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水池水蓄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9570发布日期:2019-03-08 17:53阅读:19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防水池水蓄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蓄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防水池水蓄冷系统。



背景技术:

工厂企业实行峰谷平的电价政策,水蓄冷技术是以水作为蓄冷介质、利用水的显热蓄存冷量的蓄冷方式。将水蓄冷设备与常规空调设备相结合构成水蓄冷中央空调系统,利用夜间廉价的低谷电力,运转制冷设备制取低温的冷冻水储存在蓄冷水池中。

在白天用电高峰时期,释放水池中储存的冷量,满足空调高峰时段的供冷需求,减少或停止制冷主机的运行,从而降低空调系统在高峰电力时段的运行费用。

夜间空调负荷相对较低,制冷机组低负荷运行,白天冷负荷大,制冷机组满负荷运行时间长,耗电量大,峰谷电价差别大,因此,亟需通过移峰填谷的方式来降低制冷设备的运行费用,而采用水蓄冷系统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而水蓄冷通常做法是制作大型蓄冷水罐用于储存冷量,需要占用场地,并且初投资费用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水蓄冷的应用,而目前工厂企业通常都有消防水池,我们通过对消防水池进行保温改造后,根据消防水池的形式制定不同的水蓄冷改造方案,将闲置的消防水池改造为可以蓄冷的蓄冷水池,既不占用场地,又节省了初投资,与原制冷系统联合运行,实现不同运行模式的切换,发展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消防水池水蓄冷系统,该系统在夏季夜间低谷电期间利用冷水机组制冷降温,将冷量以冷水的形式储存在蓄冷水池,在电力高峰期的白天,不开或少开制冷机,充分利用夜间储存的冷量进行供冷,从而达到电力移峰填谷的目的。本系统节能环保,经济高效,控制先进、安全可靠!易于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消防水池水蓄冷系统,包括冷水机组、冷却水循环泵、消防水池、空调末端、电动阀、冷却塔、蓄冷泵、放冷泵、板式换热器、板换放冷泵、冷冻水循环泵,所述冷冻水循环泵出口经电动阀与冷水机组蒸发器入口相连,冷水机组蒸发器出口经电动阀与空调末端进口相连,空调末端出口与冷冻水循环泵入口相连;空调末端出口与板换放冷泵进口相连,板换放冷泵出口与板式换热器进口相连,板式换热器出口与空调末端进口相连,空调末端出口与板换放冷泵进口相连;消防水池上布水器与蓄冷泵进口相连,蓄冷泵出口经电动阀与冷水机组蒸发器进口相连,冷水机组蒸发器出口经电动阀与消防水池下布水器相连;消防水池下布水器与放冷泵进口相连,放冷泵出口与板式换热器进口相连,板式换热器出口通过管道与消防水池上布水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水蓄冷系统利用夜间低谷电力,运行冷水机组,以水作为蓄冷介质、利用水的显热蓄存冷量的蓄冷方式,制取4℃的低温冷水储存在蓄冷水池,在白天用电高峰时期,释放水池中储存的冷量,满足空调高峰时段的供冷需求,减少或停止制冷主机的运行,从而降低空调系统在高峰电力时段的运行费用,以达到节能的目的。移峰填谷,转移高峰用电负荷,充分利用峰谷电价差,节能环保,经济高效,控制先进、安全可靠!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冷却塔;2、冷却塔循环泵;3、冷冻水循环泵;4、第一电动阀;5、第二电动阀;6、板换放冷泵;7、蓄冷泵;8、冷水机组;9、空调末端;10、第三电动阀; 11、第四电动阀;12、板式换热器;13、放冷泵;14、消防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应该说明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

结合说明书附图1所示,一种消防水池水蓄冷系统,该系统的冷冻水循环泵3出口经第一电动阀4与冷水机组8蒸发器入口相连,冷水机组8蒸发器出口经第四电动阀11与空调末端9进口相连,空调末端9出口与冷冻水循环泵3入口相连;空调末端9出口与板换放冷泵6进口相连,板换放冷泵6出口与板式换热器12进口相连,板式换热器12出口与空调末端9进口相连,空调末端9出口与板换放冷泵6进口相连;消防水池14上布水器与蓄冷泵7进口相连,蓄冷泵7出口经第二电动阀5与冷水机组8蒸发器进口相连,冷水机组8蒸发器出口经第三电动阀10与消防水池14下布水器相连;消防水池14下布水器与放冷泵13进口相连,放冷泵13出口与板式换热器12进口相连,板式换热器12出口通过管道与消防水池14上布水器相连;冷却塔1出口与冷却水循环泵2进口相连,冷却水循环泵 2出口与冷水机组8冷凝器进口相连,冷水机组6冷凝器出口与冷却塔1进口相连。该系统实现以下四种运行模式:

第一种、冷水机组与消防水池联合供冷

第二种、消防水池单独放冷

第三种、冷水机组单独制冷

第四种、消防水池蓄冷

各运行模式系统流程如下:

第一种、冷水机组与消防水池联合供冷模式

该模式下,冷冻水循环泵3出口经第一电动阀4与冷水机组8蒸发器入口相连,冷水机组8蒸发器出口经第四电动阀11与空调末端9进口相连,空调末端9出口与冷冻水循环泵3入口相连;空调末端9出口与板换放冷泵6进口相连,板换放冷泵6出口与板式换热器12进口相连,板式换热器12出口与空调末端9进口相连,空调末端9出口与板换放冷泵6进口相连;消防水池14下布水器与放冷泵13进口相连,放冷泵13出口与板式换热器 12进口相连,板式换热器12出口通过管道与消防水池14上布水器相连;冷却塔1出口与冷却水循环泵2进口相连,冷却水循环泵2出口与冷水机组8冷凝器进口相连,冷水机组6 冷凝器出口与冷却塔1进口相连。

第二种、消防水池单独放冷模式

该模式下,空调末端9出口与板换放冷泵6进口相连,板换放冷泵6出口与板式换热器12进口相连,板式换热器12出口与空调末端9进口相连,空调末端9出口与板换放冷泵6进口相连;消防水池14下布水器与放冷泵13进口相连,放冷泵13出口与板式换热器 12进口相连,板式换热器12出口通过管道与消防水池14上布水器相连。

第三种、冷水机组单独制冷模式

该模式下,冷冻水循环泵3出口经第一电动阀4与冷水机组8蒸发器入口相连,冷水机组8蒸发器出口经第四电动阀11与空调末端9进口相连,空调末端9出口与冷冻水循环泵3入口相连;冷却塔1出口与冷却水循环泵2进口相连,冷却水循环泵2出口与冷水机组8冷凝器进口相连,冷水机组6冷凝器出口与冷却塔1进口相连。

第四种、消防水池蓄冷

该模式下,消防水池14上布水器与蓄冷泵7进口相连,蓄冷泵7出口经第二电动阀5 与冷水机组8蒸发器进口相连,冷水机组8蒸发器出口经第三电动阀10与消防水池14下布水器相连;冷却塔1出口与冷却水循环泵2进口相连,冷却水循环泵2出口与冷水机组8 冷凝器进口相连,冷水机组6冷凝器出口与冷却塔1进口相连。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