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热风循环烘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1093发布日期:2018-11-30 19:49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热风循环烘箱。



背景技术:

大多数中药材在进行加工之前都需要对其进行脱水处理,并保持原有成分,保持其药用特性的加工程序,根据中药材的不同,其烘干工艺也不同,有的中药材超过一定温度,并会失去其药性,所以在烘干的过程中,控制其温度时非常重要的,本实用新型即为一种新型热风循环烘箱。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烘箱存在以下不足:没有设置风机,不能增强烘箱内的传热和传质,没有设置百叶窗,不能使烘箱内的温度保持均匀、一致,没有设置W1209型温度传感器,不能在烘箱内的温度到达设定值时,自动切断电加热器,没有设置DHT11型湿度传感器,不能根据烘箱内的湿度,自动调节电磁阀开启的角度,故而设计了一种新型热风循环烘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热风循环烘箱,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没有设置风机,不能增强烘箱内的传热和传质,没有设置百叶窗,不能使烘箱内的温度保持均匀、一致,没有设置W1209型温度传感器,不能在烘箱内的温度到达设定值时,自动切断电加热器,没有设置DHT11型湿度传感器,不能根据烘箱内的湿度,自动调节电磁阀开启的角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热风循环烘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前表面嵌入设置有箱门,且箱体的两端均嵌入安装有百叶窗,所述箱体的一端靠近百叶窗的底端安装有风机,且箱体的顶端连接有排湿管,所述箱体的底端设置有烘车,且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托架,所述箱体的内部靠近托架的底端设置有电加热器,且箱体的内部靠近托架的顶端设置有W1209型温度传感器,所述箱体的内部靠近W1209型温度传感器的一端设置有DHT11型湿度传感器,所述箱门的前表面嵌入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排湿管的内侧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百叶窗的前表面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前表面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一端连接有步进马达,所述电磁阀、W1209型温度传感器、DHT11型湿度传感器、步进马达、电加热器和风机的输入端均与控制面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机的功率为0.55kw,所述电加热器的用电功率为9 kw。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托架的顶端设置有烘盘,烘盘的数量为24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面板的内部设置有STC89C51型单片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机与烘车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的内壁设置有保温岩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热风循环烘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加热器产生热能,再通过风机补充新鲜空气,进行对流换热,对烘箱内的装药材进行热量传递,使烘箱内的热空气上下循环带走中药材中的水分,从而达到烘干中药材的目的,增强了烘箱的传热和传质,节约了能源。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箱体的两侧均设置百叶窗,使烘箱内的温度保持均匀、一致,避免了烘箱内的温度不均匀,烘箱局部温度过高,可能造成了中药材的药性丧失,烘箱局部温度过低,造成了中药材达不到烘干的目的,提高了烘箱的实用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W1209型温度传感器检测烘箱内部的温度,根据不同的中药材所需烘干温度,在控制面板上设定不同的烘干值,当温度达到设定的上限值,控制面板内部的STC89C51型单片机发出指令,电加热器停止加热,当温度下降到设定的下限值时,控制面板内部的STC89C51型单片机发出指令,电加热器再次进行加热,即避免了烘箱内的温度过高,造成了中药材的药性丧失,又避免了烘箱内的温度过低,需要延长中药材的烘干时间,造成了烘箱的工作效率降低,节约了能源。

4、本实用新型通过W1209型温度传感器检测烘箱内部的温度,并在控制面板上设定电磁阀开启时烘箱的温度值和电磁阀关闭时中药材的湿度值,当烘箱温度升到设定值时,控制面板内部的STC89C51型单片机发出指令,电磁阀开启,潮湿的空气从排湿管排出,并通过风机不断补充新鲜的空气,再通过DHT11型湿度传感器检测烘箱内的湿度,并在控制面板上设定烘箱内的湿度与阀门开启角度的比值,根据湿度传感器检测烘箱内的湿度,然后通过控制面板内部的STC89C51型单片机发出指令,控制电磁阀开启角度,随着不断的烘烤,中药材的水分越来越少,电磁阀不断减小开启的角度,当中药材的湿度达到设定值时,电磁阀关闭,风机停止,即避免了电磁阀开启角度过大,造成了烘箱内的热量流失过大,又避免了电磁阀开启角度过小,湿气排出不及时,造成了烘箱内的湿气回流,提高了烘箱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放大图;

图中标号:1、箱体;2、箱门;3、控制面板;4、电磁阀;5、排湿管;6、W1209型温度传感器;7、DHT11型湿度传感器;8、步进马达;9、第一锥齿轮;10、第二锥齿轮;11、百叶窗;12、托架;13、电加热器;14、烘车;15、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热风循环烘箱,包括箱体1,箱体1的前表面嵌入设置有箱门2,箱体1的两端均嵌入安装有百叶窗11,箱体1的一端靠近百叶窗11的底端安装有风机15,箱体1的顶端连接有排湿管5,箱体1的底端设置有烘车14,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托架12,箱体1的内部靠近托架12的底端设置有电加热器13,箱体1的内部靠近托架12的顶端设置有W1209型温度传感器6,箱体1的内部靠近W1209型温度传感器6的一端设置有DHT11型湿度传感器7,箱门2的前表面嵌入设置有控制面板3,排湿管5的内侧设置有电磁阀4,百叶窗11的前表面设置有第二锥齿轮10,第二锥齿轮10的前表面设置有第一锥齿轮9,第一锥齿轮9的一端连接有步进马达8,电磁阀4、W1209型温度传感器6、DHT11型湿度传感器7、步进马达8、电加热器13和风机15的输入端均与控制面板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为了提高烘干的效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风机15的功率为0.55kw,电加热器13的用电功率为9 kw。

为了便于拿取中药材,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托架12的顶端设置有烘盘,烘盘的数量为24只。

为了控制电磁阀5,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控制面板3的内部设置有STC89C51型单片机。

为了固定风机15,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风机15与烘车1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为了放置热量散失,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箱体1的内壁设置有保温岩棉。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使用流程:箱体1的内部靠近托架12的底端设置有电加热器13,通过电加热器13产生热能,再通过风机15补充新鲜空气,进行对流换热,对烘箱内的装药材进行热量传递,使烘箱内的热空气上下循环带走中药材中的水分,从而达到烘干中药材的目的,通过步进马达带动第一锥齿轮9的转动,第一锥齿轮9带动第二锥齿轮10 转动,从而实现百叶窗11的启闭,箱体1的内部靠近托架12的顶端设置有W1209型温度传感器6,通过W1209型温度传感器6检测烘箱内部的温度,根据不同的中药材所需烘干温度,在控制面板3上设定不同的烘干值,当温度达到设定的上限值,控制面板3内部的STC89C51型单片机发出指令,电加热器13停止加热,当温度下降到设定的下限值时,控制面板3内部的STC89C51型单片机发出指令,电加热器13再次进行加热,即避免了烘箱内的温度过高,造成了中药材的药性丧失,又避免了烘箱内的温度过低,需要延长中药材的烘干时间,箱体1的两端均嵌入安装有百叶窗11,通过在箱体1的两侧均设置百叶窗11,使烘箱内的温度保持均匀、一致,避免了烘箱内的温度不均匀,烘箱局部温度过高,可能造成了中药材的药性丧失,烘箱局部温度过低,造成了中药材达不到烘干的目的,箱体1的内部靠近W1209型温度传感器6的一端设置有DHT11型湿度传感器7,通过W1209型温度传感器6检测烘箱内部的温度,并在控制面板3上设定电磁阀5开启时烘箱的温度值和电磁阀5关闭时中药材的湿度值,当烘箱温度升到设定值时,控制面板3内部的STC89C51型单片机发出指令,电磁阀5开启,潮湿的空气从排湿管4排出,并通过风机15不断补充新鲜的空气,再通过DHT11型湿度传感器7检测烘箱内的湿度,并在控制面板3上设定烘箱内的湿度与阀门开启角度的比值,根据湿度传感器7检测烘箱内的湿度,然后通过控制面板3内部的STC89C51型单片机发出指令,控制电磁阀5开启的角度,随着不断的烘烤,中药材的水分越来越少,电磁阀5不断减小开启的角度,当中药材的湿度达到设定值时,电磁阀5关闭,风机15停止,即避免了电磁阀5开启角度过大,造成了烘箱内的热量流失过大,又避免了电磁阀5开启角度过小,湿气排出不及时,造成了烘箱内的湿气回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