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供热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谷电蓄能锅炉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电力管理部门将全天用电分为4个时段;尖峰用电、峰用电、谷用电、平用电。尖峰用电是指在用电量最为集中的时间段;峰用电是指在用电量相对集中的时间段;谷用电是指在用电量相对较少的时间段;平用电为剩余时间段。从国家的大格局来看,提倡使用低谷电不仅有利于环保,同时在使用的时候可以使电网的电量输送相对平衡,尽量减少因用电不平衡而造成的电网波动,影响电网安全运行。对于终端用电单位来讲,使用低谷电可以降低企事业单位的运行成本,同时因为使用清洁能源,可以避免一系列的环保问题。
现有的谷电蓄能锅炉供热系统虽然可以储能,用于后续的供热工作。但是现有设备的供热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谷电蓄能锅炉供热系统,以解决现有设备的供热效率不高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谷电蓄能锅炉供热系统,所述锅炉供热系统包括壳体、蓄热装置和换热装置;
所述蓄热装置包括蓄热装置外壳、第一缓冲腔、第二缓冲腔、加热管、导热管和输热管道,所述第一缓冲腔设置在所述蓄热装置外壳的上端,所述第二缓冲腔设置在所述蓄热装置外壳的下端;
所述蓄热装置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蓄热物质;
所述第一缓冲腔的下端面与所述蓄热装置外壳的上端面对应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缓冲腔的上端面与所述蓄热装置外壳的下端面对应设置有若干第二通孔;
若干所述第一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缓冲腔的下端面上;
若干所述第二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缓冲腔的上端面上;
所述第一通孔通过所述导热管与所述第二通孔连接;
所述加热管的数量为若干,若干所述加热管在所述蓄热装置外壳内部从上至下均匀分布,所述加热管垂直于所述导热管;
所述输热管道的进料口与所述第二缓冲腔的出料口连接;
所述输热管道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一缓冲腔的进料口连接;
所述输热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
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装置壳体、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进料管)设置在所述换热装置壳体的下端,所述出料管设置在所述换热装置壳体的上端;
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流量计和调节阀;
所述输热管道贯穿所述换热装置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外部设置有保温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腔的进料口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腔的上端面中心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缓冲腔的出料口设置在所述第二缓冲腔的下端面中间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安全管道,所述安全管道上设置有安全阀。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管道与所述进料管的连接处位于所述调节阀的上方。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谷电蓄能锅炉供热系统,所述锅炉供热系统包括壳体、蓄热装置和换热装置;所述蓄热装置包括蓄热装置外壳、第一缓冲腔、第二缓冲腔、加热管、导热管和输热管道,所述第一缓冲腔设置在所述蓄热装置外壳的上端,所述第二缓冲腔设置在所述蓄热装置外壳的下端;所述蓄热装置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蓄热物质;所述第一缓冲腔的下端面与所述蓄热装置外壳的上端面对应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缓冲腔的上端面与所述蓄热装置外壳的下端面对应设置有若干第二通孔;若干所述第一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缓冲腔的下端面上;若干所述第二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缓冲腔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一通孔通过所述导热管与所述第二通孔连接;所述加热管的数量为若干,若干所述加热管在所述蓄热装置外壳内部从上至下均匀分布,所述加热管垂直于所述导热管;所述输热管道的进料口与所述第二缓冲腔的出料口连接;所述输热管道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一缓冲腔的进料口连接;所述输热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装置壳体、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进料管设置在所述换热装置壳体的下端,所述出料管设置在所述换热装置壳体的上端;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流量计和调节阀;所述输热管道贯穿所述换热装置壳体。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缓冲腔和第二缓冲腔,可以将输热管道内的导热液体集中,再通过若干第一通孔将导热液体输送到导热管中,使导热液体快速加热后,重新进入到输热管道中,大大提高了供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谷电蓄能锅炉供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
其中,1-壳体,11-保温层,2-蓄热装置,21-蓄热装置外壳,211-蓄热物质,22-第一缓冲腔,23-第二缓冲腔,24-加热管,25-导热管,26-输热管道,261-循环泵,3-换热装置,31-换热装置壳体,32-进料管,321-流量计,322-调节阀,323-安全管道,3231-安全阀,33-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谷电蓄能锅炉供热系统,所述锅炉供热系统包括壳体1、蓄热装置2和换热装置3;
所述蓄热装置2包括蓄热装置外壳21、第一缓冲腔22、第二缓冲腔23、加热管24、导热管25和输热管道26,所述第一缓冲腔22设置在所述蓄热装置外壳21的上端,所述第二缓冲腔23设置在所述蓄热装置外壳21的下端;
所述蓄热装置外壳21的内部设置有蓄热物质211;
所述蓄热物质211可为高铁砖材料烧结制成的蓄能体,也可为其他具有蓄热功能的物质,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所述第一缓冲腔22的下端面与所述蓄热装置外壳21的上端面对应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缓冲腔23的上端面与所述蓄热装置外壳21的下端面对应设置有若干第二通孔;
若干所述第一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缓冲腔22的下端面上;
若干所述第二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缓冲腔23的上端面上;
所述第一通孔通过所述导热管25与所述第二通孔连接;
这样,在蓄热装置外壳21设置多个分布均匀的导热管25,可以加快对导热管25内部的导热液体的加热速度,提高加热速率。
所述加热管24的数量为若干,若干所述加热管24在所述蓄热装置外壳21内部从上至下均匀分布,所述加热管24垂直于所述导热管25;
所述加热管24使用低谷电加热后,为蓄热物质211提供热源,蓄热物质211将热能储存用于后续的其他设备的供热使用。
具体的,加热管24为电加热管,电加热管是管状电热元件它是由金属管螺旋状电阻丝及结晶氧化镁粉等组成的。电加热管产品一般用优质进口不锈钢管、进口高温氧化镁粉、高品质电热丝等材料制成发热元件,用不锈钢制成其它结构部分,具有优良的整体性能,还有超长寿命,容易维修的特点。
所述输热管道26的进料口与所述第二缓冲腔23的出料口连接;
所述输热管道26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一缓冲腔22的进料口连接;
所述输热管道26上设置有循环泵261;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输热管道26、第一缓冲腔22、第二缓冲腔23以及导热管25中均存在导热液体,导热液体的流通方向是在导热管25中通过蓄热物质211加热后,输送至第二缓冲腔23中,随后流通到所述输热管道26中,最后通过第一缓冲腔22回到导热管25中重新加热。
所述换热装置3包括换热装置壳体31、进料管32和出料管33,所述进料管32设置在所述换热装置壳体31的下端,所述出料管33设置在所述换热装置壳体31的上端;
所述进料管32上设置有流量计321和调节阀322;
所述输热管道26贯穿所述换热装置壳体31。
具体的,管道26为换热装置壳体31内的物质加热。流量计321和调节阀322的配合使用可使使用者清楚的了解换热装置壳体31内的物质的流量,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调节阀322控制需要加热物质的流量。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谷电蓄能锅炉供热系统,所述锅炉供热系统包括壳体1、蓄热装置2和换热装置3;所述蓄热装置2包括蓄热装置外壳21、第一缓冲腔22、第二缓冲腔23、加热管24、导热管25和输热管道26,所述第一缓冲腔22设置在所述蓄热装置外壳21的上端,所述第二缓冲腔23设置在所述蓄热装置外壳21的下端;所述蓄热装置外壳21的内部设置有蓄热物质211;所述第一缓冲腔22的下端面与所述蓄热装置外壳21的上端面对应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缓冲腔23的上端面与所述蓄热装置外壳21的下端面对应设置有若干第二通孔;若干所述第一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缓冲腔22的下端面上;若干所述第二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缓冲腔23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一通孔通过所述导热管25与所述第二通孔连接;所述加热管24的数量为若干,若干所述加热管24在所述蓄热装置外壳21内部从上至下均匀分布,所述加热管24垂直于所述导热管25;所述输热管道26的进料口与所述第二缓冲腔23的出料口连接;所述输热管道26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一缓冲腔22的进料口连接。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缓冲腔22和第二缓冲腔23,可以将输热管道26内的导热液体集中,再通过若干第一通孔将导热液体输送到导热管中,使导热液体快速加热后,重新进入到输热管道26中,大大提高了供热效率。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是: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的外部设置有保温层11,所述保温层11可防止壳体1内部的热量散失,造成资源浪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腔22的进料口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腔22的上端面中心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缓冲腔23的出料口设置在所述第二缓冲腔23的下端面中间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管32上设置有安全管道323,所述安全管道323上设置有安全阀3231,所述安全阀3231可以防止换热装置壳体31内的需要加热的物质的溢漏,出现危险情况的发生。当出现意外时,可打开安全阀3231将换热装置壳体31内的物质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管道323与所述进料管32的连接处位于所述调节阀322的上方,该结构方便换热装置壳体31内以及进料管32内的物质全部排出。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谷电蓄能锅炉供热系统,所述锅炉供热系统包括壳体1、蓄热装置2和换热装置3;所述蓄热装置2包括蓄热装置外壳21、第一缓冲腔22、第二缓冲腔23、加热管24、导热管25和输热管道26,所述第一缓冲腔22设置在所述蓄热装置外壳21的上端,所述第二缓冲腔23设置在所述蓄热装置外壳21的下端;所述蓄热装置外壳21的内部设置有蓄热物质211;所述第一缓冲腔22的下端面与所述蓄热装置外壳21的上端面对应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缓冲腔23的上端面与所述蓄热装置外壳21的下端面对应设置有若干第二通孔;若干所述第一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缓冲腔22的下端面上;若干所述第二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缓冲腔23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一通孔通过所述导热管25与所述第二通孔连接;所述加热管24的数量为若干,若干所述加热管24在所述蓄热装置外壳21内部从上至下均匀分布,所述加热管24垂直于所述导热管25;所述输热管道26的进料口与所述第二缓冲腔23的出料口连接;所述输热管道26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一缓冲腔22的进料口连接;所述输热管道26上设置有循环泵261;所述换热装置3包括换热装置壳体31、进料管32和出料管33,所述进料管32设置在所述换热装置壳体31的下端,所述出料管33设置在所述换热装置壳体31的上端;所述进料管32上设置有流量计321和调节阀322;所述输热管道26贯穿所述换热装置壳体31。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缓冲腔22和第二缓冲腔23,可以将输热管道26内的导热液体集中,再通过若干第一通孔将导热液体输送到导热管中,使导热液体快速加热后,重新进入到输热管道26中,大大提高了供热效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