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吸收式热泵的电厂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3983发布日期:2018-12-11 20:16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基于吸收式热泵的电厂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厂余热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吸收式热泵的电厂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与进步,国家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能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要求逐步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的节能减排目标,这就要求各火力发电企业积极采用各种新型节能技术,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火力发电厂的汽轮机乏汽一般通过开式循环冷却或闭式循环冷却的方式直接排放掉,这形成巨大的冷端损失。一个典型的300MW亚临界纯凝机组能量利用率约为38%,冷端损失约占45%;采用抽汽供热后机组的能量利用率提升至60%,仍有20%的冷凝废热被排放掉,这部分热量的特点是品位低且集中,但难以直接利用。充分回收利用这部分热量,对提高电厂能源利用率、降低机组供电煤耗、增加供热面积,提升企业竞争力等都将起到重大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基于吸收式热泵的电厂余热回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吸收式热泵的电厂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底座、冷却水和中和化学液,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靠近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架,且两个固定架的顶端分别固定有气体处理罐和冷却处理罐,所述冷却处理罐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废气管,所述冷却处理罐的外壁靠近顶端和低端分别焊接有出水管和进水管,且出水管和进水管的中部均设有电磁阀,所述冷却处理罐的顶端开有螺孔,且螺孔内固定有排气管,所述气体处理罐和冷却处理罐之间连通有呈Z形的转送管,且转送管的中部设有单向阀,所述气体处理罐内设有呈之字形分布的排气孔,且排气孔的圆周外壁预留有等距离分布的排气孔,所述气体处理罐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循环气泵,且循环气泵的输出端与气体处理罐的底部内壁相连通,所述气体处理罐的顶端内部通过螺钉固定有气体纯度检测器。

优选的,所述废气管呈螺旋状固定在冷却处理罐的空腔中,且废气管的外壁与冷却处理罐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

优选的,两个所述电磁阀的信号输出端均通过信号线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相连,且单向阀内气体的流向气体处理罐内。

优选的,所述气体纯度检测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线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且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线与循环气泵的开关相连。

优选的,所述转送管的两端均设有管连接件,且转送管的两端分别通过管连接件与废气管和排放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冷却水和中和化学液的深度均高于所在罐体内管道的高度,且气体处理罐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压力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呈螺旋上升的废气管,增大了高温的废气管外壁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合理的利用了有限的罐体空间,提高了冷却效率。

2.通过设置的单向阀,避免气体处理罐内的气压过大导致化学液通过排气管回流至废气管中,保证了排气管的正常运行。

3.通过设置呈之字形的排放管和排气孔,使得相同体积的化学液池中增大了与气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反应效率。

4.通过设置的气体纯度检测器和循环气泵,使得待排出的气体在不达标的情况下可以自动进行二次反应,提高了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于吸收式热泵的电厂余热回收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于吸收式热泵的电厂余热回收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出水管、3废气管、4进水管、5冷却水、6排气管、7转送管、8单向阀、9气体纯度检测器、10循环气泵、11压力表、12排放管、13排气孔、14处理罐、15冷却处理罐、16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基于吸收式热泵的电厂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底座1、冷却水5和中和化学液,底座1的上表面靠近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架,且两个固定架的顶端分别固定有气体处理罐14和冷却处理罐15,冷却处理罐15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废气管3,冷却处理罐15的外壁靠近顶端和低端分别焊接有出水管2和进水管4,且出水管2和进水管4的中部均设有电磁阀,冷却处理罐15的顶端开有螺孔,且螺孔内固定有排气管6,气体处理罐14和冷却处理罐15之间连通有呈Z形的转送管7,且转送管7的中部设有单向阀8,气体处理罐14内设有呈之字形分布的排气孔13,且排气孔13的圆周外壁预留有等距离分布的排气孔13,气体处理罐14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循环气泵10,且循环气泵10的输出端与气体处理罐14的底部内壁相连通,气体处理罐14的顶端内部通过螺钉固定有气体纯度检测器9。

本实用新型中,废气管3呈螺旋状固定在冷却处理罐15的空腔中,且废气管3的外壁与冷却处理罐15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两个电磁阀的信号输出端均通过信号线与控制器16的信号输出端相连,且单向阀8内气体的流向气体处理罐14内,气体纯度检测器9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线与控制器16的信号输入端相连,且控制器16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线与循环气泵10的开关相连,转送管7的两端均设有管连接件,且转送管7的两端分别通过管连接件与废气管3和排放管12相连通,冷却水5和中和化学液的深度均高于所在罐体内管道的高度,且气体处理罐14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压力表11,控制器16的型号为DATA-7311。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吸收式热泵工作后排出的废气通过管道与废气管对接;之后泵体在压力差作用下将高温废气输入呈螺旋状的废气管3中,在废气管3外壁的冷却水5的作用下降温,并且将不断进入的冷却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冷却水可用作浴池或暖气片供暖;之后再经过单向阀8将废气经过呈之字形的排放管12的排气孔13慢慢泄露,从而扩大与中和化学液的反应接触面积;当气体纯度检测器9检测到气体不够纯的时候,将信号输送至控制器16,控制器16打开循环气泵10将气体重新输入到罐体的底部与中和化学液再次接触进行中和反应,直至检测器检测达标,即可将无害气体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