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8895发布日期:2018-10-02 18:42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空调器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空调器具有一定的功能性与美观性,现有的空调器具有一些改善空气质量的方式,但改善空气的风道均与空调器本身的换热风道相关联,影响着空调器本身功能的发挥。针对上述问题,出现了具有独立的空气处理模块与空气温度调节模块的空气机,但没有特别针对空气机的外观进行设计的装饰组件,导致空气机的外观结构单一,整体外观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气机,旨在通过装饰组件对空气机的整体外观进行装饰,以有效提升空气机的整体装饰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气机,包括外壳、空气处理模块及空气温度调节模块,所述空气机还包括装饰组件,所述装饰组件包括:

透光件,中部形成有上下贯通的安装孔,所述透光件的外壁面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相邻接;光可经所述安装孔的内壁面及透光件的外壁面传播;

内饰件,设于所述安装孔,并具有朝向所述安装孔的内壁面的装饰面;以及

第一装饰条,设于所述透光件的外壁面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的连接处,所述第一装饰条包括多个沿所述透光件的外边缘依次拼接的装饰段。

优选地,所述透光件包括上罩及底盖,所述上罩呈双层中空结构并具有朝下的敞口,所述底盖密封盖合于所述敞口处。

优选地,所述第一装饰条设于所述上罩顶面的外边缘,所述装饰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上罩顶面的环形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上罩配合以对所述第一装饰条进行限位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一装饰条包括两个侧装饰段以及一个中间装饰段,在沿所述上罩顶面外边缘的周向上,所述中间装饰段位于两个所述侧装饰端之间。

优选地,所述上罩的顶面与所述中间装饰段对应的部位设有若干定位柱,所述中间装饰段设有若干与所述定位柱一一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安装板与所述上罩连接,以将所述中间装饰段一并压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上罩顶面的与所述中间装饰段对应的外边缘处设有限位筋,所述中间装饰段的底面设有与所述限位筋适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筋与所述限位槽配合,以使所述中间装饰段的底面外边缘与所述上罩的顶面外边缘抵接。

优选地,两个所述侧装饰段分别与所述安装板的外边缘卡扣连接。

优选地,所述侧装饰段的内边缘沿所述侧装饰段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扣接部,所述安装板的外边缘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扣接部一一对应的第二扣接部,所述第一扣接部与所述第二扣接部配合以将所述侧装饰段与所述安装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扣接部包括设于所述侧装饰段内边缘的第一卡槽,以及自所述第一卡槽底壁的中部背离所述侧装饰段的外边缘延伸的第一扣体;所述第二扣接部包括沿所述安装板的周向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第二扣体,两所述第二扣体之间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扣体适配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扣体与所述第二卡槽扣接,所述第二扣体与所述第一卡槽的内壁抵接。

优选地,所述空气处理模块的空气处理风道与所述空气温度调节模块的换热风道相互独立;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空气温度调节模块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设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透光件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之间;

所述装饰组件还包括第二装饰条,所述第一装饰条设于所述透光件的顶面的外边缘并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表面相接,所述第二装饰条设于所述透光件的底面的外边缘并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外表面相接。

本实用新型空气机通过将空气处理模块与空气温度调节模块集成于一体,结构紧凑,相比于传统的空调器更具功能性;同时,通过设置装饰组件,其中装饰组件包括透光件、内饰件及第一装饰条,光线可透过透光件的壁面进行传播,使得空气机的机体具有较好的透光性;而内饰件的内饰面以对空气机起到进一步的装饰作用;第一装饰条设于透光件的外壁面与外壳的外表面的连接处,以对透光件与外壳的拼接处进行遮挡及装饰,进一步提升了空气机的整体外观效果,使得空气机更具美观性,以带给用户的更好的视觉体验。此外,将第一装饰条设置成多个装饰段,如此,可有效降低生产制造难度,以便第一装饰条与透光件的外边缘轮廓相适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气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装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装饰组件的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透光件与第一装饰条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4中透光件与第一装饰条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6中另一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气机10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该空气机100包括外壳10、空气处理模块及空气温度调节模块,空气机100还包括装饰组件20,装饰组件20包括透光件21、内饰件22及第一装饰条23。其中,透光件21中部形成有上下贯通的安装孔211,透光件21的外壁面与外壳10的外表面相邻接;光可经安装孔211的内壁面及透光件21的外壁面传播;内饰件22设于安装孔211,并具有朝向安装孔211的内壁面的装饰面221;第一装饰条23设于透光件21的外壁面与外壳10的外表面的连接处,第一装饰条23包括多个沿透光件21的外边缘依次拼接的装饰段。

本实用新型空气机100具体涉及一种落地式的空气机100,包括空气处理模块及空气温度调节模块,其中空气处理模块主要用于改善空气的质量,如引入新风、增加空气湿度、增加空气洁净度等等。空气温度调节模块用以对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如制冷或制热。外壳10用以形成空气机100的整体外观结构,外壳10呈自上向下延伸的筒状,可为圆形筒状、方形筒状或其他异形筒状等,空气处理模块及空气温度模块均设于外壳10内。需要说明的是外壳10可以为自上而下的一体式结构,也可以由自上而下的多个子壳体拼接而成。装饰组件20主要用于对空气机100的整体外观起到装饰作用,其中,装饰组件20可独立设于外壳10的顶部或底部;或当外壳10由多个子壳体组成时,装饰组件20也可作为外壳10的一部分设置于相邻两子壳体之间以起到连接作用,使得空气机100的整机结构更为紧凑。

具体地,装饰组件20包括透光件21、内饰件22及第一装饰条23。其中,透光件21为塑料材质制成,可采用注塑成型或3D打印技术进行成型加工。透光件21的外壁面与外壳10的外表面相邻接,以在视觉上将透光件21的外壁面与外壳10一体化,从而有效提升空气机100的整体感。光线可经透光件21的壁面进行传播,使得空气机100的机体具有一定的透光性,从而有效提升了用户的视觉体验。

内饰件22设于安装孔211内以对机体做进一步的装饰,内饰件22的装饰面221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以形成不同的视觉体验。例如,装饰面221可具有发光功能以使光线自内向外穿透透光件21的外壁面;或者装饰面221也可具有反光功能以将外部光源的光线进行反射,从而使装饰组件20相较于外壳10具有差异性的视觉感受。内饰件22的材质可为铝铸件或塑料件,当内饰件22为塑料件时,可在内饰件22的表面喷涂或电镀具有反光功能的装饰层以形成装饰面221。

第一装饰条23可为塑料件或铝铸件,将第一装饰条23设于透光件21的外壁面与外壳10的外表面的连接处,以对透光件21与外壳10的拼接处进行遮挡及装饰,进一步提升了空气机100的整体外观效果。实际应用中,由于透光件21的外边缘轮廓多为不规则形状,将第一装饰条23设置为多个装饰段依次拼接的结构,可使得第一装饰条23与透光件21之间更好的配合,同时还能有效降低第一装饰条23的成型加工难度。优选地,第一装饰条23采用塑料材质制成,并在其表面喷涂或电镀有装饰涂层,可以节约生产成本,同时降低整机重量。

此外,装饰组件20还可内置光源以具有一定的照明或显示功能。例如,空气机100在夜间黑暗环境下使用时,装饰组件20处可产生光亮以提示用户空气机100的位置,以避免用户撞到。又例如,装饰组件20可根据空气机100的不同工作模式显示不同发光颜色,使得用户对空气机100的工作状态一目了然,使得空气机100的功能性更为完善。

进一步地,透光件21包括上罩21a及底盖21b,上罩21a呈双层中空结构并具有朝下的敞口,底盖21b密封盖合于敞口处。在本实施例中,将透光件21分体设计成上罩21a与底盖21b两部分,二者密封配合使得透光件21内部形成有密闭的环形的空腔,如此,在保证透光件21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的前提下,使得透光件21的透光效果更好。且上罩21a及底盖21b密封配合以防止灰尘进入而保证空腔内部的洁净度,整体更为美观。此外,还能有效降低装饰组件20的整体重量,有利于空气机100的轻量化发展。其中,上罩21a采用透光材质制成以保证较好的透光性,同时将底盖21b采用遮光材质制成,可有效避免光线自透光件21的底端面透出而影响整体的美观性。优选地,上罩21a与底盖21b之间采用超声波焊接密封,可进一步简化生产工艺,提升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4及图6,第一装饰条23设于上罩21a顶面的外边缘,空气机100还包括设于上罩21a顶面的环形的安装板24,安装板24与上罩21a配合以对第一装饰条23进行限位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板24采用非透光材质制成,可有效避免光线自透光件21的顶面透出而影响整体的美观性。同时安装板24与上罩21a相互配合可以对第一装饰条23起到限位固定作用,整体结构更为紧凑。

进一步地,第一装饰条23包括两个侧装饰段23a以及一个中间装饰段23b,在沿上罩21a顶面外边缘的周向上,中间装饰段23b位于两个侧装饰端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装饰条23由三部分组成,在实际应用中,中间装饰段23b可对应设于透光件21的前侧,两个侧装饰段23a分别位于透光件21的左右两侧。中间装饰段23b与侧装饰段23a的结构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具体可根据透光件21外边缘的轮廓进行设计。

进一步地,上罩21a的顶面与中间装饰段23b对应的部位设有若干定位柱212,中间装饰段23b设有若干与定位柱212一一对应的定位孔232;安装板24与上罩21a连接,以将中间装饰段23b一并压接固定。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定位柱212与定位孔232的配合可以对中间装饰段23b起到快速准确的定位。具体地,在装配时,将定位孔232套设于定位柱212上,以使中间装饰段23b准确定位,再将安装板24压接于中间装饰段23b的端面,并通过紧固件与上罩21a连接,便可实现中间装饰段23b及安装板24的快速装配,装配工艺简单。

进一步地,上罩21a顶面的与中间装饰段23b对应的外边缘处设有限位筋213,中间装饰段23b的底面设有与限位筋213适配的限位槽233,限位筋213与限位槽233配合,以使中间装饰段23b的底面外边缘与上罩21a的顶面外边缘抵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限位筋213与限位槽233的配合,对中间装饰段23b起到了一定的定位及限位作用,使得中间装饰段23b的装配更为准确和牢固。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两个侧装饰段23a的固定,两个侧装饰段23a分别与安装板24的外边缘卡扣连接。具体地,请参照图5、图7及图8,侧装饰段23a的内边缘沿侧装饰段23a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扣接部231,安装板24的外边缘设有多个与第一扣接部231一一对应的第二扣接部241,第一扣接部231与第二扣接部241配合以将侧装饰段23a与安装板24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扣接部231与第二扣接部241的配合,可实现侧装饰段23a与安装板24的快速稳定的装配。第一扣接部231的个数及分布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每个侧装饰段23a的内边缘间隔设有三个第一扣接部231,以保证装配的稳定性。

优选地,第一扣接部231包括设于侧装饰段23a内边缘的第一卡槽2311,以及自第一卡槽2311底壁的中部背离侧装饰段23a的外边缘延伸的第一扣体2312;第二扣接部241包括沿安装板24的周向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第二扣体2411,两第二扣体2411之间形成有与第一扣体2312适配的第二卡槽2412;第一扣体2312与第二卡槽2412扣接,第二扣体2411与第一卡槽2311的内壁抵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扣体2312与第二卡槽2412扣接,第二扣体2411与第一卡槽2311的内壁抵接,使得侧装饰段23a与安装板24的装配更为稳定。当然,侧装饰段23a与安装板24之间的卡扣连接方式还有很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空气处理模块的空气处理风道与空气温度调节模块的换热风道相互独立;外壳10包括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2,空气温度调节模块设于第一壳体11,空气处理模块设于第二壳体12,透光件21设于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2之间;

空气机100还包括第二装饰条,第一装饰条23设于透光件21的顶面的外边缘并与第一壳体11的外表面相接,第二装饰条设于透光件21的底面的外边缘并与第二壳体12的外表面相接。

在本实施例中,空气处理模块可以为调节空气湿度的湿度模块,可以为调节空调温度的辅热模块,可以为调节洁净度的过滤模块和水洗模块,也可以为引入新风的新风模块等等。空气处理模块的具体形式,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调整。空气处理模块的空气处理风道与空气温度调节模块的换热风道相互独立,从而使得空气处理模块在对空气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不影响空气本身的换热过程,从而有利于空气机100的稳定运行。并且,在使用空气机100时,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空气处理模块与空气温度调节模块的其中一者处于工作状态,或者二者同时处于工作状态,使得空气机100的能效发挥至最大,有效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外壳10包括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2,空气温度调节模块设于第一壳体11内,空气处理模块设于第二壳本体内。透光件21设于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之间,而使透光件21的外壁面与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2的外表面相接。也即空气机100的上部分为空气温度调节模块,下部分为空气处理模块,中间部分为连接空气温度调节模块与空气处理模块的装饰组件20,如此设计更符合实际使用需求及审美需求。而且装饰组件20不仅可起到装饰作用,还可起到连接作用。

此外,通过将第一装饰条23及第二装饰条分别设于透光件21顶面或底面的外边缘,以对透光件21与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2的拼接处进行遮挡与装饰,从而有效提升了空气机100的整体视觉效果。

优选地,内饰件22的中部形成有与空气处理风道连通的延伸风道222。如此可将装饰组件20与空气处理模块连为一体,使得装饰组件20不仅起到装饰作用,还能起到一定的延长风道的作用。下面以具有换新风功能的空气处理模块为例进行说明,第二壳体12上设有新风口,空气处理模块通过空气处理风道将室外的新鲜空气引入并进行处理,再经由延伸风道222的出风口将处理后的新鲜空气输送至室内,从而实现室内空气的更新和替换,使得用户在开启空调器时,在室内也可以呼吸到室外的新鲜空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