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片及电热油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9797发布日期:2019-03-02 02:11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片及电热油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片及电热油汀。



背景技术:

电热油汀主要由密封式电热元件、金属加热管、铁散热片、控温元件、电源开关、指示灯等组成。这种取暖器是将电热管安装在散热片的腔体内部,在腔体内电热管周围注有导热油。当接通电源后,电热管周围的导热油被加热、升到腔体上部,沿散热管或散热片对流循环,通过腔体壁表面将热量辐射出去,从而加热空间环境。被空气冷却的导热油下降到电热管周围又被加热,开始新的循环。

充油式电暖器由于环保、卫生、无污染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而在现有技术中汀片结构单一,呈直线型,而且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因汀片密封需要高温高压进行焊接,产生巨大的应力和应变,汀片出现严重的变形,虽然后续经过整形模进行整形,但是一直存在很高的报废率。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电热油汀容易变形、报废率高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不易变形的散热片及电热油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散热片,包括散热片本体,所述散热片本体朝所述散热片本体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弯曲成弧状。

所述散热片本体上设有用于与相邻散热片串接的半油包或油包,所述散热片本体内形成有与所述半油包或油包相通的导油槽。

所述散热片本体的上端设有上油包,所述散热片本体的下端设有下油包,所述散热片本体处于所述上油包与所述下油包之间的部分朝所述散热片本体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弯曲成弧状。

所述散热片本体由散热片大片和散热片小片对接形成,所述散热片大片和散热片小片在位于各自的上半油包、下半油包之间的部分均呈弧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热油汀,具有若干所述的一种散热片。

所述电热油汀由若干所述散热片串接而成,且呈“()”状布置的相邻两所述散热片之间形成最宽区域,呈“)(”状布置的相邻两所述散热片之间形成最窄区域,所述电热油汀上形成的最窄区域与最宽区域交替设置。

所述散热片本体的中部的宽度比所述散热片本体两端的宽度窄。

所述散热片本体的中部的两侧均呈弧形内凹状,以使所述散热片本体呈收腰型。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散热片,由于散热片本体朝散热片本体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弯曲成弧状,空气在散热片的下端自下往上升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直线型的散热片,空气与散热片的接触面积较大,热交换效率提高,并且散热片的形状为根据直线型的散热片在实际生产使用过程中的变形形状进行设计,不易变形,解决了散热片因变形而导致的报废问题,降低了生产的成本及费用。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热油汀,具有所述的一种散热片,该电热油汀不会因散热片的变形而报废,降低了整机的生产成本及费用。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热油汀,所述电热油汀由若干所述散热片串接而成,且呈“()”状布置的相邻两所述散热片之间形成最宽区域,呈“)(”状布置的相邻两所述散热片之间形成最窄区域,所述电热油汀上形成的最窄区域与最宽区域交替设置,空气在散热片表面自下向上运动时,在最宽区域形成了涡流循环,热量在该区域形成了热循环,散热片表面的热量与周围空气形成热交换,被加热的空气沿着散热片表面向上,而散热片的形状可以阻挡热量过快的上升到空气中,使散热片周边空气快速加热,进而增加了取暖效果。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热油汀,所述散热片本体的中部的宽度比所述散热片本体两端的宽度窄,这样设计避免了最窄区域出现喷涂盲区、形成法拉利屏蔽效应而严重影响喷涂效果,不再需要对散热片漏喷的位置进行二次补喷,节约喷涂粉末,提高了生产效率。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热油汀,所述散热片本体的中部的两侧均呈弧形内凹状,以使所述散热片本体呈收腰型,这样设计一方面方便对最窄区域进行喷涂,另一方面使该电热油汀的外形美观,改变了现有的电热油汀的外形单一的现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散热片的左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散热片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提供的一种电热油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4所示的一种电热油汀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提供的一种电热油汀在喷涂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散热片本体; 2-上油包; 3-下油包;

4-导油槽; 5-粉末喷头; A-最宽区域;

B-最窄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片,包括散热片本体1,该散热片本体1的上端设有上油包2,下端设有下油包3,所述散热片本体1内成型有与所述上油包2、下油包3相通的导油槽4,所述散热片本体1处于所述上油包2与所述下油包3之间的部分朝所述散热片本体1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弯曲成弧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片本体1由散热片大片和散热片小片对接形成,所述散热片大片上的上半油包与散热片小片上的上半油包对接形成上油包2,所述散热片大片上的下半油包与散热片小片上的下半油包对接形成下油包3,所述散热片大片和散热片小片在位于各自的上半油包、下半油包之间的部分均呈弧型。

由于散热片本体1朝散热片本体1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弯曲成弧状,空气在散热片的下端自下往上升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直线型的散热片,空气与散热片的接触面积较大,热交换效率提高,并且散热片的形状为根据直线型的散热片在实际生产使用过程中的变形形状进行设计,不易变形,解决了散热片因变形而导致的报废问题,降低了生产的成本及费用。

在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散热片本体1的半油包或油包、以及导油槽4可以不设置,将充油式的散热片替换为其他加热方式的散热片。

实施例2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热油汀,具有实施例1中所提供的一种散热片,由若干所述散热片通过上油包2、下油包3串接而成,且呈“()”状布置的相邻两所述散热片之间形成最宽区域A,呈“)(”状布置的相邻两所述散热片之间形成最窄区域B,所述电热油汀上形成的最窄区域B与最宽区域A交替设置。所述散热片本体1的中部的两侧均呈弧形内凹状,以使所述散热片本体1呈收腰型,所述散热片本体1的中部的宽度比所述散热片本体1两端的宽度窄。

在使用时,空气在散热片表面自下向上运动时,在最宽区域A形成了涡流循环,热量在该区域形成了热循环,散热片表面的热量与周围空气形成热交换,被加热的空气沿着散热片表面向上,而散热片的形状可以阻挡热量过快的上升到空气中,使散热片周边空气快速加热,进而增加了取暖效果。

这样设计取暖效果好,但是在相邻的两个散热片之间的最窄区域B出现了喷涂盲区,形成了法拉利屏蔽效应,严重影响喷涂效果,需要对散热片漏喷的位置进行二次补喷,浪费了大量的喷涂粉末,并且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为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片本体1的中部的两侧均呈弧形内凹状,以使所述散热片本体1呈收腰型,所述散热片本体1的中部的宽度比所述散热片本体1两端的宽度窄。这样设计在喷涂时,如图5所示,将粉末喷头5呈倾斜一定角度设置在电热油汀上方或下方,在喷涂过程中,电热油汀被挂起纵向移动进行喷涂,由于所述散热片本体1的中部的宽度比所述散热片本体1两端的宽度窄,相当于减小了喷涂盲区的深度,在对中部位置进行喷涂时,粉末能喷到散热片的中部位置上,不再需要对散热片漏喷的位置进行二次补喷,节约喷涂粉末,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片本体1的中部的两侧的弧形内凹状可替换为向内凹的凹槽,这样设置也可以减小喷涂盲区的深度。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