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器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腔室换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发展,供热管网覆盖面积越来越大,致使所需热负荷不断增加,原有供热管路已经不能满足供热要求,重新铺设又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因此,如何有效利用一次热源成为本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
现有技术中,为了能够有效利用一次热源,通常是在供热终端将换热器串联使用,但是,该方式增加了占地面积,另外,有些原有泵站又不能满足空间要求。
因此,研制一种新型的换热器,在不增加其占地面积的情况下有效利用一次热源,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腔室换热器,以解决现有换热器热源利用率低,串联换热器又会增加占地面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腔室换热器,包括:壳程筒体、换热管、第一管程封头和第二管程封头,其中,壳程筒体的两侧均连接有管板,壳程筒体的底部设置有冷介质进口,壳程筒体的顶部设置有冷介质出口,换热管为多排,由上至下横向贯穿于壳程筒体内,相邻两排换热管之间均设置有与管板固定连接的壳程隔板,壳程隔板的一端设置有竖直通道且相邻壳程隔板的竖直通道设置于不同端,第一管程封头和第二管程封头分别连接于壳程筒体的两侧,第一管程封头的上部设置有热介质进口,第一管程封头的下部设置有热介质出口,第一管程封头和第二管程封头内分别设置有横向的管程隔板,用于限制在换热管中的热介质与其外部的冷介质逆向流动。
优选,所述壳程筒体内纵向设置有支持板,所述支持板与壳程隔板连接。
进一步优选,所述壳程筒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所述壳程筒体的底部设置有放净口。
进一步优选,所述壳程筒体的底部设置有支座。
进一步优选,所述壳程隔板为3~12个。
进一步优选,所述管板分别与第一管程封头和第二管程封头通过法兰连接。
进一步优选,法兰的连接端面设置有垫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腔室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如图2所示,热介质从热介质进口经由换热管内流至热介质出口(图中空心箭头所示),冷介质从冷介质进口经由换热管外流至冷介质出口,整个过程中,冷热介质均为逆向流动,换热效果好,能够高效利用一次热源的热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腔室换热器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热源利用率高,有效地降低了供热管网建设的投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腔室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腔室换热器的介质流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但并不局限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腔室换热器,包括:壳程筒体1、换热管2、第一管程封头3和第二管程封头4,其中,壳程筒体1的两侧均连接有管板11,壳程筒体1的底部设置有冷介质进口12,壳程筒体1的顶部设置有冷介质出口13,换热管2为多排,由上至下横向贯穿于壳程筒体1内,相邻两排换热管2之间均设置有与管板11固定连接的壳程隔板5,壳程隔板5的一端设置有竖直通道且相邻壳程隔板5的竖直通道设置于不同端,使得经冷介质进口进入的冷介质回折式流动并通过冷介质出口流出(如图2中实心箭头所示),第一管程封头3和第二管程封头4分别连接于壳程筒体1的两侧,第一管程封头3的上部设置有热介质进口31,第一管程封头3的下部设置有热介质出口32,第一管程封头3和第二管程封头4内分别设置有横向的管程隔板6,用于限制在换热管2中的热介质与其外部的冷介质逆向流动,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如图2中空心箭头所示。
该腔室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如图2所示,热介质从热介质进口经由换热管内流至热介质出口(图中空心箭头所示),冷介质从冷介质进口经由换热管外流至冷介质出口,整个过程中,冷热介质均为逆向流动,换热效果好,能够高效利用一次热源的热量。
为了保证壳程隔板的稳定性,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如图1所示,所述壳程筒体1内纵向设置有支持板14,所述支持板14与壳程隔板5连接。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如图1所示,所述壳程筒体1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15,所述壳程筒体1的底部设置有放净口16,所述壳程筒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座7,根据用户要求,所述壳程筒体还可以设置泄压口。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根据不同的工况,所述壳程隔板5为3~12个。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管板11分别与第一管程封头3和第二管程封头4通过法兰连接,所述法兰的连接端面设置有垫片。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按照递进的方式进行撰写的,着重强调各个实施方案的不同之处,其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见。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