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钢式加热炉中坯料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3986发布日期:2019-02-19 18:14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推钢式加热炉中坯料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推钢式加热炉中坯料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推钢式加热炉是目前金属坯料加热生产的主要炉型之一,它是依靠推钢机完成炉内运料任务的一种连续式加热炉,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一次性投资少、维护运行费用低、加热速度易于控制、故障率低等突出优点,在金属坯料加热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常,金属坯料在推钢机的推力作用下,在推钢式加热炉内的炉筋支撑梁上安装的耐热滑道上从加热炉入口处向加热炉出口处滑动,实现对金属坯料上下两面的加热。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金属坯料在推钢式加热炉的耐热滑道上摩擦滑动前行进行加热时,由于耐热滑道的结瘤等原因,导致金属坯料(通常约30%以上的金属坯料)下表面与炉内耐热滑道接触的部位易被严重划伤,产生具有一定深度(3~8mm甚至更深)的划痕,使得金属坯料经后续塑性变形(如轧制)后,在金属成品表面将会产生条状“结疤”、翘皮或折叠等质量缺陷,造成次品或废品。对于金属成品表面深度较浅的缺陷要进行表面修磨处理(一般平均修磨量为10%~50%,极端情况下修磨量达到80%~100%),而对于金属成品表面深度较深的缺陷只能进行切除处理。

另外,由于推钢式加热炉内的炉筋支撑梁会把与耐热滑道摩擦接触部分已加热的金属坯料的大量热量源源不断地导出炉外,导致出现金属坯料局部受热不均问题,使得金属坯料加热过程中易产生黑印温差现象(有时温差超过150℃),极大地降低了金属坯料加热质量,致使后续轧制生产过程中轧机负荷出现较大波动,影响到轧制工艺的稳定性,造成产品尺寸超差、延伸性能不合等质量问题,严重时甚至造成断辊事故,危害设备安全。

推钢式加热炉中金属坯料下表面划伤和产生黑印温差现象等问题是目前所采用的坯料移动方式下的固有质量缺陷,而且还常常会出现拱料和粘料等故障,这些不仅降低了材料的成材率(次品率和废品率有时高达20%~30%),提高了生产成本,而且已极大地制约了金属成品的产量和质量,严重影响了正常生产,成为了亟需解决的瓶颈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金属坯料在推钢式加热炉中加热存在的上述不足,在金属坯料和耐热滑道之间引入托架,将传统的金属坯料与耐热滑道之间的摩擦滑动变成托架与耐热滑道之间的摩擦滑动,实现金属坯料的无摩擦滑动向前移动;并且利用推钢机推动托架前行来取代推钢机直接单独推动金属坯料前行,降低了对金属坯料摆放的严格要求,也不用顾虑金属坯料在移动过程中的错位问题,使得金属坯料的摆放更加灵活;同时通过增加金属坯料和炉筋支撑梁之间的间距来降低了金属坯料向炉筋支撑梁的导热能力。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推钢式加热炉中坯料移动装置与方法,有助于消除在推钢式加热炉中加热过程中金属坯料的下表面出现刮伤和磨损等缺陷,极大地减轻或彻底解决金属坯料在推钢式加热炉中加热过程中产生黑印温差现象,避免出现拱料和粘料等故障。

一种推钢式加热炉中坯料移动装置,由推钢机、托架、耐热滑道和炉筋支撑梁组成;所述推钢机布置在加热炉的入口处,给所述托架的移动提供推力;所述托架放置在所述耐热滑道上,用于承载金属坯料,并在所述推钢机的推力作用下与所述耐热滑道发生相对滑动;所述托架的横截面的上部呈△型结构、下部呈∩型结构,∩型结构为两侧带侧板的凹槽,凹槽顶部的表面平整,凹槽的宽度比所述耐热滑道的宽度多1~100mm,所述托架的高度是所述耐热滑道高度的0.5~2倍,所述托架的长度为100~800mm;所述耐热滑道固定在所述炉筋支撑梁上,支撑所述托架;所述耐热滑道的上表面平整;所述炉筋支撑梁安装在加热炉中,用于承担金属坯料的全部重量。

进一步的,所述推钢机为齿轮齿条式、丝杠螺母式、曲柄连杆式、液压式或液压齿条式中的任何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托架的材质为碳钢、不锈钢、耐热钢、高温合金、陶瓷或耐热复合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托架的前下棱和后下棱均加工有半径为1~30mm的弧形倒角。

进一步的,所述耐热滑道的材质为碳钢、不锈钢、耐热钢、高温合金、陶瓷或耐热复合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炉筋支撑梁为冷却支撑管或耐火材料支撑体中的任何一种。

一种推钢式加热炉中坯料移动方法,其移动工艺为:

首先将所述托架从加热炉入口处开始连续放置到固定在所述炉筋支撑梁上的所述耐热滑道上;然后将金属坯料从加热炉入口处开始放置到所述托架上;接着启动所述推钢机,推动所述托架在所述耐热滑道上直线滑动前行;所述托架移动过程中带着金属坯料从加热炉入口往加热炉出口移动,实现对金属坯料上下两面的加热;到达加热炉出口处时,所述托架脱离所述耐热滑道,同时卸载所托运的已加热金属坯料。

进一步的,金属坯料在所述托架上连续放置或间隔放置。

进一步的,所述推钢机同时推动所述托架和金属坯料在所述耐热滑道上直线滑动前行。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推钢式加热炉中坯料移动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料灵活、必要时可将金属坯料全部排出炉外、生产效率高、一次性投资少以及制造成本维护运行费用和故障率低等优点。

2.推钢式加热炉中坯料移动装置能避免炉内金属坯料与耐热滑道的直接接触,在推钢机的作用下,托架与金属坯料一起移动,仅发生托架与耐热滑道之间的摩擦,使得金属坯料的下表面不会与耐热滑道直接接触而出现刮伤和磨损等缺陷,有助于提高材料利用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3.推钢式加热炉中坯料移动装置使得金属坯料通过托架在耐热滑道上能连续或间隔摆开,加热速度易于控制、可以较快地实现均匀加热,降低能源消耗,并且能完全消除传统推钢式加热炉的拱料和粘料等故障。

4.推钢式加热炉中坯料移动装置的托架横截面的上部为△型结构,在起到支撑金属坯料的同时,尽量减小托架顶部与金属坯料下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托架对金属坯料下表面的遮挡和导热作用,实现金属坯料的上、下表面均匀加热;托架横截面下部∩型结构为两侧带侧板的凹槽,凹槽的宽度比耐热滑道的宽度多1~100mm,使得托架易于骑卡在耐热滑道上,同时也起到约束作用,保证托架在推钢机作用下滑动时不会从耐热滑道上脱落,并且具有导向功能,确保托架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发生偏向,实现托架在耐热滑道上平直前行;托架横截面下部∩型结构的凹槽顶部表面平整,使得托架能够稳当地精确放置在上表面平整的耐热滑道上,在推钢机作用下,托架平稳地承载着金属坯料在耐热滑道上顺畅前行。

5.推钢式加热炉中坯料移动装置采用托架和耐热滑道将金属坯料与炉筋支撑梁隔开,同时还可以实现金属坯料的间隔摆放,避免了金属坯料局部受热不均问题,解决了金属坯料加热过程中产生黑印温差现象,有助于提升加热质量及产品质量。

6.推钢式加热炉中坯料移动方法兼具了传统推钢式加热炉运料方法和链式加热炉运料方法的优点,无需金属坯料与运料机构(如托架)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且能利用推钢机提供大的金属坯料移动动力,操作简单,实施方便,易于推广,适用于各种规格尺寸金属坯料的加热,是一种新型的连续式加热炉运料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推钢式加热炉中坯料移动装置示意图。其中,(1)为推钢机,(2)为金属坯料,(3)为托架,(4)为耐热滑道,(5)为炉筋支撑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本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推钢式加热炉中坯料移动装置具体说明如下:

推钢式加热炉中坯料移动装置由推钢机(1)、托架(3)、耐热滑道(4)和炉筋支撑梁(5)组成;推钢机(1)布置在加热炉的入口处,给托架(3)的移动提供推力;托架(3)放置在耐热滑道(4)上,用于承载金属坯料(2),并在推钢机(1)的推力作用下与耐热滑道(4)发生相对滑动;托架(3)的横截面的上部呈△型结构、下部呈∩型结构,∩型结构为两侧带侧板的凹槽,凹槽顶部的表面平整,凹槽的宽度比耐热滑道(4)的宽度多1~100mm,托架(3)的高度是耐热滑道(4)高度的0.5~2倍,托架(3)的长度为100~800mm;耐热滑道(4)固定在炉筋支撑梁(5)上,支撑托架(3);耐热滑道(4)的上表面平整;炉筋支撑梁(5)安装在加热炉中,用于承担金属坯料(2)的全部重量。

进一步的,推钢机(1)为齿轮齿条式、丝杠螺母式、曲柄连杆式、液压式或液压齿条式中的任何一种。

进一步的,托架(3)的材质为碳钢、不锈钢、耐热钢、高温合金、陶瓷或耐热复合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托架(3)的前下棱和后下棱均加工有半径为1~30mm的弧形倒角。

进一步的,耐热滑道(4)的材质为碳钢、不锈钢、耐热钢、高温合金、陶瓷或耐热复合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炉筋支撑梁(5)为冷却支撑管或耐火材料支撑体中的任何一种。

实施例1:

首先将耐热钢材质的托架(3)从加热炉入口处开始连续放置到固定在冷却支撑管炉筋支撑梁(5)上的高温合金材质的耐热滑道(4)上;然后将不锈钢坯料从加热炉入口处开始连续放置到耐热钢材质的托架(3)上;接着启动液压式推钢机(1),推动耐热钢材质的托架(3)在高温合金材质的耐热滑道(4)上直线滑动前行;耐热钢材质的托架(3)移动过程中带着不锈钢坯料从加热炉入口往加热炉出口移动,实现对不锈钢坯料上下两面的加热;到达加热炉出口处时,耐热钢材质的托架(3)脱离高温合金材质的耐热滑道(4),同时卸载所托运的已加热不锈钢坯料。

实施例2:

首先将高温合金材质的托架(3)从加热炉入口处开始连续放置到固定在冷却支撑管炉筋支撑梁(5)上的高温合金材质的耐热滑道(4)上;然后将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坯料从加热炉入口处开始连续放置到高温合金材质的托架(3)上;接着启动液压式推钢机(1),推动高温合金材质的托架(3)在高温合金材质的耐热滑道(4)上直线滑动前行;高温合金材质的托架(3)移动过程中带着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坯料从加热炉入口往加热炉出口移动,实现对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坯料上下两面的加热;到达加热炉出口处时,高温合金材质的托架(3)脱离高温合金材质的耐热滑道(4),同时卸载所托运的已加热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坯料。

实施例3:

首先将耐热钢材质的托架(3)从加热炉入口处开始连续放置到固定在冷却支撑管炉筋支撑梁(5)上的陶瓷材质的耐热滑道(4)上;然后将高温合金钢坯料从加热炉入口处开始连续放置到耐热钢材质的托架(3)上;接着启动液压式推钢机(1),推动耐热钢材质的托架(3)在陶瓷材质的耐热滑道(4)上直线滑动前行;耐热钢材质的托架(3)移动过程中带着高温合金钢坯料从加热炉入口往加热炉出口移动,实现对高温合金钢坯料上下两面的加热;到达加热炉出口处时,耐热钢材质的托架(3)脱离陶瓷材质的耐热滑道(4),同时卸载所托运的已加热高温合金钢坯料。

实施例4:

首先将耐热复合材料材质的托架(3)从加热炉入口处开始连续放置到固定在耐火材料支撑体炉筋支撑梁(5)上的不锈钢材质的耐热滑道(4)上;然后将弹簧钢坯料从加热炉入口处开始间隔放置到耐热复合材料材质的托架(3)上;接着启动液压式推钢机(1),同时推动耐热复合材料材质的托架(3)和弹簧钢坯料在不锈钢材质的耐热滑道(4)上直线滑动前行;耐热复合材料材质的托架(3)移动过程中带着弹簧钢坯料从加热炉入口往加热炉出口移动,实现对弹簧钢坯料上下两面的加热;到达加热炉出口处时,耐热复合材料材质的托架(3)脱离不锈钢材质的耐热滑道(4),同时卸载所托运的已加热弹簧钢坯料。

实施例5:

首先将高温合金材质的托架(3)从加热炉入口处开始连续放置到固定在冷却支撑管炉筋支撑梁(5)上的耐热钢材质的耐热滑道(4)上;然后将优质碳素结构钢坯料从加热炉入口处开始间隔放置到高温合金材质的托架(3)上;接着启动液压式推钢机(1),同时推动高温合金材质的托架(3)和优质碳素结构钢坯料在耐热钢材质的耐热滑道(4)上直线滑动前行;高温合金材质的托架(3)移动过程中带着优质碳素结构钢坯料从加热炉入口往加热炉出口移动,实现对优质碳素结构钢坯料上下两面的加热;到达加热炉出口处时,高温合金材质的托架(3)脱离耐热钢材质的耐热滑道(4),同时卸载所托运的已加热优质碳素结构钢坯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