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器电机扣合装置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5895发布日期:2019-02-12 21:04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器电机扣合装置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
技术领域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器电机扣合装置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电机是空调中不可缺少的部件,通常电机和贯流风轮作为送风装置一起安装在空调内部。在现有技术中,空调的基底上设置有容纳电机的电机槽,电机安装在此电机槽中,并通过电机盖与电机槽的结合而将电机固定在基底上。申请人早期对空调器的电机盖进行了研究,递交了申请号为CN201720584935.8的专利申请,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用电机盖的安装结构,包括可拆式连接的上底座和下底座,上底座和下底座上安装有电机盖,电机盖与上底座和下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电机盖左右移动的限位结构;该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电机盖的左右限位,从而在电机盖的安装过程中能够实现对电机盖的定位,这样一来,能够给电机盖的安装带来方便。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申请人发现该电机盖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该电机盖安装时定位麻烦,装配效率低;另一方面在空调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容易使电机盖松动,稳固性不够。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空调器电机扣合装置及空调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空调器电机扣合装置,包括电机槽和电机盖,所述电机槽和所述电机盖配合形成容纳电机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电机槽设置在基底上,所述电机槽与所述基底一体成型,所述电机槽和所述电机盖的一端通过可轴向旋转的卡接装置连接,另一端通过至少一颗螺钉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卡接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机槽前端的插槽和设置在所述电机盖上的弯折部;所述插槽由定位板与所述电机槽外壁连接形成;所述弯折部包括卡板和卡勾,所述卡板与所述电机盖相连,所述卡勾设置在所述卡板的尾部;所述卡板与所述插槽配合,所述卡勾与所述定位板卡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电机槽内壁左上部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电机盖上的凹槽相配合的柱体。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盖的右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电机槽的左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配合形成的用于容纳所述电机上的第二支撑柱的第二容纳腔。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容纳腔的直径大小为A,所述第二支撑柱的直径大小为B,设直径比C=A/B,所述电机的配合系数为W,所述直径比C与所述配合系数W的关系公式为:W=-39.467C2+142.01C-124.15,且C的取值范围为1.5~2.1。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盖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弯折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机盖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盖上设置有第一延伸壁,所述电机槽上设置有第二延伸壁,所述第一延伸壁和所述第二延伸壁配合形成容纳部分贯流风轮的第三容纳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延伸壁上设置有支撑壁和端面,所述端面设置在所述第一延伸壁的边缘,所述支撑壁与所述端面平行,所述支撑壁、所述端面与第一延伸壁形成弧形槽。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盖上设置有第一凹孔,所述第一凹孔和所述第一凹槽分别位于所述电机盖的两侧,所述电机槽上设置有第二凹孔,所述第二凹孔和所述第二凹槽分别位于所述电机槽的两侧,所述第一凹孔和所述第二凹孔分别与第一支撑柱上的两个凸起配合。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以提高空调器的整体稳定性。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空调器电机扣合装置。本技术方案优点在于:(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卡接装置能够对电机盖进行预定位,同时对电机盖的一端进行固定,(2)电机扣合装置使用螺钉少,安装简单快捷;(3)空调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对卡接装置的影响小,空调稳固性高,(4)电机盖上设置有凹槽和盖板可防止蒸发器上的冷凝水沿电机盖流入电机槽里,损坏电机,减小空调故障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风机组件整体配合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机局部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机槽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机盖第一方向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机盖第二方向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机盖局部剖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机局部剖视图。为进一步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给出了以下附图标记,并加以说明:1-基底,2-电机槽,3-电机,4-贯流风轮,5-电机盖,6-第二支撑柱,7-第一支撑柱,21-插槽,22-柱体,23-定位板,24-第二凹槽,25-第二延伸壁,26-第二凹孔,51-弯折部,52-卡板,53-卡勾,54-凹槽,55-第一凹槽,56-盖板,57-第一延伸壁,58-支撑壁,59-弧形槽,510-第一凹孔,71-凸起。通过上述附图标记说明,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更加清楚的理解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实用新型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参见附图1-4,一种空调器电机扣合装置包括电机槽2和电机盖5,所述电机槽2和所述电机盖5配合形成容纳电机3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电机槽2设置在基底1上,所述电机槽2上部设置定位板23,所述定位板23与所述电机槽2外壁连接形成插槽21,所述电机盖5上设置弯折部51,所述弯折部51包括卡板52和卡勾53,所述卡板52与所述电机盖5相连,所述卡勾53设置在所述卡板52的边缘。使用时,用所述卡板52插入所述插槽21,并以定位板23为轴旋转,使所述电机盖5与所述电机槽2扣合,所述插槽21和所述弯折部51对所述电机盖5进行了预定位,同时所述电机盖5的弯折部51一侧与所述定位板23卡接固定,然后通过螺钉将所述电机盖5另一侧与所述电机盖5紧固。装配电机盖5时,只需将所述电机盖5的一侧用螺钉固定,另一侧使用所述卡勾53与所述定位板23,上述操作简单快捷,提高了装配效率。所述弯折部51与所述定位板23的配合牢固,在空调使用过程中不容易因震动而松动。所述电机槽2内壁左上部设置有一个与所述电机盖5上的凹槽54相配合的柱体22,所述柱体22上有一个盲孔。所述柱体22和所述凹槽54能够对所述电机盖5进行进一步限位,空调工作时所述电机盖5不易发生位移,从而提高了贯流风机转动的稳定性和空调器的整体稳定性。所述电机盖5上设置有第一凹孔510,所述第一凹孔510和所述第一凹槽55分别位于所述电机盖5的两侧,所述电机槽2上设置有第二凹孔26,所述第二凹孔26和所述第二凹槽24分别位于所述电机槽2的两侧,所述第一凹孔510和所述第二凹孔26分别与第一支撑柱7上的两个凸起71配合,起进一步固定电机的作用,从而提高整个空调的稳定性。实施例2:参见附图4-5,所述电机盖5上设置有盖板56,所述盖板56与所述弯折部51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机盖5的两侧。所述电机盖5上设置有第一延伸壁57,所述电机槽2上设置有第二延伸壁25,所述第一延伸壁57和所述第二延伸壁25配合形成容纳部分贯流风轮4的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一延伸壁57上设置有支撑壁58和端面60,所述支撑壁58、所述端面60与第一延伸壁57形成弧形槽59。所述电机位于弧形槽59的另一侧还设置有一个竖板板,从而所述电机盖5四周分别有弧形槽59、盖板56、弯折部51和一个竖板。在空调的使用过程中,蒸发器表面会有冷凝水形成,冷凝水滴落在所述电机盖5表面,沿弧形槽59、盖板56、弯折部51和竖板边缘流入所述基底1上设置的水槽中,可避免冷凝水流入电机槽内,损坏电机,从而降低空调故障率。实施例3:所述容纳腔的直径大小为A,所述第二支撑柱6的直径大小为B,设直径比C=A/B,所述电机3的配合系数为W,本实施例对直径比C和所述电机3的配合系数W的关系作进一步说明:当直径比C过大,说明容纳腔的直径A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柱6的直径B过大,所述第二支撑柱6与所述容纳腔配合不紧密,即电机与所述容纳腔配合不紧密,空调在使用过程中电机容易在容纳腔内震动幅度偏大,容易产生噪音,同时减少电机使用寿命;当直径比C过小,说明容纳腔的直径A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柱6的直径B过小,所述第二支撑柱6与所述容纳腔配合过紧,即电机与所述容纳腔配合过紧,空调在使用过程中电机容易带动所述基底1和所述电机盖5一起震动,使固定螺丝松动,空调容易发生故障。本实施例在前面板各部件结构尺寸以及装配情况不变的前提下,对所述直径比C和配合系数为W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具体数据如下表:A/mmB/mmA/BW42.1223.721.783.5842.1223.051.833.5745.0520.122.24-4.1142.1225.541.652.6942.1227.091.551.2042.1129.161.44-1.4742.9623.721.813.6041.0323.621.743.4442.5223.681.803.6040.8623.751.723.3540.8625.261.622.2745.2822.252.041.39对所述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得到直径比C和配合系数为W的关系公式为:W=-39.467C2+142.01C-124.15。当配合系数为W>0时时,所述空调器电机、所述电机盖5和所述电机槽2的装配性能较好,空调工作时不易产生震动和噪音,空调不易产生故障。对上表和上述公式进行分析可知,当直径比C取1.5~2.1之间的值时,W>0。因此本实施例中容纳腔的直径A和第二支撑柱6的直径B的比值A/B为1.5~2.1时,作为最佳比值范围。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