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壳体及具有其的柜式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0353发布日期:2018-12-14 22:12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壳体及具有其的柜式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壳体及具有其的柜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减小柜式空调器的占用空间可以将柜式空调器挂设在墙壁上。现有技术中,大部分柜式空调器挂设在墙壁的中央,这样能够保证柜式空调器有充足的进风量,但是这样会影响室内的整体美观。现有技术中虽然有部分柜式空调器挂设在墙壁的角落,但是易导致柜式空调器的进风量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器壳体及具有其的柜式空调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挂设在角落处的柜式空调器易导致进风量不足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壳体,该空调器壳体包括:安装面板,用于与第一墙壁连接;出风面板,与安装面板连接设置,出风面板具有出风口;第一进风面板,与安装面板相对设置,第一进风面板具有第一进风口;侧板,侧板分别与安装面板和第一进风面板连接,侧板与第二墙壁具有间隙;其中,侧板与第二墙壁之间的间隙为D,第一进风口的进风宽度为L1,L1/D>5。

进一步地,侧板与第二墙壁之间的间隙D>80mm。

进一步地,侧板上设置有第二进风口。

进一步地,第二进风口的进风宽度为L2,(L1+L2)/D>5。

进一步地,空调器壳体还包括:第二进风面板,第二进风面板具有第三进风口,第二进风面板设置在第一进风面板和侧板之间。

进一步地,出风面板与安装面板垂直设置,第一进风面板与安装面板平行设置,侧板与安装面板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进风面板与第一进风面板、第二进风面板与侧板之间均呈夹角设置。

进一步地,第三进风口的进风宽度为L3,(L1+L2+L3)/D>5。

进一步地,空调器壳体还包括:前面板,设置在第一进风面板与出风面板之间,前面板与第一进风板、前面板与出风面板之间均呈夹角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柜式空调器,该柜式空调器包括空调器壳体,空调器壳体为上述提供的空调器壳体。

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蒸发器和贯流风叶,蒸发器和贯流风叶均设置在空调器壳体内。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该空调器壳体包括:安装面板、出风面板、第一进风面板和侧板。其中,安装面板用于与第一墙壁连接。出风面板与安装面板连接设置,出风面板具有出风口。第一进风面板与安装面板相对设置,第一进风面板具有第一进风口。侧板分别与安装面板和第一进风面板连接,侧板与第二墙壁具有间隙。其中,侧板与第二墙壁之间的间隙为D,第一进风口的进风宽度为L1,L1/D>5。

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壳体,该空调器壳体通过安装面板安装于第一墙壁上,外界的空气通过第一进风面板进入壳体内部,随后从壳体内部经出风面板出来。在该技术方案中,将进风宽度与墙壁间隙的比值设置为L1/D>5,能够降低墙壁对进风口的风阻影响,保证第一进风面板能够有足够的进风量。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壳体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挂设在角落处的柜式空调器易导致进风量不足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空调器壳体的剖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空调器壳体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空调器壳体的剖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安装面板;20、出风面板;30、第一进风面板;40、侧板;50、第二进风面板;60、前面板;70、蒸发器;80、贯流风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壳体,该空调器壳体包括:安装面板10、出风面板20、第一进风面板30和侧板40。其中,安装面板10用于与第一墙壁连接。出风面板20与安装面板10连接设置,出风面板20具有出风口。第一进风面板30与安装面板10相对设置,第一进风面板30具有第一进风口。侧板40分别与安装面板10和第一进风面板30连接,侧板40与第二墙壁具有间隙,第一墙壁与第二墙壁具有夹角。其中,侧板40与第二墙壁之间的间隙为D,第一进风口的进风宽度为L1,L1/D>5。

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壳体,该空调器壳体通过安装面板10安装于第一墙壁上,外界的空气通过第一进风面板30进入壳体内部,并随后从壳体内部经出风面板20出来。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壳体挂设在墙壁的角落处,一方面能够减小占用空间,另一方面还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壁挂机位于墙壁显眼位置而不美观的现象。同时在本技术方案中,将进风宽度与墙壁间隙的比值设置为L1/D>5,能够降低墙壁对进风口的风阻影响,保证第一进风面板30能够有足够的进风量。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壳体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挂设在角落处的柜式空调器易导致进风量不足的技术问题。具体的,如表一所示为L1、D以及L1/D在不同取值下进风量的情况。

表一

为了使第一进风面板30能够有足够的进风,本实施例中侧板40与第二墙壁之间的间隙D>80mm。采用这样的设置,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为单安装面安装,通过将侧板40与第二墙壁之间设置一定的间隙,并使二者之间的间隙大于80mm能够在进风时,减少第二墙壁对进风口的风阻,从而保证第一进风面板30具有足够的进风量。如表二所示为D在不同取值下进风量的情况。

表二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壳体,该空调器壳体的侧板40上设置有第二进风口。采用这样的设置,通过设置多个不同方向和位置处的进风口,能够有效的保证进风量,避免单一方向进风时造成进风量不足的现象。

为了保证足够的进风量,本实施例中第二进风口的进风宽度为L2,(L1+L2)/D>5。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壳体,该空调器壳体还包括第二进风面板50,第二进风面板50具有第三进风口,第二进风面板50设置在第一进风面板30和侧板40之间。采用这样的设置,通过增设多个不同方向的进风口,能够进一步提高进风量,避免单一方向进风时进风量不足的问题。

具体的,可以将出风面板20与安装面板10垂直设置,第一进风面板30与安装面板10平行设置,侧板40与安装面板10垂直设置。采用这样的设置,由于出风面板20与安装面板10垂直设置,使得出风面板20的出风方向能够沿着第一墙壁,这样的出风方式能够避免出风口的风直接吹向室内用户,提高了用户使用舒适度。同时,由于第一进风面板30与安装面板10平行设置,这样使得第一进风面板30的进风方向与第一墙壁相垂直,而出风面的出风方向又顺着第一墙壁的方向,这样的进出风方式可以使得空气在室内进行有效循环,使得室内整体温度更加均匀,提高了室内整体的舒适度。

具体的,第二进风面板50与第一进风面板30、第二进风面板50与侧板40之间均呈夹角设置。采用这样的设置,空调器壳体可以通过多个不同方向的进风口进风,以保证充足的进风量。

具体的,为了进一步保证充足的进风量,本实施例中第三进风口的进风宽度为L3,(L1+L2+L3)/D>5。

具体的,空调器壳体还包括前面板60,该前面板60设置在第一进风面板30与出风面板20之间,前面板60与第一进风板、前面板60与出风面板20之间均呈夹角设置。具体的,前面板60可以为装饰面板,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该前面板60上设置灯光或按键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一种柜式空调器,该柜式空调器包括空调器壳体,该空调器壳体为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提供的空调器壳体。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通过安装面板10可以将该柜式空调器挂设在第一墙壁上。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在工作时,可以通过第一进风面板30进风,或者通过第一进风面板30和第二进风面板50进风,或者通过第一进风面板30、第二进风面板50和第三进风面板进风,并从出风口出风,通过这样的进出风方式能够使得进风量充足,同时能够使室内温度更加均匀,以提高室内整体环境的舒适度。

具体的,空调器还包括蒸发器70和贯流风叶80,蒸发器70和贯流风叶80均设置在空调器壳体内。采用这样的设置,通过蒸发器70和贯流风叶80能够调整进入空调器壳体内部空气的温度,以使出风口的出风满足用户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