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式计算机机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3876发布日期:2019-01-04 22:53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通风式计算机机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风式计算机机房。



背景技术:

计算机机房是单位或部门的数据中心,机房中布置有若干机房设备,例如服务器、路由器、防火墙、核心交换机、汇集交换机和接入交换机,以及攻击检测、流量清洗等安全设备。计算机机房环境要求严格控制机房温度,以保证机房设备的使用寿命。目前,计算机机房通常设有利于散热的通风式机构,机房的地板下方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布置有通风管和吸污管,通风管进风端与机房外的送风设备相连,吸污管出风端与机房本体外的抽风设备相连,通风管的风管出风端和吸污管的污管进风端分别从容纳腔穿设至地板上且分布在机房本体两侧;通风管具有输送新鲜风流的作用,通过送风设备提供动力将新鲜风流输送至机房内,吸污管具有排污和排出废气的作用,外接的抽风设备可提供动力,帮助吸污管吸除污渍或者排出废气。机房设备一般通过机柜固定放置在地板上,而当通风管和/或吸污管中有气体流动时,气流扰动作用下很容易引起地板振动,地板的振动容易传至机柜中,进而导致机房设备的构件连接出现松动现象,造成功能失常。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式计算机机房,当地板发生振动时能够缓冲这一振动,减弱传至机柜中的振动,防止因机房设备的构件连接出现松动而造成功能失常。

本实用新型的通风式计算机机房,包括内设有地板的机房本体,所述地板下方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布置有通风管和吸污管,所述通风管进风端与机房外的送风设备相连,所述吸污管出风端与机房本体外的抽风设备相连,所述通风管的风管出风端和吸污管的污管进风端分别从容纳腔穿设至地板上且分布在机房本体两侧;所述机房本体内设有用于支撑机柜的隔振座,所述隔振座包括底板及通过减振装置设于底板上方的固定箱,所述底板与地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箱具有上开口且其形成用于装载机柜的内腔,所述内腔的腔壁上覆盖有柔性减振层。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管出风端高于地板上表面,且所述风管出风端沿周向均布有若干个水平设置的风管出风口。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污管进风端侧的吸污管上沿周向倾斜向上均布有若干个辅助排污管,所述辅助排污管自由端穿过地板并与地板上表面平齐。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减振装置包括支撑在固定箱的四个边角处的减振器Ⅰ;所述减振器Ⅰ包括导向筒、导向柱及弹簧Ⅰ,所述弹簧Ⅰ置于导向筒中,所述导向柱的上端固定于固定箱底部、下端同轴伸入导向筒并与弹簧Ⅰ固定连接。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减振装置还包括支撑在固定箱中部的减振器Ⅱ;所述减振器Ⅱ包括上支架、下支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及弹簧Ⅱ;所述上支架固定在固定箱底部,所述下支架固定在底板顶部;所述上支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及下支架依次铰接,所述上支架、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及下支架依次铰接,使得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形成平面铰链四杆机构,且所述弹簧Ⅱ以平行于水平面的方式设在平面铰链四杆机构内部。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柔性减振层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通过上述公开内容,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通风式计算机机房,当通风管和/或吸污管中有气体流动而引起地板发生振动时,振动传递到隔振座后通过减振装置和柔性减振层可得到大幅度的衰减,从而缓冲这一振动,最大程度地减弱了传至机柜中的振动,有效防止了因机房设备的构件连接出现松动而造成功能失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通风式计算机机房,包括内设有地板2的机房本体1,所述地板2下方设有容纳腔3,所述容纳腔3内布置有通风管4和吸污管5,所述通风管4进风端与机房外的送风设备(图中未示出)相连,所述吸污管5出风端与机房本体1外的抽风设备(图中未示出)相连,所述通风管4的风管出风端4a和吸污管5的污管进风端5a分别从容纳腔3穿设至地板2上且分布在机房本体1两侧;所述机房本体1内设有用于支撑机柜6的隔振座,所述隔振座包括底板7及通过减振装置设于底板7上方的固定箱8,所述底板7与地板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箱8具有上开口且其形成用于装载机柜6的内腔,所述内腔的腔壁上覆盖有柔性减振层81;地板2可为框架板材式结构;通风管4具有输送新鲜风流的作用,通过送风设备提供动力将新鲜风流输送至机房内,吸污管5具有排污和排出废气的作用,外接的抽风设备可提供动力,帮助吸污管5吸除污渍或者排出废气;机房设备通过机柜6进行安装;底板7与底板7之间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使用时,机柜6的下部依次由柔性减振层81及固定箱8所包裹,柔性减振层81形成第一层隔振结构,固定箱8与底板7之间的减振装置则形成第二层隔振结构;当通风管4和/或吸污管5中有气体流动而引起地板2发生振动时,振动传递到隔振座后通过减振装置和柔性减振层81可得到大幅度的衰减,从而缓冲这一振动,最大程度地减弱了传至机柜6中的振动,有效防止了因机房设备的构件连接出现松动而造成功能失常。

本实施例中,所述风管出风端4a高于地板2上表面,且所述风管出风端4a沿周向均布有若干个水平设置的风管出风口4b;新鲜风流水平吹出,避免向上吹出影响工作人员;当输送湿润空气时,水平风流贴着地板2流动,首先将地板2的灰尘湿润,避免了风流扬起地板2上的灰尘。

本实施例中,所述污管进风端5a侧的吸污管5上沿周向倾斜向上均布有若干个辅助排污管5b,所述辅助排污管自由端穿过地板2并与地板2上表面平齐;污管进风端5a和辅助吸污管5共同构成了多个排污口,增大了排污面积,可高效的将地板2上的污渍排出去。

本实施例中,所述减振装置包括支撑在固定箱8的四个边角处的减振器Ⅰ;所述减振器Ⅰ包括导向筒91、导向柱92及弹簧Ⅰ93a,所述弹簧Ⅰ93a置于导向筒中,所述导向92柱的上端固定于固定箱8底部、下端同轴伸入导向筒91并与弹簧Ⅰ93a固定连接;固定箱8呈矩形;导向柱用于直接支撑固定箱8,弹簧Ⅰ通过压缩形变而泄压;所述柔性减振层81则采用橡胶材料制成,隔振性能优越。

本实施例中,所述减振装置还包括支撑在固定箱8中部的减振器Ⅱ;所述减振器Ⅱ包括上支架94、下支架95、第一连杆96、第二连杆97、第三连杆98、第四连杆99及弹簧Ⅱ93b;所述上支架94固定在固定箱8底部,所述下支架95固定在底板7顶部;所述上支架94、第一连杆96、第二连杆97及下支架95依次铰接,所述上支架94、第三连杆98、第四连杆99及下支架95依次铰接,使得第一连杆96、第二连杆97、第三连杆98、第四连杆99形成平面铰链四杆机构,且所述弹簧Ⅱ93b以平行于水平面的方式设在平面铰链四杆机构内部;固定箱8向下运动时,第一连杆96、第二连杆97、第三连杆98、第四连杆99均往外移动,此时平面铰链四杆机构发生形变,弹簧Ⅱ93b被拉伸;在弹簧Ⅰ及弹簧Ⅱ93b的回复弹性作用下,第一连杆96、第二连杆97、第三连杆98、第四连杆99向内移动并逐渐复位,由此进一步提高减振装置的减振性能。

最后说明的是,本文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还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