身,然后依次通过滤网模块9、热交换模块10、风机模块20、高效过滤模,通过层层过滤净化后,最后通过风帽模块25排出。

由于图1-2的线条较为复杂,故并没有将各模块的内部机构完全的表现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