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隧道式黄粉虫烘干膨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5305发布日期:2019-01-18 19:49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微波隧道式黄粉虫烘干膨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式黄粉虫烘干膨化设备,尤其是一种红外微波组合式隧道式黄粉虫烘干膨化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黄粉虫家庭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或烧煤式的烘烤方式因污染严重被淘汰,而电烤箱式因耗能高产量小不能实现连续生产等弊端不能适应大批量连续化作业。仅仅采用微波加热黄粉虫虽然能够批量生产,但是从隧道的进料端到微波加热箱之间因有抑制器微波低能区,而黄粉虫是活的虫体,黄粉虫容易爬到输送带边缘及输送带外侧,设备清扫过程费时费工费料。微波加热区微波功率过高容易引起爆虫现象,爆虫容易飞到输送带的箱体底面上,给箱体底部清扫带来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微波隧道式黄粉虫烘干膨化设备,该一种微波加热设备具有加热效率高,黄粉虫体全部集中在输送带上不会出现虫子爬落到箱体底板上的现象,设备电器热量有效回收利用、自动化程度高、清洁生产 。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一种微波隧道式黄粉虫烘干膨化设备,它包括固定在设备支架上的红外加热通道和微波加热通道,微波加热通道是由3-15个独立的微波加热室依次连接而成的,相邻的微波加热室之间预留有物料通道口彼此连通,红外加热通道和微波加热通道之间设置有进料端微波抑制器,进料端微波抑制器的进出口分别与红外加热通道及微波加热通道上的首个微波加热室联通。在微波加热通道的出料口上连接有出料端微波抑制器。

红外加热通道为双层不锈钢板围合而成的管状通道,在双层不锈钢板之间设置有硅酸铝陶瓷纤维保温层,在红外加热通道内壁的顶面及两侧面上均设置有红外加热管。在设备支架的前后布置有进料机座和出料机座。在进料机座上设置有进料包胶滚筒,在出料机座上设置有出料包胶滚筒,进料包胶滚筒高于出料包胶滚筒。在微波加热室内设置有微波加热室托辊组,微波加热室托辊组中的托辊为沿输送带运行方向前高后低依次分布。在红外加热通道内设置有红外加热通道托辊组,红外加热通道托辊组中的托辊为沿输送带运行方向前高后低依次分布(输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2-3度)。在设备支架上固定设置有小滚筒组,输送带包绕在红外加热通道托辊组、微波加热室托辊组、出料包胶滚筒,进料包胶滚筒和小滚筒上,输送带穿过红外加热通道并经进料端微波抑制器进入微波加热通道,经出料端微波抑制器穿出。

本方案的具体特点还有,红外加热通道长度为1.5米,红外加热通道内的红外加热管总功率为9kw,其中顶部的红外加热管总功率为6kw,两侧部的红外加热管总功率为3kw。

为防止虫子往前爬行出红外加热通道时还没有被杀死,需在进料端微波抑制器内侧壁上位于输送带的两侧分别安装多只红外加热管,同时至少在首个波加热室内的两侧壁上高于输送带的位置设置红外加热管。进料端微波抑制器内的红外加热管总功率和首个微波加热室内的红外加热管总功率分别为3kw。

进料端微波抑制器及微波加热室内安装的红外加热管通过防护套管固定,进料端微波抑制器及微波加热室内固定设置有防护套管固定架,在防护套管固定架上放置截面为长方管状的防护套管,防护套管包括背板和面板,背板呈长槽状,背板和面板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在一起,在面板上均匀分布若干直径4mm透光小孔,孔间距为5mm。在背板中放置保温棉和红外加热管。

各微波加热室的前侧壁上设置有防微波泄漏门,在微波加热室的顶部设置微波电箱,微波电箱内设置有微波发射装置和红外测温传感器,微波加热室后侧设置侧电源箱,侧电源箱内放置微波电源。

输送物料的输送带为表面光滑且含聚四氟乙烯涂层的玻璃纤维输送带,输送带的两侧边为加厚包边,加厚包边处设置防止输送带跑偏的导轨条。在进料包胶辊筒和出料包胶滚筒上对应输送带上的导轨条的位置开设有截面为长方形的导槽,导轨条沿导槽滑行。

在出料机座下部固定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链条驱动出料机座上的出料包胶滚筒转动,出料包胶滚筒带动输送带移动。

还包括固定在室外墙壁上的排湿风机,排湿管道连通排湿风机风口及各微波加热室顶部的排湿风罩,排湿风罩与微波加热室顶板对接处设带小孔的排湿窗。

微波加热通道的出料端外侧壁上安装微型摄像头,可随时观察物料加热输送情况。

在进料端微波抑制器的上方设置有控制柜,控制柜中设置有PLC控制器。微波发射装置、微波电源、红外加热管、红外测温传感器、微型摄像头、驱动电机、排湿风机、带防护罩风机、送风风机分别与控制柜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黄粉虫经进料斗进入红外加热通道,料位测定仪送出有料信号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开启驱动电机同时发出红外微波开机信号提醒,确定黄粉虫进入红外加热通道相应位置时自动开启红外加热及微波加热。黄粉虫经两侧面及顶面红外高温加热照射下温度大于等于120℃,黄粉虫只能顺着输送带往前爬行而不会爬到输送带边缘,所有黄粉虫经过红外加热通道及首个微波加热室的红外微波组合加热下,几乎丧失活动能力甚至生命,黄粉虫僵尸在输送带上经后续微波加热室微波加热膨化并不断往前输送,后续各微波加热室功率高低错落分布以防止物料加热过激引起爆虫。当物料检测仪检测到无信号时发出要料信号,若一段时间内无物料时自动关闭无物料区红外加热管及微波发射装置。本实用新型每公斤干黄粉虫耗电约2.5kwh,经济适用,设备自动化程度高,电热利用效率高,同时能安全清洁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图2中E部放大图。

图中:1-进料机座;2-进料包胶滚筒;3-进料斗;4-料位测定仪;5-红外加热通道;6-红外加热管;7-进料端微波抑制器;8-微波加热室;9-微波电箱;10-微波发射装置; 11-微波电源;12-侧电源箱;13-黄粉虫;14-出料端微波抑制器;15-设备支架;16-出料机座;17-出料斗;18-驱动电机;19-小滚筒组;20-输送带;21-吸风管;22-送风管道;23-送风风机;24-带防护罩风机;25-送风小管;26-保温层;27-防微波泄漏门;28-红外测温传感器;29-微型摄像头;30-托辊;31-报警器;32-控制柜;33-PLC控制器;34-进风窗;35-排湿窗;36-排湿管道;37-排湿风罩;38-排湿风机;39-接料箱;40-防护套管固定架;41-防护套管;42-面板;43-出料包胶滚筒;44-背板;45-保温棉。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微波隧道式黄粉虫烘干膨化设备,它包括固定在设备支架15上的红外加热通道5和微波加热通道,微波加热通道是由3-15个独立的微波加热室8依次连接而成的,相邻的微波加热室8之间预留有物料通道口彼此连通,红外加热通道5和微波加热通道之间设置有进料端微波抑制器7,进料端微波抑制器7的进出口分别与红外加热通道5及微波加热通道上的首个微波加热室8联通。在微波加热通道的出料口上连接有出料端微波抑制器14。

红外加热通道5为双层不锈钢板围合而成的管状通道,在双层不锈钢板之间设置有硅酸铝陶瓷纤维保温层,在红外加热通道5内壁的顶面及两侧面上均设置有红外加热管6。红外加热通道5长度为1.5米,红外加热通道5内的红外加热管6总功率为9kw,其中顶部的红外加热管6总功率为6kw,两侧部的红外加热管6总功率为3kw。在设备支架15的前后布置有进料机座1和出料机座16。在进料机座1上设置有进料包胶滚筒2,在出料机座16上设置有出料包胶滚筒43,进料包胶滚筒2高于出料包胶滚筒43。在微波加热室8内设置有微波加热室托辊组,微波加热室托辊组中的托辊30为沿输送带运行方向前高后低依次分布。在红外加热通道5内设置有红外加热通道托辊组,红外加热通道托辊组中的托辊30为沿输送带20运行方向前高后低依次分布(输送带20下斜倾角约2-3度),即输送带20与水平面夹角为2-3度。

在设备支架15上固定设置有小滚筒组19,输送带20包绕在红外加热通道托辊组、微波加热室托辊组、出料包胶滚筒43,进料包胶滚筒2和小滚筒19上,输送带20穿过红外加热通道5并经进料端微波抑制器7进入微波加热通道,经出料端微波抑制器14穿出。

为防止虫子往前爬行出红外加热通道5时还没有被杀死,需在进料端微波抑制器7内壁上位于输送带20的两侧分别安装多只红外加热管6,同时至少在首个波加热室内的两侧壁上高于输送带20的位置设置红外加热管6,进料端微波抑制器7内的红外加热管6总功率和首个微波加热室内的红外加热管6总功率分别为3kw。

进料端微波抑制器7及微波加热室8内安装的红外加热管6通过防护套管41固定,进料端微波抑制器7及微波加热室8内固定设置有防护套管固定架40,在防护套管固定架40上放置截面为长方管状的防护套管41,防护套管41包括背板44和面板42,背板44呈长槽状,背板44和面板42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在一起,在面板42上均匀分布若干直径4mm透光小孔,孔间距为5mm。在背板44中放置保温棉45和红外加热管6。

各微波加热室8的前侧壁上设置有防微波泄漏门27,在微波加热室8的顶部设置微波电箱9,微波电箱9内设置有微波发射装置10和红外测温传感器28,微波加热室8后侧设置侧电源箱12,侧电源箱12内放置微波电源11。

输送物料的输送带20为表面光滑且含聚四氟乙烯涂层的玻璃纤维输送带,输送带20的两侧边为加厚包边,加厚包边处设置防止输送带20跑偏的导轨条。在进料包胶辊筒2和出料包胶滚筒43上对应输送带上的导轨条的位置开设有截面为长方形的导槽,导轨条沿导槽滑行。

侧电源箱12后侧面采用送风风机23及送风管道22将环境中的空气吹入磁控管散热片,磁控管散热片底部与微波电箱9顶板之间安装送风小管25,送风小管25对应微波电箱9顶板上设置的带小孔的进风窗34,侧电源箱12后侧面安装带防护罩的轴流风机24对侧电源箱12内电源11降温冷却。

在出料机座16下部固定驱动电机18,驱动电机18通过链条驱动出料机座16上的出料包胶滚筒43转动,出料包胶滚筒43带动输送带20移动。

排湿风38固定在室外墙壁上,排湿管道36连接排湿风机38风口及各微波加热室8顶部的排湿风罩37,排湿风罩37与微波加热室8顶板连接处设带小孔的排湿窗35。

微波加热通道的出料端外侧壁上安装微型摄像头29,可随时观察物料加热输送情况。在进料端微波抑制器7的上方设置有控制柜32,控制柜32中设置有PLC控制器33。微波发射装置10、微波电源11、红外加热管6、红外测温传感器28、微型摄像头29、驱动电机18、排湿风机38、带防护罩风机24、送风风机23分别与控制柜32电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