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6380发布日期:2018-10-12 22:38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



背景技术:

图1为现有市售的强制循环蒸发器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中箭头方向表示各管道中的物质流动方向。参加图1所示,现有常用的强制循环蒸发器通常包括结晶室1、加热器2,所述结晶室1顶部设置有蒸汽排出管道,底部通过设置有循环泵3的管道与所述加热器2连接,在底部的管道上连接有浓缩物排出管4和废水进管5,所述加热器2上部通过循环入料管21与所述结晶室1连接,含盐废水在所述加热器2加热后进入结晶室1产生蒸发结晶,之后继续通过循环泵3再次进入所述加热器2进行加热,然后再进入结晶室1,如此往复,直至达到一定浓度后,从浓缩物排出管4排出,并从废水进管5加入新的需处理的废水进行处理。

现有的用于废水处理的加热器2通常采用列管式换热器,其主要由壳体、管板、换热管、封头、折流挡板等组成。在进行换热时,废水通常由封头的连结管处进入,在换热管内流动,从封头另一端的出口管流出,也就是含盐废水通常走管程;用于提供热量的流体通常由壳体的接管进入,从壳体上的另一接管处流出,也就是加热流体走壳程。

在废水零排放系统中,废水中通常含有大量盐分或TDS,废水在蒸发器内蒸发时,水里的TDS很容易附着在换热管的内表面结垢,轻则影响换热器的效率,严量时则会把换热管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其包括同轴设置的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的直径为所述外管的直径的二分之一,所述内管均布有多个导流孔,所述导流孔的直径与所述内管的直径相同。

优选地,所述导流孔设置在所述内管的同一侧,在所述内管轴线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导流孔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内管的直径的两倍,小于所述内管的直径的三倍。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结构简单,可通过对现有列管式换热器进行简单改造增加内管制成,一方面大大降低了由于结垢造成的故障和换热效率降低,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生成成本。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现有市售的强制循环蒸发器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的部分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内管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的部分结构原理示意图;图3为图2的内管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参见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其包括同轴设置的外管100和内管200,所述内管200的直径为所述外管100的直径的二分之一,所述内管200均布有多个导流孔201,所述导流孔201的直径与所述内管200的直径相同,所述导流孔201设置在所述内管200的同一侧,在所述内管200轴线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导流孔201之间的距离L1大于等于所述内管200的直径的两倍,小于所述内管200的直径的三倍。

本实用新型可很容易的在现有列管式换热器基础上进行改造,例如中国专利201720952268.4所提供的一种高效列管换热器、201420510269.X所提供的列管式换热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现有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作为外管100,在其中设置同轴的内管200,来进行改造。所述内管200的直径为所述外管100的直径的二分之一,所述内管200均布有多个导流孔201,所述导流孔201的直径与所述内管200的直径相同,所述导流孔201设置在所述内管200的同一侧,在所述内管200轴线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导流孔201之间的距离L1大于等于所述内管200的直径的两倍,小于所述内管200的直径的三倍。当改造后的列管式换热器用于废水处理时,废水(也即是盐水混合液)在管道内流动的过程中,液流经过所述导流孔201在所述内管200和所述外管100之间流动时,会产生扰动效应,从而避免将整个管道堵死。并且液流可以在所述外管100和所述内管200之间流动,因此可有效防止换热管整体堵塞。尤其是由于所述外管100和所述内管200之间存在微小的温度差,因废水中的盐分(例如硫酸钙)的溶解度会在温度低的地方,也就是所述内管200上优先形成结垢,因此可保证所述外管100的顺利流通,从而可保证换热器整体的稳定运行。

所述导流孔201的直径与所述内管200的直径相同,所述导流孔201设置在所述内管200的同一侧,在所述内管200轴线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导流孔201之间的距离L1大于等于所述内管200的直径的两倍,小于所述内管200的直径的三倍。这样可使得液流的扰动效应能处于较佳的状态。且在所述内管200结垢阻塞后容易取出清理。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结构简单,可通过对现有列管式换热器进行简单改造增加内管制成,一方面大大降低了由于结垢造成的故障和换热效率降低,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生成成本。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本实用新型是按照多个实施例的方式进行描述的,但是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中如此叙述仅仅是为了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理解,并将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方案看作是可以相互组合成不同实施例的方式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修改与结合,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