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网自动更新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7475发布日期:2019-03-05 18:14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滤网自动更新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顶式空调的过滤网自动更新装置及空调。



背景技术:

杀菌无纺布是近年来日本市场上推出的一款新型杀菌产品,依靠其表面涂布的催化剂,使其具有高效杀菌功能,而且可以代替灰尘过滤网,减少空调中灰尘的积聚,可用于空调杀菌除尘领域。但现有技术中,杀菌无纺布大多采用双面胶粘贴在吸顶式空调的进气格栅外侧的方式进行安装布置,待人为判断灰尘积满后再行更换。由于吸顶式空调一般安装在室内天花板等较高处,需要借助扶梯等设备更换杀菌无纺布,存在很大的不便和安全隐患。并且更换过程中还会有吸入无纺布上脱落灰尘的潜在危险。

现有技术中,过滤网自动更新或更换装置包括内置毛刷式灰尘清扫装置、格栅伸缩替换结构、集灰盒自动下降装置、格栅引线自动下降装置等,这些装置均存在着无法自动更换和更新过滤网的问题,特别是当采用杀菌无纺布作为前置过滤网和杀菌功能膜时,上述装置均不能胜任其自动更新,以及使用后自动回收更换的要求。例如中国专利CN205048702U《一种特种空调设备用的过滤网自动更换装置》公开了一种特种空调空气过滤装置,依靠带有微型电机和传动轴的固定框体进行过滤网的自动收放,达到自动更换过滤网的功能。但该装置应用在吸顶式空调等场合时,过滤网使用完毕仍需要使用者借助扶梯进行更换,无法达到将使用过的过滤网直接更换和放置到地面的效果。中国专利CN203810555U《嵌入式空调》公开了一种包括空调面框和进风栅格的嵌入式空调,其进风格栅可以依靠固定在空调面框上的升降驱动机构进行上升和下降到一定高度,用户无需借助梯子和拆卸工具即可拆卸和清洗进风格栅上的过滤网。中国专利CN204534848U《一种自动升降天花板面板结构》公开了一种包括面板本体、连接在其上的过滤组件、伸缩机构、动力机构的自动升降天花板面板结构,通过可以自动升降过滤网,用户安装后可以不借助扶梯进行维护。上述两个装置都存在不能达到自动更新过滤网的使用限制,在更换和清洗过程中还存在吸入灰尘以及污染室内环境的隐患。中国专利CN205641448U《空调过滤网自动除尘装置及空调》公开了一种带有毛刷及相关传动机构、储灰盒的自动除尘装置,可以实现自动清扫和自动升降的功能,用户可以对储灰盒内的灰尘进行清理。该专利也存在着灰尘清扫过程中污染室内环境、过滤网无法更新、更换的问题。

随着近年来消费者对室内空气环境洁净度要求的逐渐提高,空气过滤产品逐渐受到青睐。吸顶式空调是众多家庭和楼堂馆所中常见的空调设备,其过滤网通常在较为恶劣的室内环境下长期工作,容易积聚灰尘,清洁和更换均存在非常大的不便。因此非常需要过滤网具有自动更新更换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吸顶式空调的过滤网自动更新装置及空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过滤网自动更新装置,包括:进气格栅边框、进气格栅、过滤网升降组件和过滤网回收组件;其中所述进气格栅边框中间具有容纳装配所述进气格栅的中空区域,中空区域的一侧或相对的两侧具有放置过滤网回收组件的卡位,所述过滤网升降组件设置在卡位上方,所述过滤网升降组件与过滤网回收组件传动连接,控制过滤网回收组件的升降;过滤网回收组件用以控制过滤网的更换。

进一步的,过滤网升降组件包括第一组件支架、第二组件支架、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第一转轴、第一微型电机和拉线;所述第一组件支架和第二组件支架分别架设在卡位的两端,第一组件支架上方设置有第一和第二升降组件轴支架,第一组件支架上方设置有第三和第四升降组件轴支架,第一转轴穿过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升降组件轴支架,第一和第二滚轮设置在第一转轴上,并分别位于第一和第二升降组件轴支架之间以及第三和第四升降组件轴支架之间;第一转轴一端设置有第一微型电机控制转轴的转动,拉线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和第二滚轮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相应的过滤网回收组件上。

进一步的,过滤网回收组件包括基板、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二转轴和第二微型电机;所述基板的大小与放置过滤网回收组件的卡位大小吻合,其中间设置有第一过滤网狭缝通道,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分别设置在第一过滤网狭缝通道外两端,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并在一端设置有第二微型电机控制转轴的转动。

进一步的,第一过滤网狭缝通道的四周设置有防尘海绵。

进一步的,装置还包括过滤网释放组件,在设置有单个过滤网升降组件和过滤网回收组件的进气格栅边框,过滤网升降组件相对一侧的边框上,设置有第二过滤网狭缝通道,所述过滤网释放组件包括第三支撑架、第四支撑架、第三滚轮、第四滚轮、第三转轴和第三微型电机;所述第三支撑架和第四支撑架分别设置在第二过滤网狭缝通道外侧的两端,第三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三支撑架和第四支撑架,第三转轴靠近第三支撑架和第四支撑架的内侧设置有第三滚轮和第四滚轮,并在一端设置有第三微型电机控制转轴的转动,未使用的过滤网的一端通过两根拉线固定并储存在第三转轴上,过滤网的另一端固定在过滤网回收组件的第二转轴上,通过第二和第三微型电机将未使用的过滤网释放到进气格栅的外部,使用后的过滤网储存在第二转轴上。

进一步的,第二过滤网狭缝通道的四周设置有防尘海绵。

进一步的,进气格栅边的相对两侧分别都设置有过滤网升降组件和过滤网回收组件装置时,过滤网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过滤网回收组件装置的转轴上。

一种吸顶式空调,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过滤网自动更新装置。

进一步的,空调包括过滤网检测装置和更新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过滤网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过滤网的参数变化,所述更新控制系统用于根据获取的过滤网的参数变化,控制微型电机的转动以控制过滤网的更换和过滤网回收组件升降。

进一步的,过滤网检测装置包括光电传感器、超声传感器、电磁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优点:

(1)本发明所公开的过滤网自动更新装置可以自动更换使用过的无纺布或过滤网,并将新的杀菌无纺布或过滤网自动展开于空调出风口处,达到更新回收、更换的效果;

(2)本发明所公开的过滤网自动更新装置可以安全的回收和储存使用后的杀菌无纺布或过滤网,避免微生物和灰尘对室内环境的二次污染;

(3)本发明所公开的包含有过滤网自动更新装置的空调可以自动检测杀菌无纺布或过滤网积尘程度,在达到一定的灰尘积聚量后自动运行杀菌无纺布或过滤网更换操作,无需人为干预,自动化程度高,也可按使用者意愿通过遥控器进行更换控制;

(4)本发明所公开的过滤网自动更新装置拥有超大无纺布存储空间,可以延长无纺布的人工安装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过滤网自动更新装置整体图。

图2是实施例1过滤网自动更新装置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进气格栅边框、过滤网升降组件、过滤网释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过滤网回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过滤网升降组件局部放大示意图1。

图6是实施例1过滤网升降组件局部放大示意图2。

图7是实施例1过滤网自动更新装置更换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2过滤网自动更新装置更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过滤网自动更新装置主要由进气格栅边框1、设置于边框上的过滤网升降组件、过滤网回收组件、过滤网释放组件、进气格栅2构成,如图1所示。其分解图和各部位名称如图2所示。

其中,进气格栅边框上一侧设置有过滤网升降组件,相对的另一侧设置过滤网释放组件,如图3。

设置过滤网升降组件一侧边框上具有放置过滤网回收组件的卡位3,过滤网升降组件架设在卡位上,用于与过滤网回收组件传动连接,控制过滤网回收组件的升降。

过滤网升降组件包括第一组件支架4、第二组件支架5、第一滚轮6、第二滚轮7、第一转轴8、第一微型电机9和拉线。第一组件支架和第二组件支架分别架设在卡位的两端,第一组件支架上方设置有第一和第二升降组件轴支架(10、11),第一组件支架上方设置有第三和第四升降组件轴支架(12、13),第一转轴穿过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升降组件轴支架,第一和第二滚轮设置在第一转轴上,并分别位于第一和第二升降组件轴支架之间以及第三和第四升降组件轴支架之间。第一转轴一端设置有第一微型电机控制转轴的转动。拉线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和第二滚轮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相应的过滤网回收组件上,实现对过滤网回收装置的回收。

过滤网回收组件如图4包括基板14、第一支撑架15、第二支撑架16、第二转轴17和第二微型电机18。基板的大小与放置过滤网回收组件的卡位大小吻合,其中间设置有第一过滤网狭缝通道19,第一过滤网狭缝通道的四周设置有防尘海绵20。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分别设置在第一过滤网狭缝通道外两端,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并在一端设置有第二微型电机控制转轴的转动。拉线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第一、第二支撑架的两端,使得该组件可以在升降支架作用下上下垂直运动,方便用户更换使用后的整卷的过滤网。

进气格栅结构如图1、2所示,除图式结构外,还可以采用其它形式的格栅。除此之外,可以在格栅上设置滤网,增强过滤效果。

设置过滤网释放组件一侧边框上设置有第二过滤网狭缝通道21,第二过滤网狭缝通道的四周设置有防尘海绵20。过滤网释放组件包括第三支撑架22、第四支撑架23、第三滚轮24、第四滚轮25、第三转轴26和第三微型电机27。第三支撑架和第四支撑架分别设置在第二过滤网狭缝通道外侧的两端,第三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三支撑架和第四支撑架,第三转轴靠近第三支撑架和第四支撑架的内侧设置有第三滚轮和第四滚轮,并在一端设置有第三微型电机控制转轴的转动,未使用的过滤网的一端通过两根拉线固定并储存在第三转轴上,过滤网28的另一端固定在过滤网回收组件的第二转轴上,通过第二和第三微型电机将未使用的过滤网释放到进气格栅的外部,使用后的过滤网储存在第二转轴上,细节图如图5和6。

过滤网的走线和工作状态如图7所示。首先由过滤网释放组件通过第二和第三微型电机释放过滤网,其穿过进气格栅边框上的第二过滤网狭缝通道后,经过进气格栅,从第一过滤网狭缝通道穿过,被过滤网回收组件回收。过滤网通过两个转轴及微型电机的拉紧,完成对进气格栅的覆盖。

当过滤网全部使用完毕后,需要进行过滤网的更换。此时第一微型电机控制过滤网回收组件下降,用户更换过滤网后需要重新安装过滤网。此时需要将过滤网的一端用过滤网释放组件垂下的两根拉线固定,由过滤网释放组件拉动并收卷。而后回收和释放组件全部回归工作位置,进入工作状态。

实施例2

过滤网自动更新装置包括:进气格栅边框、进气格栅、过滤网升降组件和过滤网回收组件。进气格栅边框中空区域两侧分别设置有放置过滤网回收组件的第一卡位29和第二卡位30,每个卡位上分别设置有过滤网升降组件。

过滤网升降组件包括第一组件支架、第二组件支架、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第一转轴、第一微型电机和拉线。第一组件支架和第二组件支架分别架设在卡位的两端,第一组件支架上方设置有第一和第二升降组件轴支架,第一组件支架上方设置有第三和第四升降组件轴支架,第二转轴穿过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升降组件轴支架,第一和第二滚轮设置在第二转轴上,并分别位于第一和第二升降组件轴支架之间以及第三和第四升降组件轴支架之间。第二转轴一端设置有第一微型电机控制转轴的转动。拉线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和第二滚轮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相应的过滤网回收组件上,实现对过滤网回收装置的回收。

过滤网回收组件包括基板、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二转轴和第二微型电机。基板的大小与放置过滤网回收组件的卡位大小吻合,其中间设置有第一过滤网狭缝通道,第一过滤网狭缝通道的四周设置有防尘海绵。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分别设置在第一过滤网狭缝通道外两端,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并在一端设置有第二微型电机控制转轴的转动。拉线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第一、第二支撑架的两端,使得该组件可以在升降支架作用下上下垂直运动,方便用户更换使用后的整卷的过滤网。

过滤网2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过滤网回收组件装置的转轴上。一个转轴储存未使用的过滤网,另一个转轴储存使用过的过滤网。当过滤网全部使用完毕后,需要进行过滤网的更换。此时微型电机控制过滤网回收组件下降,用户更换过滤网后需要重新安装过滤网,如图8所示。

实施例3

一种吸顶式空调包含有实施例1或2的过滤网自动更新装置。此外空调还包括过滤网检测装置和更新控制系统。其中过滤网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过滤网的参数变化,过滤网检测装置包括光电传感器、超声传感器、电磁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更新控制系统用于根据获取的过滤网的参数变化,控制微型电机的转动以控制过滤网的更换和过滤网回收组件升降。

当检测到过滤网的颜色变化、透光率变化或进风量变化等性能值达到设定值时,控制回收和释放组件联动,完成过滤网的更新。该过程无需用户干预,高度自动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