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热结构的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4425发布日期:2018-10-30 22:21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均热结构的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均热结构的取暖器。



背景技术:

电取暖器在生活中应用很普遍,有一种充油式电取暖器,其散热片采用裸露的方式,在散热片内部有空腔夹层,空腔内充有导热油,电加热导热油后,导热油在空腔内形成热对流,热量不会集中在一个局部区域,让整个散热片的温度均衡,所以即使在裸露散热片的情况下,也不会形成高温区,烫伤人体,裸露的散热片也更容易通过辐射和对流加热空气,从而达到很好的取暖效果。

充油式电取暖器的缺点是结构复杂,散热片空腔需要通过大量的焊接双层金属薄片的工艺实现,容易产生焊接缺陷,造成导热油泄漏的故障,造成使用寿命不长,产品寿命终结后,废弃的取暖器因为里面含有导热油,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双层的金属结构以及导热油使产品比较笨重,移动不便,运输成本升高。

另外一种不充油,采用电热管加热的取暖器,其在发热管外壁安装有散热片,散热片外部包裹有上下以及侧壁开孔的防护罩,散热片与空气接触,从而加热空气,将发热管的热量传递出去,有较好的取暖效果。

其存在的缺陷是,发热管的发热面积小,热量集中,从而表面温度高,因为没有类似导热油的缓冲介质,通过散热片无法马上将热量散发出去,容易造成发热管部分局部的高温,所以此类取暖器都需要加上防护外罩,防止用户的手触摸到高温发热管的区域,防护外罩降低了散热效果,也遮挡了红外辐射,使散热效率降低,同时因为发热管部分存在局部高温,会将空气的中的有机物灰尘烧焦,让空气中存在异味,高温也让空气更加干燥,让使用者感到不适,同时防护外罩也使工艺复杂,增加了产品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均热结构的取暖器,以使其结构简单且可靠,热量能够得到充分、均匀散发。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均热结构的取暖器,包括:至少一组均热组件以及安装在均热组件外的若干散热翅片,所述均热组件包括发热内管和均热外管,所述发热内管用于产生热量,所述均热外管套设在发热内管外,发热内管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均热外管,再通过连接在均热外管的外壁上的所述散热翅片散发到空气中。

本实用新型的发热内管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均热外管,由于均热外管的外径大于发热内管的外径,通过设置均热外管能够获得更大的散热面积,更小的功率密度,因而均热组件的表面温度进一步降低,安装在均热外管的散热翅片有很大的表面积,进一步将均热外管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因为热量得到充分、均匀散发,均热外管和散热翅片的温度都不高,对使用者的安全不构成威胁,散热翅片可以整体裸露在空气中,不需要安装防护罩,散热效果好,同时还不需要充导热油,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产品成本,结构简单可靠,产品的使用寿命得到提高,产品寿命终结后,主要结构容易回收利用,不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内管与均热外管之间设置有环形腔,所述环形腔内设置有导热翅片,发热内管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导热翅片传递至均热外管。通过设置导热翅片,发热内管将热量传递到导热翅片,导热翅片因为表面积大,可以迅速降低发热内管表面的温度,热量通过导热翅片和导热翅片间的空气进一步传递到外管,从而快速实现发热内管与均热外管之间的热量传递。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翅片沿轴向延伸并环绕设置于环形腔内,导热翅片与发热内管一体成型或者导热翅片与均热外管一体成型。采用上述结构,便于制造和装配。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内管与均热外管之间设置有环形腔,所述环形腔内填充有导热填充物,发热内管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导热填充物传递至均热外管。采用上述结构,发热内管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导热填充物快速传递至均热外管,结构简单且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内管的外径与均热外管的内径相匹配,发热内管产生的热量直接传递至均热外管并经均热外管的管壁传递至均热外管的表面。采用上述结构,均热外管的壁厚较厚,发热内管产生的热量直接通过均热外管的管壁传递至均热外管的表面,从而增大散热面积,结构简单且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均热外管的管壁内环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孔道或沟槽。通过设置孔道或沟槽,能够减轻均热外管的重量,节省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内管内设置有螺旋状发热丝,发热内管与螺旋状发热丝之间填充有绝缘粉体,发热内管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密封绝缘粉体的第一端盖。绝缘粉体起到绝缘和支撑固定螺旋状发热丝的作用,螺旋状发热丝产生的通过绝缘粉体传递至发热内管,从而实现发热内管的发热。

进一步地,所述均热外管的两端设置有密封并支撑发热内管的第二端盖。结构紧凑,均热外管与发热内管之间的位置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翅片在上下方向上安装有至少两组所述均热组件,均热组件的发热内管的功率由下至上依次递减。由于底部均热组件的热量会加热上部的均热组件,造成上部的散热翅片的温度高于下部的散热翅片的温度,因而将上部的均热组件功率适当降低可以保证整体的温度基本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翅片与均热外管接触的周缘设置有环形折弯,所述环形折弯的内侧面与均热外管外壁紧贴。通过设置环形折弯,能够增大散热翅片与均热外管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热量的传递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发热内管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均热外管,由于均热外管的外径大于发热内管的外径,通过设置均热外管能够获得更大的散热面积,更小的使得功率密度,因而均热组件的表面温度进一步降低,安装在均热外管的散热翅片有很大的表面积,进一步将均热外管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因为热量得到充分、均匀散发,均热外管和散热翅片的温度都不高,对使用者的安全不构成威胁,散热翅片可以整体裸露在空气中,不需要安装防护罩,散热效果好,同时还不需要充导热油,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产品成本,结构简单可靠,产品的使用寿命得到提高,产品寿命终结后,主要结构容易回收利用,不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表示发热内管;11表示螺旋状发热丝;12表示绝缘粉体;13表示第一端盖;2表示均热外管;21表示第二端盖;3表示散热翅片;31表示环形折弯;4表示环形腔;5表示导热翅片;6表示导热填充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均热结构的取暖器,包括:至少一组均热组件以及安装在均热组件外的若干散热翅片3,这里至少一组的意思是均热组件可以为一组,可以为两组,也可以为多组,散热翅片3沿均热组件的纵向间隔排列。

均热组件包括发热内管1和均热外管2,均热外管2的外径通常为发热内管1的外径的2倍以上,发热内管1内设置有螺旋状发热丝11,发热内管1与螺旋状发热丝11之间填充有绝缘粉体12,发热内管1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密封绝缘粉体12的第一端盖13,绝缘粉体12起到绝缘和支撑固定螺旋状发热丝11的作用,螺旋状发热丝11产生的通过绝缘粉体12传递至发热内管1,从而实现发热内管1的发热。均热外管2套设在发热内管1外,均热外管2的两端设置有密封并支撑发热内管1的第二端盖21,其结构紧凑,通过设置第二端盖21,均热外管2与发热内管1之间的位置固定,发热内管1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均热外管2,再通过连接在均热外管2的外壁上的散热翅片3散发到空气中。

由于均热外管2的外径大于发热内管1的外径,通过设置均热外管2能够获得更大的散热面积,更小的功率密度,因而均热组件的表面温度进一步降低,安装在均热外管2的散热翅片3有很大的表面积,进一步将均热外管2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因为热量得到充分、均匀散发,均热外管2和散热翅片3的温度都不高,对使用者的安全不构成威胁,散热翅片3可以整体裸露在空气中,不需要安装防护罩,散热效果好,同时还不需要充导热油,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产品成本,结构简单可靠,产品的使用寿命得到提高,产品寿命终结后,主要结构容易回收利用,不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

当散热翅片3在上下方向上安装有两组及以上均热组件时,均热组件的发热内管1的功率由下至上依次递减,由于底部均热组件的热量会加热上部的均热组件,造成上部的散热翅片3的温度高于下部的散热翅片3的温度,因而将上部的均热组件功率适当降低可以保证整体的温度基本一致。

此外,本实施例的散热翅片3与均热外管2接触的周缘设置有环形折弯31,环形折弯31的内侧面与均热外管2外壁紧贴,通过设置环形折弯31,能够增大散热翅片3与均热外管2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热量的传递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发热内管1与均热外管2之间设置有环形腔4,环形腔4内设置有导热翅片5,发热内管1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翅片5传递至均热外管2,通过设置导热翅片5,发热内管1将热量传递到导热翅片5,导热翅片5因为表面积大,可以迅速降低发热内管1表面的温度,热量通过导热翅片5和导热翅片5间的空气进一步传递到外管,从而快速实现发热内管1与均热外管2之间的热量传递。具体地,导热翅片5沿轴向延伸并环绕设置于环形腔4内,导热翅片5与发热内管1一体成型或者导热翅片5与均热外管2一体成型(图1和图2所示的为导热翅片5与均热外管2一体成型的结构),这样便于制造和装配。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均热结构的取暖器,实施例2所包括的部件以及各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发热内管1与均热外管2之间设置有环形腔4,环形腔4内填充有导热填充物6,发热内管1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填充物6传递至均热外管2,结构简单且可靠。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导热填充物6可以是石墨粉等固体材料,也可以为空气。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均热结构的取暖器,实施例3所包括的部件以及各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均热外管2的壁厚较厚,发热内管1的外径与均热外管2的内径相匹配,发热内管1产生的热量直接传递至均热外管2并经均热外管2的管壁传递至均热外管2的表面,从而增大散热面积,结构简单且可靠。由于均热外管2的壁厚较厚,均热外管2的管壁内可以环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孔道或沟槽,通过设置孔道或沟槽,能够减轻均热外管2的重量,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施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施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