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8855发布日期:2018-10-02 18:42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空调器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空调器具有一些改善空气质量的方式,但改善空气的风道均与空调器本身的换热风道相关联,影响着空调器本身功能的发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气处理模块,旨在不影响现有空调器功能的情况下,改善空气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空气处理模块,应用于空调器,所述空气处理模块包括:

壳体,设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将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连通的空气处理风道,所述空气处理风道与所述空调器的换热风道相互独立设置;

水槽,安装于所述空气处理风道内;

加湿膜,安装于所述空气处理风道内并位于所述水槽的上方;

打水轮,安装于所述空气处理风道内并位于所述加湿膜的一侧,所述打水轮的下部与所述水槽内的水接触;以及,

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打水轮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打水轮转动,以将所述水槽内的水甩至所述加湿膜上。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转轴,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转轴沿水平方向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并且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

所述打水轮套设于所述转轴上并随所述转轴一同转动,以将所述水槽中的水甩至所述加湿膜上。

优选地,所述打水轮的两侧表面均凸设有自所述打水轮的内侧向所述打水轮的外侧延伸打水筋。

优选地,所述打水筋具有打水面,并且所述打水面呈凹型弧面设置。

优选地,所述打水轮沿其轴向贯穿设有打水孔。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机,并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沿上下向延伸设置;

所述打水轮包括甩水部以及与所述甩水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甩水部伸入所述水槽内的水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并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所述甩水部转动,以将所述水槽内的水甩至所述加湿膜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呈柱状设置,其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套接,其另一端向下延伸设置;

所述打水部包括多个打水板,多个所述打水板均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并沿着所述连接部的周向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打水板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自下向上逐渐增大。

优选地,所述打水轮还包括挡水环,所述挡水环与多个所述打水板的上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甩水部呈管状设置,其内径自下向上逐渐增大设置;

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主体以及将所述连接主体与所述甩水部的上端固定连接的多个连接杆,多个所述连接杆沿着所述甩水部的周向间隔排布,以使得所述连接主体与所述甩水部之间形成甩水孔。

优选地,所述甩水部的下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贯穿设有过水孔,并且所述过水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甩水部下端的孔径设置。

优选地,所述连接主体包括与多个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的挡板以及自所述挡板向上延伸的套轴,所述挡板正对所述甩水部设置,所述套轴的上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套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套轴与所述挡板之间还设置有多个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水槽位于所述打水轮远离所述加湿膜一侧的槽壁向上凸设,形成挡水板。

优选地,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出水口处设置有活塞杆和弹簧,所述弹簧弹性支撑所述活塞杆,以使所述活塞杆将所述出水口封堵;

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与所述水槽连通的接水盘,并且所述接水盘的盘底设置有沿上下向延伸的顶杆,所述顶杆用于抵顶所述活塞杆,以将所述水箱的出水口打开。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其包括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内机以及空气处理模块,所述空气处理模块安装于所述空调室外机或空调室内机,所述空气处理模块包括:

壳体,设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将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连通的空气处理风道,所述空气处理风道与所述空调器的换热风道相互独立设置;

水槽,安装于所述空气处理风道内;

加湿膜,安装于所述空气处理风道内并位于所述水槽的上方;

打水轮,安装于所述空气处理风道内并位于所述加湿膜的一侧,所述打水轮的下部与所述水槽内的水接触;以及,

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打水轮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打水轮转动,以将所述水槽内的水甩至所述加湿膜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所述空气处理模块的空气处理风道内设置水槽和加湿膜,所述加湿膜位于所述水槽的上方并与所述水槽中的水间隔设置,并且所述空气处理模块的空气处理风道内还设置有打水轮和驱动装置,所述打水轮下部伸入所述水槽的水中,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打水轮转动,以使所述打水轮将所述水槽中的水甩至所述加湿膜上并将所述加湿膜打湿,从而使得所述加湿膜被水打湿,当空气通过被打湿的加湿膜时,空气通过所述加湿膜时,其湿度会增大,这样就改善了空气的湿度,从而利于满足用户对空气质量的需求;同时,所述空气处理风道与空调器的室内侧换热风道和室外侧换热风道都相互独立设置,这就使得空气处理模块对空气进行处理的过程与所述空调器对空气处理的过程互不影响,从而有力保证空调器的稳定运行;同时,相较于单独设置空气处理模块而言,将所述空气处理模块用于空调器,不仅可以为用户节省更多的空间,使得空调器的结构更加紧凑,而且还能够为用户提供新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处理模块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空气处理模块的水槽、打水轮、驱动装置以及水箱的组装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打水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处理模块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空气处理模块的水槽、打水轮、驱动装置以及水箱的组装示意图;

图6为图4中打水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打水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7中打水轮的剖视图;

图9为图1或者图4中空气处理模块的水箱和接水盘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阅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出一种空气处理模块,主要应用于空调器中,以改善空气的质量,如更换室内空气、增加空气湿度等等。该空调器是指可以对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的设备,包括壁挂式分体机,壁挂式一体机,落地式分体机,落地式一体机等等。空调器包括室内换热侧和室外换热侧,室内换热侧和室外换热侧一般均包括外壳、进风组件、换热组件和送风组件;其中,外壳具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换热风道,进风组件设置在进风口处,换热组件和送风组件设置在换热风道内。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导风组件,导风组件设置在出风口。本申请中的空气处理模块,主要对空气进行加湿并且不影响空调器的正常工作。

以下主要对空气处理模块的具体结构进行描述,请参阅图1和图4,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处理模块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处理模块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所述空气处理模块100包括:

壳体10,设有进风口11、出风口12以及将所述进风口11和所述出风口12连通的空气处理风道13,所述空气处理风道13与所述空调器的换热风道相互独立设置;

水槽20,安装于所述空气处理风道13内;

加湿膜30,安装于所述空气处理风道13内并位于所述水槽20的上方;

打水轮40,安装于所述空气处理风道13内并位于所述加湿膜30的一侧,所述打水轮40的下部与所述水槽20内的水接触;以及,

驱动装置50,安装于所述壳体10内并与所述打水轮40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50驱动所述打水轮40转动,以将所述水槽20内的水甩至所述加湿膜30上。

具体的,所述空气处理模块100的壳体10的形状可以有很多种,例如:圆柱体、方体等等,为了使所述空气处理模块100能够更好的与空调器配合,所述空气处理模块100的壳体10的形状可以根据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100搭配使用的空调器的机型来设置,例如,当所述空气处理模块100搭配使用的空调器是呈圆柱体的,所述空气处理模块100的壳体10对应设置呈圆柱体;当所述空气处理模块100搭配使用的空调器是方体的,所述空气处理模块100的壳体10对应设置呈方体,如此设置使得所述空气处理模块100与空调器在结构上融为一体,进而使得所述空气处理模块100与空调器形成的组件的外观更加美观。

并且,所述空气处理模块100的壳体10设置有进风口11、出风口12以及空气处理风道13;其中,所述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可以设置于所述壳体10的很多位置,例如,所述进风口11可以设置于所述壳体10的背面、侧面或者底面等;所述出风口12可以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正面、侧面或者顶面等,两者设置的位置可以根据不同的机型、不同形状的空气处理风道13以及不同的用户需求来设置,在此对所述壳体10上的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设置的位置不做具体的限定。所述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的形状有很多种,例如:圆形、椭圆形、方形等等,在此对所述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的形状不做具体的限定。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壳体10上的进风口11可以与室外连通,也可以与室内连通,或者同时与室外以及室内连通,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所述进风口11与室内和/或室内连通。

所述空气处理风道13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部,其用于处理自所述进风口11进入并从所述出风口12排出的空气,所述空气处理风道13可以是由管状结构件形成的,也可以由安装于所述壳体10内部的零部件围设形成的,在此对所述空气处理风道13具体如何形成不做具体的限定。所述空气处理风道13的延伸方向有很多种,其可以是在水平面内弯曲和/或者径直延伸设置,也可以是在竖直平面上面弯曲和/或者径直延伸设置,还可以是一段在水平面内弯曲和/或者径直延伸设置,另一段在竖直平面内弯曲和/或者径直延伸设置;优选地,所述空气处理风道13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一段,这样有便于将水槽20安装于所述空气处理风道13内。

所述水槽20的形状有很多种,例如:圆形、方形、多边形等等,所述水槽20固定安装于所述空气处理风道13内,其上端敞口设置,所述水槽20主要用于盛水,以向安装于所述空气处理风道13内的加湿膜30供水。

所述加湿膜30可以是有机湿膜、无机湿膜、金属湿膜等,其固定安装于所述空气处理风道13内,并且所述加湿膜30具有一定的吸水能力,当所述加湿膜30与水接触时,所述加湿膜30可以在其自身的吸附能力下洗满水,以使得所述加湿膜30整体被水打湿。当空气通过所述加湿膜30时,吸附于所述加湿膜30上的水会随空气一同运动并与所述加湿膜30相互分离,这就使得通过所述加湿膜30后的空气湿度得到增加,从而使得通过该空气处理模块100的空气湿度湿度适宜。优选地,所述加湿膜30将所述空气处理风道13隔断设置,以使得自所述进风口11进入所述空气处理风道13内的空气均需要通过所述加湿膜30后再从所述出风口12排出,这样有利于提高所述空气处理模块100的加湿效果。

打水轮(40,40′,40″)安装于所述水槽20中,并位于所述加湿膜30的一侧,所述打水轮(40,40′,40″)主要用于打水,这就使得所述打水轮(40,40′,40″)必须有一部分是浸没于所述水槽20的水中的是,并且所述打水轮(40,40′,40″)与驱动装置50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50驱动所述打水轮(40,40′,40″)转动,以使所述水槽20中的水在所述打水轮(40,40′,40″)的作用下甩至所述加湿膜30上,这样就使得所述加湿膜30能够被水打湿。

当需要对通过所述空气处理风道13的空气进行加湿时,所述驱动装置50驱动所述打水轮(40,40′,40″)转动,以使得所述打水轮(40,40′,40″)将所述水槽20中的水甩至所述加湿膜30上,所述加湿膜30通过其自身的吸水能力吸附水,以使得所述加湿膜30整体被打湿,从而使得自所述进风口11进入所述空气处理风道13内的空气通过所述加湿膜30时,能够将吸附于所述加湿膜30上的水带走,这样就提高了空气湿度;当不需要对通过所述空气处理风道13的空气进行加湿时,所述驱动装置50停止工作,此时所述打水轮(40,40′,40″)也停止转动,这样就停止了对所述加湿膜30供水,从而使得所述加湿膜30保持干燥状态,进而使得通过所述加湿膜30的空气湿度不会改变。

通常,为了提高所述空气处理风道13内的空气流通速度,还会设置驱动风机来驱动空气流动,所述驱动风机可以属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100,即所述驱动风机安装于所述空气处理风道13内;所述驱动风机还可以是单独存在的,即所述驱动风机位于所述进风口11处或者所述出风口12处;所述驱动风机启动时,可以在其背风侧形成负压,这样就有利于提高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而使得外部空气能够快速的通过所述空气处理风道13,进而使得室内的空气湿度以及空气新鲜度均能够快速的得到改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所述空气处理模块100的空气处理风道13内设置水槽20和加湿膜30,所述加湿膜30位于所述水槽20的上方并与所述水槽20中的水间隔设置,并且所述空气处理模块100的空气处理风道13内还设置有打水轮(40,40′,40″)和驱动装置50,所述打水轮(40,40′,40″)下部伸入所述水槽20的水中,所述驱动装置50用于驱动所述打水轮(40,40′,40″)转动,以使所述打水轮(40,40′,40″)将所述水槽20中的水甩至所述加湿膜30上并将所述加湿膜30打湿,从而使得所述加湿膜30被水打湿,当空气通过被打湿的加湿膜30时,空气通过所述加湿膜30时,其湿度会增大,这样就改善了空气的湿度,从而利于满足用户对空气质量的需求;同时,所述空气处理风道13与空调器的室内侧换热风道和室外侧换热风道都相互独立设置,这就使得空气处理模块100对空气进行处理的过程与所述空调器对空气处理的过程互不影响,从而有力保证空调器的稳定运行;同时,相较于单独设置空气处理模块100而言,将所述空气处理模块100用于空调器,不仅可以为用户节省更多的空间,使得空调器的结构更加紧凑,而且还能够为用户提供新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打水轮(40,40′,40″)的安装方式有很多种,所述打水轮(40,40′,40″)可以是沿上下向安装,即所述打水轮(40,40′,40″)的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打水轮(40,40′,40″)还可以是沿着水平方向安装,即所述打水轮(40,40′,40″)的轴线沿上下向延伸设置;所述打水轮(40,40′,40″)还可以沿着斜向安装,即所述打水轮(40,40′,40″)的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并沿上下向倾斜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打水轮40沿着上下向安装,所述驱动装置50包括电机51和转轴52,其中,所述电机51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10内,其可以是固定安装于所述水槽20上,也可以是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10上,所述转轴52沿水平方向安装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打水轮40套设于所述转轴52上。当所述电机51驱动所述转轴52转动时,安装于所述转轴52上的打水轮40也随着所述转轴52一同转动,所述水槽20内的水在所述打水轮40的作用下被甩至所述加湿膜30上,从而使得所述加湿膜30被打湿。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打水轮4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所述打水轮4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设定。

为了使所述打水轮40能够将更多的水甩至所述加湿膜30上,请参阅图3,所述打水轮40的两侧表面上均凸设有自所述打水轮40的内侧向所述打水轮40的外侧延伸的打水筋41,优选地,所述打水筋41是自所述打水轮40的中心向所述打水轮40的外侧延伸,即所述打水筋41是沿着所述打水轮40的径向延伸设置。

当所述打水轮40伸入所述水槽20的水中时,所述打水筋41邻近所述打水轮40外周沿的一端也与所述水槽20中的水接触,由于所述打水轮40具有一定的转速,这就使得所述打水筋41随所述打水轮40一同转动时能够将与其接触的水托起,并且当所述打水筋41随所述打水轮40转动一定角度时,被所述打水筋41所打上来的水会被甩至所述加湿膜30上,这样就增大了被甩至加湿膜30上的水量,进而使得所述打水轮40能够快速的将所述加湿膜30打湿。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打水筋4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所述打水筋4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定,在此对所述打水筋41的数量不做具体的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打水筋41随所述转轮转动时,所述打水筋41只有一侧表面用来打水,为了便于描述,将所述打水筋41用来打水的侧表面命名为打水面411(请参阅图3),为了使所述打水筋41能够打起更多的水,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将所述打水筋41的打水面411设置成凹型弧面。这样就使得所述打水筋41打水时,所述打水面411能够兜住更多的水,进而使得所述打水筋41能够将更多的打出所述水槽20并甩至所述加湿膜30上。

显然,为了使所述打水轮40能够将更多的水甩至所述加湿膜30上,还可以在所述打水轮40上贯穿设置打水孔42。由于水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当所述打水轮40设置有打水孔42的部位伸入至所述水槽20的水中时,所述水槽20中的水会吸附于所述打水孔42的孔沿处,也就是说,所述打水孔42的设置增大了所述水槽20中水的吸附的位置,这样就使得所述打水轮40能够将所述水槽20中更多的水打起并甩至所述加湿膜30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5,所述打水轮(40′,40″)沿水平方向安装设置。具体的,所述驱动装置50′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10内的电机51′,并且所述电机51′的输出轴沿上下向延伸设置;请参阅图6和图7,所述打水轮40′包括甩水部(41′,41″)以及与所述甩水部(41′,41″)连接的连接部(42′,42″),所述甩水部(41′,41″)伸入所述水槽20内的水中,所述连接部(42′,42″)与所述电机5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并在所述电机51′的驱动下带动所述甩水部(41′,41″)转动,以将所述水槽20内的水甩至所述加湿膜30上。

当所述电机51′驱动所述连接部(42′,42″)转动时,与所述连接部(42′,42″)连接的甩水部(41′,41″)也一同转动,并且高速转动的甩水部(41′,41″)能够将所述水槽20中的水搅动,并将所述水槽20中的水沿其转动的切线方向甩出,这样就使得位于所述打水轮(40′,40″)一侧的加湿膜30能够被所述打水轮(40′,40″)甩起的水打湿,从而使得通过所述加湿膜30的空气湿度能够提高。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所述连接部42′呈柱状设置,其一端与所述电机51′的输出轴套接,其另一端向下延伸设置;所述甩水部41′包括多个打水板411′,多个所述打水板411′均与所述连接部42′固定连接并沿着所述连接部42′的周向间隔设置。当所述电机51′驱动所述连接部42′转动时,多个所述打水板411′随着所述连接部42′一同转动,并且多个所述打水板411′转动时能够拨动所述水槽20内的水运动,一旦多个所述打水板411′的转动速度达到一定时,多个所述打水板411′能够将所述水槽20内的水甩起,并在所述打水轮40′的四周形成自下向上流动的环形水帘,这样就使得向上流动的水能够流向所述加湿膜30并将所述加湿膜30打湿。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打水板411′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自下向上逐渐增大。如此设置,使得多个所述打水板411′所打起的水能够向上飞的更高,这样就增大了被所述打水轮40′打起的水与所述加湿膜30的接触面积,进而加快了所述加湿膜30被打湿的速度。

为了避免所述打水轮40′打起的水流向所述电机5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打水轮40′还包括挡水环43′,所述挡水环43′与多个所述打水板411′的上端固定连接。如此设置,一方面使得多个所述打水板411′能够承受更大的作用力,进而避免了所述打水板411′因受到水的阻力过大而从所述连接部42′上脱落的问题发生,另一方面,所述挡水环43′能够阻挡所述打水板411′甩起的水,进而避免了水径直的流向电机51′而影响电机51′的正常工作。

显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打水轮40″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将水甩至所述加湿膜30上,具体的,请参阅图7,所述打水轮40″的甩水部41″呈管状设置,其内径自邻近所述水槽20的一端向靠近所述连接部42″的一端逐渐增大设置;所述连接部42″包括连接主体421″以及将所述连接主体421″与所述甩水部41′的上端固定连接的多个连接杆422″,多个所述连接杆422″沿着所述甩水部41′的周向间隔排布,以使得所述连接主体421″与所述甩水部41′之间形成甩水孔43″。

当所述电机51′驱动所述打水轮40″转动时,所述打水轮40″的甩水部41″的内部形成负压,这就使得所述水槽20内的水能够沿所述甩水部41″向上流动,并且流动至所述甩水部41″上端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甩水孔43″中甩出,并甩落至所述加湿膜30上,以将所述加湿膜30打湿。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8,所述甩水部41″的下端设置有挡板44″,所述挡板44″贯穿设有过水孔441″,并且所述过水孔441″的孔径小于所述甩水部41′下端的孔径设置。如此设置,减小了所述甩水部41′的进水面积,这就使得所述水槽20中的水流入所述甩水部41′中时,其向上流动的速度更大,进而加速了所述打水轮40甩水的速度。

为了避免所述甩水部41″内的水径直的向上流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主体421″包括与多个所述连接杆422″固定连接的挡水板4211″,所述挡水板4211″正对所述甩水部41′设置,其用于阻挡所述甩水部41″中的水向上流动,并且所述挡水板4211″还能够导引所述甩水部41′中的水向所述甩水部41′的四周流动,进而便于将所述甩水部41′中的水甩出。

为了便于所述挡水板4211″与所述电机5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连接主体421″还包括沿套轴4212″,所述套轴4212″的一端与所述挡水板4211″固定连接,所述套轴421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51′的输出轴套接固定。这样就便于所述打水轮40与所述电机51′的组装。

为了使所述套轴4212″与所述挡水板4211″之间连接的更稳定,所述套轴4212″与所述挡水板4211″之间还设置有加强筋4213″,所述加强筋4213″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优选地,所述加强筋4213″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多个所述加强筋4213″沿着所述套轴4212″的四周间隔分布。这样就使得所述套轴4212″与所述挡板44″连接的更稳固。

基于上述各实施例,所述打水轮(40,40′,40″)不管是顺时针转动还是逆时针转动,所述打水轮(40,40′,40″)远离所述加湿膜30的一侧所打起的水都无法甩至所述加湿膜30上,甚至所述打水轮(40,40′,40″)远离所述加湿膜30的一侧所打起的水会甩出所述水槽20而影响所述空气处理模块100的其他部件的正常工作。鉴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水槽20位于所述打水轮(40,40′,40″)远离所述加湿膜30一侧的槽壁向上凸设,形成隔水板21,所述隔水板21能够有效地挡住所述打水轮40在远离所述加湿膜30一侧打起的水,进而避免了所述打水轮40打起的水甩出水槽20。

为了能够及时向所述水槽20中补充水,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所述空气处理模块100还包括水箱60和接水盘70,所述水箱60包括开设有出水口611的箱体61、安装所述箱体61的出水口611处的活塞杆62以及弹簧63,所述弹簧63弹性支撑所述活塞杆62,以使所述活塞杆62将所述出水口611封堵;所述接水盘70的盘底设置有沿上下向延伸的顶杆71,所述顶杆71用于抵顶所述活塞杆62,以将所述水箱60的出水口611打开。

当所述水箱60安装于所述接水盘70上方时,所述接水盘70的盘底上的顶杆71抵顶所述水箱60上的活塞杆62,以推动所述活塞杆62移动的同时还使得所述弹簧63被压缩,从而使得所述水箱60的出水口611被打开。并且,所述水箱60中的水注入所述接水盘70中并浸没所述水箱60的出水口611时,所述水箱60中的水就停止流出,一旦所述接水盘70中水的水位低于所述水箱60的接水口,所述水箱60中的水又流入所述接水盘70中,如此就可以保证所述接水盘70中的水位,进而也就保证了所述水槽20中的水位,这样就避免了所述水槽20中的水因被所述加湿膜30吸走而导致所述水槽20中的水无法与所述加湿膜30接触。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处理模块,该空气处理模块的具体结构参阅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所述空气处理模块安装于所述空调室外机或空调室内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