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空调底座及立式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9607发布日期:2018-12-14 22:09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立式空调底座及立式空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立式空调底座及立式空调。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空调器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立式空调通常只在蒸发器的下方设置接水盘,用以接储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若接水盘溢水或漏水,冷凝水容易向下滴至空调底座,并从空调底座漏出,造成漏水。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立式空调底座,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立式空调容易漏水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立式空调底座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顶面对应所述立式空调壳体内腔下凹形成接水槽,所述接水槽内设有溢流柱,所述溢流柱的顶面开设有溢水孔。优选地,所述接水槽的底面上凸设有第一分隔筋,所述第一分隔筋将所述接水槽分隔为第一储水槽及第二储水槽。优选地,所述第一分隔筋的顶面凹设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的底面高度低于所述溢流柱顶面的高度。优选地,所述接水槽的底面上还凸设有与所述第一分隔筋呈交叉设置的第二分隔筋,所述第二分隔筋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储水槽的第一分隔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储水槽的第二分隔部,所述第一分隔部将所述第一储水槽分隔为两第一储水区,所述第二分隔部将所述第二储水槽分隔为第二储水区,所述连通槽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分隔筋的两侧,两所述连通槽分别连通位于所述第二分隔筋两侧的第一储水区及第二储水区。优选地,所述溢流柱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位于两所述第一储水区。优选地,所述第一分隔部的顶面高度低于所述连通槽的底面高度。优选地,所述接水槽的底面开设有向上延伸并贯穿所述第一分隔部的走线筒,所述走线筒的内腔贯穿所述本体,且所述走线筒的顶面高于所述第一分隔部的顶面。优选地,所述走线筒的外壁面与所述第一分隔部的侧壁及顶壁均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分隔部的高度自与所述第一分隔筋的连接处向远离所述第一分隔筋的方向渐增。优选地,所述第一分隔筋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分隔筋的宽度。优选地,所述第一分隔筋的下表面凸设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分隔筋的下表面凸设有第二加强筋。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立式空调,包括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内腔的换热器以及安装于所述换热器下方的接水盘,该立式空调还包括一种立式空调底座,该立式空调底座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顶面对应所述立式空调壳体内腔下凹形成接水槽,所述接水槽内设有溢流柱,所述溢流柱的顶面开设有溢水孔;所述壳体的下端安装于所述立式空调底座的顶面,所述接水盘在所述立式空调底座上的投影位于所述接水槽内。本实用新型立式空调底座通过使本体的顶面对应立式空调壳体的内腔下凹形成接水槽,使接水槽能够对从接水盘溢出或漏出的水进行补充接水,防止滴落至立式空调底座的水直接漏出,减少了立式空调的漏水现象。此外,接水槽的底面上凸设的溢流柱能使在接水槽内积聚的水从溢水孔排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式空调底座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式空调底座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式空调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本体11接水槽12溢流柱121溢水孔13第一分隔筋111第一储水槽112第二储水槽131连通槽14第二分隔筋141第一分隔部142第二分隔部113第一储水区114第二储水区15走线筒132第一加强筋143第二加强筋20壳体30换热器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立式空调底座。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立式空调底座包括:本体10,所述本体10的顶面对应所述立式空调壳体内腔下凹形成接水槽11,所述接水槽11内设有溢流柱12,所述溢流柱12的顶面开设有溢水孔121;所述接水槽11的底面上凸设有第一分隔筋13,所述第一分隔筋13将所述接水盘分隔为第一储水槽111及第二储水槽112,所述第一分隔筋13的顶面凹设有连通槽131,所述连通槽131的底面高度低于所述溢流柱12顶面的高度。在本实施例中,接水槽11用以接储从接水盘滴落至立式空调底座的冷凝水,分隔筋将接水槽11分隔为第一储水槽111及第二储水槽112,具体地,冷凝水先对应滴落至第一储水槽111,当第一储水槽111内的水面高度高于连通槽131的底面高度,则冷凝水通过连通槽131流向第二储水槽112,由于流至第二储水槽112的水量较小,因此第二储水槽112中的冷凝水比较容易蒸发,从而有效防止接水槽11的水溢出造成漏水。溢流柱12设于接水槽11的底面,用以使漏水从溢水孔121排出,以防止水面太高从本体10边缘溢出造成漏水。本实用新型立式空调底座通过使本体10的顶面对应立式空调壳体的内腔下凹形成接水槽11,使接水槽11能够对从接水盘溢出或漏出的水进行补充接水,防止滴落至立式空调底座的水直接漏出,减少了立式空调的漏水现象。此外,接水槽11的底面上凸设的溢流柱12能使在接水槽11内积聚的水从溢水孔121排出。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接水槽11的底面上还凸设有与所述第一分隔筋13呈交叉设置的第二分隔筋14,所述第二分隔筋14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储水槽111的第一分隔部141,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储水槽112的第二分隔部142,所述第一分隔部141将所述第一储水槽111分隔为两第一储水区113,所述第二分隔部142将所述第二储水槽112分隔为第二储水区114,所述连通槽131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分隔筋14的两侧,两所述连通槽131分别连通位于所述第二分隔筋14两侧的第一储水区113及第二储水区11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分隔部142的顶面高度高于连通槽131的底面高度,当第一储水区113的水面高于连通槽131的底面时,第一储水区113的冷凝水通过连通槽131流向第二储水区114,并在第二储水区114通过蒸发的方式排放,由此将接水槽11分隔为多个储水区,有利于冷凝水的接储与排放。第二分隔筋14还有能加强立式空调底座整体的结构强度,提高立式空调底座的稳定性。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溢流柱12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位于两所述第一储水区113。溢流柱12的数量能有效保证漏水更快地从溢水孔121排出而不会太快积聚。第一储水区113的上方对应蒸发器,即立式空调重量较大的一侧,因此将溢流柱12设置在第一储水区113,能加快漏水的排出速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隔部141的顶面高度低于所述连通槽131的底面高度。在本实施例中,当其中一个第一储水区113的水面高于第一分隔部141的顶面时,冷凝水可以先流向另一个第一储水区113,由此避免两个第一储水区113储水量相差太大。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接水槽11的底面开设有向上延伸并贯穿所述第一分隔部141的走线筒15,所述走线筒15的内腔贯穿所述本体10,且所述走线筒15的顶面高于所述第一分隔部141的顶面。在本实施例中,走线筒15用于供冷媒管穿过立式空调底座进入立式空调内为蒸发器提供冷媒,走线筒15的顶面高于第一分隔部141的顶面,以防止第一储水槽111的冷凝水水面过高从走线筒15溢出造成漏水。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走线筒15的外壁面与所述第一分隔部141的侧壁及顶壁均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走线筒15的外壁面与第一分隔部141的侧壁及顶壁优选呈一体设置,以使第一分隔部141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强度更高。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分隔部142的高度自与所述第一分隔筋13的连接处向远离所述第一分隔筋13的方向呈梯形渐增。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分隔部142的两相对侧壁自内向外呈梯形递增,能增加第二分隔部142的结构强度,提高抗冲击能力,从而提高立式空调底座整体的稳定性。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分隔筋13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分隔筋14的宽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分隔筋13沿立式空调底座的左右方向延伸,第二分隔筋14沿立式空调底座的前后方向延伸,而立式空调的整体重心在后侧,因此立式空调底座的后侧承受的压力较大,将第二分隔筋14的宽度设置为大于第一分隔筋13的宽度,能有效提高立式空调底座后侧的抗压能力,使立式空调底座整体受力更均衡,提高了立式空调底座的稳定性。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分隔筋13的下表面凸设有第一加强筋132,所述第二分隔筋14的下表面凸设有第二加强筋14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筋132优选沿第一分隔筋13的宽度方向延伸,且第一加强筋132的数量为多个并沿第一分隔筋1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二加强筋143优选沿第二分隔筋14的长度反向延伸。通过设置第一加强筋132及第二加强筋143,能有效增强第一分隔筋13及第二分隔筋14的结构强度,提高立式空调底座整体的稳定性。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立式空调,包括壳体20、安装于所述壳体20内腔的换热器30以及安装于所述换热器30下方的接水盘,该立式空调还包括一种立式空调底座,该立式空调底座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立式空调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所述壳体20的下端安装于所述立式空调底座的顶面,所述接水盘在所述立式空调底座上的投影位于所述接水槽内。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